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第五十六章 迷茫2
    不管什么时候,这些吸血鬼都能找到最快的利润增长点,赵诚通过发国难财筹集军饷的路子断了。

    几家小店的生意很快走上了正轨,收益很不错。于璐从国外带回了大批的洋酒和咖啡,至少能顶个两年。美容院的生意大火。这些初到重庆的官太太们,正憋得发慌,重庆不比上海南京,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美容院是个新事物,正好对了这帮有钱有闲女人的口味,不但是个休闲的好去处,在哪里开个包间打打麻将帮家里探听一下各种消息也是好的。

    赵诚又写了十来首歌给于璐,大多是邓丽君的成名作,还包括十几首美国的乡村民谣。前世夜里开车巡逻,不准睡觉,也不准看书打游戏,只能打开收音机听广播。没想到还有用上的一天。丫头练熟以后,找人帮着刻了唱片,就在自己开的酒吧里播放,这下子可省了请乐队和歌手的钱。丫头在法国弄到了护照,所有这几家产业都登记在她的名下,沾了外资企业的光,前来打秋风的人基本没有。?

    过完圣诞节,于璐决定坐欧亚航空的飞机去香港,?欧亚开了重庆——香港航线,全程共长1105公里,票价一百八十美元,比战前长了不少。赵诚让她转道去瑞士,那里比较安全,青霉素工厂得有自己人盯着。香港那头也得注册公司,抗战前广东人就没少往香港走私钨沙,这可是好玩意,欧战一爆发,钨沙肯定会大涨。重庆这里有刘富贵他们夫妻俩,孙莹也能帮上忙,所以用不着担心。

    赵诚没送丫头去,他又被派了差。前两天他和于璐上街买东西的时候,被以前的boss看见了,所以给了他新安排。去长沙,那里的伤兵医院需要人手,因为离日本人太近,总部没有人愿意去。

    临走之前,赵诚发去把大部分黄金换成了美元,除去丫头掌握的资金,现在自己还有二十多万美元。五万汇给张伟,仓库那头需要开销;五千给刘富贵做流动资金;十二万汇给了丫头,?9月份滇缅公路开通了,让她先买一批三吨道奇卡车,准备让张伟他们把公司的架子。

    剩下的自己留下备用,没有钱的日子,赵诚一天也混不下去。给周易他们发了电报,让大家办完事就带上六门九二步兵炮和两千发炮弹到长沙汇合,赵诚收拾行装准备上路了。这次东西有点多,肋下枪套里换成了tt33,腰里是二十响盒子炮,各种小零碎换洗衣服和花口撸子都放进背包,还有两挺重机枪都得带着。好在范司令给派了十个护兵,带队的小军官叫刘荣,准备顺道去取九二步兵炮的。

    刘富贵他女人心细,给买了床新被子,去银行换了银元和金条,又把各种药给赵诚装了一大包。

    上船之前,总算有了好消息,武汉大学的磺胺总算折腾出来了。他们自己留了两箱子应急,研究资料和剩下的十二箱成品都带来了,大概能够六百人份的。因为研究人员的船遭了炸弹,短期之内是弄不出新产品来了。留了两百人份的药给刘富贵,研究资料让他赶紧坐飞机送给于璐。

    孙莹找人印了一起阿拉伯语标签????????????????????????贴在药瓶上,药品立刻成了进口货。这东西比金条还好使,青霉素还没上市,美容院来的富婆多,二十两黄金一瓶,肯定有人买一些保命的。剩下的带去长沙,那里的伤员多,能派上大用场。

    赵诚出川的时候坐的还是汽艇,现在已经归了孔家,去宜昌五十块一个人。买票的很嚣张:这是装甲汽艇,跑川江最安全的船,还打下过日本飞机,有钱就赶快,不愿意坐就滚蛋

    赵诚从包里掏出面罩戴着脸上,抽出tt33砸晕了卖票的混蛋,孔家的管事叫嚣着要报复,老赵一脚踹进了江里。

    88军的人都穿着便服,笑嘻嘻的在一旁起哄。东西抬上船,管事的晃晃悠悠的从江水里爬了出来,冬天风大,赵诚怕他感冒,把他又踹了回去。汽艇自己亲自开,给钱也不准上船,就爷们自己走。

    留下码头上一堆目瞪口呆的乘客,汽艇扬长而去。孔家人吃瘪的消息,飞快的在重庆传开,知道内情的都暗笑不已,什么生意赚钱就抢什么,忒不是玩意!这些年被孔家逼的破产的人家不知道有多少,这次可解了气喽。

