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最强枭雄养成系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鄢郢东君

    盐枭一途似山贼,似商贾,不仅要打打杀杀,还得像商人一样精明圆滑。

    站在这个行业上最顶端的人物,岂是钱镠这小屁孩能糊弄的

    若不事先准备好,三言两语恐怕就要露馅的。

    比较幸运的是,吴老太婆并没有多留意钱镠此事的神态,而是在太师椅上躺了下来。

    钱镠大大舒了一口气,还好逃过一劫。

    在吴老太婆的无形压力下,钱镠神经都是绷紧的,正思索着找什么理由离开吴老太婆的视线,吴老太婆突然开口了。

    “你舅舅到扬州帮你求丹药时,在扬州听到了一些消息。说是黄家那小子跟着王仙芝那个家伙起兵造反了。曹州那个黄家,你还有印象”

    钱镠心想,老太




第四章 傲骨书生
    昨日的扎马步,并没有什么进展,既没有感受到自己体内对拳脚招式的熟悉感,也不能让自己的武力值有半点精进。

    不过钱镠是不会放弃的,自己就这一个金手指,若不能弄明白,拿什么来闯天下

    钱镠很早就起了,既然都知道他钱镠痊愈了,也就没有必要装了。

    钱镠已经来到了后院,没有扎马步而是托腮沉思了起来。

    刚出路过中堂的时候似乎察觉到家里来了客人,吴老太婆把钱镠接回越州后,便金盆洗手早已远离的江湖。

    道上的买卖由义子阮成接手,吴老太婆在,他自然不敢把道上的人往家里带,一般都是在小镇的酒楼会客。

    所以家里是有一些光景没来客人了。

    钱镠好奇,所以上去偷瞄了几眼。

    来人是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从衣着打扮上看,应该是个穷酸书生。

    书生面色惨白,一看就是那种弱不禁风的,但说来也奇怪,他和吴老太婆坐谈之时,能不露惧意,收放自如,言谈举止间,竟还有几分自持清高。

    钱镠隐隐约约间听了二人的谈话。

    吴老太婆小抿了一口茶,道:“我请先生来的目的,先生应该清楚。若是教好了,我自不会亏待先生!”

    书生嘴角微扬,似笑非笑道:“天下之事,多有人力而不能及。此非在下才学之深浅,而在于此子是否有志学之心。

    前些年,听闻吴府多次招蒙学先生,然进吴府之人,出吴府时,非伤即怨。

    乡邻都笑言:此子乃是朽木,诚有巧夺天工之匠亦不能雕也!”

    吴老太婆瞥了他一眼,看书生的目光倒是有些变化。

    在她面前还有这般书生意气的,这倒是第一人。

    吴老太婆饶有兴趣的看着他道:“子不学,师之过。你们读书人多的便是这些推卸责任的由头。

    你高氏当年在扬州也算是书生门第了,号称门下子弟学得都是治世之道。

    高氏子弟出天下,必能安一方。

    可到头来又如何还不是落得个家破人亡

    你这个被高氏当成百年不出世的治世之才,如今又是如何的落魄

    治世如烹一小鲜,教子更是小事中的小事。

    这种小事,你连这点把握都没有,又何必一口一口治世贤才自取其辱呢”

    书生也不恼,反而在笑。似在自嘲,又似在讥讽吴老太婆的激将法实在是太过拙劣。

    “老夫人不必激我,既然我能进吴府,自然是要忠老夫人之事的。

    不过此子能不能学到,能学到几分,就全凭他看他的悟性了。

    老夫人的江湖不是都流传着一句话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这句话用在这授业解惑上,也同样适用。

    最后在言明一句,若此子真像乡邻传的那般不学无术是个无用之才,在下若离去,还请老夫人勿怪……”

