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妻良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听雪
“人的子,都是磨出来的。”
“你之前数年,都过得太过顺遂,没遭什么委屈,自然,也就不会比那些,全凭自己努力,于逆境里爬起来的人,更能忍辱负重。”
段氏一边说着,一边腾出右手,轻抚李岚起脸颊,声音温柔的,像是能包容万物的水。
“我年幼的时候,曾得父亲教训。”
“道是,这世上的许多磨难逆境,其实,都是在成就和造就人,是天意福祉。”
“彼时年幼蒙昧,只觉得,他说的许多话,都是无稽之谈,与我们这些,与他们生在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格格不入。”
“然现在,人过中年,再回头去推敲,他说的许多道理,才是发现,那其中,蕴含了历经沉浮的诸多智慧,远非我们彼年所想般陈旧迂腐,不值参详。”
每个人,都会在经历了一些事之后,看透一些事,或看淡一些事。
虽然,享受着李岚起的“独宠”,但在德平伯府里生活了多年,段氏,依然可以算是,瞧多了人冷暖。
在提到自己父亲的时候,她稍稍停顿了一下,继而,便深吸了口气,对李岚起,展露出了温柔笑意。
她已经很多年,都没回过段家了。
上次见到她父亲段君昊,还是刚怀了儿子李开霁的时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不是个孝顺女儿,但为了段家,不要被过多牵扯进德平伯府的纷争,她,只能当个不孝顺女儿。
对她,段君昊,她的父亲,一直非常理解,也非常袒护,她一母所出的两位兄长,也一直对她关照有加。
段家对她的恩,她此生,怕是都无力偿还了。
&
第四十六章 偎居苦地濡以沫
段氏的建议,让李岚起颇有些犹豫。
之前,他被德平伯李铭,遣去城外庄子等死,便是因为这件事儿,不知为什么会被捅漏了出去。
那江南大营将领贿赂他的银子并不算多。
或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讲,那根本不能算是贿赂。
他只是一个牵线人。
将线牵成了之后,从所托之人那里得了谢礼。
这在燕京,并不算什么稀奇事儿,而且,距离那事儿,已经过去好几年,那两人之后商议撺掇的事情,他也并未参与其中,或为其撑什么保护伞。
说句不好听的,若非三皇子朱翎钧突然得势,德平伯李铭又欲与其交好,这事便是被其知晓了,也未必,就会给他什么惩罚。
他只是,只是时运不济罢了。
再说,三皇子朱翎钧那里。
虽然,姜家的人,对他有过教养之恩。
但这种东西,说有也有,说没有,也没人能指摘什么。
毕竟,昔日的裕王,如今,已经成了大明朝的皇帝。
那姜家的人提他教养儿子,遍就成了一种光耀门楣的求之难得,而非万般无奈下的雪中送炭。
尽管这些年,三皇子朱翎钧一直跟西北大营那边走动颇近,但那与其走的近的,也仅仅是,被姜老将军收为义子,与其没有半点血缘关系的姜如柏,而非其亲子姜如松。
而且据他所知,近几年来,三皇子朱翎钧从未去探望过,“告老还乡”的姜老将军,而以将老将军夫妇的境况,他相信,只要再有个一两年,便能将两人生生熬死,在无后顾之忧。
就算那位三皇子妃谨慎,使人将姜老将军接到燕京调养照料,已讨好三皇子朱翎钧,也无法改变他们垂老逢变,早已油尽灯枯的事实。
且不说,姜老将军夫妇未必知道,是他给那江南大营的将领,做了引荐之人。
便是他们知道,也断不敢跟柳轻心这个,怎么看都是跟他关系颇近的人,掏心掏肺。
他只需,安静低调的,待到行将就木的姜老将军夫妇入土为安,这事儿,就能彻底的,变成死无对证。
而德平伯李铭,他的父亲,也没有理由,把这事儿挑明出来,破坏他跟三皇子朱翎钧的关系。
毕竟,将一件藏了很久的事情公之于众,对谁,都不是什么光彩事情。
没有永远的朋友。
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唯有,亘古不变的利益索求。
这一点,在德平伯府和三皇子朱翎钧的关系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
“羽儿说的这个,倒是值得一试。”
“只是,要怎样把这件事,告诉给那位三皇子妃知道呢”
“我觉得,自己送上门去说,怕是有些不妥。”
李岚了点头,算是应下了段氏的这建议。
他松开了圈住段氏的手臂,将她抱在怀里的,改过的衣裳,接到了自己手里,抿着唇瓣,细细地翻看起来。
这衣裳,应是已经穿了好几年。
从领子和衣袖上的磨损,便能看的出来。
他知段氏一向节俭,从来只肯把钱花用在教化子女和为他打点晋升所需关系上,却未了,她竟是刻薄自己,到了这个份儿上!
