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对于刘晋的判断,童源是越来越深信不疑了,既然恩师说没有问题,那自然就没有问题了。

    “第二波去朝鲜的船回来了没有”

    刘晋笑了笑,接着想了想问道。

    “还没有,不过估计着这几天应该就要回来了。”

    童源仔细的算了是说道。

    “嗯,等他们回来之后,差不多也该出发前往黄金洲了,我让你准备的东西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刘晋微微点头,算算时间,现在都已经是五月了,这些人也都历练的差不多了,现在灾荒也已经稳定,朝廷手中了有粮食,饥荒问题得到解决,也不需要他们再去补鱼了,所以也差不多该让他们出发前往黄金洲了。

    “所有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妥当,唯独这脱水蔬菜的数量还不够。”

    童源想了想回道,刘晋让他准备了很多东西,像黄豆、腊肉、大米、面粉等等这些东西就不用说了。

    为了能够让船队顺利的抵达黄金洲,刘晋还发明了一种蒸馏器,能够将海水蒸发成淡水,这蒸馏器的打造也是颇为不易。

    除了这蒸馏器之外,还有脱水蔬菜,这脱水蔬菜也是为了解决船员补充维生素的需求,在没有后世技术的情况下,这脱水蔬菜的产量非常有限,到现在也一直都没有准备到足够的数量。

    “嗯,加紧去办吧,他们回来之后,也是要让人和家属团聚一段时间的,还有时间。”

    刘晋满意的点点头说道。




第236章,服务百姓,建设美丽大明
    天津水泥厂,经过几月好几千人灾民的建设,整个天津水泥厂已经颇具规模,占地面积非常广,一个个巨大的烧结炉伫立在大地之上,此时正冒着滚滚的白烟,水泥厂非常的忙碌,身穿统一制服、戴着口罩的工人忙的热火朝天。

    水泥厂的厂长孙新(原名孙二狗)正在招待来自各方的商人,众人一边喝茶一边聊着水泥经销的事情。

    自从修好了天津通往京城的水泥马路之后,天津水泥厂产出的水泥就开始没有去处了,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水泥没人要,悄悄相反,从水泥出现在天津开始,水泥厂这边每天都有大量的商人来求购水泥。

    只是原先的时候,刘晋自己对水泥的需求就非常大,特别是这修建京津水泥马路需要的水泥更是非常大,再加上天津港口的建设、天津水泥厂的建设、天津海事学院的建设、另外刘晋也是在天津这新成立了一个玻璃厂,准备专门做外销的玻璃制品。

    这些都是需要用到水泥,大量的用到水泥,自己的需求都不够,自然也是没有办法往外卖。

    现在京津水泥马路修建完毕,其它的各项工程也差不多已经进入到尾声,自然是用不了那么多水泥,也是需要向外出售了,而且水泥厂也需要靠卖水泥来赚钱的。

    “各位,感谢大家赏脸来参加我们天津水泥厂的供应商招标大会。”

    孙新看着慢慢一大厅的儒雅,倒是像个读书人,但是这些人一个个都身穿锦衣,一身衣着不凡,一看就让人知道是有钱人。

    要是以前面对如此多的有钱人,孙新自然是难免要自卑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他已经不是那个孙二狗了,而是天津水泥厂的厂长孙新了,早已经脱胎换骨,面对怎么多人也是一点都不怯场,满脸笑容。

    “我们天津水泥厂作为整个大明第一家生产水泥的作坊,我们天津水泥厂生产出来的水泥毫无疑问肯定最好的。”

    “当然了,我们天津水泥厂的规模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的产量也绝对是所有水泥厂当中最大的,我们天津水泥厂目前能够日产一万桶水泥。”

    孙新并没有急着介绍这水泥的销售方法,而是先详细的介绍起天津水泥厂的优势了,大明第一家水泥厂,水泥是天津水泥厂的东家刘晋刘公子发明的,这质量自然是最好的。

    接着又是介绍起天津水泥厂的规模来,我们的规模是最大的,产量最大,这意味着水泥的供应足够稳定,需要多大都没有问题。

    “我们天津水泥厂的背景我想大家应该多少也是知道一些的,这水泥的发明人刘晋刘公子正是我们天津水泥厂的东家,除了刘公子之外,这水泥厂真正的大东家是当今大明太子殿下。”

    “因为是太子殿下的产业,同时我们刘公子的名声大家也是应该听说过的,我们天津水泥厂一直以来也是秉持着服务百姓,建设美丽大明的理念。”

    孙新在不断的介绍着水泥厂的情况,这一点当然是来自刘晋的传授,做销售并不要急着一开始就向客户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是应该先详细的介绍清楚自己的情况来。

    从企业的规模、产量、产品,甚至于是企业管理、企业的理念等等慢慢的介绍,让经销商对企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增加对企业的信心。

