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混迹江湖开客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周八更

    “怎么,守备大人这是要杀谁啊”

    一言毕,又看见是城主大人当面,众将士不等宁易的吩咐,齐齐将手中弓弩放下。

    之后才瞅见宁易分开人群从后面走了出来,满脸堆笑的抱拳说道:“呵呵,卑职这不是想帮大人您围剿大魏皇帝下第一走狗,吴松那阉人嘛。”

    “蠢货,靠你这些个玩意儿要是有用,还轮得到你来”夏玲玲毫无顾忌的骂道。

    “是是是,卑职也是一时心切。”看着夏玲玲完好无损的从府里走出,宁易心都凉了半截,此刻更是忙不迭的告罪。

    紧接着又迅速转移话题道:“刚接到手下来报,大内总管吴松还有那位剑阙山庄的剑客等人在红犼正街上打起来了。”

    “请城主大人指示。”说罢宁易躬身垂首,一脸恭敬,既然对方仍旧是全盛时期,他只得将自己的心思藏的更深一些。

    “迅速集结三营兵马,分弓弩手在红犼正街附近的房梁上埋伏起来,另率两个骑兵营前后包围。”夏玲玲眼神一寒,命令迅速下达:“咱们坐山观虎斗,一切听我指示,我不下令,所有人不得擅自行动,违令者,斩!”

    &nb




第两百九十六章 帝王将相几抔土
    先遣人通知许大统领去往勤政殿之后,太子殿下整理了一下衣服,从另外一条路先行去往那处。

    还在路上的时候,太子殿下脑子里就在思考此事的前因后果。

    他敢肯定父皇是绝对没有给太清山发去调令的,当初周阁老周大人那般声泪俱下苦口婆心的劝说,都没能让父皇的心思改变丝毫。

    此时,也断不可能因为一些小事,让许大统领回来,那么只能是许统领擅离职守。

    那些年的血雨腥风还未过去,父皇向来是说一不二,擅离职守之罪往大了说,杀无赦,就算是往小了说,也必然是个革职查办。

    他许统领多大的官,又有几颗脑袋够砍,如是看来,对方胆敢擅离职守进宫而来,就只能与一件事有关了。

    当在勤政殿,父皇平日里处理公事的那张椅子上坐下之后,太子的心里已经有了些想法,且有了**分的确信。

    “齐大人。”殿门外,许青良朝站在门前的齐闲拱手说道,同时疑惑问道:“怎的今儿是齐大人当面,不知总管大人去了何处”

    大内总管吴松向来是寸步不离圣上左右,如今竟然换了齐闲守在勤政殿门外,虽说对方也是四大掌印太监之一,但许统领怎么都觉得有些奇怪。

    “总管大人出京为圣上办差去了。”齐闲皮笑肉不笑的解释一句,又微微欠身道:“您稍候,容咱家进去通禀一声。”

    “有劳。”

    待看见齐闲入门之后,许青良背转过身,皱了皱眉,奇怪是奇怪,可一时半会他也琢磨不出什么名堂来。

    下意识的一只手摸到胸口,发现那小瓷瓶依旧完好无损,心里一块大石便坠了地,只要这玩意儿还在,即使身受重伤又有何妨。

    不管有什么古怪,他敢保证,只要圣上看见这小瓶,大喜之下,加官进爵都是小事。

    双手抱在身前,当下许青良也悠哉了起来,从太清山到圣天皇城,艰难险阻的九十九步都过来了,难不成要绊倒在这临门一脚的门槛前不成不会的。

    步如大殿,看了正前方的太子殿下一眼,齐闲垂首恭敬应道:“殿下,许统领到了,是否按计划行事”

    闻言殿下微微颔首,轻声道:“恩,计划不变,另派他人传唤,你就在这边儿待着,谨防不测。”

    “明白。”

    “宣,驻太清山统领许青良入殿觐见。”伴随着一个小太监在门前的呼喊,许统领好生做了几个深呼吸之后走进殿中。

    却也依旧死死咬着牙,两边腮帮子高高鼓起,这是为了避免把兴奋和激动写在脸上,恐冲撞惊了天颜,另也是想给皇上一个惊喜。

    可没走几步,到底还是喜形于色了,嘴角不自觉的咧了一些,毕竟换了谁来交这个美差,都得如此。

    然而当许大统领看见正前方端坐着的太子殿下时,神情僵在了脸上,一时间有些尴尬。

    甚至心脏都漏跳了一拍后才略微有些僵硬的行了一礼道:“许青良见过太子殿下,不知圣上他可知微臣回京一事。”

    如果通报了,圣上就一定会接见他,毕竟他是擅离职守,许青良都做好了在圣上雷霆震怒之时一把掏出丹药,瞬间令得陛下龙颜大悦的准备了,却不想等来这么一个结果。

    所以许青良才有此一问,他怀疑有人从中欺上瞒下,故意没告诉陛下他回京的消息。

    即使面对的是太子他也不惧,他怀里揣着的小瓷瓶就是他的底气。

    假如皇宫甚至朝廷,一切都还是原来模样,定能遂了他许青良的心愿,只可惜,变天了。

    远在君临太清山的许青良就像是编外人员,没人会告诉他最新的消息,他也无从得知。

    只见太子殿下十分温和的笑了笑,朝许统领指了指一旁的木椅道:“许大人坐,坐。”

