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小哑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我吃元宝
燕云歌语气一软,“多谢太后娘娘的信任。然而,我还是那句话,我不适合入朝为官。
我一女子,身为大魏臣子,已经触痛了很多人的神经。我若是进入朝廷,取代崔大人的位置,恐怕朝廷上下会沸反盈天。
届时太后娘娘只怕会被迫将我驱赶出朝廷。
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趟这趟浑水,又何必给太后娘娘制造麻烦,让你威严受损,得不偿失。”
燕太后厉声反驳,“你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大魏的臣子,可是这么多年,你从未听从过朝廷的调遣,算哪门子臣子。
你要么干脆自立称王,坐实反贼的身份。要么你就做个真真正正的大魏臣子,一切都听朝廷调遣,听从本宫吩咐。”
燕云歌闻言,不由得笑了起来。
她望着对方,“说了这么久,太后娘娘终于说出了真心话。你是要逼着我做大魏的反贼吗?”
燕太后眼神锐利如刀,逼迫对方,“本宫希望你做大魏的忠臣,为大魏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愿意吗?
瞧,你不乐意。你只愿意做个逍遥诸侯王,不受任何人管束。
若是有机会,你甚至想自己做皇帝,做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个女皇帝。
我们是嫡亲的姐妹,我是了解你的。甚至比你以为的还要了解你。你扪心自问,你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来建州?
别告诉本宫,你是为了看望母亲。
你此次来建州,就是为了试探,为了确定。确定本宫的态度,确定陛下的能力。
当你心中有了答案,也就是你下定决心的时候。
要不要出兵南下,抢夺大魏的地盘,全在你的一念之间。
妹妹啊妹妹,如果我只是一个单纯的内宅妇人,你可知道我会如何的崇拜你,多希望你能成功吗。
然而命运捉弄人,我偏偏是大魏的太后,是陛下的母亲。我绝不允许任何人威胁到大魏的江山,绝不!”
砰!
伴随着她的誓言,茶杯落地碎裂成一片片。
燕云歌收起笑容,“既然太后娘娘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我若是继续遮掩,岂不是显得很不尊重。
没错,我是野心勃勃。但是,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我没什么决定,也没什么决心。
硬要说我下定了什么决心,此次来建州,只是让我更加坚定北伐的计划。
我的目标始终都是北梁,是广袤的北地,而不是南下争夺大魏江山。
太后娘娘莫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我此次来建州,就是想看看你,让你吃一剂定心丸。很可惜,我的到来,似乎让你更加紧张和惶恐。”
燕太后半信半疑,满腹疑问,“你说的是真的?你只是北伐,你不南下?”
燕云歌嗤笑道:“我为什么要南下?这里有我的亲人,有我的血脉牵绊,我是多想不开,非要出兵南下?
再说了,大魏朝堂人才济济,名将辈出,我可没把握能打赢朝廷大军。
不如北上,同刘宝顺一争高下。
反正,我的兵马已经熟悉了北梁的气候地形,熟悉了北梁的将士。
都是老对手,打起仗来得心应手,不用考虑水土不服的问题。”
燕太后一把抱住她,“四妹妹,是本宫误会了你。朝臣天天在本宫耳边唠叨,说你狼子野心,说你是大魏的反贼。
三人成虎,本宫差一点就上了当,信了他们的话。
你说的对,那群朝臣分明就是羡慕嫉妒恨,所以才会不遗余力的攻击你,敌视你打压你,污蔑你。
都是本宫不对,相信外人也不肯相信你。四妹妹,你会原谅本宫吗?”
太后娘娘这一手变脸功夫,深得传承精髓,表演出神入化,毫无违和感。
使人见之就觉着惊喜,真诚,无比的感动和欢愉。
燕云歌暗自叹了一声。
屁股决定脑袋,这话从来不会骗人。
权势改变了一个人!
手握帝国权柄,让一个人从头到脚,从头发丝到脚底板都发生了质的改变。
这是不可避免地改变,也是想象得到的改变。
她自嘲一笑,真是庸人自扰。
她调侃问道:“太后娘娘还生气吗?还要逼迫我进入朝堂做官吗?”
