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变身席卷文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幸亏没去

    她不用担心自己没有剧本,她不用担心找不到投资方,她不用担心没人执导,她不用担心别人无法接受自己的小性子——

    在这个男权主导的好莱坞,没有哪个女演员,能够享受到比她还宽松的自由度了。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坐在下方面带微笑的家伙,所给予的。

    一日的公主,一世的女王

    还不是你宠的么……

    摸了摸脑袋上的皇冠,喜极而泣的她,深吸了一口气。

    “当我踏入行的那天开始,我就知道,长得漂亮,也是种错。电影需要我们的美丽,但却又蔑视我们的美丽,所有人都深爱着玛丽莲的美,但却不认可随之带来的努力。”

    “查理兹-塞隆——《女魔头》;希拉里-斯万克——《男孩别哭》;海伦-亨特——《尽善尽美》;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冰血暴》……除了这些,还有很多。”

    “商业电影需要我们光彩动人,但奖项却蔑视那光鲜外表,我们要吃胖,我们要扮丑,我们要绝望,我们要崩溃,他们总喜欢瞧见受到创伤,哭泣自抑的女性,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女性的独立自强,事实上,我之前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零六年底,江火把剧本给我——她在我的耳畔告诉我,美,也能拿奖。”

    “我一开始并不相信,但事实证明她没有错。寡妇、丧偶、prostitute,这些形象并不是拿奖的唯一渠道,而玛丽莲-梦露,也不是那个深受奖项所诅咒的人,非常荣幸能够代表无数个美丽的女演员拿下这座奖杯,非常荣幸能够在得奖的同时,让世界瞧见我们的美。”

    言语至此,斯嘉丽的话语,突然停顿了下来。

    不是她不想一口气说完,而是嘉宾席上的女演员,全都站了起来。

    热切的掌声响彻了整个柯达剧院,高声的喝彩,仿佛是对这段获奖词的最大认同。

    斯嘉丽说的,是个存在已久的现实。

    自诩公平的奥斯卡,从来就没有公平过。

    女性歧视、种族歧视等一系列问题一直存在,而最令人讥讽的是,在现行环境之下,那些反对女性歧视,种族歧视的电影,往往能大获成功。

    这和既要当bitch,又要立牌坊,有什么区别

    一边歧视的同时,一边呼吁别人不要歧视

    你这到底是做给谁看呢

    凭什么女演员




613江火:我不要指代意义上的历史第一,我只要历史第一
    看着那满脸涨红的科恩兄弟,看着他们手捧小金人,激动难耐的发表着获奖感言,正在收看abc直播的北美观众,倒是面露了然。

    和abc方才切走画面的行为相比,此刻的他们,安静如常,因为——

    今年不把最佳导演颁给江火,才是大众都能接受的选择。

    也是江火希望瞧见的事实。

    很多人都说,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其实是一个串烧奖项,因为这三个奖项的对应性很大,尤其是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一旦分开,含金量就有所不足。

    很多人都认为,如果你是最佳导演,那你的影片必定是最佳影片,因为对于所有导演而言,电影,才是他们的发声渠道,若是你得到了最佳导演,却没法拿下最佳影片,又或者说是拿下了最佳影片,却没法得到最佳导演,那只能证明,那一年的影片和导演,不分伯仲,也可以说,两个人的实力,都没有达到碾压对方的地步。

    但实际上,这个观点,其实是错误的。

    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完全就是两件事情。

    这是好莱坞发展下的历史遗留问题,若要追溯,时间,得回拨至黄金时代。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好莱坞正处于典型的大制片厂时期,沿用至今的‘制片人中心’制度,就是当时出现的,对于一部电影影响最大的,便是制片人,在当时,导演只是一个相对普通的工种,很多人,连剪辑权都没有,更别说现在大伙梦寐以求的最终剪辑权了。

    在那个年代,人们根本就不认为,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有关系。

    因为这是被割裂的两个职位。

    最佳影片是褒奖制片人的奖项,褒奖那些代表着资本家的家伙,而最佳导演,不过是各家影业公司养着的拍摄工具罢了,他们的地位,非常的低。

    即便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奖项有所重合,但没人,将其画上等号。

    对于制片人而言,这是挑战资本权威的体现,而对于导演而言,这是向资本靠拢的征兆。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各大导演的崛起,好莱坞,也出现了权力交接。

