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更让农民们难以接受的是,今年还普遍实行粮食随赋征购。按照财政部的规定,征一购一,三成付现七成发给粮食卷。这个政策在作为战区的河南湖南河北等地造成的影响尤为突出,因为征购的价格远低于市价,而且只付粮食库券或是法币储蓄券。相当于军队和政府利用一张张白条,就把老百姓辛苦一年的成果给弄走了。

    曹二宝自然是不肯吃这个亏的。之前向各县租地,光是打通关节的费用就花了22万大洋,加上预付的租金和兴修灌溉设施的资金,前前后后掏出去近70万美元。按照和河南地方的约定,最初的十二万亩荒地,免税期五年;后头的九十万亩,免税期三年,每年每亩只用给各县府大洋2毛钱的孝敬。可惜,省府的大佬们突然翻脸不认账,变着法的撕毁了合同,只给保安旅留下四十万亩的口粮田。

    现在省府一张口就是1800万斤麦子的田赋,外加同样数字的征购粮,如果再算上其他捐税,家里今年夏天的收怕是连喂鸡都不够。

    这年月,粮食就是命,家里两万多人枪,要是叫一帮酸文人占了便宜去,估计会被人家给笑话死。再说,连着两年闹旱灾,不少地方连树叶都能卖出好年景的粮食价来,真要是叫人家牵着鼻子走,怕是会后患无穷。

    不过,河南地方前来征税,毕竟占着国家大义的名分,不支应一点也说不过去。赵诚盘算了一下,今年以来东川赈济灾民,耗费粮食大概两千万斤左右,虽说都是玉米山芋干之类的粗粮,毕竟也是粮食不是,再加上保安二旅自己的口粮和支应几家友军的粮食,做个三千二三万斤的花账是没有问题的。一来一去,只要再掏出点就能把那帮收税的打发掉。

    打定主意以后,赵诚给曹二宝回了电报,让他从库里调出二百万斤陈玉米来,名义上也得斟酌一下,抗战捐也好灾民赈济粮也罢,反正不能叫税粮,省得以后没完没了的被敲诈。

    粮食给了,扫除隐患的工作也得做。

    上半年,国府推销美金公债和美金储蓄基金,因为政府的信用记录向来不佳,所以应者寥寥。加之有平准基金和《五亿美元借款协定做后盾,法币币值一度有所回升,6月初时,重庆黑市上法币17元就能换到1美元,即使是缅甸失守后,美援物资通道被截断的大环境下,随着5亿美元借款的到位,美元的黑市价与1比20的官价也相差无几,套利空间还不够黑市商人的人情开销。所以不管是美金公债还是美金储蓄基金,都出现了大面积的滞销。

    为完成销售任务,有关部门不得不大肆劝销摊销,还下令各省售粮时都必须向购粮者搭销美金储蓄券。9月初时,重庆方面甚至组织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劝购动员。可惜,除去那些急着向四大行借款的商户,压根就没有人替政府分忧。

    作为人口大省,河南的指标自然不会少!虽然天天开兵见仗,可上头摊派下来的数字依旧一加再加,据说比滇黔两省加起来还多出几分。对于省府那些大员们而言,销售压力几乎不亚于征购粮食和征募壮丁。

    法币肯定是要贬值的,别人不知道,赵诚却清楚的很,他没指着发国难财,可是弄点小钱补贴军费开支总是不错的。之前已经通过索伯特银行吃进了大约五百多万美元的美金公债,这次索性帮人帮到家,把河南地方承担的销售额通通拿下。

    当然,肯定不能大张旗鼓的去要,多少还得装出些不情不愿的样子,没准还得和人家讨价还价要些好处。比如,减免陕州地方一部分人头税;比如,将一部分和陕州保安旅不对付的官员调离;比如,尽量不从保安旅各农场雇佣的青壮年中抽调壮丁;再比如,让中央银行多调拨一些小额法币来陕州。

    这两年,为节约发行成本,同时也为了运输上的便利,中央银行的大佬们下令尽量多印发大额法币,闹的小面额票子反倒成了稀缺货。

    日本人也是频频出手,想着变着法的捣乱添堵。为尽量套取大后方的军需物资,同时也为了达到扰乱大后方金融秩序的目的,他们对法币采取了拒新吸旧拒大吸小的策略。例如,战前中国银行通过英商罗纳德印钞公司印刷的水印法币,在中泰边境购买走私物资时,每百元5元10元的小钞可当做新币115至116元使用,有时甚至可以达到121至122元的高价。再比如,在走私重镇安徽界首,日方煽动不法商人及汉奸,凡购买自沦陷区流入的奢侈品,一律只认法币小钞,美名其曰防止有人借假币套利。一来二去,河南安徽,乃至陕西陕西等地,陆续出现小面额钞票难以为继的局面。市面上,用百元面额新钞票兑换二元五元十元等面额的小钞时,每千元的贴水一度达到了三百元。至于作为辅币使用的当十铜元,已经由战前每元法币兑换350至360枚,生生被炒作到每元法币只能兑换90至100枚,甚至还有升水的空间。一些城镇,老百姓在买卖针头线脑之类的小物件时,因为零钱匮乏,不得不以物换物,甚至使用邮票米麦之类来代替辅币。