燕太后擦掉眼角的泪水,笑着摇头,“你不乐意,本宫就不会逼迫你。我们依旧是好姐妹,同心协力,你说对不对?”
“太后娘娘说什么都是对的。”
燕太后欢喜地笑起来,拉着燕云歌的手重新坐下。
她激动地说道:“刚才是本宫失态了。这几年,本宫都不敢相信,竟然熬了过来。
现在想想,都不知道当初是怎么熬过来的。这样的日子太过煎熬,使得本宫患得患失,精神紧张无比,总是疑心有人要伤害我们母子。
尤其是石温和凌长治,但凡有一点点动静,本宫就寝食难安。
不瞒四妹妹,这些年,本宫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你瞧瞧我,是不是苍老了许多,看起来似乎比实际年龄还要老个几岁。哎,全是因为太操心,活生生老了这么多。”
“太后娘娘没有老,保养得宜,看起来依旧年轻,精力十足。”
“不行了!比不上年轻那会,那时候才是真正的精力十足。现在嘛,全靠一口气强撑着。哪天要是泄了这口气,本宫怕是会一睡不起,就此长眠。”
燕云歌望着她,“太后娘娘喜欢大包大揽,还将陛下当成不懂事的小孩子。可是,孩子终有长大的一天。”
燕太后很明显不乐意讨论这个话题。
她敷衍道:“等到陛下成年加冠的时候,本宫会将权柄交给他,让他做个真正的皇帝。”
燕云歌低头一笑,不再相劝。
只要不谈论放权给皇帝的话题,燕太后的态度也是温和的。
她就像是真正的长姐,关心自家的妹妹,问长问短。
燕云歌耐心地陪着她聊天,时光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那时候还是在北地京城……
美好的时光,永远只存在于记忆中。
当下的生活,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不如意,不完美,叫人心中不满
然而……
今日的不满,或许就是将来的美好记忆。
一切皆有可能。
燕太后留她在宫里用餐,还特意将少年萧元初叫到跟前问了问学业情况。
“恭喜妹妹,有子如此,真是令人羡慕。”
“太后娘娘谬赞,他就是普通资质,比不上陛下天纵奇才,大魏复兴有望!”
侯府小哑女 第858章 祸从口出
夜幕降临,皇宫恢复了宁静。
太后和皇帝,这对母子二人远不到休息的时候。
他们很忙。
忙着揣摩人心。
“为何一直不说话?”
燕太后有些不满地看着少年皇帝萧焱。
“是不是萧元初那小子,对你说了什么?”
少年皇帝萧焱摇摇头,“母后误会了。儿子同萧元初在御花园聊了聊,聊的都是功课学业。”
燕太后微微蹙眉,“为什么今日如此沉默?”
少年皇帝似乎是在挣扎。
下了好大的决心,终于张口,问道:“朕想知道,在母后眼中,朕能否担事?”
燕太后板着脸,显然很不满意他的问题。
“你问这个做什么?你是本宫亲生的孩子,在本宫眼里,没有人比你更好。”
“那为何母后不肯让朕担事?朕不需要承担多大的责任,一些简单的政务,看了这么多年,朕都可以自行处理。”
“你是急不可耐想要掌权吗?你尚且年少,正是学本事的时候,急着掌权对你没好处。”
“可是光是学习,没有实践,朕如何长进?他日,朕加冠亲政,半点经验都没有,又如何制衡朝臣,掌控朝堂?”
燕太后想要尽快结束这个话题。
她语气生硬地说道:“将来的事情,本宫自然会替你考虑。你想要锻炼,本宫迟早会给你机会,让你得到充分的锻炼。你又何必急于一时。眼下,你安安心心学习,这才是你最主要的任务。”
“朕有不同想法。朕这辈子最主要的任务,从来都不是学习,而是当一个合格的皇帝。朕认为,想要做一个合格的皇帝,可以从现在开始锻炼。请母后成全。”
少年皇帝萧焱躬身一拜,显得很恭敬,却也咄咄逼人。
燕太后恼怒异常,“今儿你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人在你耳边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你告诉本宫。”
“母后为何只关心谁在朕耳边说了什么话,为何就不肯爽快一点直接给朕一个机会。朕现在只需要一个机会,真的就这么难吗?”
