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商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上善若无水
要说这里面没有长孙冲留下的沿线,燕飞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别看他年纪不大可这种小手段那是从小就耳闻目染早就学的顺溜。
燕飞没有多说什么,在众多仆役的簇拥下进入庄园将四下里全都走了一遍之后。在后院花园的位置停下了脚步“把这里的花园假山全都给我拆了,盖一个至少五丈高的库房。后院的围墙也拆掉一段,五丈宽的口子就行。要快,越快越好。”
燕飞买庄园也是为了给自己找个落脚的地方,同时将自己的拖车安置妥当。总是放在深山老林里面也是不方便。
“郎君在上。”唐朝可没有老爷这个称呼,仆役喊主人都是阿郎或者郎君。当然有爵位的话肯定是先喊爵位。留着山羊胡子的管家上前恭敬行礼“郎君吩咐之事奴等
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个字 穷
黄金白银这种贵重金属在大唐并非是流通货币。银本位的时代要等到宋朝的时候才会逐渐出现,真正成型是在遥远的明朝时期。
虽说并非流通货币,可黄金的价值却不会有丝毫的变质。这玩意拿出来换做是谁都会认。燕飞就是准备用黄金来换钱。
货箱里的其他东西虽然说没有黄金值钱,可在没有重新开启时空通道之前都是这个时代无法提供的物资。而黄金虽说贵重可这个时代同样大量拥有,这个时候自然是先用黄金来换钱了。
前几年李渊发行了大唐的制式铜钱开元通宝。因为关系到自己的面子,李渊的开元通宝制作精良成色很足。每个铜钱都是标准的一钱重,十个就是一两重。而一贯钱一千文重六斤四两。因为唐朝的一斤是十六两。
之前燕飞用两瓶人头马换回来的八百贯钱足足装满了一整辆的大车。铜钱可是很重的。
因为天下大乱导致众多百姓流离失所,整天都是在不断的打仗直接导致各种产品生产数量减少物资不足,相应的物价也是随之风气。当然这个物价指的是实物,像是粮食与布匹。
关中虽然物产丰富,可依旧是需要从外面输入大量的粮食布帛。随着突厥入侵,粮价更是急速攀升,斗米的价格已经破了五百文钱。一石十斗,一石粮食的价格超过五贯铜钱,这可是要逼死人的粮价。
同样是因为突厥入侵以及玄武门之后的朝廷动荡,大批有钱人逃亡去了关东江南一带。结果就是导致地价与房价的下跌,燕飞买城外的庄园倒是选了个好时机。不过却是被长孙冲给占了便宜。只是这便宜也不好赚,燕飞实际上是个很小气的人,总有一天会让长孙冲连本带利的给吐出来。
除了粮食之外还做衣服的布帛。一匹布四丈长,一尺八寸宽,重约十二两。这么点分量可做不了几件衣服。而且这个时代的布帛质量不行,衣服损坏的情况也很严重。
而此时一匹布的价值也超过了五百文钱。衣食住行四大生活必需品的前两位都如此高涨,直接的结果就是生活困难。
金银这种贵重物品虽然不流通却依旧是在使用,一般是皇帝用来做赏赐,又或者的商家们作为压箱底来用。不过因为数量稀少所以价值却是很高。
燕飞拉开旅行包,伸手扔了十多根沉重的金块在包里。关上柜门拉上拉链之后拎着包就走。
这趟来回奔跑可是把黄骠马给累的够呛。好在燕飞对这方面也是了解的很多,控制着速度和马力并没有拼命的死跑让马匹发汗从而失去用处。
‘啪!’回到庄园里燕飞直接甩了块重达一公斤的金块扔到管家的怀里“去城里换成铜钱粮食布匹,各占三分之一。”
管家跟着贵人做事也是见过黄金,可他却从未见过如此之重的金块,这也太吓人了。
按照朝廷的规定,黄金与白银的兑换比是十比一,而白银价值一贯铜钱。然而这只是表面上的价格,因为金银稀少而且价值一直很高所以实际上的兑换比很高。这个时候一两白银足够换来一千六百文的铜钱。
新唐书里有记载,开元通宝十个钱为两。也就是说十个开元通宝的重量就是一两。换算成现代单位就是425克。燕飞扔出去的黄金重一公斤,换算下来就是25两。换成白银是25两,而换成铜钱则是76贯。
