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珠户人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水澜晶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制作与销售
“门子大哥,我们来也不是闹着玩儿的,都是有要事与知州大人商议,一个玉器坊能有什么民生相关的事项不成倒先让他们进去,实在没道理!”
“就是,门房大哥,我们这一向可没亏待您和您的兄弟吧”
这门房头儿皱了眉头,摆摆手,指着自己身边几个看门人:
“诸位老爷,别为难我们这几个下人,诸位都知晓的,该见谁不该见谁,师爷拿进去的帖子才最要紧。”
“正是,各位大老爷,就别跟我们过不去了……”
软话说不通,这些在外头都很有排面的商户们渐渐烦躁起来,本来么,盛夏时节,谁愿意一直窝在门房里头等人
当下就有一个商人开口道:
“我们过来,是为了与知州大人商议中元节庙会怎么个做法,你们这般推三阻四,是何道理!如今离中元节的时日可不远了!”
朱启贵听到此处,眼睛一亮,和刘宇福对了一下眼神,笑着搭话道:
“这位仁兄如何称呼,还未见教。”
刘宇福立刻跟上:
“来来来,这位是何掌柜,家中主营布匹衣料,还有成衣店,俱在闹市区,生意都很不错。何掌柜,这位是朱老板,朱家银楼的东家。”
“幸会幸会,有空约,好好会会!”
何掌柜此时没有心情契阔闲聊,略微点头,就又要转向门房去理论。
朱启贵凑到何掌柜身边,有意无意地拦下他:
“何掌柜方才说到中元节,想来此次中元节的主事人便是您了”
“谈何主事,不过石会长如今一心含饴弄孙,才将这么桩差事交到我手里,推不掉啊。”
何掌柜一脸苦笑,然而苦笑中有自得之意。
朱启贵瞧得分明,笑得越发真挚起来:
“如此甚好,其实我们今日过来,也是想拜见知州大人,商议中元节一事的,只因我们朱家银楼的师父近日得了一个新鲜花样,有意想做个献宝赏宝的事儿,若是能放在中元节,那再合适不过了,可巧就遇见您,还真是缘分呐!”
朱启贵相貌堂堂,此番又是有意结交,自然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何掌柜听明白了此意,不由细细打量了一番朱启贵,心下颇有好感,点头道:
“如此说来,果然是难得的缘分,但兄台有所不知,我们津南城……”
“津南城办此类大型集会,总还要知州大人点头才行,此事我们自然明白,这不,我老刘为何要带着朱老板来拜见知州大人呢”
刘宇福眯着眼跟何掌柜解释着。
有了熟人在旁边背书,何掌柜和朱启贵的谈话热络程度立刻直线上升,正当聊得入港,就看门房外闪过一道人影,却是那位许先生去而复返,身姿笔挺地从内院走了出来。
朱启贵瞧在眼中,将此人的面容牢牢记在心里,暗暗发狠:
“哼!待会儿见了知州,必要狠狠地给他们套上鞋!不弄死这个娘皮,我也不姓朱了!”
…………
方沁湄并不知道自己的麻烦正在酝酿之中,她现在大概归置好了方家玉器坊的对内和对外,又立刻开始安排雇佣来的工匠快速制作自己设计的实用型玉器。
柳一刀是招牌,更是一位艺术家,且身子骨又成了这样,指望他总是不成的。方嫂子倒是已经将链瓶制作到接近收尾的程度,可越是如此,越不能掉以轻心,很多关窍位置,需徐徐图之。
好在方沁湄设计的许多玉器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便是普通的玉匠也可上手,于是她号令一下,不过一天功夫,整整十套的玉质美容用具都提交了上来。
里面包括常见的玉刮板、玉滚槌、玉锤、玉把件等物,形成了一个套装。
方沁湄瞧了,十分满意,她自是与这个时空的其他玉匠不同,早已做了一份“使用说明书”出来,吩咐送出去,寻了那位在街市上写字的先生来,多份抄写,也是对对方当初一言维护的回馈。
另外,她也不怎么打算让其他人辨认自己
第一百五十五章 婆媳
“姐姐的难处与不得已,我虽未亲眼得见,却也想得到,怎能让她再为我担忧我若是护不住自己,就更护不住她!你们放心,左右有你们在我身边,不至于出大事。”
沈嬷嬷静了静,眼神再度坚毅起来:
“好,老奴领会得!”