    对于太子的维懦之名,许青良亦是多有耳闻,与三皇子文武兼备的名声可谓是响彻京师,两兄弟一母同胞,如此反差自然惹人注目,也曾是老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当下也不推辞,许青良不卑不亢,大马金刀的就在木椅子上坐了下来,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会儿许大统领正是精神头十足的时候。

    若换了往常,他或许能发现些不对劲来。

    例如,太子这个一向不讨皇上喜的孩子,也一向懦弱的他,此时竟然敢坐在勤政殿的龙椅上与他说话,岂不反常。

    待双方都坐好之后,齐闲静静的立在一旁一动不动,太子殿下又说道:“许大人可知这擅离职守是个什么罪啊。”

    一语说罢,许青良豁然站起身来,双手朝天抱拳,一脸郑重声音严肃的道:“我自将禀明皇上,如此不劳太子殿下操心。”一双眼瞪的铜铃般大。

    “哎呀,许大人糊涂啊。”太子殿下面露担忧之色,身子前倾了几分压低声音道:“许统领还不知皇上不愿亲自见你,而是让我来的目的吗”

    本来一心只想着交了丹药好领赏的许青良,这会儿被说的一头雾水,皱着眉头挠着鬓角道:“还请太子教我。”

    “父皇闻听你竟做出如此荒唐之事,还在宫中便已然盛怒,当即着令就要将你革职查办,连面也不想见。

    可我知道许大人你添为太清山驻军统领,实乃我朝掌兵之重臣,又身陷叛军腹地,举足轻重,向父皇言明之后,这才容许我来见见许大人,给你留下点斡旋的余地和脸面。

    许大人若是有什么要事或者难言之隐,就赶紧说吧,我亦好禀明父皇。”太子殿下一番话言辞恳切语重心长,晓之以害动之以情,将担忧都写在了脸上。

    “这......”然而事关重大,许青良一时间还有些迟疑。

    “唉。”太子殿下轻叹一声:“若大人执意如此,恕本太子也无能为力了,我便要传陛下口谕,让大人你先把军责领了。”

    此言既出,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位对陛下忠心耿耿的许大统领,终是唉的一声,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瓷瓶道:“此乃楚山主为陛下所炼之丹,如今丹成不敢大意怠慢,卑职特亲自护送,一路上不敢有半点闪失,还望殿下为卑职言明。”

    “哦就是此物。”太子殿下双目一亮,示意齐闲上前拿来。

    从齐闲手中将小瓷瓶接过,太子殿下先是拿在手里细细观瞧其瓷瓶的模样,紧接着又轻轻拔掉瓶帽,看着瓶内躺着一颗黑不溜丢的丹药,隔的远远的嗅了一下,却发现没有任何味道。

    眼神狐疑,皱了皱眉。

    “卑职还不曾看过,但确是楚山主亲自交与我手,不会错的。”许青良上前半步,紧跟着就说道。

    “好,这便去禀明皇上,许大人稍候。”太子殿下将瓷瓶捏在手心,令齐闲在此看着,快步朝着勤政殿外走去。

    出了勤政殿后,太子殿下乘辇径直往东而去,东边有座未央宫,对朝臣说是病了,实则是被软禁起来的皇上正住在此。

    下辇,走向宫门



第两百九十七章 真真假假谁辨
    可以得到长寿的丹药,太子殿下便如此轻易的舍弃了吗,答案是肯定的,太子他从来不相信这种虚无缥缈的事情。

    正如当初道宗妄想破开天门接引天道,还有剑阙山庄开炉冶炼神兵的事情等等,他丝毫不放在心上,什么天道神兵,不过是那些江湖人士,为了诱惑一些愚昧之民的冠冕堂皇的说辞罢了。

    但父皇都深以为然,并且极度重视,更是因此展开了马踏江湖的行动。

    当然,更深一些的原因也是武林发展到那时已然颇具规模,对身为执法者的朝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佛门小莲花山上万的信徒,只知佛祖不认天子的事情就不说,就七帮十六派也是屡屡挑衅朝廷。

    正是考虑到这些,当时拥护此事的朝臣才不少。

    太子也是认可的,可他没想到父皇就像是年纪越大越糊涂一般,竟然对那些传说深信不疑,更是到了一种痴迷的地步。

    炼丹,增添寿命长生可笑之极,可笑之极啊,太子殿下微微摇头大步走出了屋门。

    说到底太子殿下还是年轻,无法体会如此事情,再如何聪慧的人,尤其是一个位高权重的人,在面对生老病死时都难以坦然。

    那时,他不是富有四海的天子,只是一个个垂垂老矣,行将就木的老人,即使理智上知道一切都是虚假的,但万一呢

    就是这个万一,没人能抵挡住这个诱惑。那是一个快死的人,能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然而结果也是非常明显的,本就重病在身的皇帝又突遭太子这一变故,原本在他膝下温顺的像猫一样的太子,露出利爪张开巨口之时才知这是一头虎。

