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侯府小哑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我吃元宝

    这燕随缓缓摇头,神情凝重,“说不准!经年老农都说今年天气古怪,他们也不好预测。光是突如其来的降温和冻雨,就让所有人一头雾水。往些年,可没出现过这种情况。”

    燕云歌微微颔首,“既然无法确定明年的天气,你安排人手,抓紧时间挖沟渠,修水库。争取明年春耕之前,水库里面能蓄上水。好歹保证良田能够顺利耕种。若是水源不够,坡地只能暂时放弃。”

    “小的明白!只是那些流民佃户,他们也要耕种……”

    燕云歌打断他的话,“先紧着山庄的良田,有多余的水,按照面积分配。水源,你切记一定要分配好,按照距离远近一批一批来。你最好先排个放水的时间表,派人守着沟渠各个缺口,防止有人偷水。你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防止为了抢水打架的情况。”

    燕随点头应下,一条一条记下来。

    他有时候也很好奇,四姑娘出身世家,生来锦衣玉食,怎么对种田的事情这么熟悉。

    各种细节,有时候他还没想到那里去,四姑娘已经开始提醒他。

    仿佛,她生来就会种田。

    神奇!

    当然,他也不敢问。

    他提笔将四姑娘叮嘱的事情,一条一条记下来,回到山庄后严格执行。

    这回,燕随除了送来暖棚蔬菜,还送来风干的鸡鸭鱼,腊肉香肠,以及活鸡活鸭……

    天气干旱,收成不好,鸡鸭长势也受到了影响。

    不敢敞开了喂粮食,鸡鸭普遍偏轻。

    猪肉倒是不错。

    看来山庄的小孩子割猪草很积极。

    燕云歌看了箩筐里面的猪肉,有点流口水。

    这肉真好!

    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用来烧烤,或是做红烧肉,或是做回锅肉……美滋滋。

    想吃!

    猪脚用来的炖汤,用莲藕炖,已经开始流口水。

    还可以做一道黄豆烧猪蹄,也是美味。

    滋溜一下……

    矜持!

    一定要矜持!

    身为世家姑娘,这点矜持还是要有的。

    好吃,却不贪吃。

    得有节制得吃。

    风干的鸡鸭鱼,可以好好拾掇拾掇,都是美味。

    她告诉燕随,“过半个月,




第241章 小日子很富足
    “元娘!元娘在吗”

    王元娘正在屋中算账,听到门外有人叫她,忙应了一声。

    “我在!是许大嫂吧,快进来。”

    许娘子三十出头的年纪,看着像是五十来岁的妇人,显老。

    她一脸菜色,表情有些凄苦,低着头,跨过门槛,走进王元娘同沈小哥的小家。

    屋里有些暗,许娘子适应了一会,才看清楚坐在桌边的王元娘。

    王元娘招呼她坐下,又给她倒了一杯粗茶。

    许娘子“哎呀”一声,“你们家生活开得真好,还喝得起茶水。”

    王元娘连忙解释,“我们哪喝得起茶叶。是管事赏给我家那口子的一点茶叶沫子,泡了水,好歹有点茶叶味。许大嫂要是不嫌弃,尝尝味道。”

    许娘子端起粗陶碗,大口一喝,有茶叶味道,果然比白开水好喝。

    剩下的茶水,她一口喝完,真舒服。

    王元娘又给她倒了一杯。

    许娘子又是一口喝完,一滴不剩。

    王元娘扫了眼许娘子,心里头开始犯嘀咕。

    不会故意喝自家的茶水吧。

    尽管心头犯嘀咕,她又将粗陶碗添满。

    并且,在许娘子喝水之前,抢先说道:“许大嫂别光顾着喝水,一会该跑茅房。这么冷的天,蹲茅房可不好受。许大嫂今儿找我,可是有事”

    说完,她不动声色地扫了眼许娘子脚边的麻布口袋。

    许娘子被王元娘提醒,果然没急着喝茶水,她有点难为情,咬咬牙,最终还是开口说道:

    “元娘啊,我听说你家有布匹,我想用谷子换三尺麻布,行吗家中孩子裤子磨破了,连屁股墩都包不住。那么大的小伙子,总不能露个屁股墩在外面,叫人笑话。只是,家里也没有合适的布头,想来想去不如扯三尺麻布,给孩子缝一条裤子。原先的裤子不仅破了,而且还短了一截。原本就是捡他爹的裤子穿,他比他爹高了一个头,穿不下啦。”

