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吃完早饭,暴雨依旧。士官们会带着弟兄们继续进行室内训练,比如保养武器,抽背战术条令等。军官们则会以连为单位上战术课,所学内容将每两个月一考,成绩将作为职务晋升的重要参考标准。

    赵师座没有参加这里战术课,他还有一大票公文要处理,上辈子字写的不好看,现在终于得到了扭转,比如同意两字写的就非常有气势。除去师里的日常事务外,国内外局势走向也是他的必修课,刘福贵每天都会编纂一份情报摘要,于璐发回的电报里不但有政治军事信息,甚至还有一部分关于金融方面的信息。一手抓枪杆子,一手拎钱袋子,赵诚觉得自己至少在干着省长的活。

    大约到了午饭时分,各种文件才能处理完毕。陪媳妇们吃完东西,再草草眯上一阵,就得起来巡视部队。

    通常来说,这种巡视并没有什么固定路线。尤其是在下雨天,雨衣一穿,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这样也省得下头人为了应付检查而作假。部队打仗不是唱戏,装的再漂亮都没用,手底下得有真章,不然一打仗就得成百上千的死人。

    不论刮风下雨,射击场是不会消停的,手枪射击场模拟巷战步枪一百米靶和两百米靶都挤满了部队。新增加的丛林战训练场还在建设当中,好在经费半年前就已经到账,否则工程十有**会受到经费的影响。有不少新兵也在靶场参加训练,不过不是练习射击,而是猫在靶壕里熟悉子弹飞过头顶的感觉。有时负责训练的士官还会打上几发掷榴弹,或是用六零迫击炮轰上两下,目的就是让这帮新兵不会再第一次上战场时尿裤子。

    赵诚不太喜欢用驳壳枪,他要么使1911,要么就是p40,偶尔也会练练掷弹筒和六零炮,反正每天都会练上半个钟头,确保自己时刻都能有良好的手感。

    去年枣宜会战中,33集团军司令官张自忠阵亡的事给赵诚提了个醒,决不能想起他军师长一样带着手枪队就上战场。师部警卫营除去p40和手枪外,轻机枪六零炮都得配上,等火箭筒量产以后,这种反坦克利器也不能少,省得遇到突发事件,被日本人用三八大盖远远的吊打。

    周易他们每天也会抽空到射击场待上一段时间,目的和赵诚差不多,保持手感,战时也好在后方也罢,人总有个落单的时候,手里没两下子,迟早会摊上事。

    练完射击,枪械都是由个人自己保养的。验完枪,把枪支分解成一个个零部件,擦拭清膛上油复装验枪,最后再把压满子弹的弹夹装上。因为赵诚带头,所有军官从不将这活交给卫士或者副官来干,雅格布对此也大加赞赏,认为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传统。

    部队讲究个规矩,既然大家都认为是对的,师部就顺势把自行保养武器的事情写进了条例,算是对大家有个约束。

    出了靶场,还要去军官讲堂转转,一来听一听教学进度,二来能让那帮粗货在教室里安身些。赵诚经常把那些耐不住性子的家伙拎到办公室训话,有时甚至会看着这帮家伙写作业,原因倒也简单,希望大家能扎扎实实的多学些东西。

    要避免发动大规模冲锋,步兵分队在在战斗工兵的配合下就足以应付对小型据点的进攻。冲锋时部队再乱,各班班长都得把自己的弟兄看好,既要拉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避免被日本人一颗炮弹窝了端,又要防止队伍在战场上放羊。向上次演习那样,七连的兵找不到官官找不到兵,那他娘叫打仗么,那叫送死

    赵诚没有进教室,隔着窗户听里面的部队长们在训话,每半个月一次的营级对抗总会让大家发现不少问题,他通常要求大家先讨论,然后再将形成的报告上交师部。

    盘县和陕州那边也是一样,这些报告会编纂成册后分发到各个单位进行学习。过程虽然有些麻烦,但是对部队的成长非常有好处,特别是那些新提拔的军官,如果想在战斗中攒足足够的经验,至少得把手下的弟兄换两回。现在通过实兵对抗加讨论,比单纯的让他们自己在战场摸索要好上很多。

    部队在演习时,连排长们有时还会到高一级的单位担任参谋。这是周易的提议,他在88师那会曾经给团长担任过两年多的护兵,市面见的多了,当班长那会就能指挥一个排打仗,后来当排长时甚至能帮着新来的连长协调全连打仗。