    ‘制片人中心’制度名存实亡,大导演的权利逐渐攀升,以至于最后,发展至攀比手中的最终剪辑权——谁有这个权利,谁才是导演中的number one。

    但在当时,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也没有重合。

    因为那个时候,好莱坞得面临电视的冲击,有线电视让电影的市场份额骤然锐减,而能够救市的大片,能够对抗有线电视发展的史诗级电影,肯定会获得当年的最佳影片,而最佳导演,则更讲究戏剧性与技术性,和舆论无关。

    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这貌合神离的一对儿,直至一九六七年,才真正的合体。

    一九六七年,是新好莱坞出现的第一年,从那时候开始,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几乎年年重合,导演们挥舞起了自己的屠刀,开始抢班夺权了,以导演为最核心的创作者地位基本确立,而很多大导演,从那时候开始,便兼任制片人职位。

    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必须合体,否则名不副实的说法出现。

    因为现在,制片人近乎等于导演,而掌权导演,绝对会是制片人。

    如果哪一年的作品,会出现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不符,除了黑幕不谈外,一般只会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作品的名气,大于导演的名气,你这个导演虽有才华,但太嫩了。

    要么就是导演技术牛哔,但作品的种类,评委不喜欢。

    奥斯卡每年的入选作品,其实可以归类为两种。

    一是讲述美国精神的主旋律,二是探讨人文情感的文艺片。

    一般情况下,后者比前者更受欢迎,除非像是《拆弹部队》、《国王演讲》这类正确的不能在正确的电影,不然的话,学院一般选择后者。

    所以,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必须重合的说法,其实是从导演口中传出来的。

    好不容易把权利攥在手里,他们怎么可能会放弃

    但这种事情说着说着,就成真了。

    现在,哪里还会有人去讨论,当初争权夺利时的血腥

    那些残忍,不过是现在光鲜浮华下的垫脚石罢了。

    当然了,按他们这种评选方法,今年,实际上没人能和《梦露》对殴。

    江火的名气,足以碾压其余四名导演,《梦露》,更是史诗级的电影。

    若是把江火她换成斯皮尔伯格,或许就是八提八中的大满贯了。

    但,就如同斯嘉丽方才的感言一样,有的时候,说的,永远比做的,要好听。

    更何况,推脱不要比内定拿奖更有难度,虽然江火没有拿奖,但她却非常享受现在这一刻,因为她真切的感受到了,权力的存在。

    和三年前不同。

    当时的她是想要拿奖,却没办法。

    而现在的她,是为了名声,选择性的登台拿奖。

    毕竟,当年汤姆-汉克斯用积累了数十年的声望换来了史上第二次连庄影帝,都被外界民众喷的是狗血淋头,如此一来,那这第一人,还是交给卡车司机的前妻好了。

    当大卫领奖完毕,走向后台接受采访时,已经走完流程的斯嘉丽,回到了江火身旁。

    看着那笑意连连的家伙,她这才放下了心来。

    抬手抓住了对方的手掌,轻捏几下同时,也在向对方传递,我很高兴的情绪。

    “你放心,我真的不沮丧。”感受到对方的小动作,江火笑着摇了摇头。

    “好吧,和三年前相比,你的心态,更好了。”

    斯嘉丽没有忌讳,靠着江火小声嘀咕了一句。

    说话的同时,那张笑脸,和吃了蜜糖一般开心。

    而在听见这放心言语后,江火更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她的心态当然很好。

    因为她追求的,压根就不是最佳导演。

    她真正的追求,其实是——

    还没等她的思绪走完,今年的影帝,也已出炉。

    “丹尼尔-戴-刘易斯,《血色将至》。”

    这是他第二次荣获影帝殊荣,而他,也已是四提二中了。

    和陪跑的乔治-克鲁尼、约翰尼-德普相比,另外两位竞争者,维果-莫特森和汤米-李-琼斯似乎心有不甘,但此刻,他们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台上的刘易斯再次捧杯,捧起他们期望得到



614再见,十年。你好,未来。
    “天啊!奥斯卡被连批两年之后,终于开始向大众靠拢了吗”

    “温吞如水的电影真的拿下了最佳影片,看来学院在大势面前,也会露出人性一面。”

    “江火第三个小金人六提三中看来学院要将没有种族歧视这个概念贯彻到底了。”

    “握草,她真的拿奖了!她真的做到了!”