    说到最后,许娘子口气中隐约透着点骄傲和得意。

    自家孩子长得高高大大,一表人才,好多姑娘家稀罕。

    这足以让做父母的感到莫大的自豪,足以让他们出门反复嘚瑟。

    生怕外人不知道自家孩子长得好。

    王元娘面色迟疑,她好奇问道:“许大嫂怎么不去四季布庄换布匹四季布庄价格公道,还能挑选。”

    许娘子连连摇头,“贵嘞!四季布庄价格可不公道,贵得很。元娘啊,你看我们是多年的老邻居,彼此知根知底。你能不能将你家的麻布,稍微便宜点换给我,只要比四季布庄便宜一点点就行。”

    敢情是来占便宜的。

    王元娘心头不乐意。

    许娘子爱占小便宜,王元娘有些看不上她。

    平日里,一些小便宜,她可以不计较。

    但是,布匹……

    如此昂贵的布匹,叫她便宜一点换……

    她扫了眼许娘子脚边的麻布口袋,那点粮食就想换三尺麻布,果然是将她当成了冤大头。

    她笑了笑,抱歉道:“许嫂子来得不巧,我家里的确有几尺麻布,可都有了安排,要给我娘家送去。我娘家正发愁今年布匹不够用,我已经答应了娘家人,明儿就要回去一趟。”

    许娘子一脸失望,紧接着又说道:“元娘啊,你看我是着急着用布匹,而且也是诚心诚意找你换。你娘家那里,只是答应,还没动身,可以晚些时候,等你攒了更多布匹再送回去也不迟。”

    “许嫂子,不是我不帮你,我真的有难处。如今活少,价钱又低,布匹价钱却高得离谱。我和我家那口子,两个人做一个月,不吃不喝,也未必能换来一匹布。眼看着就要过年,两边家里都指望着我们两口子开火。我要是将布匹换给你,我就没啦!还得另外贴钱,去四季布庄买。”

    “你和沈小哥挣钱容易,想来去四季布庄买布匹也容易……”

    王元娘赶紧打断对方的话,“许嫂子,话可不能这么说。我和我家那口子,挣点钱也不容易。今年大家都难过,你就体谅体谅我,可好我家还剩了点茶叶沫子,要不我给你装点。”

    许娘子有点纠结,“真不能换”

    王元娘重重点头,“换不了!”

    许娘子一声叹息,“那就给我装点茶叶沫子吧,能装半斤吗”

    王元娘嘴角抽抽,“总共就剩下一二两,我给你装五钱。”

    五钱

    特少!

    许娘子偷偷撇撇嘴,有些嫌弃。

    王元娘看见了,心头瞬间堵了一口气。

    只是话已经出口,再想反悔,又得扯皮半天。

    许娘子别的本事没有,占小便宜以及扯皮的本事,那是一顶一。

    王元娘只得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那口郁气,给许娘子抓了一把茶叶沫子。

    许娘子得了茶叶,心满意足地离去。

    走之前,还不忘说道:“改明儿我再来找你闲聊。”

    “这几天都没空,怕是要等到正月才有空。”王元娘反应快,赶紧回绝。

    许娘子无知无觉,高高兴兴说道:“我就正月来找你。”

    ……

    将人送走,王元娘吐出一口郁气。

    真是郁闷坏了。

    她用钥匙开锁,打开箱笼,里面整整齐齐放着四匹布,两匹麻布两匹棉布。

    米缸里面还有十来斤米。

    大缸子里面,还有两百来斤谷子,以及几十斤小麦。

    就她这个储蓄,在这个年月,绝对称得上富足。

    多亏两口子都是靠手艺挣钱,省吃俭用,方能攒下这点财物。

    比起租种田地的佃户,今年他们的日子好过许多。

    难怪老人们都爱说,有一门手艺,就饿不死。

    种田,反而可能会饿死。

    房门从外面打开。

    &n



第242章 希望在眼前(三更)
    王元娘带着沈小哥,回了一趟娘家。

    为了安全,特意花了点钱,坐上山庄的马车。

    她给娘家送去粮食布匹,钱,以及可以当盐巴用的酱菜。

    弟弟妹妹们高兴坏了,犹如过年一般。

    王老实只会咧着嘴,乐呵呵的笑,招呼女婿喝水,就没了话。

    王大娘好歹还能招呼人,又叫儿子陪着女婿说话。

    她拉着王元娘去里屋说话。

    看到闺女送回来的布匹,王大娘稀罕坏了。

    “这么艰难的年月,你们小两口在富贵山庄做活,竟然还能攒下这么多粮食和布匹。你送这么多东西回来,女婿没意见吗沈家那边要是知道了,定有闲话。”

