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小哑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我吃元宝
吴大人忐忑不安,心中生出恐慌。
太宁帝萧成义从座位上站起来,缓缓走下台阶,来到吴大人跟前。
他弯腰低头,盯着跪在地上的吴大人,“碍事的人已经被拖了下去,吴爱卿现在可以和朕说实话吗”
吴大人浑身哆嗦,“启禀陛下,微臣之前所言,皆是实话!”
“只怕是不尽不实!朕要听真正的实话!凶兆,还是吉兆,给朕一个明确的答复!”
太宁帝萧成义显然是打定了主意,要寻求一个真相。
平亲王萧成文轻蹙眉头,“陛下何必非要追究吉兆或是凶兆陛下乃是天子,只要一心为大魏的江山社稷着想,局势一定会好转。迟早会迎来太平盛世!”
太宁帝萧成义抬起头,看着二哥萧成文,表情似笑非笑。
“如果平亲王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你可以现在退下!”
萧成文没想到皇帝萧成义会突然翻脸,“陛下……”
“闭嘴!”
皇帝萧成义呵呵冷笑,“莫非朕问问运势,还要经过尔等点头同意你们口口声声说朕是天子,可是朕却觉着自己是你们手中的傀儡!凡事都要经过你们的同意。但凡朕的某个决定不符合你们的心意,你们站出来劝解。美名其曰:谏言!
可是,朕凭什么次次都听你们的自朕登基以来,朕做的所有的决定,可以说都是在听从了你们的建议后,深思熟虑做出来的决定。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朝臣说朕是孤星,祸害大魏江山。朕想说,真正祸害大魏江山的人是你们!朕自问,已经做到了一个帝王该做的一切,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祖宗。是你们,是你们的谏言和建议,是你们安排着朕怎么走,怎么做,是你们祸害了这个天下!
朕现在就想问一问吉凶,怎么就不行怎么就成了糊涂若非李们一个一个的馊主意,祸害了天下,朕怎么会在这里询问吉凶又怎么会有朝臣指着朕的鼻子痛骂”
一番痛骂怒斥结束,大殿内安静得落针可闻。
宗亲们低头不语,人人争相做鹌鹑。
平亲王萧成文面无表情,思绪翻涌。
陶太后揉眉叹气,很是无奈。
吴大人依旧跪在地上,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永远都别被人找到。
他怎么就这么倒霉,摊上这种事情。
要命啊!
“吴爱卿,朕要你一个明确的回答。你的测算,吉凶如何朕要听实话!只要你肯说实话,朕恕你无罪,你可以即刻辞官离开京城,保全性命。如果你不肯说实话,朕现在就下令处斩你,并诛你九族!”
“陛下!”陶太后非常不赞同皇帝萧成义的做法。
无论吴大人说实话还是说假话,都不能放过他的性命。
这等机密之事,岂能放过关键的当事人!
此乃糊涂之举!
太宁帝萧成义显然明白陶太后的意思,他背着她,抬手制止她继续说下去。
今日,他就是要求个真相,问个吉凶。
任何人都不能阻止他。
谁敢阻止他,他杀谁!
他的决心,在场所有人都看见了。
陶太后心头气恼不已,频频朝萧成文看去。
希望萧成文能够出言阻止皇帝犯糊涂。
萧成文却主动说道:“臣等告退!”
陶太后张口结舌,不敢置信。
萧成文接着说道,“母后也该回避一二!”
“你……”
陶太后气得想要吐血。
萧成文主动站起来,领着宗亲退出大殿。
太宁帝萧成义始终背对着陶太后,始终没有作声。
陶太后却已经明白了一切。
很显然,萧成文的做法,取悦了皇帝。
接下来,无论吴大人说什么,他们都不适合留在大殿内旁听。
陶太后深吸一口气,神情疲惫,“本宫乏了,先回房歇息!陛下忙完后,别忘了吃药!本宫听你说话,都替你痛!你可得保护好嗓子,以免将来说不出话来。”
“多谢母后关心!”
太宁帝萧成义终于回过头,目光感激地看着陶太后。
陶太后冲他点点头,起身离去。
人都走了!
大殿内,就只剩下太宁帝萧成义,以及跪在地上吴大人。
“吴爱卿,现在这里没有外人,朕要听你说实话!只能是实话,朕容不得一句虚言欺瞒。后果你都清楚!”
