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四个老鸟教育一个新丁,师资力量委实不错,放在军校里也堪称豪华,各种战场上的小窍门把齐勒听的一愣一愣的。
备足两天的粮食,最好是肉罐头和巧克力。别把希望寄托在军需身上,特别是在前线拼命的时候,多一口吃的就能保全自己一条性命。
不管什么气候,头盔都得带着,那点份量累不死人。
记着,扔掉鲁格手枪,那东西和王八盒子一样臭,威力小不说,还容易走火。平时可以选p40,然后再带一支瓦尔特ppk保命。
冲锋的时候站两翼,步机枪都是先朝人多的地方招呼。
永远记着要在标准基数以外多带一个弹夹,子弹总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打完。
战场上别去捡不该捡的东西,不管是金银珠宝还是其它什么玩意,贪心会要命的。
快速破门,用手榴弹开路,最后用冲锋枪清场。别冒冒然伸头去看情况,更别冒险在街道上晃悠,那会害死你。身上带面镜子,会派上用场的。
别逞能,英雄死的最快。
永远不要低估你的对手,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运气。
老虎他们的话绝对是经验之谈,这些东西军校里不会教,因为齐勒中尉的身份,那些士官也不会教,他听的很认真。
赵诚也教了他几手:老兵和士官是部队的支柱,抓住他们就等于掌握了整个部队;手里得留好预备队,让他们看着后路和对方的狙击手;背包里放双手套和两条毛巾,苏联天冷,把毛巾轮流贴着后背放,一潮了就换掉,这样能减少感冒的几率;永远不要去得罪军需官,他们帮不了什么忙,可是要想害死你却很容易
齐勒认真的像是个小学生,听到一半居然掏出了笔记本。他不想死,还想回家看老婆孩子呢!
谈话一直进行的到很晚,等大家伙察觉时,已经是当地时间晚上十点了。老师们该教的都已经教了,能派多大用场,全得看学生自己的运气。
赵诚让老虎他们把给齐勒的东西取了下来,蜂蜜雪茄咖啡豆,这都是德国国内的紧俏商品,下午买的皮大衣也是一样,毕竟德国国内已经将煤炭纳入了配给范围,绝大多数德国家庭都得为冬天的取暖发愁。
这会德军军营里已经过了吹熄灯号的钟点,齐勒正好把东西送回了总督府的住处。
德军高层并没有禁止驻军官兵从占领区往家里邮寄物资,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激励部队的士气,同时也能让国内的军属们分享胜利的成果。但前提是,那些物资是官兵们利用军饷自己购买,如果是从战俘身上搜刮的小玩意,上头也会睁一只眼毕一只眼。
这种规定并不是想彰显德军军纪有多严格,而是为了避免军人和当地人建立亲密关系,免的有间谍或是当地抵抗组织趁机浑水摸鱼。
当然,规定是规定,从犹太人或是波兰人那里依旧捞油水的大有人在。外币首饰是最受欢迎的,其次才是食品和各种小物件。
有人想发财,有人却死守军纪,为此被举报而受处罚的可不是一个两个,上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抓几个出来扔进惩戒营。齐勒最近正在走背字,去苏联已经是够倒霉了,如果再被扔进惩戒营里,十成十的得死在东线。
两桶蜂蜜得五十多斤,咖啡豆也在四十斤上下,老虎还贡献了自己在巴格达买的椰枣干,加上大衣和下午弄到的沙丁鱼罐头,林林总总恐怕不下上百斤重。
齐勒总算露出了笑脸,他知道,哪怕自己在东线出什么意外,家里都能凭靠这些宝贝支持个两三年。
第五百六十章 在路上之雅各布?巴托尔迪
齐勒的车刚离开,客人就上门了。
谁都没想到,老管家居然就在斜对面房子里猫着。要知道大家住在这里不过一天而已,他能用于搞定房东的时间连十二个钟头都不到,可就这么点时间,老头居然做到了。