    这一点在后世自然是被人用烂了,几乎每一个企业都会如此去做,但是在大明这里,却是头一遭,以至于在场的这些商人都听的非常认真、仔细,时不时也是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特别是这最后谈到天津水泥厂的东家和经营理念的时候,在场的这些商人顿时一个个都忍不住肃穆起来。

    这天津水泥厂的背景也太大了吧,没想到竟然还是当今太子殿下的产业,同时大家也是第一次听到了这办企业所谓的秉持的理念。

    “服务百姓,建设美丽大明”

    商人们脑海中不断回荡着这样的话,顿时一个个也是忍不住直点头。

    古代的生意人其实也是很讲信誉的,这古代的大夫、药店什么的也是要挂‘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等等之类的牌匾,其实和这个理念也是差不多一个意思。

    现在刘晋将这个具体化,大家自然是一听就懂,顿时也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表示了赞同,当然了,内心之中对于天津水泥厂的信任也是增加几分。

    第一这是太子殿下的产业,肯定不会糊弄自己这样的小商人,而且因为是太子的产业,这如果买卖太子殿下水泥厂的水泥,这也不用害怕一些阿猫阿狗之类的,剩下了很多的麻烦事。

    第二,这天津水泥厂的理念就非常不错,放低了自己的姿态,讲的是服务,更是要建设美丽大明,理想远大,跟着这样的人做生意,保准也是不会错的。

    “孙厂长,您就说吧,这水泥怎么卖,我们都跟定了。”

    有人忍不住开口说道。

    “对,对,我们都跟定了,您就说个章程出来,我们肯定是跟定了的,这是太子殿下产业,我们还有什么可怕的。”

    “就是,就是,这水泥又天子钦赐的国之神器,有了它,这修路也好,建房也罢,都要快上很多、很多,根本不愁销路。”

    “刘公子的大名我们自然是知道的,也都是冲着刘公子来的。”

    有人开了头,其他也都是跟着纷纷出声。

    “好,好,谢谢大家对我们天津水泥厂的厚爱。”

    孙新一听,顿时就高兴的笑了起来,接着对着身边的管事点点头,立刻就有人拿着一叠纸走了进来,然后给在场的这些商人发下去。

    “我们天津水泥厂的经销章程都写在了上面,大家仔细的看一看,如果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现在就问我,如果觉得可以,就可以来我这里签署经销协议,从此以后我们就是一条船上赚钱的合伙人了。”

    孙新将章程发了下去,也是笑着说道。

    众商人拿着纸仔细的看起来,都看的非常认真,这纸上面的内容都是刘晋让人用后世的书写方式去书写的,上面有诸多的标点符号等等,同时也是一条条的将天津水泥厂这边的销售章程写的很清楚。

    天津水泥厂的销售方式刘晋也是搬来后世的返利销售的方式,这返利销售的方式说起来很复杂,但核心点就是,经销商销售的越多,这返点就越高,返点的返利只能用来提货,不能直接兑现成钱财。

    这样的销售策略在后世自然是非常的常见,也是烂大街的,它的好处是可以将经销商牢牢的捆绑在自己的船上面,其中的关键点就是返利。

    众人看的非常仔细,上面的内容都是用后世的大白话来写的,并没有这个时代的之乎者也等等的内容,再加上有标点符号的使用,也不会出现歧义,所以一看就懂,能够理解清楚上面的意思。

    “孙厂长,这返利只能用来购买水泥吗”

    有商人当场就对有疑惑的地方进行了提问。

    “对,只能够用来购买我们天津水泥厂的水泥,当然了,因为我们天津水泥厂是刘公子和太子殿下的产业,在后面,这天津玻璃厂的玻璃制品、天津港口的海货等等也是可以用来购买的,只是不能兑换成实际的银两。”

    孙新点点头,非常有耐心的详细介绍起来,众人一听,竟然还能够用来购买玻璃厂的制品,天津港口的海货,顿时就忍不住喜出望外了。

    这玻璃制品可是现在非常畅销的东西,特别是这镜子,更是成了大明上流人物必备的东西,家里没有镜子都不好意思请客到家里来坐坐。

    至于天津港口的海货,这什么海鱼干、咸鱼之类的东西,现在也是比较受欢迎的,很好卖的东西。

    “孙厂长,这销售区域又是如何去花费的呢”

    很快,又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销售区域,原则上我们是一个府只招两个经销商,按照现在我们大明的区域划分,两个经销商均分府下属的县。”

    “那这县城下面的又如何去做呢”

    “这就要看你们自己了,我们的建议采取和我们天津水泥厂一样的章程。”

    “这水泥的运输是由谁负责”

    “这运输方面由你们自己负责,我们只负责生产。”