玄武门之前长安的米价实际上不算太高,大致是在斗米百文左右。虽然不便宜可却能人大部分的人吃上饭不至于饿死。
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之后,长安城里的米价就像是翻了筋斗一样飞升。等到突厥人入侵的消息传来,那米价就是一飞冲天。而当突厥人的大军进抵渭水河畔的时候,城内的米价甚至被炒到了斗米超过千文的程度。
至于那些推动粮价的幕后黑手,都是传承多年,号称书香门第的世家大族。
在他们的推动下一斗米价格超过一贯钱,而一斗米十升,换算成现代世界的重量还不足十市斤。这等于是一斤不到的米卖一百文钱。这时代的长安城里绝大部分人一天绝对赚不到一百文钱。可他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大家子有吃饭。
性格极为强势,对付敌人从来都是用刀而不是嘴巴,连自己兄弟都不放过的李世民之所以要忍受屈辱的去找颉利求和,唯一的原因就是内部的动荡太大。实在是打不了。百姓们都快被粮价给逼死了,这还怎么打仗
不过以李世民如此强势的性格来说,那些趁机囤积居奇挑起粮价的人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等到李世民和颉利杀白马为盟,签订了渭水之盟之后,粮价迅速下跌已然的跌到了斗米五百文。而且再过几天肯定还会继续下跌。
以现在的粮价来说,燕飞给出的黄金用三分之一买粮食能够买到二十来石粮食。
“敢问郎君。”管家并没有直接去城里换钱买粮食,而是怀抱着金块恭敬询问“是买粟,买麦,买黄米还是买谷子。”
“嗯”管家的话把燕飞给问的愣神了。在他的印象里粮食就是大米呗。哪怕是在宋朝明朝时空的时候都是如此,更别说是现代世界了“什么是粟,什么是麦,什么是黄米什么是谷子有什么区别。”
“回郎君话。”管家心中疑惑燕飞怎么来粮食都分不清,不过很快就恭敬的为燕飞做了一次科普。
粟就是粟米,也就是常说的小米。颜色发黄适合煮粥喝,小米粥大家或许都知道。而麦子就是面,磨粉做面粉
第三百三十九章 准备
武德九年的大唐是贫穷的,连年的战乱耗尽了中原大地的最后一丝元气,战争已经没有办法再打下去了。残酷的现实逼迫着李世民这位有着强烈自尊心与自信的皇帝不得不忍受无尽的屈辱向颉利称臣换取其退兵。
给李世民气受的人现在基本上都在土里面躺着呢。虽然颉利不过是才刚刚退兵,可李世民已经在考虑出击突厥的计划了。
朝局之中的暗流汹涌,突厥人在外虎视眈眈,民生凋零国力疲惫。最重要的是山东的世家大族们不停的掣肘与扯后腿让国家陷入混乱。这一切的内忧外患都让年轻的皇帝愤怒不已。
男人在愤怒的时候总会做些事情。李世民想像是坐秦王时候那样率兵去追杀颉利,可现实情况却不允许他这么做。而且他的自尊不允许他去做滥杀无辜宣泄愤怒的事情,所以他最终只能是喝酒。
看着桌子上的人头马,李世民对这酒水非常满意。倒不是说酒有多好喝,人头马这玩意现代人估计都喝不惯更别说是古人了。他满意的是那晶莹剔透的酒瓶。
在这个琉璃主要是绿色还带气泡的时代里,如此大块还如此漂亮犹如水晶般的东西绝对是昂贵的。在李世民看来自己是天子是天下至尊之人,这种昂贵的东西自然是只有他能享用。至于进贡酒水的长孙无忌花了多钱,那可不是他需要关心的事情。
看着手中的玻璃酒瓶,李世民甚至动了将其作为陪葬品的念头。如果他知道所谓的所罗门王的宝藏就是一大堆玻璃的话,肯定不会做出这种让后人嗤笑的事情来。
“无忌办事稳重,理应封赏。”喝了两杯之后平缓下心情的李世民开始考虑如何封赏那些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功劳的手下。第一个考虑的就是长孙无忌,他已经准备将长孙无忌的爵位从县公晋升到国公。
李世民端着酒杯来到大殿门前,看着脚下巍峨长安城心思却已经飞去了遥远的并州“李勣,一定要把人都抢回来!”
