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消息传到重庆,赵诚顾不得高兴,赶紧给盐亭那边的人马下达了封口令,严禁将打出石油的消息外传。
这年月油料就是部队机械化装备的命根子。特别是缅甸失守以后,国外进口油料的途径基本断绝,国内石油生产量也相当有限,单位就只能靠着国府的那点库存过日子。黑市上头汽油几乎可以当做硬通货使用,以至于军政部交通司航空委员会液体燃料委员会战地报务团这几家争夺油料分配权时差点没把狗脑子打出来。
新24师系统的部队也在吃老本,不过因为家底厚实,还有家里工厂弄出来的高度酒精作为补充,所以日子并不十分难过。但是赵诚作为当家人却没有底下人那么乐观,战争年代,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要是油库出点意外,亦或者上头强行把各部队私存的油料收归国有,到那个时候,大家伙怕是连哭都找不着地方。
打枪的不要,悄悄的发财!要想以后少受憋,就得在把油井被国府拿走之前多捞些好处。赵诚琢磨了一下,决定立即给盐亭方面增加人手和车辆,既要多打几口新油井,又得及时把产出来的油运到炼油厂去。
油田的保卫工作也不能放松,除去要安排警卫部队对付日本人的眼线,还得调派一部分高射炮去日本轰炸机来捣乱。这可是个技术活,没有懂行的人根本镇不住场面,赵诚把家里的人手全给数了一遍,还真没发现有什么合用的人手,他只得矮子里头挑大个,把东川基地里的犹太教官康纳斯调了过去。
康纳斯原本是法国防空部队的一名上尉,既击落过德国人的飞机,又和英国佬交过手,算得上见多识广。被迫逃亡中国前,这货从老部队顺了一卡车汽油卖给黑市商人,所以一路上好吃好喝,全家人半点罪都没受。
抵达昆明以后,别人都按照赵诚的安排,诚惶诚恐的在讨生活。康纳斯却没那么安分,凭着手上的技术过硬,在东川基地里混了个教员的身份,随后便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每天只要下课铃声一响,这货必然会夹着教材走人,直奔他在基地外头建的假洋酒作坊。许是那假酒的口味还算不错,只半年多的时间,他赚到的钱在昆明城里买栋小洋楼都有富余,人送绰号康老板。
前年底,日军兵逼缅甸,康纳斯直接请了长假,在仰光城里安下了营盘。英军撤出仰光那天,他换上一身英**官的衣裳,大摇大摆的从弹药库里弄了些防身的家伙,然后从军营里开出一辆满载汽油大卡车,跟着难民队伍一路北返,悄无声息的回到了昆明。
卖完汽油卖汽车,卖完汽车再卖英**营里顺出来的布伦式机关枪,要不是这货无意中碰上了周易派到黑市上收集情报的眼线,还真没人知道康纳斯发了笔横财。
东川基地里容不得出格的人,康纳斯的行为虽然没有对新24师造成什么恶劣影响,可周易还是没打算放过他。违法所得通通没收归公充作孤儿院的经费,康老板本人则是被关了两个月的小黑屋,一连上百顿杂和面窝头吃下来,这位国际造假者终于消停了。每天规规矩矩的,乖的像是个没出阁的大姑娘。
老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康纳斯爱财如命,这一点就算是枪顶到脑门子上都不会变。正当大家以为他洗心革面时,康老板开始了二次创业活动,他托人把自己那身英**官的行头在街市上换了一大包烟丝和烟纸,偷偷摸摸地在禁闭室里做起了卷烟生意。
几次折腾下来,康纳斯算是在东川基地打响了名头,只要价钱到位,就没有他干不成的事。
赵诚向来大方,而且善于用人家的长处。调康老板入川前,赵老板特意托人给这位同行传了话去,防空部队在油田区每打下一架日本飞机,康纳斯就会有500美元的奖金入账,现的,绝不拖欠!只要能确保油田区在抗战结束前正常运转,不管战果如何,他都能再拿到5000美元的奖金。
当然,有奖就会有罚,合同也有附加条件,但凡油田挨了炸弹,康纳斯就一个大子也别想拿到,连带着他一家老小都得下小煤窑,什么挖的煤够弥补赵司令的损失了,他们家才能从煤窑里头搬出来
把油田的安危都寄托在高炮部队头上有些不现实,除去康纳斯这边,赵诚还安排了后手。他准备油田区外围安排一个p51中队进行策应,整整12架新式战斗机,只要战术应用得当,足够应付两倍于己的轰炸机,如果专司防守,那么来个三四十架轰炸机都用不着担心。
一切看起来都挺顺利,可是赵诚万万没想到,他的发财梦还没醒,油田区就来了恶客。
作者八扇门老王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大侠不在,江湖不再!