    钱镠听到此处也就没听下去了。

    他大致也算是听了个明白,原来这家伙是吴老太婆请来的授业恩师。

    还不是普通的那种,光听谈话就能知道,这家伙是有东西的,而且来历还不小。

    看来吴老太婆是把昨天他的那句话当真了,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枭雄培养

    这不正是钱镠要做的事吗

    原来这么容易,早知道,他就直接去跟吴老太婆说自己要当枭雄,从而让他习文习武,那也不至于像现在这般鬼鬼祟祟了。

    唯一有点一可惜的是,教钱镠的这个书生,他娘的是个玻璃心。

    说了这么多他也算是听懂了,他是在和吴老太婆讨价还价,免得到时候钱镠顽皮来让他揪心。

    惹急了就直接溜,学不会也要溜,无心志学也要溜。

    这他娘的事三溜先生啊!

    钱镠还是头一次遇到过这么不尽职尽责的老师。

    当然只要这个书生愿意,他还是可以做一个又听话又好学的学生的。

    话说,钱镠还在打定主意时,吴老太婆已经和那个高姓书生来到了后院。

    吴老太婆对钱镠招手,而后交代了一通。

    大体意思是,这个书生从今以后便是他的授业之师了,教的不是圣贤经典,而是治学之道。

    让钱镠好好听他话之类的说辞。

    &



第五章 任务完成
    “按理说,这部《论语》是该送你的,怎奈在下家中贫寒独此一本……”

    钱镠嘴角抽搐,好牵强的理由。

    钱镠瞥了一眼正赶过来,但还没走近的阮成,他压低声音道:“夫子早说啊!我家有钱啊!夫子只要肯收下我这个弟子,拜师礼就够夫子买个百八十箱的圣人经典了!”

    高氏书生冷漠的看着他,轻哼了一声,更是冷笑连连。

    钱镠摊了摊手,正想解释自己不是膏粱子弟别误会,阮成就走上了凉亭。

    单手撑着立凉亭的护栏,身子轻盈一跃,跳坐上护栏上,双手环抱于胸前,一副坐等好戏的模样。

    阮结抱着小白兔,试探的向坐在书案前的钱镠走去。

    只见高氏书生微微眯眼,阮结畏惧的退到一旁。

    钱镠无奈摇头,书生就是书生,一骨子的傲气。

    一身麻衣破旧不堪,却一样也瞧不起他这个盐枭的外孙。

    高氏书生没有理会突然进场的两人,双手负后,对钱镠道:“在下之学,乃治世之道,道理,我只复述一遍,能学多少,全看你自己的本事!”

    还是那套说辞,狂傲随意到了极点。

    也不管钱镠听还是没听,高氏书生张口就来。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治世之学,说起来太过斑驳和笼统。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纵横家,多有涉及。

    虽说汉朝以来,朝廷独尊儒术,历朝历代也少有改变,但这高姓书生倒也学得杂。

    先一一说了儒家得治世理念,又阐述了道家的无为之治,简单的说了墨家的【尚同】、【尚贤】以及法家的以法治国。

    说道纵横家时,只是初略提及一二。

    从他的口气分析,大致可以这么理解。儒墨道三家治世之学各有所长,主要因时而异。

    纵横家着重于如何做,而法家则是囊括于三家之中,又或是被三家所吸纳,成为一套比较晦涩难懂的理论。

    钱镠很是认真的听着,直到高姓书生说道当世之道时,他被彻底吸引了进去。

    “当今之弊,在于庙堂之权落入小人之手、节度使之政弊于地方。安贼乱京以来……”

    高氏说的其实都很好理解,庙堂之权落于小人之手,肃宗时大太监李辅国,以及当今天子的“义父”田令孜都是很好的解释。

    而藩镇割据则更好理解了,安史之乱便是节度使制结果。

    钱镠眼睛一亮,问道:“若先生为天子,该当如何”

    高姓书生闻言微微一愣,迟疑片刻后道:“掌大权,争天下!”