    “这算是玛丽莲的胜利吗她或许在离世之前,都在幻想着这一幕吧”

    “噢,玛丽莲,你离开四十六年后,这些家伙,终于认可了你!”

    看着电视机中,剧组成员互相拥抱的场景,听着音响当中,那催促登台的轻柔音乐,正在收看直播的上千万人,有些激动,有些感叹。

    激动,是因为《梦露》拿奖乃是众望所归,感叹,是因为所述美人,早已香消玉损。

    那些曾去电影院贡献过票房,今晚一直守候在电视机旁的老人们,热泪盈眶。

    他们是最了解玛丽莲的人,他们明白这个名字在北美度过大萧条,恢复经济的过程中,起到了何种作用,在报刊书籍、电影票房暴涨的年代,就是以玛丽莲为代表的一群美人儿,让他们度过了无聊的闲暇时光,令他们在工作之余,得到了一段美好的精神慰藉。

    而美人陨落的消息,打得他们是猝不及防。

    这些家伙本以为玛丽莲会和常人一样不断老去,最终被时代抛弃,归于平凡。

    但死亡,让她永远停留在了那个美好的黄金时代。

    也让这些曾经看过电影的家伙,收获了一种名曰失落的寂寞。

    但四十六年之后,在他们即将离世之时,她,又出现了。

    实际上,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谁又不明白,当年那些电影明星,不过是资本家包装出来的产物罢了,她们就是流水线上的产品,通过商业互吹,才能登上神坛。

    可即便如此,他们依旧为此而买单了。

    因为这所有的一切,和当初太像了。

    甭管是何种教派,都有转世或重生一说,卡在次贷危机下上映的电影,让不少人,对媒体的说法,深信不疑,再加上陡然扭转的部分行业,这种‘铁证’,就让他们更加兴奋了。

    不少弥留于世的虔诚宗教徒觉得,这就是神的旨意;虽然他们的想法令无宗教人士嗤之以鼻,但随着经济危机的愈演愈烈,这个说法,也渐渐地进入了人们的心里。

    如果经济危机真的可以被预测,所有的一切,都是个局。

    那美国government,已经可以倒台了。

    数万亿的损失,就为了捧一个人

    就算江火是那些财团的亲爹,都不行!

    他们宁愿相信,所有的一切,那都是天注定。

    这是神,让斯嘉丽在零六年底接到了玛丽莲的传记剧本;这是神,让整部电影在零七年下半年上映;这是神,让与之关系最亲密的江火,执导了这部电影……

    实际上,最佳导演不颁给江火,那只是他们的自尊心作祟。

    若是《老无所依》或《血色将至》抢走了最佳影片。

    或许明天,学院的办公大楼,就会被愤怒的教徒,给一把火给烧了。

    在他们看来,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包括一袭红裙的江火与西装革履的斯皮尔伯格共同登台,从艾伦-阿金与海伦-米伦手中接过了小金人。

    “和去年不同,我今年是真准备了获奖感言……”

    在江火朝着斯皮尔伯格做出请的动作,被对方连番拒绝后,接过话筒的她,便率先说了起来,然而,这刚一开口,便引起了现场一阵哄笑。

    今年的江火和去年相比,明显要自信了很多。

    去年在接下《无间行者》那个小金人时,江火的获奖感言,明显就是现编的,但现在,开口的调侃,展露出了她的自信,而这种自信,不仅没有让人感到反感,反而觉得有些亲切,因为众人能够明显的感受到,江火有很大一部分的自信,源于自己所拍摄的题材。

    在掌声当中,江火微笑了起来。

    和方才听到获奖名单时的激动相比,此刻的她,更加的镇定。

    “《我与梦露的一周》和《无间行者》不同,它是我单独制片的作品。”

    “当然了,我的制片作品有很多,而这一部,是我目前遇到的,最困难的。”

    “我第一次听到玛丽莲-梦露这个名字的时候,只有十岁,我虽然了解过她的生平,但很多文字,其实是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的。”

    “在瞧见这个本子的时候,我其实是非常怀疑自己,能否拍好这部电影的。”
1...2512522532542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