第七百五十七章 以退为进
四川这地界上不止新24师一家在找石油,川油勘探处也忙着同样的活计。只不过他们的运气不好,使用的设备也不行,所以前前后后忙了好几年,一滴油都没见着。
之前车队往盐亭运钻井设备那会,勘探处就派人来接洽过,目的只有一个,借设备!赵诚权衡再三,没有应声。钻井设备不比其他东西,杂七杂八的零部件加起来足有上百卡车之多,购买不易,运回国来更加困难,真要是叫人家给借了去,怕是等抗战结束都不带还的。
眼见商借无果,勘探处那边改了主意。在他们眼里,左右是在自家的地盘上钻井找油,有人代劳也不错,所以新24师动手圈地时,川油勘探处并没有从中作梗,相反的还派人混进了工地里帮忙。
前年底,美国工程师钻出的每一口井都是只出水不出油,不仅新24师上上下下失望至极,勘探处的人也失去了耐性,加上他们自己也有新项目要开工,很快几个卧底各找理由离开了盐亭。
去年夏天,石油勘探处在江油海棠铺又扎下了营盘,与之前几次不同,这回他们的老式旋转钻机在地下1170米处就见着了油苗。希望很大,困难也很大,钻机性能落后,再想往下挖,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来二去,勘探处又惦记上了盐亭那头的钻井设备。话怎么说的来着,与其让洋人拿着上好的设备瞎糟蹋,不如借来做些正经事情。
理由很强大,还有盖着军事委员会大印的公函撑腰,川油勘探处派来商借设备的代表口气异常强硬,那架势与黄世仁家负责逼粮催债的狗腿子也差不多少。
恶客上门,盐亭油田的负责人没敢擅作主张,第一时间就把消息给家里报了上去。
事情有些棘手,这回赵诚也拿不定主意了。川油勘探处本身并不可怕,放在后世,不过是一个带有科研性质的国企,再怎么蹦跶,也拿自己这种扛枪打仗的兵大爷没办法。可是人家身后还有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还有行政院,那才是手脚通天的主,说句直白点的话,人家占着大义!现在盐亭挖出了油石,新24师上下却藏着掖着不让消息外传,事情闹将出去,大后方的舆论肯定得翻天,到时候上头只要一纸空文,家里连设备带油田都得乖乖的交出去。
与其什么东西都保不住,还不如自己先做些让步。赵诚嘬着牙花子开始盘算从把哪块肉让给人家最合适,问题是哪一块肉他都舍不得。为了在盐亭挖油井,家里前前后后投的钱二百多万美元,里头还有工兵团七百多弟兄近两年的心血,真的是取舍两难。
晚饭时,赵诚忍不住多喝了两杯,借着酒劲把事跟大家伙都通了气。钱是他掏的不假,可是挖出来的油大家都要用,赵大爷今天也偷一回懒!
一夜无梦,等赵诚再睁开眼,杨福临手里的抄报纸已经攒了好厚一叠。小丫头眼睛通红,头发也乱的跟鸡窝似的,不用看也知道她夜里就没合过眼。
没有自己掺合,几个老弟兄争论的很激烈。
张伟和曹二宝的意思很明确,勘探设备可以交,但是油田区一定得控制住,每年几百上千万的进项,等打完仗就是弟兄们的养命钱,说什么也不能让步。
周易和刘富贵的想法要更保守一些,他们提出借一套勘探设备去应付应付就成了,至于油田那边,能瞒就瞒,瞒不住就设法拖一拖,总之一句话,不能亏了自己!
