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小哑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我吃元宝
诡异吧!
皇庄织布做成衣的成本,竟然比直接从富贵山庄采购还要贵一些。
多出来的那部分钱去了哪里,谁都没过问,大家保持缄默。
缄默的同时,也有了默契。
像这种跟催命一样的军用物资,统统交给富贵山庄置办。
皇庄那边……
嗯……
就让他们继续得过且过吧!
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
没必要为难对方。
……
富贵山庄忙着赶货,韩其宗忙得不可开交。
伙计告诉他,京城来人,有新消息。
他急匆匆赶回山庄大院。
“什么你确定”
韩其宗一声怒吼,满脸惊讶,不敢置信。
传信的侍卫重重点头,“四姑娘是这么说的。这里还有四姑娘的一封信,请韩先生过目。”
有信,早说啊!
韩其宗急急忙忙拆开信件,消息是真的。
什么消息
运送粮草的民夫,在半道上,竟然遭遇了反贼打劫,死伤惨重,粮食也损失了一部分。
完不成任务,那么多人受伤,监管官又挥着皮鞭让还能走动的民夫赶紧出发,不要管那些伤员。
伤员全都是累赘,丢在驿站或是路边,让他们自生自灭。
民夫们自然不答应。
死的人就算了,只能就地掩埋。
受伤的人,必须带上,否则这么冷的冬天,肯定会死的。
监管官不答应。
粮草被劫,不能按时按量输送粮草到边关,此趟已经是完不成任务。
若是不抓紧时间,继续耽误下去,说不定就会被军法从事,直接杀头祭天。
没人想死。
然而,那些将军可不会杀民夫祭天,他们只会杀监管官祭天,以此安抚将士因为缺衣少粮而躁动不安的心。
每个人的人头,都不稳。
每个人都是在为项上人头拼命。
民夫不理解监管官,只当监管官凶残冷酷,毫无人性。
监管官也不理解民夫。
那些受伤的民夫,就算将他们带上,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多半都会死。
既然注
定要死,干什么还要将他们带上,拖延大家的行程,还浪费粮食,还要浪费人力照顾他们。
更严重的是,伤员要占用运送粮草的车马。
本来被打劫,已经损失惨重。
还要因为伤员,损失一部分粮草,监管官当然不同意。
双方爆发冲突。
民夫闹腾,不肯走。
除非监管官妥协。
监管官估计也是被逼急了,竟然采用了最极端,也是最愚蠢的办法。
他将民夫里面威望比较高的几个人给杀了。
典型的杀鸡儆猴。
这下不得了,犹如捅了马蜂窝。
民夫们表面上顺从,继续运送粮草。
私下里却蠢蠢欲动,各处串联。
终于,在某个人烟稀少的驿站休整的时候,上万民夫突然发难,杀官造反啦!
本来要运送到边关的粮草,就成了民夫们造反的本钱。
消息传到京城,全城哗然!
……
“该死!该死!该死!”
韩其宗骂了很多个该死,气得脸颊通红。
&nbs
第329章 共治天下
南军出动!
任务是抢回粮食。
这么冷的天气,出兵抢粮,南军上下怨气颇大。
之前,一直在外平乱,杀反贼。
回到京城刚休整没几天,又要出兵去抢粮食。
关键是,之前平乱杀反贼的赏赐还没发下来,统兵将领也换了人,兵将还在磨合期。
这个时候出兵,天气又如此严寒,没怨气是不可能的。
只是,皇上有旨,南军必须出动。
好在,只需出动一半的人。
朝廷的方案是两步走。
派南军去将粮食抢回来的同时,少府也在抓紧时间筹措粮食。
少府没有足够的粮食,就想办法从世家手里借粮。
至于借的粮食要不要还,那是以后的事情。
如何从世家手里借到粮食,才是关键。
世家都是一群吝啬鬼,自然不肯轻易借粮。
一说起粮食,人人都开始叫穷。
那个惨哦,仿佛天天都在吃糠咽菜。
太宁帝萧成义毕竟年轻,经验不足,对付这帮老油条,有心无力。
陶太后再一次走上金銮殿,出席大早朝。
她看着下面乌泱泱的人头,郑重说道:“乌恒王庭来势汹汹,将士们正在奋勇杀敌。若是因为粮草供应不及时,贻误战机,以至于让乌恒王庭冲破关卡,长驱而入,杀入京城,纵然姓萧的一家子落不到好下场,诸位爱卿难道就能独善其身吗
诸位爱卿以及你们背后的家族,风光繁荣几百年,凡是都讲究正统,难道你们能眼睁睁看着异族在这片秀丽江山上烧杀劫掠难道能接受自己成为异族的走狗奴仆,被异族驱策打骂,衣冠不在
若是不能接受异族踏入这片土地逞凶,诸位爱卿,请你们献出一份力量。这个时候任何一份微小的力量,都有可能改变战场局面,保江山不灭,诸位家族不灭,衣冠不灭!”