“世人皆知,三殿下喜好良弓骏马,可瞧乔如今情景,给他送这两样儿,怕是非但讨不得好,还有可能,要让他心生抵触的。”
“前两日,你嘱我抄录兵法书籍,准备将其送给渊茹,以博她欢喜。”
“我想着,许还会有旁处也用得上,就多抄了一份。”
“稍后,我去将它们收钉装帧,装进好看的盒子里,咱们便可准备,往德水轩那边去了。”
见李岚起翻看自己的衣裳,段氏的脸,不禁红了一下。
那都是些半旧衣裳,她觉得丢了可惜,送人也不妥当,便一直留做常服使用,并不是只有这几身,穿出门去,会落了他脸面的穿戴。
“你且记住,咱们此番前去,是为了跟三皇子妃求医问药。”
“就说,我自生了二丫头之后,不慎摔倒,落了一回胎,便自那之后,再也没有过身子,这般长此以往,定会因无法继续为你开支散叶,而遭府中那些,被旁人强送进来的,乱七八糟女子诋毁挤兑。”
“唯盼三皇子妃妙手,能救救我这身世不济的可怜人。”
李岚起和段氏,得父母之命,被指腹为婚之时,段家,正是盛时。
而后,虽有隆庆皇帝,为了讨段家藏书,而给一个段家嫡女,赐以妃位,但众所周知,那嫁进了皇宫的段家嫡女,只是在受封那日,得了隆庆皇帝一次宠爱,便再也未能蒙宠圣恩,于后宫之中虚度数载,也没能给隆庆皇帝生下一子半女不说,去年时候,更是因污蔑四皇子朱翎戮,损坏其端砚奚墨,而被罚禁足宫中,日日抄录经书典籍反省,她们的父亲,也遭牵累,被降了半级官职。
而德平伯府,却恰恰与其相反。
德平伯李铭,靠着一个中毒身亡的女儿,一路平步青云,先是执掌了东北大营的兵权,又是将几个嫡子,送进了六部任职。
虽然,他的这些嫡子,仍无一个,爬上尚书位置,但其权势,却是已较之前,膨胀了数倍,长此以往,便定会是另一个,权倾朝野的国公。
一府衰落。
一府兴盛。
此消彼长,原本也算不上门当户对的两家,如今,刚好在身份上换了高下。
虽然,之前时候,段家曾为德平伯府的兴起,付出过诸多努力,但
第四十七章 凭势度测买铺人
听李岚起说,要带自己去逛街,买衣料,段氏稍稍犹豫了一下。
从心而言,她是极想应承的。
女为悦己者容。
更何况,这悦己者,还是自己心悦的
且不说,她已经整整三年,都没做过新衣裳,单是李岚起说,要陪她去的这事儿,就让她……
但片刻的犹豫之后,理智,便战胜了心动。
段氏轻轻的摇了摇头,拒绝了李岚起的美意。
“我柜子里,还有好几身没穿过的呢,这些衣裳,只是留着寻常起居时穿的。”
“那两个小家伙儿,都是淘气时候,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给我衣裳上,沾上一块儿墨迹,穿好衣裳,弄脏了不划算。”
眼瞧着,就是正月十五。
花灯、爆竹、席面、给院里下人们的红包、那些旁人给李岚起送来的妾室和侍妾的例钱、给各府各院的拜礼回礼,哪个也不能少。
出了正月,还有个二月二的龙抬头。
过了龙抬头,紧接着,便是三皇子朱翎钧的大婚。
再然后,还有由德水轩举办的百花宴。
再再然后,还有隆庆皇帝的寿诞。
林林总总算下来,这不到两个月工夫儿,没有五万两银子,是断不可能够的。
这还不算,两个孩子的笔墨纸砚和需要支付给先生的课业费用。
去年,庄子有近半数收成不好。
他们名下的铺子,本该是最赚钱的那个,也因为掌柜突然染了恶疾辞世,而有三个多月功夫,没能好好盈利。