城里有六百多瘾君子,医院和黑市上的那点库存耗尽以后,他们都成了我的客户,对面就有这么个家伙。老管家无奈的笑到:德国人会下地狱,我想,我也一样。
那些人靠得住吗?赵诚有些担心的问:万一出意外,会死人的。
偶尔使用一次应该没有什么危险,那个家伙的父母在罗兹(波兰第二大城市),除去药品,我还额外给了一百兹罗提,足够他回家过个愉快的圣诞节。老头似乎有些不太好意思:唯一能让我良心好受的是,我从没通过这个赚过一个格罗希。那些人有时会从德国人的军火列车上弄些小玩意来,你知道的,都是些让盖世太保不高兴的事。
您冒险来这一趟,不会是专程为了解释特货生意的事吧!德国人很快就会回来,如果有事就得抓点紧。赵诚催促说:我的人在房顶盯着,可是如果发生什么意外,并不能给我们提供多长的预警时间。
事情很多,一件一件说吧。下午我带了箱珠宝首饰来,这里是第二箱。如果战前应该在二百万马克左右,不过按照华沙现在的行市顶多能换到四十万,正好折抵这次的货款。老管家递过来一个箱子,不很大,走在路上任谁都猜不到里头有这么多值钱货色。
赵诚随手递给豹子,对他低声耳语了几句。然后才转身对老管家说:一会我再给你十万兹罗迪和五万美元,美元得过一阵子才能花,那是盖世太保给的货款。
第二件事是准备武装起义的事,隔离区里有太多派别,冒冒然和他们联系危险太大,我需要中国那边派志愿者回来训练自己的人手。老管家报了下家底:现在家里各种制式武器可以武装六百人,自造武器的能武装一百人。德国人对兵工炸药控制的很严,如果有可能,下次给我弄点炸药过来。
不可能,长途运送炸药的危险性太大,而且数量上也满足不了需要。想办法多买些化肥,拿东西又不限购。隔离区里有的是化学家,把里面的硫酸钾和硝酸铵提炼出来,很容易就能配成炸药。再有就是黑火药,战前波兰可是硫磺的出口大国,花点心思不难弄到手,硝石在克拉科夫附近的盐矿里也有,至于木炭,就算是当着德国人的面烧制,他们都不会起疑心。赵诚说的东西不算新鲜,延安那头就是这么干的,虽然效果比不上tnt,但是比什么都没有要强的多。
老管家听的很认真,和齐勒一样,居然还拿笔记上了。
搞定资金和武器,剩下的都是些杂事。平日里老管家在隔离区里偷拍了不少的照片和电影,有反应日常生活的,有的记录着盖世太保在隔离区杀人作恶的场景,用老头的话说,得有人知道德国佬到底做了什么。
再有就是家信,他自己的那些家人去了中国的,加起来得有三百多封,正好一起带回昆明去。
犹太区已经与外界隔绝了联系,平日里那些信件都得通过特殊渠道才能寄出去。收信比寄信还困难,德国人审查的很严,没有几个波兰人愿意为了几封信冒坐牢的风险,所以回信地址一般都选在没人居住的屋子,然后定期派人去拿。这种招数也有风险,德国人的探子无处不在,等着拿赏金的波兰人也比比皆是,只要漏出点马脚,去取信的人就会丢掉性命。
老管家待的时间不长,前后也就十来分钟的样子。走时赵诚没有送出门,只是在窗口目送他走进对面的房子里。
他叫什么来着?豹子悄声问道。
雅各布?巴托尔迪,他会名留青史的。赵诚没有回头,眼睛一直盯着窗外。
华沙的夜晚并不平静,约莫十二点的样子,远处街道传来了p38/40特有的脆响,中间还夹杂着七九步枪的动静。
老虎他们虽然上了床,但是衣服却没脱,天知道会出什么意外。赵诚倒是没那么紧张,他坐在壁炉边的沙发里,小口小口的抽着雪茄。
一直等到快两点的时候,外头才消停下来,齐勒也回来了。
刚才盖世太保突袭了波兰抵抗组织的一个据点,据说有不少人被抓。齐勒也学着赵诚的样子往沙发上一躺:有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你先想听哪个?