    雅格布对这种培养机制非常赞同,在西方军队里,副官制曾一度作为培养新军官的重要模式,有人认为这最早起源于骑士侍从的角色。这在后备军官养成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有效弥补新任军官的指挥能力。

    反正试一试也没什么坏处,赵诚亲自拍了板,先在东川基地做个试验。目前看来,效果还算不错,下一步就会在新24师系统内全面铺开。

    重机枪可以布置在两侧靠后的位置,地点既要能防备对方的掷弹筒和九二步兵炮,又要尽可能形成交叉火力网。营连长必须亲自划定机枪的攻击射界,在进攻前要对弟兄们事先说好,要是不想成为自己人的枪下鬼,就他妈离机枪组的火力范围内远一些。上回在龙团圩追击日本人突围的部队,五连可是叫自家的机枪放倒了十几个。这叫什么,蠢,从连长到下头的兵都是蠢猪。以后一个个都带点记性,别叫人家也这么笑话你们

    里面的课程还在继续,赵诚一面支着耳朵一面往前溜达,部队里的日子相当无聊,上课时顺道拿友军开开玩笑也是个乐子,有时说的不太好听,可值班军官并不会刻意制止,只是不要过分了就行。

    看看手表上,时间还早,招呼副官开来一辆吉普车正好去其他地方转转。这车是雨季前从缅甸送来的最后一批货物,于璐不太喜欢这种丑陋的小玩意,可是因为之前赵诚关照过,所以她特意向威利斯奥夫兰多汽车公司投了一百万美元,帮着他们扩大生产线,这批车就是扩大产能后的成果。

    八十辆车看起来不少,可是分到各个单位就没有多少。张伟那头八辆,东川本部八辆,盘县三十辆,陕州三十辆,剩下的都留在仓库里备用。盘县和陕州之所以多吃多占,那是因为他们正尝试用吉普车代替骡马牵引山炮,毕竟这东西速度快,而且车子比牲口好伺候。

    用骡马喂一些饲料就成,用不着多大成本;用车辆,烧点汽油就成,用不着整天担心马瘟疫病。各有说长,可是骡马在战场上的消耗非常快,一场大战下来,即使是胜仗,少个10也属于正常。汽车也有麻烦,油料和配件都得从数千里外的仰光运来,万一补给中断,这些宝贝几乎和废铁的差别就不大了。

    各有所长各有弊病,选择起来难呢,部队只能混搭着用,这样两头都好有个补充。

    学校孤儿院兵工厂,需要视察的地方不少,赵诚想了想,还是选了孤儿院。他们现在和也试行军事化管理,自从上次打架事件以后,陆陆续续有孤儿难童进来,也有人被赶出去。

    老虎和豹子因为战功被提拔为中尉,两人都在师部警卫营冒着。现在管着这帮孩子的是老虎原先的副手,绰号叫二头的小子。他原本家里还算不错,很是上过几年洋学堂,结果因为一场旱灾就剩了他一个。

    二头也打过淞沪会战,他所在部队奉命坚守走马塘阵地,结果在日军优势炮火下几乎死了个干净。这小子倒是没怂,硬是把仅剩的三个重伤号拖到了后方医院。伤员后送时,他一路上偷鸡偷狗给大家补充营养,虽然没少吃苦,可那三个也伤号一个没能活的下来。

    现在二头一边管着队伍一边读书,论文化比老虎还好些,至少能达到高一学生的水准。赵诚当众表过态,等他通过毕业考试以后就调到师部当副官。

    二头接手孤儿难童以后,女娃娃交给那些请来的女教师在管理,剩下三千多的男孩编成了三十个中队,由一帮有军籍的小弟兄担任中队长。在那些教员的协助下,倒也弄的井井有条。

    现在兵工厂的学徒有五个中队共计六百人,现在基本上已经能够自食其力。还有就是一千多13至15岁的半大小子,他们被编为九个学兵中队,全都按照部队的规矩在训练,半天读书半天军训,轮战斗力比一般的杂牌部队还要强一些。

    赵诚没打算向希特勒那样编练出一个少年师来,但是也不但算让这些孩子变成娘娘腔。这日子长着呢,且走着看吧!