    码头上有军统的人,很快摸清情况报告了戴老板,老戴也大吃一惊,敢和孔家人对着干的,恐怕还真没多少。老蒋收到戴笠的报告,笑着摇摇头,孔家子弟确实闹的有些过分,孔祥熙还想插手军队,让他们吃点苦头也好

    赵诚一边开船一边破口大骂,抢功劳也就算了,还敢断老子的财路,要脸不要。船走了一个钟头,后面有艘汽艇飞快地追了上来,乒乒乓乓的朝天鸣着枪,几颗流弹打在钢板上火星直冒。赵诚把汽艇下了锚,架起一挺勃朗宁重机枪,等对方靠近,猛的开了火,站在船顶的孔家管事和打手,打着旋的掉下了长江,碎肉沫子飞的到处都是。

    追击的汽艇陡然变成了猎物,赵诚打手势命令对方靠过来,逼着对方所有人跳进长江。搬光对方汽艇上备用汽油和所有能用的东西,然后把油箱里的汽油抽出来洒在船舱里。等自己的汽艇开了以后,远远的朝对方的汽艇里扔了两颗日式手雷。

    轰的一声巨响过后,追击的汽艇燃起了熊熊大火,很快沉到了水里。

    88军的人倒是习以为常,他们多是袍哥出生,打家劫舍杀人放火又不是没干过,赵诚开枪的时候他们笑眯眯的讨论着,真不愧是从南京一路杀出来的。

    船开的不紧不慢,一路上不时能看到被日军轰炸机炸毁的船只,甚至有十几艘民生公司的轮船。

    宜昌到了,汽艇靠岸准备吃饭,顺便找民生公司的人帮忙保养一下船。菜才上桌,进来几个宪兵,端着枪就奔着赵诚走过来了。

    赵诚直接从桌下面的背包里掏出一颗日式手雷,拉开保险就扔了过去。饭店里所有人的脸都白了,当兵的当时就趴下一片,吃饭的老百姓哪见过这个阵势,一个个吓的连滚带爬的往外跑。赵诚悠哉游哉架起了勃朗宁重机枪,掏出盒子炮和tt33上了膛,然后捡起了地上的手雷,在桌子上磕了一下,扔进门口池塘里。



第五十七章 一战长沙1
    这些宪兵不是南京守城的那帮子,没有跟日本人玩过命,听到手雷的爆炸声,又吓尿了两个。

    赵诚朝池塘里一看,居然漂起来不少鱼,吩咐身边88军的几个弟兄拿家伙赶紧去捞,天冷,正是吃水煮鱼的好时候。

    赵诚越看88军的人觉得越顺眼,刚才扔手雷的时候居然没有人离开座位,不愧是袍哥人家。朝带队的刘荣拱拱手,又背包里掏出一支备用的二十响盒子推了过去,算是赔罪了。

    刘荣打小就跟着范司令东征西战,各种场面见的多了,袍哥人家,就算是死也不能丢了自家的面子。刘荣对刚才的事似乎不怎么生气,但是看到那支原装盒子炮的时候,倒是喜笑颜开。

    地上的宪兵终于站了起来,带队的军官一看见赵诚面前的重机枪,立马又趴了下去,生怕这位大爷翻脸。

    88军的人瞧着地上的宪兵直摇头,就这个胆量也学人家抗枪吃饷?!

    带队的宪兵军官终于战战兢兢的说出了原委,果然还是孔家人在捣鬼,他们告赵诚强抢民财当众行凶。???????

    赵诚指着汽艇对那个宪兵军官:这是日本汽艇,是老子带弟兄们在安庆从日本人手里抢来的。汽艇日本人那里多的是,孔家人想要,可以都抢来么!

    宪兵军官带着人走了,他也听明白了原委,孔家人的确办的不是人事。

    池塘里捞出来的鱼不少,老板被刚才的手榴弹吓坏了,使出看家本事,给做了一桌全鱼宴。

    吃完饭,大家正在剔牙,那个带队的军官又来了,刚才他把赵诚的原话发给了上峰,宪兵部门决定不再插手此事。?赵诚觉得刚才自己确实有些鲁莽了,掏出五块银元递了过去,就当是赔不是了。

