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小哑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我吃元宝
局势发展,令人胆战心惊,又让人眼花缭乱。
事情太多,太快,好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平武侯石温就失宠了。
众人拍手称快!
然而……
过了两日,平武侯石温又重新获得了太宁帝萧成义的宠信。
众臣惊呆!
还有个让人目瞪口呆的消息,东平王萧过被启用,出任北军将军一职!
这是什么见鬼地操作
无数官员,都感觉自己被皇帝“ri”了一顿,还不能反抗,还得高呼万岁。
操他大爷!
上百文武官员,以及太学学生,前往皇宫请愿。
禁军不让他们进皇宫,他们就坐在宫门前请愿,不逼着皇帝罢免石温,这事就不算完。
先皇耗尽国力,用尽了大魏气运,好不容易收回诸侯王封地,将天下诸侯王圈禁在京城。
才几年时间,太宁帝就在石温的怂恿下,放出诸侯王,甚至任命为北军将军。
荒谬!
昏庸!
靠东平王萧过去打乌恒左王部,开什么玩笑。
情愿相信石温能打仗,也绝不相信东平王萧过能打仗。
国难当头,异族兵峰南下,皇帝不下旨斩杀罪魁祸首石腊,竟然还要继续被石温摆布,此乃昏君所为。
朝中奸臣当道,我辈官员,有责任纠正皇帝的错误,阻止奸臣祸害朝堂,祸害天下。
朝堂乌烟瘴气。
后宫不得安宁。
长乐宫,官员齐聚!
“请太后娘娘出面主持朝政!”
“请太后娘娘限制皇帝权柄,纠正皇帝谬误之处。”
“奸臣当道,皇帝被奸臣迷惑。恳请太后娘娘以大局为重,诛杀奸臣!”
“石温就是国贼。不除此贼,永无宁日。”
“此次乌恒左王部突破防线,兵峰直指京城,就是石温的儿子石腊一手造成。边关将领义愤填膺,纷纷要求斩杀石腊。然而,皇帝被奸臣所误,竟然对边关将领地请求视而不见,一意孤行包庇石腊。此乃昏君所为!”
“太后娘娘不能再等下去!继续放任皇帝,大魏江山就要被奸臣祸害完了啊!”
众臣痛心疾首,跪地痛哭流涕,人人都是国之栋梁,大魏忠臣。
陶太后:“……”
她的心情是沉重的,也是愤怒的!
“皇帝翅膀硬了,本宫管不了他,也无力管他。诸位爱卿,你们身为朝廷栋梁,请死谏!”
众臣震惊,错愕,不敢置信。
太后娘娘竟然让他们去死
难道太后娘娘也跟着皇帝一起昏庸吗
众臣愤怒,“请太后娘娘主持废立皇帝!”
“闭嘴!谁再敢提废立二字,本宫先斩了他!”
陶太后厉声怒斥。
她真的是被这群胆大包天的官员给吓住了。
一言不合就要废立皇帝,谁给他们的权利谁给他们的胆子
如此猖狂,堪比石温。
石温是奸贼,在场的官员何尝不是奸贼。
至少,石温只是迷惑皇帝,没有说过要废立皇帝。
“太后娘娘糊涂啊!情势危急,再不采取行动,乌恒兵马就要攻入京畿,来到京城城墙下。届时,太后娘娘有何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你闭嘴!来人,将他给本宫拖出去,夺了他的官帽!”
陶太后气得满肚子火气。
官员被拖下去。
却有更多的官员站出来谏言。
他们不会死谏,然而也不会停止谏言。
“请太后娘娘以大局为重,出面主持朝政。”
“请太后娘娘以大局为重。”
大殿上,乌泱泱,一眼看去全是人头。
官员们跪在地上,齐声高呼,让陶太后以大局为重。
陶太后一声重重叹息,“你们这是要做什么是要逼着本宫和陛下反目吗”
“皇帝信任奸臣,臣等只是在尽一个臣子的责任。请太后娘娘主持朝政,拨乱反正,斩杀奸臣!”
“请太后娘娘斩杀奸臣!”
群情汹涌!
人心叵测!
陶太后被架在炉子上炙烤,令她痛不欲生。
这一次的情况,同去年还不一样。
去年只是少数官员串联,污蔑皇帝是孤星。
今年,大批官员,以政事堂为首,几乎涉及到每个衙门,齐齐请愿。
如此庞大的力量,陶太后没办法忽视。
也不能采取去年的手段弹压。
最终,陶太后松口,明日大朝会,她会露面。
众臣心满意足,开始为明日大朝会做准备。
人群散去。
长乐宫恢复了宁静。
陶太后却愁得心绪不宁,翻来覆去。
梅少监安慰她,叫她放宽心。
陶太后一个翻身,坐起来,“兴庆宫那边可有动静”
“启禀娘娘,老奴派人盯着兴庆宫,一直没动静。”
“不应该啊!这么多朝臣齐聚长乐宫,陛下不可能没听到风声。既然听到了风声,为何没有动静”
“老奴不知!”
陶太后叹了一声,她如今也弄不明白皇帝的想法。
她带着重重疑惑,睡下。
睡得不安稳。
早早的,离着天亮至少还有一个时辰,就被宫人叫了起来。
“太后娘娘今儿要参加大朝会,奴婢斗胆叫醒娘娘。”
陶太后一肚子火气发不出来,沉默地任由宫人为她梳妆打扮。
之后,乘坐软轿,前往金銮殿。
朝议正热。
朝臣们齐齐对石温发动猛烈攻击。
石温这段时间,也网络了不少人才,个个都是打嘴仗的高手。
双方你来我往,绝对是当今世上最大型撕逼现场。
继续撕逼下去,不难预料,金銮殿就会变成大型斗殴现场。
&n
第450章 罪己诏(一更)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侯府小哑女 ”查找最新章节!
