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近一个月的袭扰与反袭扰作战,让20军大有收获。杨森司令出面从后勤买了一部分缴获的日械武器和弹药,加上最近的缴获,20军日械团又扩编了一个营,每支步枪都有了4个基数的导演储备。缴获的七九步枪和捷克式机枪,武装了一个精锐步兵连。
全歼日军别动队的战果也上报了战区,薛岳司令官还特意派了调查组。九战区出现了一支穿中**装使用中国武器能够流利的说中国话的日军,这个消息引起了统帅部的高度重视,军统特地为各个战区组织了防谍培训。
赵诚没让20军在战报里提自己的名字,树大招风,安全的活着才是王道。杨森司令觉得过意不去,便托人给赵诚弄了个独立营的编制,独立营就挂在20军。赵诚在小杨司令那里又讨了份手令,兼任了20军驻昆明办事处主任。
4月25日,赵诚带人回了长沙。先去医院领了军饷,照例汇给了曹二宝他们卖粮食买牲口。赵诚还去看了叶顺,20军的伤兵没了不少,叶顺靠着磺胺躲过一劫。看来磺胺是有效果的,赵诚给刘院长留了一百人份的药。
家里的两门九二步兵炮和剩下的九百发炮弹,让叶顺带给多了杨司令,20军缺重武器,两门九二炮对他们来说是大杀器。赵诚准备试着做反坦克地雷,枯水季节的新墙河,挡不住日本人的坦克,前线没有反坦克武器会死很多人。
周有福和张连胜在医院收拢了不少人。磺胺红烧肉,加上独立营从不抛弃伤员的战绩,50多个伤愈老兵主动加入了独立营。赵诚掏出三十两黄金,换了一千八百多银元,每个人发三十块见面饷,剩下的给了周有福当路费。除了弟兄们身上的家伙,只留下两具掷弹筒十支三八大盖和两挺勃朗宁重机枪,剩下的物资电台磺胺和日式武器弹药,让周有福带着新来的弟兄送去陕州三门峡。曹二宝那头离日本人太近,得有点老兵和重武器撑场子。赵诚给他们带了口信,多养点牛羊,等过几个月玉米下来以后,那些玉米杆可以粉碎了做饲料。
五月三日,广播里传来了重庆被轰炸的消息,赵诚赶紧给刘富贵发了电报,刘富贵很快回电报了平安。4月底重庆的浓雾渐渐散去,日本人开始了猛烈空袭。好在几家店面位于城乡结合部,四周又长了不少大树,鬼子根本就没注意这一带。
听那些来做美容的太太们说,5月3日和4日的轰炸总计炸死市民3991人,炸伤市民2287人,大批市民无家可归。外国教会和不少国家的驻华使馆都遭了殃,连德国大使馆也挨了炸弹。年前盖的九百间房子全住满了,孙姑娘把那里提前改成了大通铺,不但没收房租,还每天提供两顿稀粥。磺胺都卖出去了,加上几家店面的生意,一共赚了四千两黄金。
赵诚拍电报和于璐商量了一下,留下三百两给刘富贵应急,七百两发给曹二宝他们继续囤粮食和招兵买马,剩下的都用来救济灾民。他还特叮嘱刘富贵,来店里的客人多要继续加固防空洞。剩下的三千两都交给孙莹救济灾民,别盖房子,先以工代赈用竹子在郊区搭棚子,这样可以多帮一些人。
6日,广播里又传来坏消息,汪精卫通电投敌了。赵诚倒是给军带来了好消息,地雷太复杂,只弄出几箱子,但是反坦克手榴弹弄出不少。
长沙城的铁匠铺,全部被20军征用了,一口气整出两千多枚。设计方案很简单,以德造手榴弹为原型,扩大弹头部分,把装药量增加到800克,弹头上装上强力磁铁,除了手掷外,还可以用长杆子挑着这种手榴弹去炸战车履带。家里的炸药存货只造了50枚,杨森司令在看了使用效果以后,特地从战区弹药库里调来了1吨炸药。
事情办完了,赵诚准备按计划去昆明,周有福带着人先出发了,他们还带走了那些缴获的大衣,虽然现在用不着,到了冬天可是好东西。院子和缴获的日式雨衣留给了刘院长,医院的病房修好了,可是宿舍还没着落,马上雨季要到了,总不能还让大家在帐篷里凑合。院子剩下的几头猪全宰了,伤员们接连吃了一个礼拜的红烧肉。杀鸡的时候,院长没同意,都是母鸡,可以留着下蛋给到了伤员们补充营养。
家里要带走的东西不多,一辆卡车绰绰有余,除了不多的武器弹药,就是几袋粮食和几桶备用汽油。屁驴子开道,车队出发了。
赵诚打听过道路,去昆明是三条道。一路走海路,由长沙经粤汉铁路到广州渡海到海防,再转滇越铁路到昆明。现在广州丢了,走这条路基本上等于给自己找不自在。另一路走陆路,先到益阳,再途经常德沅陵玉屏贵阳?安顺盘县到达云南平彝今曲靖市富源县,然后就能到达昆明了。全程大概1200多公里,步行得一个半月,开车也要十来天。这条路线比较坑爹,但是遇到日本人飞机轰炸的几率比较小。?