    平头百姓用小面额钞票买点沦陷区来的走私货,不过是为了让家里日子过的松快些,一些有权有势的家伙可没少用日本人的政策发国难财!索伯特银行一份秘密报告中提到,在四大行不少员工都在用小额钞票和日本人喜爱的旧钞人头钞牟利,他们在下款给民营银行银号钱庄和商家时,每万元皆会索要好处费二三百元至四五百元,搞的业界和商界苦不堪言。

    老话说的好,敌人坚持的,就是我们要反对的!既然日本人铁了心的要拿小额钞票作伐搞事,那就陪他们斗到底,无非就是些印刷陈本而已,些许小钱,赵大爷还掏的起!

    作者 八扇门老王 说:民国17年,国民政府宣布田赋归地方省收入。民国27年,某地规定一等上则亩征田赋052元,中则047元,下则042元;二等上则亩征037元,中则032元,下则027元;三等上则亩征021元,中则016元,下则011元。另,1942年,豫西陕县一代,一亩地的税大概87斤小麦,折合6市斗。




第七百一十六章 心有不甘的肥羊
    1942年9月,注定了是一个要被历史铭记的月份。

    苏联战场,继莫斯科陷入重围后,斯大林格勒战役也进入了最残酷的巷战阶段。德军及部分仆从军,与苏军九万守城部队在城内日以继夜的厮杀着,每一堵墙每一个房间每一间地下室甚至每一堆废墟,都是争夺的目标。德方攻势伶俐,苏联人死战不退,成营成团的部队投进去,往往连个水花都没能溅起来,就在硝烟炮火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太平洋上的战事也日趋激烈,日美两军围绕瓜达尔卡纳尔岛不断增兵,太平洋舰队和联合舰队都拿出了最大的力量来支援陆上作战。可以预料的是,一场不亚于中途岛海战的较量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国内战场倒是显得平淡了许多。浙赣战役结束以后,中日两军虽然都有心做些什么,可是日军苦于兵力匮乏,不得不放缓了大规模用兵的节奏。**也没有乘势发动反攻,除去兵力装备弹药不敷使用的老问题,军粮匮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河南大旱河北大旱山东大旱广东大旱!村村焦黄一片,插标自卖的灾民随处可见,不少战区,一线作战部队都在饿肚子。

    粮食,再一次成为了举国关注的话题。

    赵诚自以为使些手段就能躲掉河南地方摊派的税赋和征购,很明显,他低估了那些大员的决心。

    曹二宝回电称,购买美金公债一事进展的非常顺利,但是河南地方在征购粮食的问题上却毫不退让。为阻止保安旅运粮入陕销售,河南省府和警备司令部特意在灵宝火车站设立了稽查点,专门负责稽查走私粮。按照张贴出的公告显示,凡每次运粮入陕数额在10石以上者,必须报请省粮食局核发许可证后方可购运,如私行购运销售的,一经查实,粮食一律没收,并课以市价5至10倍的罚金,相关人员交豫西警备司令部按照《非常时期违反粮食管理治罪条例惩办。战区司令部那边还传来一个消息,说是河南粮政局长卢郁文已经正式向省府行文,要求全面推行按田亩征收军粮,就差没指名道姓逼着陕州保安旅交粮食了。

    很快,杨福临从重庆也发来一份加急电报。刘富贵的一个关系人透露,9月9日那天最高当局在西安召开了军事会议,特意将军粮供应问题列入重点讨论议题。蒋委员长强调,必须对富绅地主加大控制力度,军政部将授权各战区长官部调查民间粮食,凡是产粮百石以上的大户人家,不论是什么身份,一律交由各省政府管理统制,以备不得已时就地征购,补救军粮供应上的困难。蒋委员长还提出,所谓军粮问题,主要还是人的问题是干部的问题,以后地方官员的考绩,军粮占百分之三十五,兵役也占百分之三十五,其它占百分之三十尽管没人知道委员长的具体想法,但是可以肯定,这番讲话是有所指的!