先听坏的。赵诚扔过一根雪茄去:留着好消息可以做个安慰奖。
我升官了。齐勒说道:明天一早你就可以称呼我为齐勒上尉。
这不是好事么?赵诚有些奇怪。
可是去东线的日期被提前了,大后天就得动身。齐勒郁闷的不行:见鬼。
你至少还有一天时间准备冬装,相信我,斯大林格勒很冷,你脚上的皮靴根本耐不住那份严寒,得赶紧去订一双里面带毛的靴子。大衣也得改改,让裁缝帮你加一份羊毛内衬。再有就是手套和围巾!赵诚很同情这个倒霉蛋:天一亮就得去办,私下的,如果让上头知道你在做这些小动作,没准就得去惩戒营带着了。城里有旧货市场,也有制作军装的被装厂,这些东西不难弄到。如果有可能,多备上几份,东线这些东西可是紧俏货,没准用一双手套你就能交到个朋友。那么,好消息是什么?
你们的飞行计划被推迟了,听说有个大人物要来,机场这会已经被盖世太保围的像是铁通一样。齐勒在半空中比划了一下:最早明天上午才能走。
这特么能算是好消息么?!赵诚颇为郁闷,这小子是不是被吓傻了,怎么连好坏都分不清楚。
对于我来说是好消息。齐勒得意的笑了起来:至少我又可以有一天不用去办公室啦!
第五百六十一章 在路上8
一直到快三点时赵诚才钻进被窝里,原本打算多眯腾一会,结果齐勒九点半就敲响了房门。他急着为自己的苏联之行采购物资,貌似已经等不及了。
这货不愿意勒索波兰人,也不愿意搜刮犹太人,但是让赵诚付账时却显得理直气壮。老赵也懒得抱怨,这次的生意人家也没少出力,今天的开销权当是在给回扣好了。
第一站是城外的跳蚤市场,与城里那些自发形成的旧货市场相比,这里东西齐全,价格也便宜。
齐勒没敢下车,市场里不少东西来路都有问题,甚至还犹太人在这里兜生意,只要穿军装的一露面,市场上的商贩和客人就得炸窝。
照例先用黑市价换了一些兹罗提,这才开始在市场里转悠。运气还不错,没用多久赵诚就踅么到两张羊皮和几张狐狸皮,都是新的,不但成色很棒,价格也不高。
市场里还有卖小玩意,打火机手表,价格昆明那边市价的两成多,这一趟开销不下,能赚钱的机会自然不能放过。
大约是觉着赵诚付账时挺豪爽,商家还特意送了一个铜酒壶,大约有成人手掌大小,扁扁的,估么着能装三四两酒。老赵自然不会客气,只要不收钱,哥们不嫌累。
进去时空着手,出来时整整背着两个大口袋,好在齐勒够机灵,远远的便迎了上来。
东西往后座上一扔,赵诚好半天才把气喘匀乎。
铜酒壶自然被齐勒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两个镀银打火机也是一个下场,要不是赵诚反应及时,这货还得再手表堆里找几件战利品出来。
两人动作不算慢,等回到城里时依旧过了饭点。下馆子委实麻烦,齐勒买来面包和萨拉米(波兰火腿肠),边吃边往服装厂赶。
齐勒的军衔不算高,但是吓唬那些把着出入口的党卫军和乌克兰看守而言却是足够的。通行证都没出示,那些看守就主动打开了大门。
犹太人被德国人欺负惨了,看见军车路过,远远的就站到路边,脱帽低头,生怕惹上什么麻烦。也有待在原地没有反应的,不过不是他们敢于藐视德国人的权威,看看面色就能知道,这些人已经饿的失去了行动能力。
服装厂的门脸都不大,也看不出生意的好坏来,只能挑一家招牌却最显眼的进去。
赵诚听逃到东川的人说过,能在隔离区开厂开店的犹太人,要么和德**方保持着这样那样的关系,要么干脆就是一些德国官员自己的产业。齐勒是个不得志的家伙,自己又是个外国人,指使人家干活没有问题,节外生枝的事还是算了。
