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可是窒息性毒气就不一样了,那东西生产难度比芥子气之类的玩意高出好几个档次也不止。中**队真要是全面掌握了大规模毒气战的能力,说是一场大灾难也毫不过分,那东西可以用迫击炮作为发射载体,几乎会立刻缩小交战双方陆战装备间的差距。一但老兵被消耗完新人手又来不及训练,单纯的拼人命,日本可占不着什么上峰。

    情况即刻上报方面军司令部,通知永济那边加以防备。通知太原方面立刻运送解毒剂上来,师团野战医院里的药品储备可救不了那么多伤员!清水中将推开棋盘面无表情的命令到,今夜41师团的部队只负责战场警戒,只有少部分工兵在参与修路工作,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追加了一句:命令本师团所有官兵,无论何时何地,防毒面具必须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通知宪兵,注意抽查各部队化学战装备的完善率,但凡有破损情况超过规定的,部队长统统予以处分。

    一场夜袭,将各方大佬搅的寝食难安,远到北平城里的冈村宁次大将,近到中条山里的两军官兵,睡觉时都恨不得把防毒的家伙扣在脸上。中国兵都是穷鬼,防毒面具的配备极少,只好用包了草木灰的破布充数;日本兵富裕,有的单位还配备着橡胶防毒衣。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当兵的都对手里的家伙缺乏信心,天知道这些玩意在关键时候能不能派上用场。




第四百六十二章 僵局
    由于部分道路遭到化学武器污染,日军不得不调整了攻击计划。

    冈村宁次从东线攻击部队的序列中抽调出独立混成第16旅团从济源方向抽调了伪24师,他们会与在临汾方向待命的八十辆装甲车以及先期回撤太原的独立混成第4旅团一起组成快速支队,共同扫荡八路军的晋冀鲁豫根据地。届时独立混成第1旅团也将加入战斗,总参战兵力将达到两万两千人对外号称四万,想来足以应付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责难。

    对于中条山的进攻还将继续,针对进攻区域狭窄的现状,三叉戟式的多点进攻将变更为钳形攻势以提高兵力的使用效率。

    五月二十五日,兵力与物资调整到位后,日军对中条山内的第二次总攻开始了。西线增加了两个三八式改?七五?野炮联队,东线则由一个一五零榴弹炮联队和一个三八式改野炮联队增强对筑垒地域的攻击能力。

    不过中条山守军凭借要塞区的有效工事,在各自炮兵部队的支援下顽强地进行着抵抗。

    在西线,日军用轰炸机炸开了反坦克壕通往黄河的出口,壕沟内的水位在不停下降,有些地段已经露出了淤泥。不过结果明显与日军期待的有差距,那些淤泥比河水更难对付,不管身上有没有背着武器装备,陷进泥里肯定是寸步难行,往往中国守军的一颗手榴弹就能掀起腥风血雨。那些参谋算了又算,除去架桥根本没有什么好招数。

    几番实验过后,工兵们提出了一种简易桥的架设方法,把之前为山内险沟峭壁准备的梯子两两捆在一起,往反坦克壕上一搭就成。为确保成功率与效率,每座桥可以由一辆装甲车充当固定火力点配合作战。

    不可否认,这个想法相当传统,但是可行性很高。但是上报西线指挥部后并没有得到批准,无他,那些坦克装甲车要么守着交通线要么就被调去对付延安方面的部队了。按照师团部参谋们的评估,有火炮进行掩护应该足以应付各种突发事态。

    应该足以,看到这种官僚式的回复,那些在一线指挥的中队长和大队长们都有一种不祥的感觉浮上心头。如果炮火掩护有用,这会蒲州城一线的战事早就结束了。

    事实和他们预料的相差无几,炮击过后,整条防线陷入一片死寂之中,等步兵们开始试图架桥过壕沟时,那些火力点突然又复活了。还有那几门四一式山炮,如同打不死的苍蝇一般,嗡嗡的让人生厌。一些火力点被炮弹掀掉了外头的伪装,泥土砖木之下竟都是灰白色的混凝土,有些地方还露出黑黄相间的铁锈,可惜没有铁路上的人在场,否则一定会认出那是焊在一起的轨道钢。

    开弓哪有回头箭,这都打上了,想停下来再想辙是不可能的,正在一线指挥部队进攻的大队长们只能带上人手硬着头皮往上顶。攻击重点也由全线攻击转向了重点攻击东姚温村一带阵地。日本人的盘算很清楚,拿下这里,攻击后面的尧王台高地就会简单很多,然后再向西拿下姚温高地西姚温村和万固寺等要点,蒲州城要塞就会从侧翼被攻破。