赵诚选择了后者。
民国的公路很坑爹,对于开惯了高速公路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砂石局面泥结石路面各种土路,车速根本没有办法超过三十公里。不时出现的鸡狗,横穿马路的孩子,自发形成的集市,让车队的速度比跑步快不了多少。遇上赶着牛羊去吃草或是回家的孩子,甚至还要停下车去等。赵诚没去过非洲,但是感觉民国的道路交通状况和后世的非洲相比,估计也就是大哥二哥的水平。
第六十五章 我们的家在昆明1
赵诚可是听20军的参谋们说过,湖南省公路通车里程可是居于全国首位的,竟然就是这种水平。这要是出了湖南,得是什么鸟状况?!
开了三个钟头,开车的累的不清,坐车的也不舒坦,过了沧水铺,赵诚再也扛不住了。路过一个小集市的时候,大家一致同意找地方吃饭。骑三轮摩托的两个弟兄已经成泥猴子,下车的时候都是晃晃悠悠的。
集市上有个小饭馆,院子里刚好能停车。馆子里地方不大,三张方桌,几条长木凳,柜台上方挂着几块腊肉,后场则是两个大火灶,一个蒸饭,一个煮菜。
张连胜看了一下,说是饭菜还凑合。可老板娘洗尿布的盆子,分明是刚才洗碗的那个。老板说了,前后三十里,就他一家馆子。弟兄们自己动手把碗筷用开水烫了一遍,又让老板切了一碟子腊肉,就着大蒜头凑合着吃吧!
店里还坐了一大家子逃难的人,听说卡车要去益阳,主动帮他们付了吃饭的钱。那家人里主事的是个老爷子,衣着打扮看着家境不错。那老爷子凑上来给大家作了个揖:长官行行好,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求长官行个方便,搭我们一段。说完便塞过来一叠纸币,估么着有个两百块左右。
赵诚愣了一下,老人以为他嫌少,便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金戒指。
张连胜他们跟着赵诚的日子久了,知道赵长官没见过这种事情,便把他拉到屋外,仔细说了其中的门道。
淞沪会战开始后,部队的驾驶兵们发了横财。俗话说是发动机一响,黄金万两。他们出差的机会多,所以外快也多。胆子大的在军需物资里夹运烟土,胆子小的也敢倒卖车里的汽油。至于路上收钱让人搭顺风车,那根本不算什么。只要肯多出钱,就算军车上装的是炸弹,那些驾驶员照样敢搭人?
南京会战之后,逃难的人太多了,他们不惜重金行贿,只要驾驶兵肯让他们搭车,就算代价大一些也无所谓,有些驾驶兵口袋里的钞票比团长都多。
逃难的人中有不少女学生,很多都和家人失散了,不少驾驶员以让她们搭车去后方为条件,心善的收点钱,无耻的就直接把人家姑娘睡了!更有那缺德的,还强迫人家女学生嫁给他。
赵诚听的一头黑线,他没收法币,只是把那个金戒指拿给了张连胜。上回偷袭岳阳,打伤日本人的师团长就是张连胜的手笔。
吃过饭又歇了一会,赵诚让那逃难的一家人上了卡车,车队又继续出发。吃完饭的时候,总算到了益阳。
益阳也是个历史名城,三国时,关二爷单刀赴会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里是通往大后方的交通要道,秦代就有咸阳(长安)经益阳通往两广的驿道。还有从长沙通往贵州的湘黔大道全长612公里和通往四川的川湘公路全长1390公里,都是抗战前紧急修成的,为了抢工期,民工技师一共伤亡了6000余人。
晚上,大家就住在汽车路上的清江旅社,赵诚决定在益阳修整几天再走。无他,中午的腊肉不干净,几个家伙都在拉稀。赵诚看见了腊肉上有苍蝇,根本就没下筷子,所以躲过一劫。去药房给吃货们请来了大夫,伺候他们喝了药,大家累了一天,都早早的睡下了。
第二天早上,吃货们依然手软脚软,但是已经不跑茅房了,赵诚让他们躺着休息,自己一个人去街上闲逛。
日本人还没有顾得上这里,所以益阳古城里依旧繁华,长长的麻石街上商铺林立,街面上的商号的牌子一眼望不到头。在卖煤油的店里赵诚还遇见了熟人,老板过年的时候就是从自己这里进的货;布店里也看到了自己卖的日本花布,老板还起了威风的名字,常胜牌。
掏钱买了一百瓶五粮液,前世喝不起,乘着身上有钱多买一些,留着慢慢喝。付了钱,小伙计推着小车直接把东西送去旅馆,服务态度真是没话说。街上有不少药店,发烧感冒头疼拉稀的药都有,路太远,老板听说客人准备去昆明,还特意推荐了蛇药和治瘴气的药,反正不差钱,干脆多备一些。
挑了一家干净的饭馆吃的中饭,?楼倚河边建,河水楼下流。菜好,风景也好。擂茶河鱼豆浆晶豆腐花松花皮蛋,流水般的端了上来。滋味比昨天的路边店,好的不是个事,一帮倒霉孩子,没口福啊!