    没等赵诚想出对策,陕州的第三封急电又到了。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鲁苏皖豫边区总司汤恩伯突然宣布要在洛阳宴请战区和全省军政要员,目的只有一个,向省府的大员们催要军粮。据传闻,老汤之所以不顾规矩摆出鸿门宴,是因为得到了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的默许甚至支持。

    在几天前的军事会议上,蒋司令官特意向最高当局汇报了河南大旱缺粮的情况,希望中央予以重视。可河南省府的李主席却信誓旦旦向最高当局保证,河南夏收情况还算不错,至少能有往年八成的收获,所谓灾情尽属无稽之谈。

    谁都没想到,蒋司令为民请命,临了却在大会上被委员长好一通臭骂。现在,战区司令部各位大佬的意见高度统一,什么体恤民情什么顾全大局,狗屁!征粮就是河南省府的事,要么拿出欠下的军粮来,要么乖乖辞职滚蛋

    看完电报,赵诚禁不住苦笑一声。河南地方官还真是够混蛋的,为了头上的乌纱帽,居然能把几千万人的死活不当回事。现在郑州市场的中等小麦价格各已经涨至每市斗80余元,靠近黄泛区的一些县份,小麦市价已至140元,大米更高达200元。说的直白一些,河南粮价最贵的地方,每斤大米的价格是70美分,每斤机磨面粉(每百斤面磨出72斤面粉)的价格是61美分,即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佬也吃不起这种天价粮。

    想来省府那帮官员肯定没有勇气和汤恩伯讨价还价,也不会自己掏腰包来填补军粮上的亏空,更不会老老实实的辞职受罚。如此一来,除去死了命的刮地皮从老百姓嘴里抢口粮,还真找不到第二条路。

    陕州保安旅是河南最大的地主,即使有家里几万人枪做后盾,这回也免不了要被人家敲竹杠了。退一步来讲,如果粮食真能被全部充做军粮,亦或者拿去赈济灾民,当回肥羊也问题不大。问题在于,中间伸手占便宜的人实在太多太多。地方征收的官员上过个手,最少要贪墨两成以上;负责运输保管的人过个手,手续费至少又是半成;军队也是贪腐的大户,吃空额只是最最普遍的做法,用新粮换回陈粮来吃差价,克扣军粮售卖,才是军官们最主要的财源。一向到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要拿去塞狗洞,估计弟兄们谁心里都不会好受。

    可是,形势比人强,大约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尽量止损!

    河南地方二百万斤陈玉米必须尽快交付,其余部分以保安旅自用的名义搪塞过去。毕竟保安旅养着五千多孤儿难童,每天还要向豫东豫南灾区运送上万斤粮食赈灾。

    然后,还要主动出击,赶在战区司令部开口之前,拿一部分粮食来孝敬各级大佬。这一块至少也得五十万斤朝上跑,如果上头还不满意,就把家里对36集团军以及芮城平陆守军的资助公开化。比如,直接向上头提出这些部队的粮食由保安旅直接供应,理由也简单,一来可以省去地方征购的麻烦,二来么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损耗,减轻民众的压力。36集团军以及芮城平陆守军加起来有三万两千多人,人吃马嚼的,每年至少要一千八百万斤粮食,光是运输费一块就得小十万大洋,这笔钱作为利润分润下去,方方面面都能占着光,应该会打动那些想捞钱的家伙。

    最后的一步,也是最紧要的,大灾已经无可避免,想办法填补欠收带来的亏空。种些收成少但是耐旱的粮食,甚至还要放弃一部分不易浇灌的耕地,提高灌溉设备的使用效率,总而言之,只要能多弄两口吃食,要穷尽一切办法。



第七百一十七章 无奈的吐槽
    训练,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还指挥弟兄们和偷袭汀江机场的日军航空兵打了几仗,整个九月,赵诚过的相当充实。

    鉴于印缅边境的局势仍在恶化,英军高层一度想组织一次突袭,摧毁日军布置在朗单的野战机场,减轻边境部队的压力。按照计划,突袭行动的主力是29架兰开斯特式轰炸机,两个p51战斗机中队将为他们提供掩护,以此应对途中出现的各种麻烦。不过,赵诚却对英国人的计划毫无兴趣。一座野战机场而已,费心劳神打上一仗,除去能提升一些士气,对于战局的走势毫无帮助。许是英国人自己想通了,又或者原本准备用于突袭的兰开斯特式轰炸机没能及时到位,行动最后不了了之。

    没过多久,一份情报证明了英国人的计划确实是个鸡肋。日军在朗单机场压根就没布置几架飞机,相反,高射机枪和高射炮倒是有一打,要是突袭部队真的去了,少不得会丢掉几条甚至几十条性命。

    十月份的日子更加无聊!日军忙着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和美国人死磕,偶尔还会派部队骚扰一下龙陵要塞区。至于印度这头,边境上依旧枪声不断,隔三差五还会碰上小规模的空袭,但是战局大体上还算平稳。有经验的指挥官们都能隐约感觉到,日军上层似乎出了什么问题,否则进攻早就开始了。