当李世民在皇宫之中遥望远方的李勣突袭突厥人,将被掳走的子民救回来的时候。吃过晚饭的燕飞也在自己新买的庄园里仰望星空,思索着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有了之前去北宋时候的前车之鉴,燕飞可以肯定想要重启时空通道回家,必须要做一些能够改变历史进程的事情才行。而此时对于大唐来说对突厥的战争以及解决内忧外患的困境才是最急需的。如果能够为大唐增加力量从而提前解除这些麻烦的话,肯定能起到有用的效果。
而想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对此时的大唐高层拥有影响力才行。至于影响力也就是名声,名声足够大到皇帝的耳朵里的时候就行了。
这个时代里想要获得大名声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军,在军队之中立下功劳自然会被欣赏。因为此刻还是处在乱世的末期,悍勇的武将对于喜好收集名臣猛将的李世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不过问题却是在于,虽说以燕飞的实力想要出头不过是翻个手掌那么简单,可却是需要很长时间去做证明,证明自己的实力与忠诚。至于他一下子就表现出万人敌的实力来,除了让人心生警惕之外谁也不敢把他往皇帝身边带,这要是暴起对皇帝下手谁能抗的起责任
而燕飞缺少的就是时间。虽然出发之前已经在不同时空里做了足够多的安排,可如果长时间不出现的话,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冒出来,这是必然的事情。
至于说剽窃诗词歌赋什么的,李世民虽然也好这一口可同样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以这方面来说想要对历史进程造成足够的影响很是困难。
燕飞心中也想过凭借自己的实力干脆直接打进皇宫之中,当着李世民的面向他展示实力然后说要帮他如何如何。可李世民并非赵佶那种窝囊废也不是崇祯那样的愤青。这是一个极有自尊也极有主见的皇帝。燕飞要是真的打进皇宫里去的话,最大的可能是李世民选择拼个鱼死网破。
燕飞来到这个时代是来帮华夏的,而不是来搞破坏的。至少在他看来这个时间段里没谁做皇帝能比李世民做的更好。
左思右想之下,最终还是只能落在依靠稀奇而有用的事物上来。
送什么东西也是有讲究的,单纯送一些人头马这样的东西除了能换点钱之外没有丝毫的用处。这个时代的商人地位很低,更别说燕飞选择的身份还是来自西域的商人。他必须拿出有足够分量的东西来影响原有的历史进程。
“不管了,天黑要下班,明天再说。”看夕阳逐渐沉入远处天边,星光统治了夜空。燕飞起身拍了拍屁股找到管家,让他明天一早就去接崔二一家过来。同时从村子里雇人来尽快把后院的库房修好。
燕飞没在庄园里过夜,而是骑着马又跑回了隐藏在丛林之中的拖车上。
马儿被燕飞直接拴在了外面,经过昨天晚上的事情今夜肯定会很安全。总是会很小心的猛兽们不会再来这里,而燕飞也没有再去看很热的东京市和周星驰的电影。他躺在床上抱着笔记本电脑开始查阅这一时期的相关资料。
“三年之后唐军才开始反击突厥。”燕飞探手将烟灰缸拿过来仍在床上“我可
第三百四十章 马蹄铁
“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是什么。”骑在马上沿着官道缓步向着长安城前行的燕飞随意向一旁的前任管家询问。
“回郎君话。”坐在牛车上赶着牛的前任管家行礼回应“小的贱名赵四。”
“尼古拉斯赵四亚洲舞王”燕飞先是一愣,随即大笑起来。
赵四不清楚燕飞为何发笑,更加不明白亚洲舞王尼古拉斯赵四是个什么梗。只能是呵呵的回应。
初唐的时候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很贫穷,大型牲口异常缺乏。像是马匹什么的基本上都是优先供应军方,剩下的也是由权贵们和朝廷使用。民间极少会有马匹用来拉车。
原本燕飞的庄园里也有一匹拉车的驮马,不过被长孙冲这个家伙给牵走了。现在这头拉车的牛是村子里唯一的一头牛。
“前几天突厥人入侵,你有什么想法”笑够了之后的燕飞随意的询问。
“那些突厥狗贼,总有一日要让他们百倍偿还!”说到外族入侵的时候,赵四怒火上涌,咬牙切齿的诅咒,还挥舞了下自己的拳头。
“真的这么想”燕飞的询问让赵四楞了下“当然,小人若是年轻二十岁一定要上阵杀敌,一定要砍下几个突厥狗贼的脑袋才能解恨!”