    孔家的人德行,大家都有耳闻。孔令侃和孔令伟两人的光荣事迹在南京不是新闻,在重庆也不是,川中的实力派给孔祥熙起的绰号是和绅。

    赵诚倒是没当回事,不过是官二代而已,要是逼急了,劳资拍拍屁股出国去。老板的手艺不错,每个人都是几大碗饭下肚,战争年月,能吃饱肚子就该偷笑,何况能吃上好菜。

    第二天,汽艇保养好了,民生公司还特地派来了开船的人。岳阳已经被日本人占领了,汽艇从宜都西侧的老城镇右拐,一路上七拐八绕。

    1939年1月1日上午,汽艇终于到了长沙。?一下船赵诚就愣住了,满眼的废墟和火烧过的痕迹,难道日军已经攻打过长沙了?!还是日本人用了燃烧弹?不应该啊!民生公司的船长看出了赵诚的困惑,长沙着过大火,是被自己人烧的。最近有不少去重庆的军官,都在船上讲过这件事。

    一个多月前,日军占领了临湘岳阳,中日两军隔着新墙河对峙。长沙囤积了大量武汉撤来的物资,为了避免物资遭日军获取,国民政府准备决定实行焦土政策。

    理论上来说,这个战术是对的,坚壁清野,让敌人所到之处没有东西吃没有水喝没有地方住,不但可以打击对方的士气,更能够减缓敌军进攻速度。但是,怎么个焦土法,什么时候放火,怎么放火,这绝对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转的。除了计划周密,还得有高度的组织性。

    长沙开始疏散,湖南省政府迁往沅陵,长沙市政府迁往邵阳,市民则自找出路。11月10日,湖南省主席张治中召开会议开始传达焦土抗战的指示。一旦日军进入长沙30里以内,立即全城放火。

    日军攻陷岳阳两天后,随即向岳阳以南的新墙河攻击前进。新墙河离长沙大约125公里,结果译电员忙中出错,把电报漏译了一个墙字,电文中新墙河变成离长沙仅有12里的新河。?

    长沙民兵自卫队首先得到了电报,谁都没请示便直接开始在城外放火。警备司令部见城外起火,还以为是信号,便全城开始放火。全城死伤人员总数无法统计,至少三万以上。财务损失情况同样无法统计,居民家里的铁锅都被烧化,更何况那些财物?!

    长沙人怒了,湖南人怒了。为了平息民愤,长沙警备司令酆悌警备二团团长徐昆和长沙市警察局长文重孚三人一起吃卫生丸枪子,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革职留任。老蒋视察灾情后,为长沙难民拨款十万元进行救济。

    民间有人做过一副对联,?用来讽刺老蒋和老张。

    上联是治绩安在两大方案一把火!,下联是中心何忍三颗人头十万元,横批张皇失措。这副藏头联,借此发泄对张治中推卸责任的不满。张治中替老蒋背了大黑锅。

    妈蛋,难怪一个个的都不愿意来,赵诚一阵火大。医院都成渣了,除了收尸就是搭草棚,他们上哪里发财去。

    国防部在城内的废墟上设置了临时医院,有几十个医生和护士,伤员也多为轻伤和烧伤。不少护士已经在大火中殉职了,着火那天,医院是第一批被纵火的地方,医院里有很多重伤员行动不便,有护士冲进去救人,结果没能再出来。

    赵诚不是医生,被院长分去干后勤,城里剩下的房子不多,医院只能盖草棚搭帐篷应急。租用民房是不可能了,这大冷天住在室外纯粹是找死。留下两个人看着东西,赵诚给了88军带队的小军官一千块钱,让他带人乘着汽艇去附近的集市买一些粮食和日用品,自己去带人去买盖房子的材料。

    大火后的长沙已经恢复了一些生机,不少摊贩已经在城里的空地上自发形成了市场。有人看准了灾后重建的商机,还运来了不少建筑材料。

    盖房子来不及了,买些木材什么的直接搭木屋得了。赵诚有钱,不仅买到材料,还雇到了不少人手,一天十斤粮食。一直折腾到八点多钟,一排六间木屋,终于在医院附近的空地上立了起来。



第五十八章 一战长沙2
    88军的人当兵之前,大多当过棒老二,各种木工活也算是在行,不仅做出了门窗,还搭了座椅。

    买粮食的人也回来了,四千斤大米,成筐的蔬菜,十来口活猪活羊,几十只鸡鸭,甚至还买了几张床和二十多床被子。赵诚给的钱多,刘荣花的也大方。

    从医院食堂借来锅碗瓢盆,大家开始做饭,猪是来不及杀了,宰了几只鸡烧汤,又烧了一大锅米饭。大家累了一天,都是胃口大开。

    有热饭热菜,还有住的地方,大家很满足。刘荣让人挑了最好的一张床送到赵诚屋里,**不讲民主,更何况还是赵长官自己掏的腰包。天很冷,屋子点了火盆,赵诚很快就打起了呼噜。

