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是,学生告退”
两人连忙点头离开了刘晋的府上。
“不就是科举考试嘛,有金手指在手,我就可以提前知道考试的题目,既然提前知道了考试题目,拿出后世高考刷题出来,我就不信还没有办法让你们两个通过这个科举考试。”
等两人走后,刘晋也是想道。
科举考试的难点就是题目根本就不可能知道,也不可能猜到,出题的范围来自四书五经,全拼考官个人一时的喜好来出。
而且出的题目往往都是从四书五经当中摘下某段话,还要去头掐尾什么的,可想而知其中的难度了。
这不仅仅要求讲四书五经给被的滚瓜烂熟,更是还要将如山一般的历代名家注解什么都给背熟,记牢,才能够写出一篇不错的八股文出来。
可以说八股文考的根本就是一个人的才华,很多时候靠的就是记忆力,考的就是运气,记忆力好,刚刚好考到了自己记住的内容,恭喜你只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还要看你写出的八股文有没有符合考官的喜好,看看其他考生的水平。
刘晋有金手指提前知道考试的题目,提前就可以带着自己的学生就这题目进行专门的训练和练习,找出各种各样名家的注解之类的什么,然后彼此互相讨论写出来的八股文的优劣,刘晋相信通过这次考试应该不是什么难题。
来至后世的刘晋可是很清楚刷题的重要性,有些东西多刷几遍题目,遇到相同类型的题目就可以一下子就解答出来,高考之前,基本上人人都刷掉几个和自己一样高的卷子。
“刷题”
“嗯,还是要好好的过想一想,将这次秋闱考试的题目掺杂其中,多出一些题目,这样就可以了。”
刘晋想到这里,顿时就忍不住开心的笑了起来,有金手指就是好啊。
第280章,文人才子的盛会
黄锦泉和童源两个人离开了刘府,一边走也是一边聊着。
“也不知恩师有和方法能够让我们……”
黄锦泉话只说了一半,有些东西不能说的太全,大甚至于还要说的很隐晦,反正大家知道就行,如果要是让外人知道了,很容易就抓住把柄大做文章。
他们两个还是秀才,倒也不会引人注意,不过现在的刘晋确实是已经树大招风了,两个人也是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做事的时候都小心谨慎,生怕连累了自己的恩师。
“恩师的本领岂是我们能够猜测的。”
童源笑了笑摇摇头,以前对于通过秋闱考试可是没有半点的信心,现在刘晋的一句话,让他信心十足。
“那是,可惜了,林兄去了黄金洲,不能一起参加这次的秋闱,不然我们三人和恩师一起参加秋闱,一起高中的话,岂不成为千古美谈”
黄锦泉点点头,接着想到了前往黄金洲的林书鸿,略带遗憾的说道。
“是啊,林兄不再,总觉得少了一番滋味。”
童源也是跟着点头说道。
两人一边走也是一边聊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京城相对繁华的地方。
因为即将要进行秋闱考试,京城这里也是汇聚了整个北直隶的过来赶考的秀才。
北直隶地位特殊,因为是京师所在的地方,所以秋闱考试都是在这京城的顺天府,同样的因为在京城这边,朝廷为了表示自己对三年一度伦才大典的重视,京城这边的秋闱考试一般都是大明天子亲自委派朝廷重臣来担当主考官。
所以尽管北直隶这边的文风远不如江南地区鼎盛,文人才子的水平也不如江南地区,但北直隶这边三年一度的伦才大典依然是非常热闹的。
当然最热闹的还是要秋闱一过,到明年开春时候的春闱,到了那个时候,整个大明的才子都会汇聚到京师,随便一块转头扔下去都能够砸出几个举人老爷来,那才叫热闹。
一般那个时候,京城这里的寺庙、酒楼、茶馆、妓院等等都会举办一些诗词会,跟着附庸风雅,出一些银子让这些文人才子们对对子,写写诗词什么的,要是出了一个惊世之作,也是可以跟着名声鹊起。
而文人才子们自然也是非常热衷于这类的活动,一来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文人才子都是有自己的傲气,不比一比的话,大家都鼻孔朝天,谁也不服谁。
二来嘛也是为了名声,历史很多著名的诗人词人都是靠这样的活动成名的,像写下《滕王阁序》的王勃就最典型了,人家阎公举办这个活动的初衷是让自己的女婿孟学士作序以彰其名,估计或许是真有才华,又或许是事先就已经找人买了文章,但不管怎么说吧,总之就不是为王勃准备的。
明眼人都知道这一点,所以大家互相之间都会推脱下,表示自己才疏学浅,写不出什么好文章云云的。
可偏偏遇到了王勃这个愣头青,也没有任何的推辞,拿起笔就开始笔墨挥毫,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出,不仅仅让王勃的大名流传了千古,连带着滕王阁也是成了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了。