燕飞微微点头,心中感慨。
这个时代的华夏百姓还是尚武的,心中血性还未被腐儒们的各种狗屎教义消磨一空。这个时代甚至都是追求当兵,不但是为了通过军功改变命运走上上流社会,还因为华夏传统的尚武精神的熏陶。
真正让华夏失去了尚武精神变成绵羊的,是在宋朝士大夫掌握权力,元朝的时候汉人被贬为四等人,明朝的时候卖国腐儒们的拼命打压以及满清统治下的时候用刀杀光了有血性的汉人。
经过这一次次的压制与杀戮,从炎黄时代传承下来的尚武精神才被逐渐消磨殆尽。
华夏人骨子里是尚武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要不然的话也不可能从黄河流域的一个小型部落一步步的走到东亚地理范围的尽头。而改变这一切的,就是迎合了统治阶层的儒家。
因为儒家的教义就是愚民,让尚武的百姓失去血性变成温顺的绵羊有利于统治。毕竟相比起有血性的虎狼,明显是绵羊好控制。所以儒家才能在一代代的统治者支持下不断壮大,直到将整个民族都彻底葬送为止。
现代世界华夏四周的那些国家一直都是在畏惧着华夏,那是一种源于灵魂深处的畏惧,是千百年来被不断打击下而铭刻在骨子里的畏惧。
他们畏惧的并非是华夏的国力又或者是人口,又或者是文化什么的。他们真正畏惧的是华夏的觉醒,是华夏血脉之中那打到天涯海角的尚武精神的觉醒!
毕竟华夏的国力和人口千年以来都是东亚地理范围内的最强大存在。至于文化更是深刻影响到了四周所有的地方。可这么多朝代下来一直有不少国家存在,最大的原因并非是那些。而是因为有儒家在打压消磨着华夏的血性。
这些国家都在畏惧华夏人血性的觉醒,因为一旦觉醒的话对他们来说就是毁灭性的存在。
拿破仑说华夏是未觉醒的狮子,说的就是华夏人的血性没有觉醒。
此时燕飞听到赵四的话,就明白这个时代的华夏人依旧是尚武的。这下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几年之后大唐就能挥兵北上,摧枯拉朽一般将东突厥打的彻底崩溃的原因所在。
对于华夏来说,只要尚武的精神还在,只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就能横扫一切敌人。
“放心好了,要不了多久突厥人就会完蛋。”燕飞露出笑容“我向你保证。”
原本大唐就能打赢,现在有了燕飞的帮助就像是注射了肾上腺素一般效率倍增。燕飞对此有着足够的信心。
长安城横平竖直的被划分为一百零八个不同的坊,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城市也是最整齐的城市。整座城市内南北排列十三坊,象征着一年有闰。皇城以南东西各四坊,象征着一年四季。皇城以南有南北九坊,象征着周礼中所记载的所谓王城九逵。
这里规划整齐,布局严整,堪称华夏古代都城的典范。
长安城内拥有一百多万的人口,北边是皇城与宫城的所在地所以人口密集。城中的权贵大都集中在城东地区,而富裕人家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们大都聚集在西市附近的坊内居住。这就形成了东贵西富的格局。
当然了,这座城市内占据人口多数的还是普通百姓。这些百姓们大都是生活在城南一带的坊里。手工百业,基本上全都有。据说有着足足二百二十个行业存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