少年皇帝拔高音量,他很愤怒,很委屈,很难过,也有冲动。
燕太后更觉伤心,“本宫兢兢业业,为的是谁?全都是为了你。结果你现在来怀疑本宫的用心,你,你这是不孝。
之前你才答应本宫,会听话,会好好读书学习,转过头你就忘了。
这才几天时间,你连自己说过的话都不记得,你凭什么要求本宫给你机会?”
少年皇帝萧焱掷地有声地说道:“就因为朕是你的亲儿子,是皇帝,所以朕需要一个机会。母后到底在担心什么,是不信任我,还是防备我?”
“你,你太令本宫伤心,失望!你出去!”
燕太后指着宫殿大门,厉声呵斥少年皇帝,让他滚出去。
此时此刻,她不想说话。
她怕自己说出更伤人心的话。
同时,她更怕从皇帝口中听到令她伤心的话。
不如由她结束这场谈话。
少年皇帝萧焱无可奈何,只能躬身告退……
燕太后浑身疲惫,心中不安。
苻公公劝道:“太后娘娘想开些,陛下就是小孩子脾气,过了今晚就没事了。这个年龄,都是想一出是一出,娘娘千万别往心头去。”
燕太后板着脸,“你去查一查,到底是谁在陛下耳边胡说八道。查出来之后,即可禀报,严惩不贷。”
“老奴遵命!那……陛下那里,娘娘真不打算给一个机会锻炼锻炼?”
燕太后苦笑一声,“瞧他那股子劲头,本宫争得过他吗?谁让本宫是人家的娘,当娘的永远都赢不了自己的孩子。”
说完,就是一声叹息。
苻公公陪着叹气,又替太后娘娘感到心累。
……
皇宫外,郡主府。
萧元初私下里同母亲说道:“下次母亲进宫,别带上儿子。”
燕云歌笑着问道:“你不耐烦啊?”
萧元初少年脾气,“母亲耐心十足,有心情同太后娘娘应酬。儿子年少气盛,着实不耐烦宫里的那一套。”
燕云歌抬手,戳了下他的额头,“你和陛下年龄相仿,都聊了些什么?”
“就聊了些功课学业,平日里的见闻。我告诉陛下,我已经在衙门学着办差,母亲多次对我委以重任,陛下听了后似乎很羡慕。”
完蛋了!
燕云歌一听,就知道臭小子闯祸了。
她眼一瞪,“你是故意招惹陛下,让他羡慕嫉妒恨吧。”
萧元初嘿嘿一笑“他是堂堂陛下,别说朝政大事,就连他身边伺候的人都要受制于太后娘娘。我瞧着他可怜,就随口说了几句。至于他会不会当真,儿子可不敢保证。”
“我看你是成心惹事。这事瞒不住人,太后娘娘肯定能查到你头上。罢了,罢了,你先去庄子上和侍卫们一起锻炼,躲开几天。等风头过来,你再回建州城。”
“母亲似乎确定太后娘娘会和陛下发生争执,难道母亲了解内情?”
燕云歌哼了一声,“你给我惹事,改明儿再收拾你。你给我记住,下次没有平事的本事,就别轻易挑事。”
少年萧元初一副恍然大悟地样子。
他嘚瑟道:“哦!我知道了。母亲是担心陛下会找太后娘娘夺权,太后娘娘把持权柄,肯定不肯轻易放权。
难怪母亲让我躲到庄子上去。太后娘娘一生气,的确有可能拿我祭刀。
母亲放心,儿子接下来不给你添麻烦,明儿一早我就去庄子上和侍卫们同吃同住,等风头过去。”
臭小子就是欠揍。
燕云歌揉揉眉心,“这笔账,先给你记在本子上。等回了平阳郡,再收拾你。”
萧元初偷偷扮了个鬼脸,“母亲莫要恼怒,生气容易长皱纹。其实,陛下比我都要大,他想要权利,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就算没有我,他和太后娘娘之间,迟早也会爆发冲突。”
“宜迟不宜早,这个道理你不懂吗?就算皇帝要争权,此事也不该由你挑起。你现在做了挑事的人,就要承担后果。”
“好吧!母亲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很自觉,惹不起躲得起。
天蒙蒙亮,城门刚开,他就在侍卫地簇拥下,离开了建州。
等到消息报告到宫里的时候,萧元初早就在庄子上安顿下来,身边有两千五百全副武装的侍卫保护。
燕太后听闻此事,气得顺手就砸了手边的茶杯。
“本宫就知道,皇帝不会无缘无故提出锻炼,定是有人在他耳边挑拨离间。只是没想到,挑拨之人竟然是萧元初那个臭小子。”
苻公公小心翼翼问道:“启禀娘娘,萧元初躲在城外田庄,身边犹如铜墙铁壁,密不透风。老奴请示娘娘,接下来该怎么做?”