“裴贵军送回去了如今大概走到哪里”
裹伤已毕,裴玉明穿上衣袍,询问着。
“快进关了。”
“好,注意警戒,如果在路上出了差池,就是给我们自己添乱,那些御史也有话说了。”
顿了顿,裴玉明又道:
“命刘青峰将人送回国公府后,不必回转,直接去津南城,与许先生会合。”
“是,世子爷,不过,真的不去王府走一趟”
沈嬷嬷表示担忧。
“呵……我那位姐夫,敬王殿下并不怎么看重我,能免则免吧!”
裴玉明整理着衣服,混不在意。
沈嬷嬷忍了又忍,还是开口道:
“青峰算得上你的臂膀,为何又命他去津南城那个方湄不过开个玉器坊,哪里就用得上这么多人才”
“嬷嬷不知道吗她那里,已经找到了一条玉石矿脉,还是世面上见所未见的绿色硬玉,价值不知凡几!说不定,她还真是一员福将!”
沈嬷嬷愕然,随后眼神火热:
“竟有此事那,世子爷,咱们若是得了这矿脉,是不是咱就有钱了就不用受国公府的牵制……”
裴玉明摇了摇头,继续翻看着许先生的信,笑答:
“这矿脉,我已许给方湄了。许先生这封信里又说,她做了些玉器,命货郎们去走街串巷地售卖,眼瞧着又是一新玩意儿,或许能卖些钱出来。”
沈嬷嬷的脸色不怎么好看:
“世子爷,您真是菩萨心肠,也太和软了些!到底她开玉器坊的本钱和人手都是咱们给的,她也该惦记着些!”
没直接说方沁湄忘恩负义,已经算是客气了,没办法,总是自己的主子太和气大方。
裴玉明抬眼瞧了瞧沈嬷嬷,笑道:
“嬷嬷,我们本来也不指着国公府给什么钱,这么些年了,若不是你们替我守着娘亲的嫁妆,哪有我的今日此次给方湄的玉器坊本钱,也是从嫁妆里出的,未来这一块,必是会让她补上的。我瞧她年纪虽,却也是个精明人,不至于像您想得那般糊涂。”
沈嬷嬷不说话,半晌了,才叹了口气,眼眶微红:
“可怜大姐,当年……唉!不提了,过去的便过去吧!”
裴玉明目光沉沉:
“是这个道理,过去的都已过去,我们如今,更需把当下的每一步都踩稳!”
漠北的天空,阴沉一片,有乌云低垂,雷声隐约。
…………
同样的天空出现在了京都,不一会儿雨滴洒下,将炎热的气温略微冲淡。
雨水洒落在金街之上,熏香的味道变得沉郁,略微泛着潮意,一行人绣带飘扬款款而来,侍女举着伞替为首的高挑女子遮着雨,行色匆匆步入禁宫中的一座偏殿。
有内侍瞧见这群人,不由低声议论:
“那莫不是敬王妃”
“是她,她与常淑妃十分亲密,到底是婆媳。”
“哦,是裴国公家的……”
“正是,国公家的嫡长女,她还有个弟弟,如今在外头领军呢。”
敬王乃是当今圣上的第三子,除了太子之外,算得上是第二个受皇上看重的。虽建府别住,却常常回宫探望父皇与母后,以及自己的生母常淑妃。
常淑妃此人,应了她的封号,很是贤淑,平日里只好吟诗作画,烹茶蒸酒,十分出尘。皇上对她这份超脱淡然的心态也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夫妻
此时雨水已停,宫墙夹道中落下一片灿灿的夕阳,照着裴玉璧前行之路。
金灿灿的光线中,裴玉璧本能地微微闭了闭眼,身子晃动了一下,她身旁的人低低惊呼,扶住了她:
“王妃,您不打紧吧”
裴玉璧脸色雪白,却快速挣脱侍女的搀扶,立直了身体,两道与裴玉明十分相似的长眉微蹙,低声嘱咐:
“宫中耳目众多,你们一惊一乍的做什么我很好!”
当下众人再不多说,裴玉璧以最矜贵的姿态行出宫去。
亟待到了自家的马车之上,裴玉璧才松了一口气,颓然地倒在车厢内。
她随身的嬷嬷早已扇起了扇子,一边给她用有提神功效的苏合香,一边垂下泪来:
“王妃千万保重身子,若是大少爷知道您有了身子还如此奔走……”
啪的一声,嬷嬷只觉得自己的手腕似被铁手抓住,顿时悚然一惊,对上裴玉璧不悦的眼神:
“王妃,奴婢多嘴!”