经理是个很圆滑的犹太人,一口德语相当顺溜。对他而言,德**官都是阎王爷般的存在,听清楚要求以后,不仅安排最好的人手来帮着改衣服,还主动找来了鞋匠。
齐勒被人围着忙前忙后,赵诚却觉着有些无聊,于是从车上拿来面包和肉肠,准备继续自己的午饭。
在一帮饥肠辘辘的人面前吃东西很残忍,食物刚被摊在桌面上,屋里所有犹太工人都不由自主的抬起了头。
但是,工人们低下头的速度比抬头时还快。齐勒,虽然没有看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可是在犹太人的眼中,依旧是死神的化身。
三斤多重的圆面包,一个吃下去会被撑的半死。分给二十一个工人,每人不过三四口而已。
计算这种题目,即残忍又无奈,因为屋外还有十几万和他们一样的人。赵诚掂量了半天也没敢把面包分出去,这里是犹太隔离区,仅次于死亡集中营的地界,冒冒然挑战党卫军的权威,用脚后跟也能猜到会是个什么下场。当然,他还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把面包扔到了地上。
随手乱扔东西是个坏习惯,可谁又会在乎呢!
狐狸皮做了件马甲,内里有四个口袋,两个放药品,两个放吃的。缝在大衣里的羊皮上又加了层灰布,防止过于显眼。
皮靴有点难办,它不像大衣那样稍微改动一下就成。要保暖,还得尽量的防水,委实有些难度。
一天,至少要一天才行。鞋匠结结巴巴的解释:否则胶水干不了。
可以,但是我要两双。齐勒竖起了两个指头:要是做不好,我会枪毙你。
赵诚撇撇嘴,心说这特么都是什么坏毛病,要人干活不说,还动不动威胁要杀人,就不怕碰上个宁死不屈的么?
你们都过来,把这个分掉,干活的报酬,明白么。齐勒让人从车上拿来了剩余的食物,两个平底锅大小的圆面包一斤多萨拉米,此外还有小半口袋的土豆,看样子得有十来斤。
两个裁缝一个鞋匠,虽然听到了命令,可是谁都没敢先动手,生怕是个陷阱。齐勒只得自己分配食物,两个裁缝一人一个圆面包,鞋匠得和学徒一起干,所以分到了土豆和萨米拉。
当然,食物归食物,材料钱还是要算的。大衣和马甲的加工费是15兹罗迪,两双靴子是32兹罗迪。考虑到犹太区食物价格高昂,两边都没有赚头。
大头办妥了,购物清单上还缺白色伪装服手套耳套和围巾。服装厂可以搞定前三样,唯独围巾不好解决,而且就算去找人现织也来不及。在场的人都没什么高招,只能建议齐勒去城里商场再转一转。
犹太区很压抑,待一会都会觉得难受。和服装厂的经理交代完事情,齐勒便驱车离开隔离区,出大门的时候,赵诚觉得自己连喘气都顺畅不少。
趁着还有空,齐勒开车回了趟军营,赵诚给他的东西不能老堆在宿舍里,得赶紧寄回国内。如果运气好的话,家里人应该能在圣诞节前收到包裹。
东西委实太多,整整四个空弹药箱才装下。考虑到东线物资也缺的厉害,齐勒留了一部分咖啡和雪茄,不管德国还是中国,去新部队都得带点见面礼,要不然那些老兵油子非搅毛不可。
第五百六十二章 在路上之机场的大人物
寄完包裹,齐勒显得轻松了不少。趁着天还没黑,他拉着赵诚在华沙城里四处乱转,不仅买到了围巾,还从黑市商人那里弄来不少罐头和巧克力。
告诉你个秘密。齐勒一边开车一边说道:东线缺少冬装并不是因为没有库存,而是运输线出了问题,衣服运不上去。
仓库里有你还折腾个屁,直接领一条不就完事了么?赵诚有些郁闷,下午齐勒猫在车上不肯下来,就他一个人在商场里跑来跑去,好么,比打仗还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