    高姓书生全当钱镠是随口一问,便随口一答。

    钱镠瞪大了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书生,再而问道:“先生说得如此笼统,莫非这六字便能安天下”

    高姓书生看着钱镠,认真思索了片刻,这才道:“欲安外则先安内,安内在夺权,夺权之策,草拟为掌兵、制监、集权三策……”

    高姓书生这三策的大致意思为:天子亲掌神策军,在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从而把神策军特权剥削掉。

    神策军作为唐朝的第一禁军,在唐初战斗力相当之强的。就算是玄宗时期,也能有击败吐蕃这样的功绩。

    而神策军渐渐腐化,其根本原因在于神策军的种种特权。

    高姓书生的这第一策,便是要整顿神策军,而且还直击其根本。

    假设神策军控制在手,且实力渐渐恢复,这就有了第二策——制监。

    制监主要是针对唐末最为严重弊病的宦官专权。

    制监分三步,提拔更多的太监,分更多的权利。

    当太监分成山头内斗之时,果断出击,以相当的手段,夺太监之权。

    再强加政令,严禁太监专权。

    简单来说,就是要让起灭亡,先让其疯狂。

    而最后的集权,就比较简单得多,主要以顺手推舟为住。逐步把外戚、后宫的权利夺回。

    不得不说,高姓书生还是有真才实学的。

    三条策略听得钱镠是醍醐灌顶。

    纸上谈兵有没有其实是有一些的,但钱镠才不管你是不是纸上谈兵,劳资智力增加了!

    【系统提示】

    恭喜宿主激活智力值精通项——权谋

    权谋初级精通1

    智力值加1

    任务完成,获得4点万能积分。

    武力值1

    智力值2

    权谋初级精通1

    万能积分4点(不足10点,尚不可提升精通项)

    系统任务:提升武力值或智力值4点(可获取10点万能积分)

    线索任务:获取阮结忠诚(可增加随从一名,可开启势力等级)

    钱镠在心中暗自赞叹,简直是太爽了,听这书生的三言两语就完成任务了

    可正应了那句话,听君一席话胜多十年书啊!

    钱镠一脸的渴求,如一个嗷嗷待哺的小羊羔看着高姓书生,道:“还有呢还有呢先生快谈谈如何安外”

    高姓书生见钱镠一脸的兴奋,看向钱镠时,竟有几分酒逢知己的感觉。

    正想长篇阔论之时,只



第六章 你是魔鬼吗?
    看着愤然离去的书生,钱镠是悔恨交加。

    正想出言挽留,阮成却一把揽过了他,阮成给钱镠竖了一个大拇指,笑道:“留儿,不错啊!几月不见,竟学会变着花样来气夫子了!

    比起以前你骂的那些不堪入耳的大实话,今天可是骂得霸气多了!

    什么百无一用是书生,什么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别说是读书人了,就算是我听了,这都是相当的解气啊!

    不愧是我外甥,果然够霸气!”

    钱镠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去去去,一边去!今天我可不是简单的骂,你信不信今天他愤然离去,明天他还会照样回来找骂”

    阮成嘴角微扬,一拍钱镠肩膀道:“你蒙谁呢你当这书生的傲骨跟软骨头一样软

    你没看到刚才他那副表情气得都快喷出火来了,他明日若是还能来,我向你保证,找机会趁干娘不注意,我带去越州青楼逛逛如何”

    钱镠心里是抗拒的,闲着没事做啊他可是有大事在身的人。

    心里面虽然提不起兴趣来,但嘴上却要装作很兴奋的模样。

    “好啊!那就说定了!”

    其实钱镠觉得这书生应该是会回来的,他话虽然说得绝了些,但却是大实话啊!

    这是乱世,人家大文豪都感叹只想做百夫长,不想做书生了,这起码不会错吧

    而且三溜先生的策略虽说得有那么些道理,但也是纸上谈兵啊!

    现实情况多复杂啊!

    怎么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

    若真这般容易,那些意气风发的读书人早就拯救大唐了,那还轮得到他啊!

    最最关键的还是,钱镠在三溜先生的印象里,怎么也算是有才了吧
12345...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