    黑山他们也得到了成长,不过一年多时间,这小子硬是高出了大半个头。他现在挂着下士军衔,正儿八经的沙展,每月十四块大洋的军饷依旧有大半寄回家里。听说爹妈给已经他订了门亲事,等黑山抽空回家就举行仪式。消息传到部队,一班小弟兄们还哄着要过喜糖。

    都是好娃,望着教室里传出的读书声,赵诚非常满足。




第四百九十六章 闲不下来的夜晚
    日复一日,部队里的生活枯燥而又繁忙,华灯初上时赵诚才回到家里。照例还是娜塔莉做饭,到东川以后她很是学过一阵子中餐,多了不敢说,二十来个菜还是没有问题的,其中甚至还包括水煮鱼和剁椒鱼头这样的狠菜。

    凯西娅么,越南菜缅甸菜和中国菜都没问题,不过,是吃不是做!或许能对付着搞一些凉拌菜,但也仅限于裹腹的水准。有一天独自在家里做道猪肉炖粉条,结果厨房里被整的浓烟滚滚,警卫部队连消防车都开了过来。无奈之下,凯西娅在波兰菜上下功夫,也算是术业有专攻。

    家里不搞食不言寝不语那套,围着小饭桌边吃边聊才会热闹。

    少不得各种八卦,比如黑山今天收到了小媳妇的照片,那骨瘦如柴的样子差点让大家以为山里又遭了灾;比如周参谋长又相亲去了,姑娘挺漂亮,不过就是和丈人丈母娘长的不太一样,倒是和那家的厨子颇有几分相似赵诚和凯西娅讲的眉飞色舞,娜塔莉一边笑眯眯的挺着一边给两人夹菜添饭,时不时还会对他俩的八卦表示鄙视。

    有时阮氏雪也会来蹭饭,娜塔莉倒是无所谓,凯西娅却会有些吃醋,背着人的时候总会在赵诚大腿内侧掐两下表示自己的不满。

    老赵这份冤哪,自己和阮氏雪可是纯洁的男女关系,甭说上床,连手都没拉过呢!但这事又解释不得。说啥也没有,老婆们十有**会觉得自己智商受到了侮辱,阮氏雪那边也不好交代。说有,阮氏雪估计是千肯万肯,凯西娅说不定会直接把自己掐死。算喽,保持低调才是王道。

    今天有雨,只能做些室内运动。作为相亲会的后续,军官俱乐部里每隔三四天就有一次舞会,赵诚只是在第一次举办时去过,因为他一到场大家都不怎么自在,所以便再没去过。其实在家里待着也挺好,听听音乐看看书,要不就陪媳妇们聊聊天做些小点心,实在无聊就把周易拉过来打麻将。反正不会发愁没事情做。

    当然,要想每个夜晚都平安无事是不可能的。连着几天清闲后,临睡觉前阮氏雪亲自送来一份加急电报。

    一看是曹二宝发来的,赵诚不敢怠慢,连忙回屋里找出密码本,亲自动手进行翻译。还好不是自家队伍出了问题,是延安那边在求援。

    冈村宁次正在调动人马围攻晋察冀根据地,目前已经发现第21第36第41师团和独立混成独立混成第4第9旅团第16旅团等部的番号,及部分伪军配合行动。日本人的准备工作非常详细,晋察冀军区首脑机关各分区指挥机关都受到了偷袭,与前一阵子的中条山战役一样,大部得手!八路军总部向晋察冀方面紧急增援了一批武器弹药和物资,但是因为库存有限,希望陕州方面在支持一些。

    赵诚知道,延安那边对陕州这条输送通道看的很重,向来都是曹二宝主动联系他们。今天突然主动张口求援,恐怕情况比自己想的更严重。

    军情紧急,耽搁不得。赵诚略一思索便写好了回电:七九口径步机枪弹可拨付三十万发,以东川新送至的无标识批次为主;另拨付日式六五七七口径步机枪弹三十万发,手榴弹两万枚,九二步兵炮八一迫击炮炮弹各一千发。药品库存之日式步机枪可自主安排!

    把回电交给阮氏雪后,原本有些瞌睡的赵诚再也睡不着了。大旱将至,向今天这样的求援必然不会少,武器弹药还好一些,要是运送粮食,陕州那点小秘密迟早得被重庆方面查个底掉。得想个法子,省得到时候抓瞎。

    或许让他们直接用钱购买更稳妥些,**内部对生意上的事情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牵涉政治,大家都是各发各的财。民生物资军需物资,乃至各种武器弹药,至少能换到钱,大家伙都荤素不忌。