&n
第400章 抄家发财
吴大人被送出皇宫。
家都没回,直接出京城,远走高飞。
太宁帝萧成义答应保他一命,可没有说不会有人追杀他。
不出意外,陶太后,平齐王,宗亲和朝臣,全都想让他死!
他的命,危矣!
赶紧离开京城,有多远走多远!
太宁帝萧成义就坐在长乐宫的台阶上,像个泥塑雕像,一动不动,目光无神!
平亲王萧成文陪着他坐下,“宗亲就在偏殿,没有陛下的同意,他们不能出宫。另外,无论如何,我始终都站在陛下这一边。无论天下颓势如何不能挡,我都会替陛下挡在前面。
大魏江山没有完,天下还有救,局势并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坏。一切都是暂时的。只要战事结束,天下定能好转!”
太宁帝萧成义终于有了动静,他看着二哥萧成文,苦笑一声。
他问二哥萧成文,“少府今年的账目看了吗各地报告灾情的奏章看了吗已经被压下去的反贼,一个严寒的冬天,又开始死灰复燃。
少府家令说了,明年无论如何都要加赋,征收更多的赋税。单靠少府的财力,已经无法承担庞大的战事开销。太尉大人也给朕上了奏章,明年还要征兵,增加服徭役的民夫,至少还需要二十万头牛马牲畜。
今年看似平静,然而湖面下早已经波涛汹涌。明年更难熬,朕都不知道该如何熬下去。后果几乎都可以预测,朝廷增加赋税,小民负担更重。加上征兵,徭役,你说明年会有多少人被反贼蛊惑,跟着一起造反
北边战事,僵持不下,凉州刺史刘章偏偏在这个时候病重,军心不稳。内忧外患,却没有办法一力定乾坤!你说朕要怎么熬下去”
萧成文郑重说道:“唯有世家,也只有世家!”
太宁帝萧成义嗤笑一声,“你是想说服朕,放开对世家的约束,让世家抗敌,重走父皇走过的老路你难道不知,这个办法实则是自取灭亡吗”
萧成文说道:“朝廷无力养兵,战事却不得不继续。但是,世家有钱,大把的钱。要么抄家灭族,用世家的钱养兵。要么就只能依靠世家的财力和人力,配合朝廷,一起杀敌。当然,无论怎么做,都会有严重的后果。要么被世家群起攻之,要么就是被世家要挟,皇权不存!”
太宁帝萧成义自嘲一笑,“换做你坐在朕的位置上,你会怎么选抄家灭族,还是合作”
萧成文掷地有声,“现成的乱臣贼子,就关押在诏狱内。我会选择名正言顺,光明正大抄家灭族!”
“抄家灭族”
“是!”
“不担心世家群起而攻之吗”
“胆敢造谣中伤陛下,污蔑陛下的名声,死罪!没有诛他们九族,已经是陛下开恩。如果陛下选择妥协,接下来世家必然会变本加厉!”
太宁帝萧成义满面愁容,“朕要好生想一想你回府歇息吧!其他宗亲,也让他们回府。叮嘱他们,管好嘴巴。杀世家,朕或许会迟疑妥协。但是杀宗亲,朕如同父皇,绝不手软!”
……
很明显,太宁帝萧成义想要借此机会,诛杀那群逼宫朝臣,趁机抄家灭族,发一笔横财,解决明年的财政困难。
好歹也让他喘口气。
但是,他不下了决心!
杀人简单,善后难!
世家势大,又该如何堵住悠悠众口
如何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陶太后提醒他,“此事切忌拖延耽误!陛下如果要杀,就该当机立断,让金吾卫上门抄家,搜罗证据!如果不杀,估摸着那群朝臣也不会感激陛下,朝堂上肯定也会议论纷纷。总而言之,无论是杀,还是不杀,陛下都要尽快做决定!”
太宁帝萧成义问道:“母后支持朕杀了那群逼宫造反的朝臣”
陶太后义正言辞,“他们犯的是死罪,该杀!诛九族都是应该的。朝堂上谁敢求情,必是同党,对陛下心怀不满,阴谋造反!本宫的意思是,如果要杀,就杀狠一点,杀个尸横遍野,让世人皆知陛下的决心。要么一个都别杀!这件事情和稀泥一般,糊里糊涂就这么结束!”