    第二天一早,赵诚起床开始跑步,一路上居然看到不少摊贩,很多临时搭建的茶馆米粉店也开了张。挑了家人多的米粉店,花五分钱要了一大碗米粉,老板看是新客,还多加了一勺猪骨高汤,乘热吃下肚子,感觉特别充实。

    老板是个实在人,祖传的手艺,原来也是殷实人家,在街头开了家店面。可惜一把大火,就剩下这锅高汤了,好在家里人没事,家当慢慢再攒就是了。这里离驻地挺近,赵诚丢下两块银元,让老板再做二十碗送给刘荣他们。

    吃饱喝足,慢悠悠的往回溜达,看着满目疮痍的街道,赵诚对老蒋的指挥能力失望透顶。

    花园口炸堤长沙大火,老蒋想学库图佐夫给日本人来个狠的,可惜日本人没有老老实实按照剧本出来演拿破仑。可惜啊,苦了中国的老百姓了。

    老板的米粉比赵诚先到了,刘荣他们都坐在桌子前面,等着长官回来一起开饭,赵诚示意自己吃过了,他们才一起端起饭碗。等他们吃完,开始宣布规矩,既然是范司令派来的,那就暂时算是赵诚的部下,以后每天早上都要出操跑步。塞给刘荣800块法币,弟兄们穿的都是便服,一会自己找铺子做军装,每人一件大衣两套冬装两套秋衣秋裤,胶底鞋和皮鞋各一双。背包毛巾面盆水杯牙刷和刷牙粉都得配上

    88军的弟兄目瞪口呆,他们来之前听范司令讲过,赵长官的弟兄能打仗,看来是钱砸出来的战斗力啊!

    刘荣他们去买衣服了,赵诚去院长那里报到,等着分配工作。院长姓刘,北伐时候就参了军,这次老头受了很大打击,医院被毁了,器材没有了,医院里六百多伤兵被烧死,他很难受。

    赵诚开始给刘院长做心理治疗,巴拉巴拉前世医生怎么开导自己,现在就怎么忽悠别人,再加上邪教和传销洗脑的那一套,刘院长居然缓过来了。看来话疗很有成效啊!

    医院的医生们目瞪口呆的看着赵诚给老院长洗脑,上帝~释迦摩尼~尼采轮番出场,各种稀奇古怪的言论层出不穷。关键是老院长他相信了!还精神抖擞了!

    刘院长振作了,大家的懒散日子也到头了。先是盖房子,各个科室先得解决办公用房,手术室一排盖了十间,伤兵病房也规划了二百张床位;器材药品,马上打报告,同时征召一批中医,解决医药不足的问题;新来的医生护士马上培训,原有的医生留下一半在单位值班,剩下的马上去街头义诊

    老院长交代完工作就去了警备司令部,他们放的火,他们得出血。

    赵诚管后勤,可是不是总管,医院有后勤处长,级别也是中校。搞基建正是发财的好时机,赵诚很有眼力的没凑上去,只是给提了两个建议,修防空洞,搞防火隔离带。处长深以为然,一把大火,几万条人命,大家充分认识到消防重要性,好几个护士的头发都被烧焦了,但现在还没恢复呢!

    赵诚推说自己在安庆突围的时候受了内伤,找医生开了假条,又开始了休假,处长很贴心的告诉他,工作的事情不用担心,同事们能克服一切困难。

    昨天晚上,房间里有点漏风,赵诚换了便服,去集市买些材料,准备把木屋修整一下。

    听护士们说,民众俱乐部和国货陈列馆有集市,日用必需品应有尽有。集市里有盐米公卖处,但是要凭证供给,银行也在那里设了兑换所,想取钱的话很方便。

    赵诚买了一些芦席和石灰,甚至还有两桶水泥和一台留声机,锅碗瓢盆也买了不少。回程的时候,赵诚开始想念自己的福特小卡车了,拉板车购物的确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

    回到住处,刘荣他们已经先回来了,大家开始动手加固木屋,然后开始做房屋的防水工程。城里有人在推销建筑材料,赵诚买了一大批砖瓦木料,木屋再结实也没有砖屋靠谱,再说了,在单位宿舍泡病假,实在不是长久之计。

    新住处的地址选在一片被整理出来的空地上。这里原来是一个小工厂,老板前面就去了国外,至少在抗战胜利之前,不会有人跑过来说土地是他的。

    刘荣出面找了盖房子的人,材料就进场后,就立马动工。冬天不是什么盖房子的好时节,但是赵诚也没打算在这里住一辈子。十间平房,五间做宿舍,餐厅厨房和仓库各占一间,剩下做浴室。长沙毁的差不多了,没地方洗澡太受罪。
1...1920212223...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