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么没干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鹤城风月
该怎么改变
大家都来讨论一下吧。
这才是真正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呢,整个大明朝廷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所有人全都沸腾了。
动东厂、锦衣卫啊,这可是绝对惊天动地的大事啊。
最重要的就是,这一次就连阉党的官员,都选择了站在信王这一边。
没办法,上百年来,这些官员们实在是被厂卫给弄怕了。
多少好好的人,不经过大理寺和都察院的审讯,就被直接抓到厂卫的大牢里,遭遇了非人的酷刑。
很多人即使最后被放出来,却也废了,变得人不人、鬼不鬼。
可以说,对于厂卫的深恶痛绝,是所有文武官员们的统一意见。
现在信王竟然打算限制厂卫的权力,取消厂卫的缉捕、刑讯、审判之权,这对于朝廷的官员们来说,绝对是大好事啊。
一时间,满朝沸腾。
无数的人纷纷上书,强烈支持信王的想法,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些策略落实。
然而信王抛出来的策略,却让魏忠贤焦头烂额。
他能有偌大的权势,内靠皇帝的宠信,外部依靠的就是厂卫的威风。
要是今后厂卫再无法对朝廷官员动手,失去了威胁,那还有谁听他的
生死存亡关头,魏忠贤只好鼓动厂卫闹事,希望逼迫信王收回想法。
然而信王却只是高坐钓鱼台,云淡风轻,任凭外界把这股风烘托的更加猛烈。
厂卫是一定要动的,但现在时机并不对。
这只不过是遵循孟南贞的指点,给魏忠贤制造麻烦,转移对方的注意力罢了。
等魏忠贤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这股风压制下去之后,他才会发现,辽东的布局已然结束了。
在孟南贞的眼中,厂卫哪有辽东的局势重要
别看厂卫如狼似虎,但是到了信王这个层次,真的要动,也不是什么难事。
再说了,他做陈玉的时候,就有过改组大理寺、都察院的经验。
&nbs
第72章 顺势而为
面对孟南贞的垂询,洪承畴显得很谨慎。
“下官久在南方,对于辽东的情况接触的有限。如今只是了解了些许皮毛,所以心里忐忑难安。”
洪承畴也想拍着胸脯打保证,但他不是这种性格。
生性谨慎的他,还是选择了保守式的回答。
他却不知道,这个回答其实让孟南贞很满意。
因为从这个回答中可以看出,洪承畴是一个务实的人。
大明的官场,缺少的就是这种务实的人。
总不能像袁崇焕那样,拍着胸脯对着崇祯吹嘘,老子五年就能收复辽东吧
一个务实的人,最起码不会乱来。
而这就是孟南贞对于辽东目前局势的最大期望。
有了这个基础,孟南贞开始给洪承畴传授方略。
“年初的时候,辽东算是打了一场胜仗。大家都说那是宁远大捷,但其实也不是什么大捷,只不过是挡住了建奴的进攻而已。”
洪承畴惊疑不定。
“可下官看邸报说,那一仗不是炸伤了奴酋努尔哈赤嘛。”
孟南贞摇摇头。
“这种事谁知道真假辽东那边的官员们的德行,我是信不过的。再说了,如果努尔哈赤真的被炸伤了,怎么熬了那么久才死锦衣卫的奏报,努尔哈赤死之前还在率军远征蒙古,哪里像是重伤不治的样子”
洪承畴咋舌,但也还算安稳。
大明官场的浮夸,不止辽东,南方也好不到哪里去。
孟南贞还在继续道:“如今建奴的首领换成了皇太极,此人比起努尔哈赤来,更加的难以对付。因为皇太极对于我们汉家文化很了解,也懂得使用熟悉我们内部情况的汉人,很容易就能够找到我们的弱点。你到了辽东之后,一定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好好地和他周旋。”