    老话说,狗急了上树兔子急了会咬人,生死关头,日军也爆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没有装甲车提供掩护,就用之字型战壕向前迫近;没有装甲车,就在反坦克壕边垒起沙袋当火力点;九二重机枪不给力就把九二步兵炮和平射炮推到一线。

    一边是玩了命的守,一边是不要命的攻。日军不计代价的攻击总算见了效果,战斗正在紧要关头,守军的重机枪先后出了问题。倒不是因为弹药不济或者是有什么机械故障,只是因为战斗太过激烈,各个掩体暗堡内饮水供应断绝,这马克沁的水壶里自然断了顿。

    日军抓住机会,接连用大正十一年式37毫米平射炮打哑了守军三处火力点,形成一个约二百米宽的突破口。步兵随即再次开始架桥强渡,前后不过七八分钟,靠近突破口的一个中队率先冲进了东姚温村,至于等待强渡的部队至少有两个半大队。

    27军一面组织迫击炮进行火力封死突破口,一面调调集部队与冲入村内的日军展开白刃战。眼见局面急转直下,范汉杰一咬牙又把从第一师那里借来的装甲连给压了上去,这四辆装甲车是他用之前缴获的那两辆坦克换的,当时很是心疼了一番,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派上用场。和装甲车队一起到达蒲州城的还有两个博福斯山炮连,不是送是借的,不过由于弹药金贵,老范还没舍得动用,他有一种预感,这两个炮兵连不知什么时候就能给27军挣条生路出来。

    永济那边一片腥风血雨,平陆这头就要祥和很多。照样是炮击加轰炸,不过有之前的教训在,日军倒是还算客气。飞机绝不低于三千米,山野炮坚决靠近守军阵地七公里之内,大家拼的就是远射技术,绝不像西面的那些粗胚一样瞎胡闹。

    可是,尽管日军小心加小心,结果还是遭了保安旅的暗算。

    在大家的印象里,只有潼关那边才有大口径重炮的存在,而且根据情报,这些炮大多毁于轰炸,剩下的都在仓库里猫着。谁成想,陕州保安旅这种杂牌队伍居然也有一个重炮连,还是他妈日本原装的九六式150毫米野战榴弹炮。为压制平陆的要塞群,冈村大将特意调上来的大正四年式150毫米野战榴弹炮联队立刻成了靶子。前后不过五分钟,就有五门在炮位上变成废铁,还有三门在机动中被赶来凑热闹的博福斯193075毫米山炮营打成了残废。

    被无数人寄以厚望的重炮部队,还没开张就成了摆设,消息传到运城,正在指挥东线作战的田中久一中将差点没气出毛病来。

    要知道之前他点名要的就是九六式重榴弹炮,也不知道北平那边出了什么状况,硬说什么大正四年式的威力已经足够,九六式这种杀手锏还有更重要的用处。现在出现这么大的状况,耽误时间不说,因为毒气弹袭击好不容易才鼓起来的士气又完蛋了,难道上面真的想要东路军用人命去填前面的无底洞么?!



第四百六十三章 撩事
    不管是**还是日军那里,但凡出了问题,领导是没有错的。把责任推给手下人也不合适,那就只能自己背上这口黑锅,田中久一中将很光棍的向太原发了电报自请处分。

    打仗么,哪能没有损失,更何况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笔烂账。作为华北派遣军第一军司令,筱冢义男中将并不认为自己的部下有什么失职之处,反正都是程序化事情,如果坚持说中条山守军使用了是先前缴获的日本武器,那么连带着第一军面子都难看。为避免以后有人拿这事出来找麻烦,他又在田中中将的请罪电报后面加了两句:中条山守军疑似得到了苏俄重炮,请各部队予以重视。

    然后,就没有什么然后了。真要有不开眼的家伙想找茬,一句已用航空兵将该重炮部队摧毁就能解释所有的疑问。

    打完嘴皮子官司,战斗还得继续。既然炮兵帮不上什么忙,就只能让步兵自己想辙。猪突攻击是万万使不得的,这种效法乃木希典攻击旅顺203高地的人海战术根本不在大家考虑范围之内。挖地道埋炸药也不是什么好招数,情报里说的非常清楚,中条山这边多是石头山而且石质非常坚硬,之前中**队修工事时就费了老鼻子劲,自己再花功夫去看看石头又多硬,那纯粹是吃饱了撑的。

    太原来的参谋们实地勘察之后认为,想要突破面前的筑垒区必须效法当年拿下旅顺203高地那样多措并举:正面佯攻两翼迂回,迫使守军分散兵力;以炮兵掩护工兵迫近工事进行爆破作业;为弥补超大口径重炮的不足,还可以让轰炸机编队进行代替,同时动用毒气弹辅助进攻。