陶太后被皇帝反驳,当然不高兴。
当着朝臣的面,她是失了面子,又失里子。
她质问道:“陛下执意要用石丞相当真不顾百官意见,不顾民愤滔天”
太宁帝萧成义冷静道:“朝臣之间有不同意见,从来都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历朝历代,朕不曾见过一团和气的朝堂。眼下,只是普通且常见的朝堂争论,母后不必紧张。”
“就差动手打起来,这也能叫普通且常见的争论”陶太后再次质问。
太宁帝萧成义笑了笑,“朕记得,父皇在世的时候,朝臣们没少干架。往前推,中宗皇帝的时候,朝臣打架更是家常便饭。区区争论,根本不值一提。
母后就是大惊小怪,被一二小人蛊惑利用,真以为天要塌下来。有朕在,有石丞相在,这天,塌不下来!”
“臣叩谢陛下信任!定不辱使命,臣将亲率兵马阻挡乌恒兵峰。”
石温在恰当的时候站出来,一锤定音!
太宁帝萧成义大喜,露出欢喜地笑容,“石丞相快起!你是朝廷肱骨之臣,也是朕的谋臣,朕身边岂能没有石丞相。领兵作战,自有儿郎们。石丞相就留在朝堂,主持大局!”
“臣遵旨!”
平武侯石温同皇帝联手演了一出双簧,将朝臣们溜了一圈,爽歪歪。
朝臣们都要气愤了!
当即就有朝臣站出来,“陛下枉顾事实,不尊太后娘娘训诫,当众驳斥太后娘娘,此乃大不孝!请陛下下罪己诏!”
“请陛下下罪己诏!”
文武百官起哄,齐声一吼。
太宁帝萧成义脸色大变,这回换做他要被气疯了。
他怒不可歇,质问道:“母后也认为朕大不孝吗”
陶太后叹了一声,郑重说道:“陛下应该听从本宫的安排,由政事堂主持大局。”
太宁帝萧成义很失望,同“母后是要治朕于绝境吗国难当头,母后不支持朕,竟然要和奸臣联合起来反对朕,是何道理”
“陛下不该对太后如此态度说话,大不孝!请下罪己诏!”
朝臣们又开始起哄。
“闭嘴!朕和母后说话,没有你们插嘴的份。退朝!余下事情皆由石丞相做主,谁若反对不服拖后腿,石丞相可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撂下这句狠话,太宁帝萧成义拂袖离去,不给朝臣面子不说,甚至当众不给陶太后脸面。
陶太后气得脸色铁青,当即捂着胸口倒下!
“太后娘娘被陛下气得昏过去啦!”
这件事,就跟长了翅膀似的,迅速飞出皇宫,飞进千家万户,人人议论。
……
萧府!
燕云歌靠在萧逸的腿上,吃着点心,看着闲书。
她调侃道:“你完蛋了!”
萧逸挑眉,不作声。
燕云歌接着说道:“石丞相惹了众怒,皇帝也惹来一身腥。朝堂内外,都嚷嚷着让皇帝下罪己诏。你是石丞相的亲外甥,名声有不好,你完蛋了!”
萧逸神情平静,且理直气壮,“就算本公子完蛋了,还有你在。大不了本公子做个小白脸,让你养着。”
燕云歌噗嗤一声笑出声来,“不怕被人嗤笑”
“只要你不笑话本公子,天下人嗤笑也与我无关。”
燕云歌咯咯咯笑起来,还挺开心。
她问道:“你就半点不担心石丞相在朝中根基浅薄,没有皇帝地支持,他根本斗不赢那群文武百官。你说石丞相人品怎么那么次,人人都要落井下石。就连边关将领,都要趁机踩他一脚。”
萧逸平静道:“舅舅行事霸道,过去他在地方上说一不二,所有人拿他无可奈何。到了边关前线,说一不二的毛病也没改过来,言语不当,肯定会得罪人。
为了利益,为了军功,同其他将领也难免发生冲突。如果他不做丞相,武将也不会对他落井下石。遇到难处,说不定还会伸手帮扶一把。
偏偏他做了丞相,很多人不服他。加上,石腊才能资历还不足以担任豫州将军,又不肯花心思去经营关系。才会造成今日人人喊打,边关武将跟着一起落井下石的局面。”
燕云歌随口问道:“石丞相这一局艰难,你猜他要如何破局”
萧逸早有腹案,“一力降十会!只要能打败乌恒左王部,阻止乌恒兵马进入京畿肆虐,所有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届时,就算没有皇帝的支持,舅舅也能坐稳丞相的位置。
这也是朝臣为什么逮着石腊不放,反对舅舅主持大局的原因。因为,以舅舅的本事,只要指挥得当,完全可以将乌恒左王部挡在京畿外面。”
“你这么有信心我听说乌恒兵马都是百战老兵,不好打啊!”
萧逸笑了笑,“南军肯定不是乌恒兵马的对手,他们只打过反贼,没打过异族。而且南军骑兵有限,能力也弱。
但是北军老卒,加上豫州兵马留守京城的老兵,足以同乌恒左王部抗衡。只要后勤调度得当,作战将领不瞎指挥,这场仗在我看来没多大悬念。除非……“
“除非什么”
萧逸撩起她的头发,头发又黑又顺,手感极佳。
他是爱不释手。
他轻声说道:“除非边关前线出现变故,更多的乌恒兵马突破防线南下。那么,又是另外一番局面。届时,就不仅仅是舅舅的责任。所有武将,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罪人!”
燕云歌蹙眉,“你说的应该是最坏的结果,对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