“我身子的事,不许第三个人知道,懂了吗!”
裴玉璧声音低极了,又冷极了。
“是!奴婢知晓了!”
裴玉璧不作声,缓缓闭上了眼睛,身下车辆微动,将她载离宫门。
宫墙之上,有人收回注视的目光,缓缓转身,从明黄色袖子里伸出一只戴满了戒指的手,扶着宫女下了楼台。
“皇后娘娘,听说敬王妃此次进宫,是为了求常淑妃将她弟弟裴玉明自关外撤回来。”
服侍的太监笑容满面,跟在这一袭明黄色的尊贵服饰身后,亦步亦趋,将得来的消息奉上。
皇后淡淡地哼了一声,眼角虽有鱼尾纹,却仍能看出当年的华美雍容:
“敬王与王妃,听说还是不和睦”
“是,回娘娘的话,听说敬王初始为其美貌倾倒,如今却是冷落不堪,足有半年不曾同房了。敬王如今据说有了外室,不肯归家,唉,年少夫妻,难免彼此不肯将就。”
“但愿如此。”
皇后目光闪烁,若有所思。
“现如今,敬王府中尚无血脉,算起来,也是她这个王妃的失职啊!陈忠啊,你说,哀家该怎么办呢”
名唤陈忠的太监笑得越发恭敬:
“娘娘体恤敬王,乃是他们的福分!”
“也罢,你素来会办事,替哀家选两位得用的美人,赐给敬王吧!”
“是,这就去办!”
皇后瞧着陈忠快步离开的身影,终于有了愉悦的语调:
“敬王是个好孩子,哀家这个当母后的,自然该多照应于他,未来若是哀家赐的人能给敬王留个一儿半女,岂不是哀家的功德一桩。”
…………
皇后的懿旨来得很快,当天夜里就有两位妆点得精致美丽的宫女乘坐香车进了敬王府。
敬王不在府中,听说是又去花天酒地了。
在和府上下佣人们的簇拥下,裴玉璧神色如常地接了旨,面带微笑地安置了两位宫女,又给宣旨的陈忠做了赏赐,一切都做得滴水不漏,十足是一位合格的当家王妃。
陈忠在她面上瞧不着半点破绽,但也敏锐地瞧见她身后几位陪嫁嬷嬷、侍女带着悲愤的神色,当下替皇后心情很好地告了辞。
裴玉璧领了人回到自己房中,表情安静得让苏嬷嬷又红了眼眶:
“这叫什么事儿!”
裴玉璧笑了笑:
“皇后娘娘是在敲打我,我该感激。”
“可是!”
“没有可是,君臣之间,哪有我们置喙的余地苏嬷嬷,您累了,我也累了,大伙儿都散了,先回去歇着吧,今儿我想一个人静静。”
她语气虽然平淡,表情却十分坚决。
整间屋子不一会儿便空了下来,屋角的灯笼
第一百五十七章 挖坑
这个时空中的挂牌披红剪彩仪式比方沁湄所能料想的要复杂许多,不过许先生及于妈妈都是操作此类事项的能手,竟然短短一天之内就将所需物品都制备齐全,还邀请到石会长直接到场,替这间的玉器坊揭了牌。
因会长的光临,自然免不了与这津南城中其他商户也都打了照面。这其中不乏上次在石会长家便结缘的,这些时日因玉器坊中人手已然充足,这些商户委托的玉器也都加工了出来,自然宾客相欢。
听闻柳一刀已然光临玉器坊,石会长大是惊叹,欲求一见,怎奈这个倔老头儿还在和翡翠较劲,拒绝得一丝门缝儿都没留,只好作罢。
裴师母人逢喜事,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原本佝偻的身子挺直了许多,与石会长契阔交谈,端的是笑声朗朗。
方嫂子今日也装扮一新,她的手曾经在洗衣木盆中泡得发白发皱,如今则常常覆盖玉石上研磨下来的尘灰。为了她的健康,方沁湄强烈要求她戴上自制的简单口罩,以免过多吸入灰土碎屑。这个建议极大地维护了方嫂子的颜面和身体内部健康,所以这几日,虽然连日做活做工,她的面容反见红润,肢体动作越来越舒展通透,人也比原先要耐看许多,竟是颇为秀丽养眼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