    正在一线统筹指挥的清水规矩中将对这份作战建议并没有当回事,草草读完就甩给副官扔进保险柜里存档。

    开什么玩笑,自己前两天又没有在看戏,哪一招自己没用过?光是航空兵扔下的重磅炸弹就有小三百吨!很可惜,因为投弹高度的问题,轰炸对要塞区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破坏,除去几个外围的土木火力点被震塌外,主要工事几乎全都毫发无损。尤其是那些建在山体里的碉堡,轰炸引发的山火反而烧掉了阵地前的杂草灌木,白白为守军扫清了射击视野。

    与旅顺要塞相比,圣人涧要塞区的工事也是依托山势修筑,但前者配备的机关枪只有16挺且工事多为石头砌成,后者配备机枪数量至少在20倍以上,不但很多火力点由混凝土浇筑而成,还用轨道钢做了加强。

    现在唯一靠谱点的办法就是用280毫米的超重炮发射穿甲弹和爆破弹,如果足够幸运,大约二三百吨的弹药就能将守军火力点逐一一砸碎;等到守军被迫在战壕里应战时,再用山野炮覆盖射击杀伤其有生力量;最后守军要么撤退要么老老实实被全歼。否则就算是用尸体将要塞区铺满都没用!

    至于参谋们提议的毒气弹,田中中将认为意义不大。从汇总后的侦察报告里可以得知,要塞守军都配有防毒设备,而且还储备着充足的毒气弹。前两天夜袭中有四百多人当场中毒身亡,还有二百多人没能坚持到后方的野战医院,这一数字比死于炮击的高出将近一倍。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中**队拥有的毒气弹相当带劲,而且对这种武器的使用相当娴熟。

    理论上来说,如果双方真的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恐怕41师团这边的人马会因为无处藏身而迅速死光。至于要塞区的那些守军,他们甚至能依靠相对密闭的环境坚持到毒气散去。

    不管怎么计算,攻入要塞区都似乎是一道无解的数学题。眼看离规定的总攻时限越来越近,田中久一中将还是派出了十支规模不等的攻击队伍,沿着要塞区外围进行火力侦察,或许能够摸到一些之前没发现的火力点,或许幸运地能找到一些薄弱环节,甚至于趁机占领整个要塞区。好吧,对于最后一点,连田中中将自己都不相信。

    山间村落的枪炮声又响了,几次三番的折腾以后,负责进攻的那些日军官兵都在小心翼翼地匍匐前进,连猫着腰冲锋的都没有。要塞区的守军也是一样,几仗下来,就算是新兵再怂也有了瞄准射击的勇气。曹二宝特意交代过,敌人不多时就少用机枪,拿那些日本人当移动靶练练枪法也挺好的。

    于是,各种血腥的场景不断上演。日军的动作越来越小心,可是伤亡依旧无法避免,哪怕是躲在掩体里都没用,掷弹筒迫击炮大口径机枪,要塞守军会想尽办法让他们不得安身,等有人耐不住性子跳出来时,弹雨就会从无数角落里飞来。

    起初总是有一个或几个人先受伤,然后谁想上去谁就会成为伤兵中的一员。如果对那些伤兵放任不管,要塞区里的守军就会用掷弹筒发射毒瓦斯,让伤兵们用撕心裂肺的咳嗽声向众人展示着存在感。

    这不是打仗,对方这是在玩弄猎物!游戏到了最后,总会有日军军官受不了这种折磨,只得亲手超度那些救无可救的伤兵。

    进攻等于送死,受伤等于找死,再勇猛的士兵都会胆寒。更何况就算自己不怕死,也很难伤到那些躲在掩体里的敌人,这种伤亡还有必要么?饶是日军里那些身经百战的曹长中队长们也在心里对进攻计划产生了怀疑。

    这种连骚扰都算不上的交火并没有让保安旅放松警惕,赵诚的理论是让部队时时刻刻都有事情做,因为一闲下来就会产生懈怠让敌人有机可乘。完善工事巡逻警戒补充物资,条令怎么规定就怎么来。

    本来督查军纪是参谋长雅格布的活,现在只有曹二宝自己兼着。去前线视察风险太大,好在有电话和步话机,每隔一小时联络一次旅部还会不定期的点名。趁着现在日本人还没想好怎么打,几支破袭分队又被派了出去,曹旅座的命令就一句话:死活都要折腾点动静出来!