燕太后冷哼一声,“本宫是长辈,岂能同晚辈一般计较,显得多不容人。”
“娘娘的意思是,这事就算了?”
“本宫有说过算了吗?他既然躲在田庄上,去,传本宫懿旨,兰台寺书籍众多,本宫要他日夜抄书。”
“抄书?”
“是不是觉着这个惩罚很轻微?”
苻公公忙说不敢。
燕太后轻声一笑,“萧元初,少年郎,生性好动,片刻都坐不住的年纪。
打他一顿板子,还不如罚他天天抄书,一口气抄到离开建州那一天。
天天关在房里抄书,不得出门游玩,对于他这个年纪的人来说,犹如酷刑。是比挨一顿打更残酷的十倍的惩罚。
记得,派人监督他,不许任何人为他代笔。想必,本宫罚他抄书,云歌妹妹也不会有丝毫不满。”
“还是娘娘高见,想出这样的办法收拾他。”
“哪是本宫高见,这些小手段都是本宫从云歌妹妹那里学来的。她才是鬼主意一箩筐的那个人。只可惜,如今我们姐妹……”
“娘娘莫要伤怀。燕夫人是守信之人,她既然说了,目标是在北地,是北梁,相信她一定会做到。”
“但愿吧!”
……
为了起到震慑作用。
苻公公亲自拖着几大车书籍,在金吾卫的护送下前往田庄宣旨。
萧元初:“……”
嘴巴大张,不敢置信。
他都躲到庄子里练武,太后娘娘都不肯放过她。
果然是睚眦必报的性格。
关键是,为什么要罚他抄书?
而且还是几大车的书籍。
别说一年,就算他将手抄断,这么多书籍,他也抄不完。
啊啊啊……
他好可怜。
他不就是在皇帝面前多嘴了几句,竟然被太后娘娘如此记恨,如此教训。
嘤嘤嘤……
好想哭。
苻公公嘿嘿一笑,一张白胖胖的脸,无端端多了几分阴险。
他指着车上的书籍,“萧公子,这些书籍,都是太后娘娘作为长辈的一番心意。
你可不能辜负了太后娘娘的苦心,一定要用足心思,打起精神仔细抄书。
太后娘娘还担心公子抄书寂寞,特意安排了几位小黄门作伴,为公子磨墨,检查。
每天,他们都会将公子抄书的成果呈上宫里,转交给太后娘娘过目。
所以,公子千万谨记,一定要用心抄写。若是呈上来的手抄书有不妥当的地方,那可是大不敬,可是要下诏狱的!”
侯府小哑女 第859章 没有亏欠(二更)
阴险!
奸诈!
惨无人道!
堆积如山的书籍,让萧元初望而却步。
这就不是人干事啊!
纪先生匆匆赶到山庄,望着满屋子的书籍,捋着胡须满意点头。
“很好,很好!”
“这叫好?”萧元初委屈巴巴。
纪先生哈哈大笑,分明是幸灾乐祸。
笑过之后,他才说道:“夫人特意交代老夫来监督你,必须严格遵守时间安排,每天按时抄书。”
萧元初一脸懵逼,“太后娘娘罚我,而且罚得如此重,我娘亲竟然不反对,没意见?”