洪承畴皱眉不已。
“公公,朝廷没有对下官有什么要求吗”
孟南贞纳闷。
“什么要求”
洪承畴轻声道:“比如收复失地之类的,或者有什么进展……”
孟南贞摆摆手,打断了他的猜测。
“如今这种情况,辽东能够稳住便可。殿下深知辽东的险恶,并没有想过要短期内在辽东取得什么进展。你的最大任务,就是守成。守住目前的基本盘,不给建奴可趁之机,你便是大功。”
闻弦歌而知雅意,洪承畴明白了。
信王这是对辽东的文武和军队失去了信心了,并不打算依靠这些人完成反攻什么的。
只希望他们不要继续丧师失地,顶住就行了。
得知了这个情况,洪承畴的心里不免是有些失望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自从踏入官场开始,他也无时不刻不想着建立丰功伟业。
结果看似捞到了辽东总督这样的大权之位,结果却要做缩头乌龟,实在是让他憋屈。
看出了他的不甘,孟南贞禁不住提醒道:“你可不要懈怠,就算是守成,也非一般人能够做到。而且这个守成,并不是枯守,而是要发挥出作用来才行。你做的好了,我在这里给你保证,将来入阁不在话下。”
洪承畴精神一振,赶忙请教道:“公公,下官该如何做”
孟南贞随手拿过辽东的地图,摆在了洪承畴的面前。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详细的地图,颇有一种天下大势尽在掌握的快感。
孟南贞就着地图,开始了传授。
“我们大明虽然需要守成,以待时机,但建奴肯定会不断进取。所以我们的守,不能干守,同时还要迟滞建奴的扩张。宁锦之战过后,建奴已经意识到,短期内是打不破我们的防线的。所以接下来,为了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建奴一定会从其他方向想办法。”
说着,孟南贞先后点了朝鲜和松花江以北。
“柿子要捡软的捏,皇太极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南面是咱们大明的硬骨头,西面是游移不定的蒙古诸部。所以目前的状况下,建奴最好的扩张方面,就是朝鲜和野人女真。一旦被建奴征服了这两个地方,那么他们的后方就彻底安全了。到时候建奴的力量将会全部挪到我们的正面,会让我们的压力倍增。因此你到了辽东后,除了固守之外,还要时刻留意建奴的动向。只要建奴有意对这两个方向动兵,你这边就必须要大张旗鼓的骚扰,迟滞建奴的行动。他们的主力回援,你们就后撤。他们要是置之不理,你们就干脆真打。不要怕建奴厉害,真正能打的建奴就那么点。皇太极想要对付朝鲜和野人女真,就必须要足够的兵力,能够留在正面防御的兵力肯定有限。”
洪承畴听的十分仔细,毕竟这关系到他的生死荣辱。
“公公,辽东一带远离朝鲜和野人女真,下官只怕得到的消息滞后,让建奴有机可趁。”
古代的通讯实在落后,确实会出现洪承畴担心的情况。
事实上,原来的历史中也是如此。
皇太极第一次派遣阿敏进攻朝鲜的时候,朝鲜就派人去向明朝求援了。
&nb
第73章 新任务
这便是此刻两人的心情,直如这关外漫天卷地的鹅毛大雪一般。
“哎,王经略,咱们错了,都错了啊。”
袁崇焕捏着酒杯的双手青筋直冒,带着浓浓的不甘。
相比起他来,王之臣也差不多。
“哎,朝廷和陛下必是对我等失望了,所以才会做出这般决策吧。”
袁崇焕踉跄着站起,甚至因为动作猛烈,带倒了酒杯。
可他却不以为意,嘶吼道:“我不甘心呢,朝廷岂可如此辽东如今局面,全是我等心血。你我一旦离开,收复辽东还有希望吗”
王之臣却要安静的多,语气格外萧索。
“袁公,如今再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朝廷明旨一下,断然不会改变了。”