    作者八扇门老王说:明日过节,请假一天。



第四百六十四章 东线的迷茫
    火力试探多点强攻偷袭穿插战斗工兵群组突进,中日两军数万人马围绕圣人涧要塞区打的不亦乐乎,虽然伤亡不是很大,可是隆隆的炮声让人顿感热血沸腾。

    几天折腾下来,清水师团的三个步兵联队轮番上阵,虽然他们想尽办法,结果却损兵折将被保安旅和第3军结结实实调戏了一把。要塞在那里要塞守军也在那里,冈村宁次大将的速战速决构想自然就化作了泡影。

    田中久一中将不得不亲自披挂上阵,让人把41师团换了下来。因为之前被保安旅用毒气弹阴过,21师团那些联队长和大队长们都憋着一股怨气,他们不顾友军那些好心人的劝阻,第一轮进攻中就赌上了六个步兵大队。

    最初攻击很顺利,外围防线那些守军似乎并不怎么样,衣衫破旧不说,武器装备也很杂乱,法械日械,还有中**队惯用的汉阳造和中正式,听动静还以为是在打世界大战。只不过两轮冲锋而已,战壕里的那些兵就做了鸟兽散。

    有人特意翻检过守军未及带走的尸首,弹药还算充足,干粮袋也是满的,不仅有新烙好的大饼,甚至还有咸肉和新鲜的黄瓜作为补充。在重庆军序列里这样的伙食堪称奢侈,即使与日军参战部队相比,差距也并不很大。

    不过越靠近要塞区的战斗就越发困难,不仅地势陡峭守军的火力也相当强大。那些缺乏地形优势的地方都做过改造,不仅布设了大片雷场,而且还有人工峭壁,重重机枪组成的交叉火力几乎无处不在,但凡有一个不小心,必然会招来无数子弹的问候,想靠近观察一下火力点都成了奢望。

    21师团不像41师团那样一直顶在前头,部队长们虽然事先得到过警告,可是却没几个人当回事,甚至还有人把提示当成是挑衅。作为战时第一批成立的部队,21师团那些部队长的基本素养还不错,攻击受挫之后便立刻下令挖单兵掩体并寻求支援。不仅是九二步兵炮和三七平射炮,连轻便的九四山炮都被弄到了一线,仗打到这个鸟份上,再考虑节省武器就是白痴。

    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但凡被守军放弃的地方,都是没有办法修筑工事的石头坡,不管怎么折腾,顶多也就能弄个小浅坑而已。无奈之下,那些中队长们只得下令就地取材,用尸首搭建火力点。至于炮兵,虽然防盾并不靠谱,可好歹也是能保命的家伙。

    战斗越发激烈,猬集在要塞区周边的部队也越来越多,不仅21师团九个大队悉数登场,37师团226联队和227联队也各有两个大队加入了进攻。一线提供火力支援的山炮足有八个中队,为弥补火力不足,甚至还有四个中队的三八式改野炮被推到前线当成了直瞄火炮在使用。

    不过战局发展并非如众人预料的那般顺利,日军部队长们发现,不管手下的官兵如何努力也不管伤亡有多大,他们离突破要塞似乎总还是差着一点,就那么一点点,似乎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

    全线进攻一直持续了六个钟头,等大家察觉到似乎有些不对劲时,要塞里的反击开始了。

    几乎是一瞬间,掷榴弹六零和八二口径的迫击炮弹如雨点般纷纷落下,目标就是那些藏在守军盲区内进攻部队。大约是事先做过测量,那些炮弹和掷榴弹如同在围棋棋盘上落子一般准确,一片一片地掀起腥风血雨毫不留情的收割着生命;施耐德野炮大口径机枪和九二步兵炮封锁了部队的退路,不管是援军亦或者撤退的伤员,都被一道细细的红线所挡住去路,相向倒下的官兵中间不过隔着短短几十米,双方却似乎永远握不住对方的手。

    这是陷阱!田中久一中将惊出了一身冷汗。要塞防御体系远比已经知道的情况复杂,不仅扛揍,似乎还为不同规模的进攻设计了着相应防御的方案。之前41师团的进攻都是在试探,所以要塞里的反应也就是草草应付了事;现在21师团打算拼命,要塞就变成了一座吞噬人命的机器。那感觉就像是拍击水面上皮球,反弹时的力道纯粹是跟着自己出手的力度在走。

    命令前线部队撤退,不能带走的武器物资通通放弃。战死官兵的尸首带走一根手指就行,无法移动的重伤员就由军医帮助自尽。田中中将吼道:动员所有炮兵,全力压制对面的暗堡炮兵,包括重炮部队,有什么用什么。请求太原派出轰炸机编队支援,要快一定要快。

    见着副官中岛忠雄中佐有些愣神,田中中将猛的一个耳光就抽了上去:混蛋,我说的是外国话么?为什么不去传达命令。

    其实不仅是中岛中佐不理解为什么要立刻撤退,连参谋长村田定雄大佐都在犹豫。遗弃战死者的尸首处理重伤员,这都是部队溃败时才会做出的动作,现在虽然攻击受挫,可是战场主动权依旧在21师团手里,这种命令一下,几乎无异于宣告部队即将完蛋。但是,命令就是命令,尤其是在上下全都是死心眼的日本军队,既然当家人发话,大家照做就是。
1...159160161162163...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