甚至于连建造滕王阁的滕王李元婴都跟着被人所熟知,不然谁会记得这个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
由此可见,文人才子们为什么会热衷于这样的活动了,为什么酒楼、茶馆、妓院、寺庙之流的会乐于举办这样的活动,说到底还是为了名,有了名自然就有了利,名利,名利自古便是连在一起的。
此时的京城,虽然还没有到最热闹的春闱的时候,但秋闱将至,也是成为了北直隶地区文人才子们的盛会。
不管自己有几斤几两,也不妨碍这些文人才子们聚在一起,登高望远,临江赋诗什么的。
黄锦泉和童源两个人行走在京城的街道,举目望去,一个个酒楼、茶馆等等面都是读书人打扮的文人才子。
“还真是热闹啊”
黄锦泉满脸笑容的对着童源说道。
“是啊,一个个都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童源同样满脸笑容,这样的盛会是他们这些读书人最喜欢的。
“这边是黄兄和童兄吗”
望月楼面,一群文人才子正在吟诗弄词,有人也是一下子就看到了正在街道行走的黄锦泉和童源,顿时就忍不住在楼对着两人大声的说道。
“刘兄、江兄、欧阳兄”
听到楼有人喊自己,黄锦泉和童源抬头一看,立即就发现了几个熟人,同时也是微微一愣,因为竟然不知不觉就来到望月楼这里。
望月楼是刘晋一鸣惊人敌人,同样的望月楼也因为刘晋的一番言论跟着起飞,现在成了京城最有名的酒楼了,甚至于还开了一个专门做海鲜的分店。
因为刘晋的关系,这望月楼自然也是成为了文人才子们最喜欢的地方,这里的装修紧跟京城的时尚潮流,玻璃窗户,大量的玻璃制品,甚至于到了晚的时候,玻璃灯一点,立即灯火通明,成为周围灯塔一般的存在。
“黄兄,童兄,赶紧来”
“对,对,赶紧来,大家现在正在押题呢。”
“来京城一直没有见到两位兄台,还以为两位兄台不准备参加这次秋闱了呢。”
楼的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让两人赶紧去,黄锦泉和童源互相对视一眼,也是笑着进入了望月楼,很快就来到了望月楼的三楼。
望月楼的三楼已经被这些文人采自给包了下来,此时十几个文人才子聚集在一起,彼此有说有笑,很是热闹。
见黄锦泉和童源两人的到来,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介绍,认识一番,他们这样一起参加秋闱考试的算是同期、同科、同年了,更何况还都是北直隶人,这关系可就不一般了。
彼此之间什么刘兄、张兄、李兄等等叫来叫去,要是遇到了相同姓的,就要叫对方的字了,一番介绍,也是一番热闹,不过很快,他们又是回到了主题。
“各位兄台,大家觉得本次乡试的主考官会是朝中的哪位大臣主持”
这次聚会的提议人叫江善,乃是京城本地土著,家里的条件自然也是很不错的,等大家熟络一番之后,也是笑着说道。
“我看多半是李公或者谢公。”
欧阳文跟着说道,这个欧阳文也是北直隶这边有名的才子,次顺天府院试的案首,也是现在最活跃的人之一。
“欧阳兄此言差矣,李公或者谢公多半是主持明年的春闱,至于这秋闱嘛,我看多半是六部尚书里面挑人,而朝廷一直以来对我们北直隶非常的重视,我看多半会让王公来主持。”
说话的人叫刘宏志,同样也是北直隶保定府次院试的案首,他口app下载地址xbzs中所说的王公指的是现在的吏部尚书王鏊。
“刘兄所言有理,根据以往乡试的惯例来看,这内阁阁老主持春闱,六部尚书主持秋闱,这几乎已经是惯例了,这次秋闱考试很有可能就是王公来主持了。”
江善跟着点头说道,他是京城人,对这一块太熟悉不过了。
三年一度的伦才大典,朝廷极为重视,乡试的主考官都是朝廷这边直接委派大臣前往各省主持,至于北直隶,地位特殊,这主考官的级别还要更高,一般都是六部尚书来主持,有时候也有可能是内阁阁老来当主考官,以此来显示朝廷对科举考试的重视。
“我看也有可能是礼部的徐公。”
有人想了想也是说道,口中的徐公指的是现在礼部尚书徐琼。
“或许也有可能是户部的周公。”
也有人提议户部尚书周经,同样也都有人表示支持。
黄锦泉和童源两一直没有开口,只是静静的听着,大家在考试之前喜欢猜主考官也是为了押题,因为每一个主考官出题的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
像户部尚书周经,这人就比较直接,为人耿直的那种,所以如果他是主考官的话,他出的题目一般都不会太刁钻,如果是吏部尚书王鏊的话,这出的题目就可能会比较偏冷。