袁崇焕和王之臣都接到了朝廷的旨意。
袁崇焕的辽东巡抚之职被免,改为吏部尚书。王之臣则改任四川巡抚,彻底远离权利中枢。
但对于朝廷此举,袁崇焕和王之臣的心境却格外不同。
王之臣尚好,虽然窝火,但想着能够离开危机重重的辽东,去四川做一个太平官,还是一省封疆,也不是不可接受。
唯独袁崇焕激愤的很,难以接受。
虽然吏部尚书是天官,掌管着天下所有官员的人事任命,看起来位高权重。
可天子脚下,权贵多如牛毛,加上旁边还有阉党这个穷凶极恶的怪兽,袁崇焕很清楚,并没有自己多少施展的空间。
不像在辽东,数十万文武百姓悉数掌控于他的手中,再无掣肘。那种一呼百应、莫敢不从的畅快感,真是别的地方完全享受不到的。
如果仅仅是这样,他郁闷一些,但也能够捏着鼻子认了。
可朝廷随后的任命,却让袁崇焕几欲吐血。
洪承畴加辽东总督,总揽辽东军政,直接对皇帝和内阁负责。
这个情况,便让袁崇焕红了眼睛。
当初所有人都不看好辽东的情况,唯独他一心请战,苦心经营,才好不容易守住了如今的地盘,还干掉了努尔哈赤。
即使如此,朝廷也仅仅加他为辽东巡抚而已。身边还有经略、监军等诸多平衡之人,让他无法全力施为。
他上书朝廷,痛斥毛文龙所为哪般
还不是这个兵痞子不听调、不听宣,根本无视他这个辽东巡抚嘛。
他要是拥有总督的大权,谁还敢如此怠慢他
袁崇焕做梦都想总揽辽东军政,结果这个梦想,在别人的身上实现了。
他呢,则被踢出局了。
不但是他,之前和他激烈做对的王之臣也被踢走了。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是朝廷对他们抚略不和十分不满,干脆换人了。
袁崇焕不思自身的问题,却满怀怨愤,绝对是朝廷亏待了自己。
凭什么自己立了大功,没有得到相应的奖赏,还被朝廷卸磨杀驴了
可无论如何,朝廷的明智已经传遍辽东,事情已成定局。
尽管吴襄、祖大寿等人也义愤难添,为他抱屈,但是却没有人敢于站出来反对。
此时的大明朝廷,权威性还是很不错的。
再一个,这一次不光是洪承畴的到任,还有袁可立。
相比起洪承畴来,袁可立在辽东的人缘是很不错的,也很有威望,多少消弭了辽东文武的怨气。
十日后,山海关南,一队旌旗招展的人马快速接近,最终直抵关下。
数十名精锐的骑兵左右一分,便显露出一员重臣来。
不是别人,正是洪承畴。
然而洪承畴的出场,却让辽东众人侧目不已。
无他,这位传说中的文官,此时竟然骑在马上,满面风霜,威仪不减。
光是这一个亮相,就在辽东众人的心头增加了许多的份量。
如今辽东战火连天,杀戮与血腥乃是主题。即使是原本再文绉绉的官员,在这里混的久了,也不免粗鲁了许多。
洪承畴骑马而非坐轿,单单这一个举动,就得到了辽东众人的认可。
这是一个有能力、有魄力的上司,这是所有人的认知。
要知道当初袁崇焕到辽东的时候,可是坐着马车来的。
一个细微的差别,就决定了层次的高下。
伫立在辽东文武前头的袁崇焕和王之臣二人,也是心里头翻江倒海,意识到来者不善。
不过如今洪承畴是辽东总督,地位远在两人之上,他们也不能干站着。
袁崇焕策马上前,招呼道:“洪大人,在下是辽东巡抚袁崇焕,特来迎接你的大驾。”
袁崇焕比洪承畴大了九岁,而且成名已久,主动示好,洪承畴也没法拒人于千里之外。
“袁大人有心了。咱们进去吧
第74章 知人善用
袁崇焕当场就炸了。
能不炸嘛。
你们把我辽东巡抚的位子弄没了,换成了吏部尚书。
好,我忍了。
吏部尚书好歹是天官,地位高,权力大,算是文官的顶峰之一了,也不算是亏待了自己。
可尼玛这吏部尚书老子还没上任呢,就一脚把老子给踢到山西去了。
山西巡抚,和辽东巡抚可是平级啊。
问题是,山西巡抚有辽东巡抚风光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