太宁帝萧成义紧蹙眉头,他不喜欢和稀泥,但是也不想大开杀戒,引来严重后果。
“难道就没有折中的办法”
陶太后说道:“折中的办法就是只诛首恶。只是,如此一来,陛下想要抄家灭族的打算,必然落空。而且,朝臣们也不会感激你留他们一命。他们只会认为陛下是懦夫,不敢杀,所以不杀!”
太宁帝萧成义呵呵冷笑,“朝臣是逼着朕做一个暴君吗”
“即便身为帝王,也有许多身不由己!如何抉择,陛下如果实在拿不定主意,不妨召见朝中大臣,一起商量,拿出一个章程。明摆着逼宫造反,想来没人敢包庇他们!除非,心中存了造反的想法。”
太宁帝萧成义思虑再三,最终拿定主意,明日一早开小朝会。
虽然他的身体没好,说话嗓子痛,但是眼下这件事情拖延不得,必须尽早解决。
……
谁都没想到,临近年底,竟然有臣子逼宫造反!
此事闹得沸沸扬扬!
文武百官议论纷纷。
有义愤填膺者,也有满腹愁绪者……
似乎,宗亲和世家官员之间的关系,又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成阳公主有些生气。
她和仲驸马抱怨,“如此严重的事情,陛下竟然没有召你进宫商议”
仲驸马态度随意地说道:“我只负责少府,逼宫造反这种事情,我说什么似乎都不太合适。”
成阳公主恼怒不已,“怎么就不合适有人造谣中伤皇帝,你身为皇帝的岳父,又是少府家令,你理应进宫参加小朝会,为皇帝出谋划策。如果不是你,少府早就
第401章 坏消息
太宁二年,春!
冰雪初融,漫山遍野枯黄一片,只待新芽吐绿,给大地装点上色彩!
农人扛着锄头,钉耙,挖着结结实实冰冻了一个冬天的,变得极为冷硬的耕地。
为今年的春耕做着准备!
市井小民,脚步匆匆,为生活奔波劳碌!
这是一个充满着希望的春天。
所有人都认定,今年一定能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反贼被彻底剿灭。
北边战事分出胜负,乌恒王庭被赶出大魏疆域。
努力几年,就能还天下苍生一个太平盛世。
大魏江山这艘沉重的破船,又将航行在正确的航线上,乘风破浪!
只是……
人生不如意十之九八!
就在人们内心都充满美好期盼的时候,原本已经被打得残废的反贼,经过一个冬天的修养,在太宁二年的春天,在大反贼司马斗地率领下,对地方官府,城池,发起了最为凶猛地攻击。
他们把握住北边守备空虚,军队都在前线抗击乌恒王庭,腾不出兵力收拾他们这群反贼的大好良机,猛冲猛打,直指京城!
其狂妄大胆,大大出乎世人的预料。
“司马斗,一介乡野小民,恰逢其会,博浪淘沙。本以为他已经被打残废,最多只能在穷乡僻壤的小地方折腾折腾。没想到,他还能回光返照,还有胆子往京城进军。”
“这一回,他必死无疑!”
“谁去打反贼反贼这一路几乎没有遇到像样地抵抗,一路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打到京城。地方兵将根本来不及救援,北边战事正打得如火如荼,战事僵持不下,同样抽不出兵力驰援京城。难道只能靠南军”
“南军兵力不足两万人,反贼足有二三十万人。这场战事,就得看南军将军有没有本事以少胜多”
“反贼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不足为虑。南军两万兵马,皆是见过血的老兵。南军足以解决狂妄的司马斗,叫他有来无回!”
“你那都是老皇历!反贼打了这么多年,司马斗手底下也有一群和官兵打过上百场战事的百战老兵,人数少说得有三五千人。靠着这三五千老兵,完全可以拉起一支十万人的部队。另外,南军两万人,只有一万是老兵,剩下一万全都是去年补充的新兵,还没上过战场。”
“既然如此,那就让南军扩军。用一万老兵,临时拉起一支五万人的兵马,同反贼野战,就不信打不赢!实在不行,京城城墙是一道反贼绝不可能逾越的防线。京城城墙足有十二仗高,十五仗宽。就算有千军万马,也休想撬开京城城墙一角。诸位大人,为何忧心忡忡难道本官说的不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