    可他却已经没了保护自己的能力,每天晚上一闭上眼睛,他仿佛就能看见勾魂的小鬼,黑白无常还有阎罗大殿在他眼前晃悠。

    当一直渴求的丹药出现在他面前时,没有任何犹豫的便一口吞了下去。

    丹药的确不是故意炼制的毒药,就是楚牧正常炼制的丹药,配方什么的不知道,反正一个身体康健的成年男子吃一颗下去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只可惜皇上年老体弱又带病。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是丹七成害,就这一颗颗小小的药丸,便索去了当今天下最有权势之人的性命。

    恐怕,当初楚牧在炼丹时,都没想到会有如此结果,不过是与不是的也不重要了,他的目的都已然达到。

    之后的事情,还需要太子殿下好生合计合计,当他回转勤政殿时,已换了一副模样,朝着许大统领微微一笑说道:“父皇正在服用丹药,相信不日就会召见大人你,让许统领暂时在偏殿住下。”

    “有劳太子,吾皇万岁。”许青良站起身来,躬身行礼之后退了出去。

    待到许大人走远,室内只剩下两人的时候,齐闲面露好奇,看着太子殿下开口问道:“不知殿下何必多费这番功夫”

    “许青良对皇上忠心耿耿,恐其生变呐,不一定就能如此顺利的拿到丹药,而且留下他并且能为本殿下所用是有好处的,太清山的那批人马可是重要,虽然我不认同父皇的做法,但周阁老的谋划也需稍稍有些改动。”

    言语至此,太子殿下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齐闲不再打扰,只是安静的候在一旁,一如当初吴松候在陛下身边一般。

    大内监四大掌印太监,如今还剩下三个,除了他以外余下两个已经投了太子。

    少的那一个由于过分忠心,忠于吴松已被斩杀,其中还少不得有元御阁一位元使大人的出力。

    否则就凭他齐闲一人,也威慑不住那三位,更别说拉拢两个还斩杀一位了,他实力虽是四个之中最强,但也强的有限。

    而这位帮助他除掉异己的元使大人竟然一直都藏在宫中,他却不知,但这位元使大人既不‘缺胳膊’也没有‘斜眼歪嘴’,那就只能是‘少腿’了,可对方明明双腿俱全。

    直到后来,齐闲才彻底想明白,对方与他这样的人一样,少的是男人的第三条腿啊。

    如此再有太子殿下的帮助,还有其一身高超的武功,能够隐藏宫中这么久,也就不足为奇了。

    想来即使是吴大总管未被调离皇宫,太子也有办法,不过是麻烦些罢了。而齐闲独独想不到的是,太子殿下的谋划如此之深,隐忍更胜,不止从大内监里挖出一块墙角,更是连元御阁也拉上了。

    当年的皇帝还在东宫时便着手组建了大内监,而今日殿下与其父皇如出一辙,世人都说三皇子酷肖乃父,只有一直在太子身边的齐闲才知,太子才是最像陛下的人啊。

    不过想到之前那位元使大人的手段,齐闲便有些胆寒,他是大内监老资历的太监了,是有幸见过吴松出手的人,心里暗自将两人比较一番,也不过五五之数。

    但这样的高手元御阁有四个,四大元使之名天下皆知,如此说来,沉寂多年的元御阁岂不是有四个足以媲美吴松的高手。

    想到这儿,齐闲不由得便又多想了一些,想着想着便忍不住开口说道:“殿下”

    “嗯说。”殿下刚思虑到了应该如何与紫薇山相处,事不太好办。

    “那元御阁,殿下可不得不防啊,毕竟当中还有与三皇子交好的”齐闲一段话还未说完,便被太子殿下一声呵斥打断了:“齐闲,大胆!”

    身处东宫隐忍唯诺多年,他又是太子,既是旁观者又是当局者,正好将一切都看了个清清楚楚,甚至比大多数人都看得透彻。

    原先在父皇手底下,元御阁不过是一把被雪藏起来的宝刀,他们无时无刻不想着能有出鞘之日,而这个目的,只有他,能够帮他们实现。

    只要牢牢的抓住这一点,太子殿下其实并不太担心什么,至于别的,又何须向齐闲言明。

    同样的,他也知道齐闲没有异样心思,不过这一点很不好,令其十分不喜。

    “是,臣僭越。”齐闲心头一惊,立时垂首后退半步,不敢再多言半句。

    没过去太久的时间,那位前去与宫中制印师交流的黄丙,便信心满满的朝勤政殿走来。

    等检查过黄丙的成果之后,太子殿下望着对方那张谄媚的脸庞,彻底乐了。轻轻拍了拍后者的脸蛋,说道:“好,很好,你有了活下去的资格。”

    将那位年轻人跟丢了之后,裴姑娘一时间茫茫然,当下怀里揣着那页秘籍还有些惴惴,她自己不修剑法,拿着这玩意儿也没什么用啊。
1...8485868788...1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