老板还帮着叫来了唱曲的小班子,?正宗的益阳花鼓戏《三女抢板,赵诚听不出好坏,但是看着临桌的客人听摇头晃脑,直接拍了两块银元的赏钱在桌上,客人们不看戏了,开始像看傻子一样盯着赵诚。结帐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真的给多了,一桌菜折成银元才六毛。哥有钱,不在乎。昂着头就出了门。
街上有家太和书店,里面的书还挺齐全,自己买了<三国演义>和<本草纲目>。给旅社里的那帮家伙买了一堆小人书,教了一年半,他们最多只能认识二百多个字,也就凑合着看看这种低级读物。
晚上,赵诚依旧大鱼大肉,其他人只能捧着饭碗在喝稀饭,大夫说了,他们只能吃清淡的。
第二天,病号们继续在家休息,赵长官独自去了茶社,昨天的擂茶感觉不错,今天继续。路上买了锅碗瓢盆和一堆调料,再往前走说不定就得自己做饭了。帐篷和蚊帐也做了准备,万一要睡在荒郊野外,没有这些东西会出人命。
吃完饭的时候,兵变发生了,那帮吃货一直要求吃荤的,赵诚没有办法,只能让老板给他们做皮蛋瘦肉粥。
当大家准备继续上路的时候,生意又上门了。饭店老板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他们车上有盐,特地跑上门来求购。益阳的盐也限购,日本人封锁长江后,现在吃的都是四川运出来的井盐。虽然价格不高,可是不能按时配给,这让开饭馆的怎么活。听说武汉失守前,武汉贮存的常备盐,除一部分运到了长沙,其余的几十万旦盐都让国民党专员刘翔侵吞了,据说湖北省主席陈诚从中捞足了好处。
赵诚没有收钱,他把一百斤盐换了四十斤腊肉,是正经的好腊肉。路上逃难的人太多,天知道能不能买到吃的。至于剩下的盐,老板们说了,贵州那头才是真缺盐,有的地方,盐比大洋和烟土都好使。
六十六章我们的家在昆明2
湘黔大道上不时可以见到逃难的人群和溃兵,有时因为成群结队的难民太多,车队不得不停下来等待。
因为去昆明运货的汽车颇多,沿线新开了不少小饭馆,倒是不至于饿肚子。张连胜他们被拉肚子拉怕了,说什么也不愿意在那些脏兮兮的小馆子凑合。好在车上有粮食腊肉,各种调料备的也足,途经崔家桥的时候,看到镇上有卖新鲜蔬菜的,用盐换些回来,自己下锅炒炒就行。
五月中旬的天气,不冷不热,路边的草丛里,时不时的能看见野鸡野兔出没。一个上午,走走停停速度始终上不去,张连胜居然远远的用弓弩打到野兔,中午吃饭的时候还多加了个菜。
路上照例有塞钱要搭车的,没理会那些商人,大家挑了些老弱妇孺带了一段。就这样走走停停,80公里的路程,整整开了一天,才到常德境内的德山镇。
还是有高速公路好,哪怕是收费高一些也行啊!赵诚再次泪流满面。
常德是湘西北门户,也是川贵物资集结中心。抗战爆发以后这里人口激增,南来北往车队要在这里修整,各种货物要在这里集散,四平方公里的常德城内繁华异常。赵诚决定在这里保养一下车辆,采购一部分物资。弟兄们身上穿的还是春秋装,天气有点热了,得赶紧买几件夏天穿的衣服。
弟兄们在家保养车辆,赵诚进程搞采购,他最有钱,所以又被敲了竹杠。一条备用轮胎,一坛子淹大蒜头,每人三套换洗衣服,还有一堆零食。