她事事躬亲,极尽可能的压缩支出,才堪堪存下了六万两银子过年。
可这眼瞧着,还有这许多事未曾料理,手里剩的银子,却是只剩三万出头了。
昨天,有个专司帮人买卖铺子的人,来寻他商议,要买他们位于街市靠西边的一处铺子。
那铺子,是她的嫁妆,原本做酒坊经营,位置并不算好,这些年,所得微薄,总让她觉得恍若鸡肋,食之无味,却又弃之可惜。
如今,有人愿意接手,连铺子带货物一并买下,使可以通兑的银票,一次性付他两万两千两银子,可以说是,既解了他的眼前之愁,又免了他的不甘之忧,当真可以算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儿。
事情来的突然,李岚起又从不插手中馈,自不可能知道,但节省开支,却也是势在必行。
“好罢。”
“就依你。”
“你也别太委屈了自己,咱们的日子还长,很多事情晚点也来得及。”
见段氏脸色,李岚起便知道,她是又在为院子的支出犯愁了。
段家给她的嫁妆不少。
但有半数,都是珍贵典籍,一不能拿来出手,二不能用于盈利。
而那些由旁的府送来的庶女,给他做妾室和侍婢的,嫁妆也是微薄。
若非段氏是个,执掌中馈的好手,这些年,他们的日子,定会更加艰难。
在六部为官。
听起来是风光无限,所发月奉,是许多平民人家,数年收益所得。
可支出,也是高的离谱。
若有心向上攀登,那就更是需要把这些钱悉数花出去,再自家里拿银子出来贴补。
“功成名就要趁早。”
“便是稚龄孩童也知晓,那七岁入仕的刘晏,和那八十二岁才高中了的梁灏,前程,总也不可能是一样的。”
“家里的事,你不用烦心,之前那般,帮人牵线搭桥收取好处的营生,可万万不能再做。”
段氏缓步走到李岚起身边,张开手臂,抱住了他的腰身,下颚微扬,跟他四目相对。
“还记得,咱们小时候去逛花灯节,遇到的那个算命老头吗”
“记得。”
“他说,你本是伴驾的命。”
“只是,会因为对某些事情的偏执,而损了命星光辉,到末了,只能成重臣家里的掌事夫人。”
李岚起记性很好。
他几乎记得,他与段氏之间的每一件琐事。
此时,听段氏跟他问起,他们年幼时遇到的那个算命老头,李岚起便本能地笑了出来。
说起来那老头,也当真是个神算子了。
原本被隆庆皇帝相中,要嫁进皇宫去为妃的人,是段氏,而非她一母所出的妹妹。
是段氏捧了昔日他们两家父母所立的,指腹为婚契约,以女子名节撰文,上达天听,才使此事作罢。
隆庆皇帝兴高采烈的收下这尊礼重教,给人成全的好名声,亲自下旨,给他们二人赐了婚,并招了段氏的妹妹入宫,封了妃位。
“不过,我倒是半点都不后悔,自己耽误了你。”
“因为,倘没有你,我之余生,便再无意义,羽儿,我是不是很自私的一个人”
“若不得与岚起相伴,羽儿还要余生做甚”
段氏笑着垫起脚尖,啄了李岚起那胡须稀疏的下巴一下,笑靥如花。
她从来都没有后悔过。
余生,也不会。
……
使了下人往德水轩去递拜帖,李岚起便携了段氏一起,进书房,开始装帧,前两日抄录的典籍。
兵法书籍,从来都是各家府邸收藏传家的稀罕物件,若无特别关系,断不舍得外借,更遑论是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