陶太后言辞恳切,态度真诚。
众臣缄默。
并非无视,只是每个人都需要时间去思考。
乌恒王庭来势汹汹,这么冷的天气,都不肯退兵,一直想要伺机南下。
大魏兵马严守各个险要关口。
边疆占线,足足有几百里。
如此长的战线,要防住乌恒王庭兵马南下,所需兵马数量是可怕的。
而且,战线随时可能继续拉长,拉长上千里都有可能。
届时要么分散兵力,要么就要增派更多的兵力前往前线。
现实情况是,朝廷已经无力支撑更多的兵马囤积在边疆战线。
那帮反贼闹腾不休,还需要兵力以防万一。
粮草不济,很有可能造成战场上一败涂地。
要知道,一旦乌恒王庭突破了防线,这一路上没有一支兵马能对乌恒王庭进行强有力的打击。
所以,防线很重要。
无论如何,绝不能让乌恒王庭突破防线。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必须及时将粮草和棉服运送到防线,送到兵将手中。
陶太后举起十几本奏本,“这些都是各位将军催促粮草的奏本,一本比一本言辞急切。可见前线边关的局面并不乐观。诸位爱卿,不能再迟疑了!危难关头,请诸位爱卿出力挽狂澜,保住这个天下。萧氏家族,将和诸位爱卿共治天下。”
事实上,如今这世道本就是皇族同世家共治天下。
只是从来没有人胆敢捅破这层窗户纸。
这一次,也是第一次有皇室成员,还是当朝太后,将“共治天下”这句话说了出来。
将本来的潜规则,放在了明面上,意味着皇室正式承认“共治天下”!
对世家官员来说,这是一个信号,一个象征!
正所谓名正才能言顺。
简简单单的“共治天下”,说与不说,区别可大了。
不说,那就是潜规则。
世家把持朝政,总归不那么理直气壮。
说了,那么世家把持朝政,似乎就有了法理支持。
这就是名正言顺。
世家不缺粮,不缺人,不缺钱,缺的就是名正言顺。
既然当朝太后当面承诺“共治天下”,朝臣们也慷慨解囊,主动承担起为前线输送粮食的重任。
世家的力量是恐怖的。
让少府焦头烂额的粮草问题,一个早上,全部解决,还有剩余。
即便明年一整年没有收成,世家输送的粮食也足够支撑下去。
这就是世家的力量,豪富!
富得流油,让太宁帝萧成义咬牙切齿。
……
私下里,陶太后劝解太宁帝萧成义,“不必置气!度过眼下的难关才是最紧要的。”
萧成义郑重说道:“母后不该对朝臣承诺‘共治天下’。天下是萧氏家族的,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
陶太后轻蔑一笑,“难道本宫不说‘共治天下’四个字,朝臣就不会把持地方官府,不会把持朝政吗本宫只是将桌子下面的东西翻一面,放在桌子上面。”
“话是这么说,可是母后这番话意义非凡。以前,他们还知道羞耻,还知道要藏在桌子下面,以免引起非议。有了母后的承诺,他们就可以抛弃羞耻心,光明正大地插手朝政,插手地方政务。”
陶太后笑了笑,“朝臣们一直都很理直气壮,只不过他们只做不说。现在他们又做又说,反倒会留下把柄。”
“荒谬!”
太宁帝萧成义咬牙切齿,很怒!
陶太后蹙眉,有些不满,“你认为本宫做得不对,为何事先商量的时候,你不曾提出来。”
“那个时候母后可没有说过要承诺‘共治天下’。”
“本宫承诺与否,都不能改变现实。”
“但是却让藏在桌子下面的事情,大大方方摆在桌子上面,给了那帮无法无天的朝臣更大的权柄。朝臣们本就难以遏制,对朕步步紧逼。母后一松口,那帮朝臣会越加跋扈难制,朕的处境会变得更加艰难。这些后果,母后在说出那番话之前考虑过吗”
太宁帝萧成义动了真怒。
在金銮殿上,他来不及阻止陶太后。
如今,一切都已经晚了
他拂袖而去,心中愤懑异常。
不能再这样下去。
……
哐!
长乐宫内,陶太后直接掀翻了小几,茶水四溅。
自从做了太后,她就从未央宫搬进了长乐宫。
“太后娘娘息怒!”
梅少监轻声劝解。
陶太后深吸一口气,压制怒火,“皇帝的态度,刚才你也看见了。少府缺粮,他拉不下脸面,也想不出办法如何让朝臣们慷慨解囊。是本宫替他解决了这个最棘手的问题。
可是你看看他的态度,他非但不感激,还嫌弃本宫多事,不该乱说话。可他怎么不想想,如果不给点甜头,朝臣怎么可能主动献粮,而且还是如此巨大数额的粮食。
而且,朝臣还承诺会负担一部分运送粮草的任务,一下子就解决了朝廷的大难题,不用再征发民夫,解了百姓之苦。这么大的好处,他看不见,他就只盯着‘共治天下’四个字。
难道本宫不说这
第330章 卧病在床
成阳公主亲自动手,替闺女清理未央宫的人员。
她是从宫里嫁到仲家,宫中大部分老人,她都认识。
即便不认识,也听说过名字。
谁好谁歹,她心里头基本有谱。
她一口气,清理掉四五十号宫人。
又亲自从少府挑选内侍宫女,补充未央宫,确保自家闺女不会被任何人拿捏。
陶太后不高兴。
成阳公主好长的手,都伸到宫里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