大家都喜欢上了小人书,这是旅途中最能解闷的好东西,?街上的人说去年新开了一家生活书店,赵诚在书店里没看到小人书,但是看到了马列和著作以及宣传抗日的《新华x报等书刊,一打听才知道这是八路军办事处生活书店总店管理处的分店之一。趁人不注意,往老板的饭盒里放了根十两的大黄鱼,希望他一会别被噎着。
晚上,弟兄饱餐了一顿常德钵子菜酱板鸭,走到哪吃到哪已经成为吃货们的习惯了。
第二天早上,嘬了一顿常德米粉,弟兄们换上新衣服又开始了旅途。
过了常德,路上的难民多了起来,长沙附近迟早要成为战场,所以有条件的家庭都在往四川或是云贵逃难。
路上有不少烧炭的汽车,现在的汽油多为军用,普通人很难搞到汽油。赵诚他们要不是在岳阳缴获了一部分汽油,现在也得在靠腿在往昆明溜达。
照例有人请求搭车,老规矩,只搭老弱妇孺,三十公里后放下,再搭另外一批。
路况不好,人也多,车也多,车速最高的时候也没超过15公里,天快黑的时候车队才到,沙坪镇,原本计划在沅陵过夜成了泡影。?
到处住的都是逃难的人,几家小旅社挤的满满的,连屋檐下都躺着人。好在天气不冷不热,在睡在屋外也能凑合。
车停在镇外的一片小树林外,做晚饭的篝火,引来了几十个同样睡在野外的难民。
荒郊野外的危险很多,除了土匪还有各种野兽,人多的地方总会安全些。卡车让给了老弱妇孺,弟兄们自己想办法凑合一夜。
用火烤干了地面,雨披往地上一摊就是床,几块缴获的日本天幕连在一起就成了帐篷,没有旅馆舒服,总比直接睡地上强百倍。照例架起了重机枪,安排好站岗和换班的弟兄,出门在外小心一些总没有坏处。
半夜的时候,赵诚被推醒了,上风口的草丛中传来了急促的嚓嚓声,大家悄悄地打开枪的保险,端枪上膛,瞄向声源。
是不是土匪?赵诚心里直嘀咕。就当大家准备放两枪把对手吓走的时候,几头野猪跑从草丛里钻了出来。车上的妇孺不知碰到了什么,静静的夜里,啪的一声传出去很远,野猪突然停顿探头张望。
开火。赵诚一声令下,他瞄准野猪的肩胛,打中胸膛;其他弟兄大多瞄准头颅打脑袋。野猪群被放倒好几只,其他的野猪落荒而逃!
四周的露宿的人都被惊动了,几个孩子吓的嚎啕大哭,大人们也吓的瑟瑟发抖。腿快的已经拎着行李跑出去好远了,剩下的也拉起家人开始跑路。只有一家人和几个学生摸起棍棒上来帮忙!?????
大家重新点起熄灭的篝火,弟兄们和几个学生跑过去拖回了两头野猪。一大一小,足有三百斤,宿营的地方离小溪不愿,大家烧了开水就开始收拾。
野猪看起来很大,出去头蹄下水只剩下一百六十多斤肉。
来帮忙的那家人,当家的是位老爷子,姓周,是位医生。早年在日本学过西医,还有一手祖传的针灸手艺,归国后在吴佩孚大帅手下做了中校军医官。后来吴大帅的队伍被打散了,周老爷子就在武汉落了户。
老爷子亲自出手炮制的猪皮猪胆猪肚胃和猪头骨,这都是好药材。猪肉用盐腌了,头蹄下水和骨头烧了汤,每个人都吃了好几碗。那些逃走的人回来了,拿出饭碗也想蹭些吃喝,看见老兵们的眼神又都缩了回去。指望别人拼命,好让自己先跑。天下哪有那么多便宜事情。
有那胆子大的,悄悄凑到锅边来哀求:孩子小,行行好,给口吃的吧
张连胜他们毫不留情的将人赶开,东西多的吃不掉,宁可倒掉也不能给这种人。怕死就去挖野菜啃树皮吧!
车上的孩子们都醒了,刚才都被枪声吓哭了,现在一个个正捧着肉骨头啃的正欢,全然忘记了刚才的可怕遭遇。有个年龄稍长的抬起头问赵诚:叔叔,吃的这么多,为什么不分点给他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