    有可口的饭菜,有干净整洁的床铺和被褥,还有舞会和酒吧解闷,要不是时不时响起的空袭警报,汀江机场几乎副感觉到战争还在继续。

    双十节那天,正在美国进行技术交流的豹子突然传回一个好消息来,第一批改进型野马战斗机终于被工人推出了北美航空的生产车间。新式战斗机的火力更强速度更快,低空缠斗时更加灵活,比家里正在使用的p51b型战斗机明显要高出一个档次。

    因为北美航空的主要精力都用在生产b25和p40上,p51c的产量极其有限,每天的产量也就能装备一个分队而已。新飞机还遥不可期,弟兄们不得不就汤下面,继续用老型号进行训练。虽然是这样,大家依旧非常知足,比起空军装备的那些p40p43p66,甚至i15i16之类的破烂,即使p51的早期型号也是神话般的存在。

    相对于东川系飞行中队自给(买)自足的装备供应模式,国府下属的空军日子就要难过许多。买飞机的钱基本靠借,捧着钱能不能买到飞机,还该得看英国佬和美国佬的脸色。

    有可靠消息称,九七空战后,卡拉奇的工厂内还有四十余架属于中国空军的p66和p40等着接收,但是重庆方面拖了一个月,只有寥寥几架p40被运回中国。部分美**方高层人士拒此认为,国民政府对战斗机的需求并不怎么迫切。9月中旬,50架a28b郝德逊轰炸机的采购计划被美方取消,理由是美方认为作战飞机应该先满足英美苏三国的作战需要。10月中旬,又有消息传出,史迪威公开宣称除非中国空军能充分使用现有的战斗机,否则不必再提供额外的战机,即使有额外的战机,它们也应该被编入刚刚成立的美国第十航空队。

    不可否认,空军方面在战斗机使用方面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不少美国人也有意无意忽视了一个事实,他们提供的飞机很烂!至少比日军同时期的装备落后一至两代。所以自民国26年淞沪会战开始,**精锐飞行员不得不用性命来弥补和对手之间装备上的差距。开战不到半年,高志航刘粹刚李桂丹乐以琴等四大天王全部阵亡,随后几年涌现出的四小天王中,梁添成黄新瑞阵亡,陈瑞钿几度重伤,就剩下一个被日军尊称为‘荒鹫’的柳哲生不停的在各个战场上奔波。优秀的飞行员越打越少可用的战斗机也所剩无几,最困难的时候,中国空军所有可动用的家当只有65架飞机,几乎真的成了空军!

    万幸的是,在美国培训完毕的菜鸟们陆续归来。数量不多,绝大多数都没有经历过战火的考验,但是好歹弥补了一部分人手上的缺口!

    可是谁又能想得到,就这么点宝贵的种子,还有不少因为p66该死的设计缺陷平白丟了性命。仅仅在飞机从汀江机场启程回国之前就发生了17起事故,16架飞机彻底报废,14名千辛万苦才通过美式训练的飞行员或死或伤!

    除去装备落后人手不足的问题之外,空军的油料补给和备件补充也出现了问题。滇缅公路被切断后,国内所有紧缺的军需物资都得依靠驼峰航线进行输送,分到空军头上的那点运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现在训练和作战消耗全都依赖于国内微薄的库存,空军前敌司令部只得指示各战斗机中队把训练时间数一减再减,省下油料以备战时之需。

    兵强马壮的美国第十航空队,也就是9月中旬才被美**方收编的陈纳德飞虎队,同样也面临着不少麻烦。人员不足油料短缺配件短缺,有一段时间,连机械师们甚至找不到足够的轮胎用于补充损耗。用陈纳德的话来说,如果不是靠着赵诚赠送的那批p40f,整个九月上旬,部队几乎只能用风筝来抵挡日军的进攻。

    当然,陈纳德也不是没有争取过新的补充,毕竟飞虎队被收编之后各种损耗理应由美**方来提供。他希望把空军力量扩大到总数为105架战斗机和42架轰炸机,这样或许能在中国战区与日军争夺制空权!计划遭到否决之后,陈纳德放弃了昂贵的轰炸机,而是为手下的小伙子们申请了200架p40,可是他的报告却根本没能递交到美国国内,史迪威半路截胡,直接在文件上批注了鲜红的no!

    该死的政治!死心眼的政客!小心眼的史迪威!赵诚恼火之余,总是忍不住骂上两句。因为害怕这些话被有心人传到史迪威的耳朵里,他还只能私底下表示不满。万幸的是,家里在缅甸战役前就积攒了足够多的物资,战役后期抢运行动中弄回的油料物资,更是多的让人嫉妒。

    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鉴于国内吃大户的风气太浓。以至于东川那头都没敢公开为参与抢运行动的弟兄记功,周易只是私下发了些奖金作为补偿。
1...248249250251252...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