持反对意见的是雅格布,他认为新24师的战斗力一多半都来源于家里的机械化装备,弹药输送装备运送,那些油老虎要是全动起来,每天至少能耗掉三百吨油料,真要是打起大仗来,天晓得家里那点库存能撑多久。
赵诚没想到,事情居然还惊动了远在瑞士的于璐。女王大人提出应该请川油勘探处一起到盐亭来钻井采油,至于油田以后的归属以及前期勘探时的投资成本,等到赶走了日本人再讨论也不迟。
老话说的好,家有贤妻不遭横祸。看完于璐发来的电报,赵诚的思路豁然开朗,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和几个老弟兄的眼界到底还是窄了一些。
这几年,部队在四川抗旱在河南救灾,前前后后花的钱有上千万,算上支援友军和搞灌溉工程的费用,怕是两千万大洋都打不住。可那是因为有街头道边一个个活生生的灾民在刺激着大家的良心,不闻不问的话,指不定哪天就会被雷劈。盐亭油田的事则不一样了,从地下挖出来的石油又不能吃又不能喝,大家伙一点心理负担都不会有,自然不愿意跟人家分享,全然忘记了国家还和日本人打着仗。
赵诚斟酌了一下,在于璐发来的电报上删删改改,很快拿出了自己的方案。勘探设备一套也不借,马上在盐亭钻新油井,然后以邀请川油勘探处共同开采盐亭油田为条件,为部队争取一些利益,比如为曹二宝他们要个新番号,再比如把盐亭油田防空问题交给国府自己去想办法,等等。
不顾杨福临一脸的寒霜,赵诚在抄报纸上洋洋洒洒写了好几百字,好在孙莹及时接过了发报的活,这才让小丫头没骂出声来。
当家人做了决定,老弟兄们自然再不会出言反对,就算是之前调门最高的雅格布,也只是建议赵诚把提出的条件再细化一下。比如务必要行政院以文件形式作保,战后盐亭油田区的所有权不能收归国有;再有就是,家里钻出的几口油井,出产的所有石油必须由新24师自行调配,行政院或者资源委员会那头要有什么想法,大可以自己派人去挖。
和官场上的人打交道,少不得要请客送礼,赵诚自认为交际水平不差,可是面对这些个水磨工夫,他还是有点心虚。思来想去,赵诚决定得让刘富贵赶紧回重庆坐镇,这老小子人头熟关系多,还有一帮子官太太在身后帮着出谋划策,应该不会让家里在谈判时吃亏
第七百五十八章 钱的味道
刘富贵人还在来重庆的路上,可是油田的事却接着杨福临之口提前送到了卡萨布兰卡红粉团的耳中。一石激起千层浪,本就耐不住寂寞的高门大院里,顿时又添了新的谈资
没提油田具体的位置,只说有几口油井已经打出了石油,而且储量极大,几与玉门那边的产量齐平;三口新油井即将开工,用的是美国设备和美国工程师,勘探水准是一等一的;这回卡萨布兰卡的募股价格并不算太高,一股不过五百美金,先到先得,以前曾经和卡萨布兰卡同甘共苦过的朋友可以优先认购。
自抗战爆发以来,汽油柴油煤油的价格几乎翻翻打滚的在上涨,稍微一打听就能知道,挖出一口油井和寻到一座金山银矿也差不多少,若能在油田生意里随便占上两股,每年怕是得有五六百块洋钱的出息。
消息传开,来套近乎的太太小姐们差点没把美容院的大门给挤破。杨福临见人就是一张笑脸,虽然没有许诺或是打包票,可稍微透些口风就换回了好大一叠红包。孙莹号称是刘富贵的姨太太,得着的好处自然更多,首饰化妆品小巧的西洋物件,滴滴拉拉的不下上百样,若是换了武器弹药,武装一个营都有富余。赵诚也是人家重点攻关的对象,自认为有头有脸的会直接打电话来约酒局,说不上话的那些,四处求人搭路子,为的就是能在油田生意里掺上一股。
许是油田的利润太过惊人,连带着不少大佬们都懂了心思,有几个吃像一贯难看的,居然嚷嚷着要把油田区收归国有。赵诚不甚其扰,和范绍增他们几个关照了一声,便驾着p51飞跑路了。
外人只道是赵司令懒得管生意上的事情,又或者不愿意和一帮莺莺燕燕瞎掺和,却不知他是接到了媳妇发来的懿旨,得去瑞士敲定一笔更大的合同。
情人节那天,德意联军北非发起了代号为春风行动的进攻,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一路势如破竹,战役伊始就拿下了盟军在战线后方最重要的补给基地和中心机场,然后又把弗雷登道尔率领的美第2军打的溃不成军。仅仅几天时间,美第2军就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另有500余辆卡车和260辆坦克被毁或被缴获。