除了出题之外,这主考官个人的喜好也是非常需要注意的,这考试的时候根据主考官的喜好来写,自然就会有加分,通过乡试的可能性就会更高。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考试之前,这些才子们喜欢猜主考官,喜欢押题的缘故了,科举考试太难了,也太变态了。
大家如果能够提前猜到主考官,做一些准备的话,这成功的概率就要增加几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觉得吏部尚书王鏊出任本次主考官的人占多少,但觉得户部尚书周经、礼部尚书徐琼成为本次主考官的人也不少。
因为以往的惯例,基本都是户部、礼部、礼部这三个尚书来,至于兵部尚书马文升,连提议的人都没有。
第281章,都准备看笑话
“看样子今年王公主考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一起来押题”
讨论完了主考官,江善这边又是引导大家来押题,押题也是大家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当然自古以来想要压中题的概率几乎为零。
因为科举考试的题目完全凭主考官个人的喜好来出的,范围又是来自四书五经,非常的广,出题往往又是掐头去尾的,根本就猜不中。
猜不中没有关系,文人才子们依然乐于去押题,并且乐此不彼,每次的科举考试,考试之前各种各样关于考题的消息就满天飞,其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大家押题的。
“如果是王公为主考官的话,我看有可能会跟现在的海禁有关。”
欧阳文想了想说道,这押题也不是随便乱押的,很多时候还是要跟时事政治来押题,因为考官们也往往喜欢根据时事政治来出题,毕竟读书人都是国之栋梁,将来极有可能是有机会站在朝堂之,报君恩,下造福黎民。
“欧阳兄何以如此认为”
江善一听,连忙问道。
“海禁一直以来都是我大明之国策,但前段时间朝廷特许天津解开海禁,又允许沿海渔民下海捕鱼,或许王公就可能因此出题。”
欧阳文将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
“如果以海禁为题的话,那以欧阳兄之见,我们又该如何去答题呢”
有人又连忙问道。
“王公博学有识鉴,经学通明,制行修谨,文章修洁,又善书法,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些方面去走。”
欧阳文还是有几把刷子的,事先就已经摸清楚了王鏊的情况,显然为了科举也是做了充足的准备。
众人一听,顿时就忍不住直点头,知道如果是王鏊主考的话,这八股文就不能写的太繁琐,必须要简洁,同时有书法不错的人也是心中暗暗一喜,这字写得好显然也是加分项的。
当然科举考试的卷子都是有专人誊写,然后再给主考官这边去批阅的,以防止从字迹面认出来,然后导致科举取士不公的现象。
“我觉得或许还有可能是户部尚书周公来出题,这出的题或许极有可能和官仓失窃有关,大家以为呢。”
很快刘宏志也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周经是户部尚书,他来主考的话,这出的题目或许真的可能和官仓失窃有关。
众人听到刘宏志的话,也是微微一警惕,这个案子直到现在都还没有结案,而且越查越深,牵扯出来的朝廷大员越来越多,以至于朝中很多大臣都惶惶不可终日。
“那不知刘兄以为我们又该如何答题呢”
江善想了想也是问道,押题、押题,不管是押题目,还要讨论下如果真出了这个题,大家又该如何去答题,答题的核心自然还是围绕着主考官的政治观点、主张来答,才能够加分。
“周公一向刚直不阿,敢于直谏,所以个人以为如果是周公出题的话,我们措辞可以更加严厉一些,直指要害,要敢于直言当今之弊政。”
刘宏志沉吟一番之后也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众人一听,也都纷纷点头,周公之名大家都是知道的,性烈如火,敢吐弘治皇帝一脸唾沫的主,你要是跟他弯弯绕绕的去写,多半是要减分的。
“如果是礼部徐工来当主考官的话,或许极有可能……”
众才子不断的讨论来讨论去,从主考官个人的喜好、性格、政治主张等等以及讨论到当今的时事,围绕着这些不断的去押题,讨论如何去答题。
黄锦泉和童源两个人一直都只是静静听的,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像这样的聚会,说有用也是有用的,很多通过这样的聚会能够了解到一些小道消息。
说没用也可以说完全没用,因为即便是猜中了主考官,也不可能猜中考题,要是没有真才实学的话,考试时依然要一头雾水,根本就写不出什么东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