    王元娘压低声音,她怕堂屋里的沈小哥听到她们的对话。

    “是他主动建议,叫我送粮送布匹回来,两家东西分量都一样。沈家那边,不清楚情况,娘亲在外面可别说漏了嘴。”

    王大娘一声叹息,“难为你!嫁了人,还要惦记着娘家。也怪我和你爹没有用,辛苦一年也吃不上饭,只能指望你来帮衬。”

    王元娘不高兴,“娘亲说这个做什么。大壮已经可以挣钱,过几年弟弟妹妹也都能出一份力,到时候你和爹就可以享福了。”

    王大娘露出苦笑,“享福不指望,只要不打饥荒,缸子里面有米有面就满足了。你呢,以后不要送这么多东西回来,太贵重,被沈家人知道肯定会有闲话。

    女婿不介意,是因为他心疼你,不想让你难做。可你也不能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你们将来还会有孩子,你得替孩子准备。像这棉布,你拿回来我们也用不上,不如留着,将来个孩子做小衣。”

    王大娘想将棉布退给闺女,实在是太贵重。

    有粮食有酱菜,还有一百文铜钱,足够熬过这个冬天。

    王元娘却不乐意,“我那里还有!给了你,你就收下。我孝敬你的,不行吗”

    “可是太贵重,这么好的棉布,那是我们这样的人家能穿的,糟蹋好东西。”

    “不穿也可以用来换粮食。”王元娘掷地有声,“山庄最近活少,钱不好挣。等到开了春,这种情况估计还得持续一段时间。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估计到时候帮衬不到家里。有了这匹棉布,日子实在是艰难,就用来换粮食,怎么着也能对付过去。”

    王大娘都不敢摸棉布,怕粗糙的手将棉布刮丝,毁了这么好的布匹。

    “这匹棉布真好!穿在身上肯定很舒服。等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用来换粮食,倒也要得。现在布匹贵,货又少,有钱都买不到这么好的布匹。”

    王大娘很是稀罕这匹棉布,特意用干净碎布头包起来,生怕沾染了一点点脏污。

    将布匹锁在箱笼里面,钥匙贴身放着,她才松了一口气。

    上了锁,就不怕被人偷。

    她拉着王元娘,“山庄挣钱怪容易的,比种田容易吧。”

    王元娘点点头,说道:“得有一门手艺,怎么着也不会饿着肚子。那些佃户,日子也艰难,吃了上顿没下顿。不过,不管多艰难,也比流离失所做流民强。”

    王大娘斟酌着,“你看不能将三娘带到山庄,给她找个活干。她手巧,你是知道的,给她机会,她肯定能学会一门手艺。留她在家里,就怕将来说不到好婆家。家里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实在是没半点办法。”

    王元娘闻言,发愁。

    “山庄现在没有适合三娘的活,她又没有手艺。要不,让她先在家里学着编编草鞋,或是搓绳子。总得学一学,有点基础,才能通过管事的考核。我才能帮她说好话,给安排个能挣钱的活。”

    王大娘难免有点失望,“今年真的没办法了吗”

    王元娘摇头,“真没办法。我听管事说,东家今年亏了好多钱,所有的活只要熟练工。我们现在的工钱,干同样的活,只有去年的三成。我和沈小哥都得省吃俭用,否则一点粮食都攒不下来。这次送回来的布匹,粮食,都是年初,工钱高的时候攒下来的。换做现在,能有饭吃就不错了。”

    “哎……”

    王大娘一声叹息,“世道艰难!没想到那么大的山庄,也会亏钱。”

    “亏得可多了。今年种什么都不行,还要亏种子钱。什么都涨价,我们工坊已经大半年没开过全天工。都是做半天,有时候半天都做不了。”
1...122123124125126...5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