三月初,隆美尔再度出手,隆隆炮声连开罗市区都能听见,蒙哥马利元帅见势不妙,在开罗外围集中了7个师的兵力节节抵抗,他还从各处抽调了500辆坦克450门大炮470门反坦克炮400余架战斗机和轰炸机用于提供火力支援,这才堪堪把德国人赶了回去。
不过,陆战的胜利并没能改变北非战局的走势,随着盟军海空力量的集结,地中海的制空和制海权已经逐渐为盟军所控制。德意部队的物资补给日益艰难,更要命的是,利比亚的油田区屡遭轰炸,轴心国方面失去了在北非当地最重要的石油供应源。
许是认识到了欧洲大陆的战事即将重新打响,为避免一战时物资匮乏的局面,多攒一些物资成了德**需部门最紧迫的任务。汽油粮食橡胶矿石等等,只要是轴心国势力范围内缺乏的,都是他们的目标。
于璐向来喜欢雪中送炭,听说柏林方面在搞大采购,她自然不会坐视不理,抢购囤货,悄无声息地一起把各种战略物资的价格又抬高了老大一截。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尽管于璐用的是空壳公司的名义,可还是叫人给盯上了。没法子,她手里不缺钱,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大动作,别人想当作没看见都难。美国人在查英国人在找,德国人和意大利人更是撒出了大把人手,为的就是能把哄抬物价的家伙给揪出来。
接连几个重要助手失去联络后,女王大人没敢大意,收敛行踪做起了宅女。
躲归躲,可生意上的事情却耽搁不得,就赵诚在国内那个花钱速度,没了进项,说不定哪天家底就得出来。于璐一琢磨,干脆自己躲在家里遥控指挥,让娜塔莉和凯西娅顶在前头,她俩是生面孔,和黑市商人打交道时应该不会太扎眼。
买卖再次开张,最先出手的是南美那边运回来的咖啡豆和烟草,这些东西在市面上虽然也属于管制品,但毕竟没有稀有金属那么引人注意,交易时相当顺利。第二批出手的物资是土耳其出产的铬矿山,总数约莫六百来吨的样子,因为买家是一家瑞士公司,所以也没惊起什么波澜。
正当于璐准备把家里库存的铝锭和橡胶给清空时,意外出现了!买家在把货物从西班牙运走时,货船突然发生了爆炸,连船带货一起沉入了海底。
事情有些棘手,于璐吃不准是哪个环节出的问题,更不知道是是谁在背后下的手。她没有犹豫,立刻结束了物资买卖的生意,和娜塔莉她们一起躲进了苏黎世湖边上的家里猫冬。
有道是风欲停而树不止,家里才安静没几天,一个意大利人上门了。倒不是罗马方面发现了于璐黑市女王的身份,全因为之前双方曾经交易过一批钨砂,所以人家也是有枣没枣打一竿子看看再说。
放着上门的生意不做有些可惜,于璐照例躲在幕后,用电话指挥着娜塔莉和意大利人谈起了买卖。
拢共才200吨的钨砂,放在抗战爆发前不过是10来万美元的笔小生意,可现在钨砂已经被炒到了近3万美元一吨,这批货物的总价超过了600万美元。娜塔莉战战兢兢的坐在谈判桌上,生怕出什么岔子,凯西娅倒是没上桌,端着p40藏在屋里,只要意大利佬有什么小动作,立马就冲出来赏他个死无全尸。
好么,从谈判开始到货款入账,拢共才一个礼拜的时间,姐三个天天担惊受怕,生生瘦了好几斤。
总让一帮子女人抛头露面也不是个事情,于璐和凯西娅她们一商量,决定还是让当家的出面来把剩下的活干完得了,也省得赵大爷花起钱来一点数都没有。
第七百五十九章 巴尔韦德.梅西先生
买卖战略物资,即使是在和平年代利润也高的惊人。现如今世道大乱,有些紧俏货物只要操作得当,一笔买卖就能发家致富,赚到的钱供全家人吃上几辈子都不成问题。与之相对应的是,其中的风险也相当大,交易双方既要小心被对方黑吃黑,又得提防被相干的势力盯上,一着不慎丢了货物甚至是性命的人比比皆是。
前几年,家里生意做的顺风顺水,运输船油田军需物资民生物资,赚到钱的车载斗量,连带着媳妇们的胃口也变大了,寻常几万十几万的小生意都提不起兴趣。特别是于璐那丫头,总惦记着弄把大的,所以囤积货物的时候异常凶猛。
这段日子虽然陆陆续续出手了好几批物资,库存却依旧不见少,光是囤着的钨砂就有近万吨,加上锡锑和一些小玩意,吨位小一点的货轮得拉上好几趟。
这么大一批货物的交易,根本不可能瞒过各方势力的眼线,再怎么藏着掖着都会叫人家查个底朝天。卖给柏林那边的话,盟军这边必然会翻脸!卖给英美那边的话,德国人也不会同意,只要听到一点风声,估计柏林方面的杀手也就在路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