“夫人不仅没意见,而且还举双手赞成。她亲口说,太后娘娘罚得很好。你就是缺少足够的耐心,抄书有助于你修身养性,磨炼脾气。哪天抄完了这些书,你也就修成正果。”
啊啊啊……
少年萧元初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人生的残酷。
生无可恋啊!
还不曾提笔,还不曾抄写一个字,他已经觉着人生无望,生不如死。
纪先生瞧着他的样,就觉着可笑。
一再提醒他抓紧时间,从明日开始,每天都要交作业哦!
抄书手稿天天都要送到宫里,可不是说着玩玩。
萧元初:“……”
他抬起手,狠狠打了自己一个巴掌。
叫你多嘴,叫你多嘴。
在皇帝跟前随口一句话,就换来如此惨痛的教训。
他一定吸取教训,从今以后,保证不该说的一个字都不说。
“先生,学生一定老实抄书,好好抄书,争取早日醒悟。还请先生在母亲跟前多替我美言几句,早日结束惩罚。难得来一趟建州,若是天天窝在房里抄书,不得出门一步,这也太惨了些。当初可是说好,叫我来建州长长见识。”
他还委屈上了。
见识没长进两分,先被罚抄书。
苦矣!
纪先生瞧着他可怜兮兮的模样,心疼啊!
人年龄一大,就见不得小孩子委屈。
这就是典型的心软。
但是……
他可是纪先生,背负着任务和使命,岂能任性心软。
他轻咳一声,打起精神,做出严肃模样,“进皇宫也是长见识,结果你干了什么?挑拨皇帝同太后娘娘夺权,你简直就是荒唐。
你知不知道你这么做等于是找死。幸亏你是小孩子,一句小孩子玩笑话就可以敷衍过去。
如果你是臣子,胆敢怂恿皇帝夺权,立时三刻,金吾卫就要请你去诏狱喝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这次罚你抄书,一是避祸,二是好好反省,小小年纪莫要骄傲自满。
少年冲动,大家都理解。但是,你不是普通的少年,你理应学会稳重处事,不可任性。
眼下,你就老老实实抄书,修身养性。等到老夫和夫人都认为你有所长进的时候,届时再想办法让你出门活泛几天。”
“当真?”少年萧元初一脸兴奋模样。
只要有出门的机会,抄书算得了什么。
大不了头悬梁锥刺股,一个时辰当两个时辰用,一天当两天用。
不就是几大车书籍,他肯定能在离开建州之前抄写完毕,还能腾出数天时间出门游玩,正儿八经长点见识,结识几个小伙伴。
说干就干。
闲话少提,坐下就开始抄书。
拿出他修炼十几年抄书功力,保证又快又好。
纪先生满眼欣慰。
捋着胡须,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
大公子懂事了,听得进劝告,不错不错!
这一趟建州之行,肯定是有收获的。
……
建州城,郡主府。
平阳郡主萧氏已经连着两天没见到亲亲外孙,甚是想念。
派人去请。
下人很为难,欲言又止。
萧氏这会还被瞒在鼓里,“怎么不动?难道公子偷偷跑出门去了?”
“公子的确出门了,不过不是偷偷跑出去。是奉夫人的命令,出城到庄子上躲避祸事?”
“躲什么祸事,你把话给本宫说清楚。”
一听躲祸,萧氏顿时就急了。
萧元初,可是她亲眼看着长大的亲亲外孙,说是她亲手带大的孩子也不为过。
猛地听说出门躲避祸事,她一颗苍老的心啊,差一点就要停止跳动,一命呜呼。
真是吓死她了!
下人无法,只能原原本本将事情讲一遍。
萧氏:“……”
一颗心,七上八下。犹如过山车,叫人喘不过气来。
“怎么会这样?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本宫不相信九斤会故意挑拨陛下同太后娘娘的关系。他还是个小孩子,哪里懂什么朝堂权势,或许只是无心之言。小孩子都喜欢攀比,得了差事,想要显摆一下也没什么吧。”
“娘娘说的是。可是,太后娘娘可不这么想。显然,夫人也不这么想。”
萧氏连连叹气,忧心不已。
她急得想进宫亲自问一问情况。
转念一想,又觉着不合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