    “……”

    商人们对于自己的买卖都是非常重视的,不断的详细的对着章程上面的条款进行咨询,文清楚所有的一切,众人也是纷纷点头。

    “孙厂长,我想代理永平府的销售。”

    “孙厂长,我想代理京城这边的销售。”

    很快,一个个商人们开始嚷嚷的叫起来,这好地方的销售代理自然是有很多人竞争,偏远一些地方的销售代理则是少有人问津,整个场面顿时就变的非常热闹,有种群狼争食的感觉。

    至于孙新则是满脸笑容的看着这一切,心里感叹刘公子的方法果然不错。



第237章,逛天津城
    天津城内,刘晋非常悠闲的漫步在街头之上,饥荒虽然基本上已经过去,但是天津这边的繁华却并没有受到多少的影响。

    天津港口、天津造船厂、天津水泥厂、天津海事学院,再加上诸多新办的水泥厂等等,让整个天津变的更加的繁华、热闹起来。

    很多没有田地的人甚至于决定不回去了,这回去也是给人种地,一年到尾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结果往往是一家老少都很难吃饱,还不如待在天津这边,现在到处都在招人。

    而且因为刘晋诸多产业设置在天津这边的缘故,所以在薪酬待遇方面,自然也是少不了要向天津水泥厂、天津玻璃厂和天津造船厂这些看齐。

    这包一日三餐、包住宿是最基本的,至于这工钱,已经恢复正常化的天津,这工钱如果低于三十文一天是没有人给你做事的。

    在天津这边做事,不愁吃不愁穿,还有稳定的工钱拿,而且天津这边因为靠海,最先掀起海洋捕捞业,这各种各样的海鱼除了运到京城销售之外,其实大部分的还是在天津这边自销,价格非常的便宜,现在依然还是卖一文钱一斤。

    综合进行了诸多方面的对比之后,有很多、很多的灾民选择留在了天津这边,让整个天津变的更加的繁华、热闹。

    “比以前热闹多了。”

    刘晋看着热闹非凡的街道,笑着和身边的赵二虎说道。

    “是热闹多了,不过这天津城的街道还是太狭小了,远不如城外面干净、整洁、宽敞。”

    赵二虎点点头,接着看看天津城内低矮的房屋,狭窄的街道,这街道还是普通的路没有用水泥去铺,这对于习惯了在水泥路上行走的赵二虎来说,顿时就觉得有些不习惯了。

    “这倒是,这里毕竟是老城区了。”

    刘晋笑了笑点点头,现在天津这边已经出现了老城区和新城区之分了。

    这老城区自然就是现在两人所在的天津城城内了,这城内所有的一切都和以前差不多,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外面有城墙保护,是标准的这个时代的城市。

    而新城区则是以天津港口、天津造船厂、天津水泥厂等聚集的区域,这些区域的大片土地全部都被刘晋和朱厚照买了下来,进行了集中的规划。

    所有的房屋、街道、小区、工厂区等等都规划的整整齐齐,也全部都用水泥马路进行了连接,道路宽敞、房屋整齐,外围也没有城墙保护,和老城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样的老城区这边是以天津城的原住民为主,都算是天津城的土著,而新城区这边则是主要以外来人口为主,基本上都是天津港口、天津造船厂、天津水泥厂等等诸多刘晋麾下产业的员工为主。

    当然了这些人其实主要也还是天津、北直隶周围一带府县的人为主,并没有像后世一样,一个工业城市里面的人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

    新老城区的出现也算是让整个天津城有了点后世工业化城镇的味道,和这个时代有种截然不同的气息。

    特别是天津新城区这边,因为基本上都是刘晋麾下产业的员工,所以基本上也都和京城西山煤业这边一样,大家都是剪短发、穿统一的衣服,看起来和这个时代人的着装打扮是非常格格不入的,带着浓浓的后世工业化气息。

    “包子咯包子咯”

    “炊饼了炊饼了”

    “糖画了糖画了”

    “新鲜的海鲜、新鲜的海鲜了,刚刚才下船的海鲜咯”

    “招工了、招工了,李氏水泥厂招工了,包吃住,三十文一天”

    “……”

    听着街道上各种各样的吵杂的声音,再看看这热闹的街道,人流如织、喧嚣繁华,酒楼、商铺、小摊小贩、江湖卖艺,各种各样的应有尽有,刘晋的脸上也是露出了浓浓的兴趣。

    “老板,你这包子都是什么馅的”

    想到了后世天津最有名的狗不理包子,刘晋也是忍不住准备买几个包子尝一尝。

    “公子,我这包子全部都是猪肉馅的,只要一文钱一个,要不要来点”

    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模样的中年人,一见生意上面,也是热情的开始推销起来。
1...8081828384...1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