    一次三两万数目,账面上有进有出也不容易漏出破绽,至于启动资金,让刘福贵直接那边送上一批就行。先从粮食开始试水,等;渠道正式稳定以后再扩展到其他方面。

    老实些稳妥些,不求有功,但求平平安安混到天下太平的日子。

    许是有惯性,赵诚在床上翻来覆去好半天,好不容易才有些睡意,房门又响了。

    阮氏雪似乎是跑着来的,进屋时气都没喘匀乎:陕州特急件一份,九战区司令部加急件一份。

    特急电?陕州那头的天塌下来啦?赵诚有些发愣。战区司令部的电报交给阮氏雪翻译,陕州那份照例是自己来。

    小姑娘的手很快,几乎是通样的长度,老赵这边才开了个头,人家已经翻的差不多了。

    薛司令长官电告九战区各部,日军正往九江方向大举增兵,战区判断他们的目标是南昌城,要求各部队做好参战的准备。阮氏雪几句话就把薛老总的命令做了总结。

    嗯,我们师上次战损严重,新兵也没形成战斗力,估计战区不会再抽我们过去,但是该做的准备不能停。命令李有财,以三个步兵营为主力配属两个七五山炮连一个三七高炮连,组成一个加强支队,对了,张伟那边来轮战的部队也归他指挥。这次我们得低调点,防止被人家当成冤大头。赵诚发布命令时手里可没停下来:把上高会战时的账单发一份给战区司令部,四千发七五炮弹四十万发步机枪子弹,三千人的伤亡抚恤,还有这次的开拔费。具体数字你斟酌一下,别吓着他们。

    万一上头要调我们的炮兵参战怎么办?阮氏雪有些担心:上回可是出了不小的风头,还有装甲大队,听说连机械化200师都想来挖人。

    不管他们,除非薛老总亲自下命令,其他人用不着搭理。赵诚摸了根烟塞进嘴里,阮氏雪很乖巧的帮着点了火:至于装甲大队,谁敢来吓打听就当作汉奸钉十字架,省得工兵营闲的慌!



第四百九十七章 麻烦
    陕州那边出了麻烦,河南地方突然向保安旅发难,要求曹二宝必须调低粮价,停止搜刮民财。

    设在洛阳那边的两家粮店遭了殃,大批民众将店铺围住后,抢粮砸店不说,顺便还将几个伙计揍得半死。

    六十三万斤存粮外带二十四万货款被抢的干干净净,连店里那些家当都被人家一扫而空。警察自然是姗姗来迟,尽管平时没少打点,可他们依旧不愿立案抓人。为首的那个还放了话,说曹旅长家大业大何必同那些升斗小民们为难。

    场面上的人都讲究个脸面,有道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保安旅开店依足了街面上的规矩,照章纳税不说,对各方四时八节的孝敬就没断过。洛阳地方突然发难让保安旅众人生了警惕,估计要么保安旅的倾销坏了人家的财路,要么就是上次抢地的人不打算收手,要么就是上峰又起了什么坏心。

    没等保安旅去打听消息的人回头,省府的特派员悄然而至,训斥的同时还有一纸罚单,一百万的数字让弟兄们还以为省府那帮人得了失心疯。跟一帮小萝卜头犯不着置气,没等烙铁烧热,那家伙就哭的涕泪横流,翻来覆去就两句话,自己只是个跑腿的,求军爷千万不要殃及池鱼。

    这话倒是不假,但还有的态度还得表示,曹二宝亲自动手用烙铁给他留了记号。

    洛阳那边的店开不成,接回伤号的同时,保安旅的人在粮店门口竖起一块石碑:陕州粮不入洛阳腹府!然后一把火把粮店烧成了白地。

    不管幕后是谁在捅刀子,保安旅这梁子全算结下了。虽不能确认战区司令部那里到底掺合的有多深,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身上一定不干净,否则那帮耍笔杆子的哪敢冲保安旅这近万人枪龇牙。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表叔通过内线全是打听来一些端倪。以保安旅哄抬粮价的名义进行处罚只是一次小规模火力试探,这次有好几家在联手,胃口大的很,既要保安旅的人枪装备,又打算把曹旅座名下的基业给分个干净。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无非还是那些吞并杂牌队伍的烂事。既然知道了人家的打算,曹二宝心里也就有了底,加强提防,随时准备翻脸就是。

    不过还真没想到,表叔晚上组织人手搬运弹药的时候就出了状况。一帮宪兵突然从暗处冒出来,说是有人向战区司令部告发保安旅走私军火。

    当时表叔只是打算将弹药从旅部仓库转移至一处新库房,几天以后才会向延安运送,所以操作人员都是东川过去的人手。

    没有把柄落在人家手里,旅部自然底气十足。黄河边有取水用的大水车,那些宪兵都被捆了上去,轮流在河里喝水洗澡。
1...171172173174175...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