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为什么会有现在的这一切,这都是刘晋的功劳,大明帝国在刘晋这个千古能臣的带领下才逐渐的有了现在的一切。
还有朱厚照为什么能够有那么多的子嗣,这还不是刘晋当初的建议,让朱厚照成年之后再接触男女之事,否则朱厚照要是跟历史上一样,早早的就接触的话,可能就会跟历史上一样,连个子嗣都没有。
至于弘治皇帝自己也是如此,当初的肠痈,如果不是刘晋建立的大明医学院研究外科手术,及时的给弘治皇帝切除了烂掉的阑尾炎,后面改革太医院的话。
弘治皇帝根本就活不到现在,这大明皇室的子孙还不知道有多少要死在太医院的那些庸医手里面,朱厚照几百个皇子公主还不知道要夭折多少。
这些功劳都可以算在刘晋的身上,弘治皇帝对此是很清楚的,也是一直记在心里面的。
“陛下,这都是为人臣子该做的事情,是臣子的本分。”
“臣更应该感谢陛下您,感谢您对臣的器重和重用,给了臣机会,能够施展自己的所学和才能,能够有机会为我大明的黎明百姓做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
“是陛下您对臣信任万分,对臣器重万分,臣才能够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真正这一切都是陛下您雄才伟略、运筹帷幄的结果,臣不敢居功啊!”
刘晋一听,也是感动的说道。
当然了,这功劳肯定是不能揽在自己身上的,一定是天子的功劳,自己当臣子的只是尽了臣子的本分和职责,该拍的马匹还是一样要拍的。
这是当臣子的该有的觉悟,也是当下属的该有的思想。
“你啊~一直都是这样。”
听到刘晋的话,弘治皇帝顿时就笑了起来,忍不住直摇头。
“你要辞官的话那就辞官吧,你为我们大明,为我们皇家做了很多的事情,这年纪大了,想要游山玩水,那就去游山玩水吧。”
沉吟一番,弘治皇帝也是笑着说道。
到了这里,刘晋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朱厚照带自己来见弘治皇帝了,原来是这层意思在里面了。
ps:求票票~~
大明镇海王 第2239章,刘晋刘公
翌日早朝,刘晋正式在早朝上向正德皇帝提出了辞官的请求,这也是让文武百官再次吃惊起来。
尽管去年的时候刘晋就已经提过辞官的事情,但正德皇帝拒绝的很干脆,大家原本想着,刘晋这人年轻,身体又健康的,至少也是要再隔上几年的时间才会再次辞官的。
没想到这眼看着马上就年底了,要到炎黄历1753年(正德五年)了,刘晋竟然再次提出了辞官归乡。
看来刘晋是真的不想当这个官了,又或者是刘晋知道自己该急流勇退了,所以有些着急的想着离开这权力的漩涡中心了。
群臣一边吃惊一边心里面也是不断的思索着。
不过在大家看来,即便是刘晋辞官,正德皇帝这边也应该不会同意刘晋辞官的,即便是做做表面工作,至少也是要挽留再三的。
更何况,刘晋一直以来都是弘治皇帝和正德皇帝最器重的大臣,也是最信任的大臣,这刘晋辞官,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除非是刘晋身体真的不行了又或者是老的不行了,否则刘晋想要离开朝廷,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情了。
然而再次让群臣大跌眼镜的是,正德皇帝竟然当场就同意了刘晋辞官,并且对刘晋大肆的赏赐了一番。
加封了刘晋辽国公的封地面积,并且一口气加大了十倍,绝对是恩宠无比,此外也是赏赐了不少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之类的,以示恩宠。
群臣听到正德皇帝同意了刘晋的辞官,一个个都是非常的惊讶,甚至于都有些不敢想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天子竟然同意刘晋辞官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王守仁此时此刻内心之中也是在急速的思索,他并没有因为刘晋辞官自己可以当上内阁首辅而变得高兴。
对于老王来说,做官做到现在这个位置其实已经足够了,当不当内阁首辅貌似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现在需要思索的事情是刘晋辞官为什么正德皇帝会同意了,这是很值得好好思索的事情。
以刘晋的身份地位和影响力,再加上同正德皇帝之间的关系,根本就不可能说这样轻易就同意了的。
“到底是为什么呢?”
王守仁有些想不通,以他的智慧也觉得此事让人想不通。
“刘晋这才五十多岁,又何必急着辞官呢?”
“以刘晋的年轻和身体情况,即便是再干20年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现在就辞官,这以后还有几十年的时间,难道就在家里面看报纸?”
钟蕃也是有些无法理解刘晋这脑袋里面到底是在想些什么东西。
其他人都是削尖了脑袋的往权力中心去钻,即便是身体不行了,依然还对手中的权力依依不舍,恨不得将手中的权力抓到死的那一天。
看看以前的刘健,八十多岁了,依然还不舍得离开,还有杨廷和,七十多岁的年纪,身体已经不行了,然而依然还是舍不得辞官回家。
再看看这朝野上下,满头白发、垂暮之年的人比比皆是,一个个都不舍得回家养老,都在这里熬着,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为了手中的权力,为了更大的权力。
你刘晋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当了些年内阁首辅了,这才五十多岁就嚷嚷着要辞官回家养老,你养什么老啊。
还有正德皇帝也是,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就同意了刘晋辞官回家,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不为外人所知的事情发生了。
“刘晋啊,现在就辞官回家养老,这失去了权力的话,以后烦心事就会多不少,哪里还能够悠闲的养老。”
澳国公杨云看着刘晋,心里面也是忍不住思索起来。
此时此刻,整个朝堂上的大臣们一个个都在飞速的思索着,思索着刘晋的事情,思索着刘晋离开朝堂之后,整个朝堂以后将会发生的事情和变化。
“卖报~卖报~”
“内阁首辅刘晋刘公向天子辞官恳请回家养老,天子恩准并给予大量赏赐!”
“卖报!卖报!”
“当今内阁首辅刘晋刘公辞官回家养老!”
很快,报纸上面就正式刊登了刘晋辞官回家养老的消息,一时之间,整个大明上下,乃至全球各地很快就知道了这个消息,知道了当今内阁首辅辞官回家养老的消息。
一时之间,所有人也都开始讨论起此事了。
“啪!”
“诸位客官,今日主讲当今内阁首辅刘晋刘公的故事!”
一处茶楼里面,伴随着读报先生的醒木往桌上一拍,顿时整个茶楼就立即安静下来,所有人都齐刷刷的看着读报先生,期待着他所讲的刘晋的事迹。
“刘公出身寒门,幼年丧父,靠刘母含辛茹苦抚养长大。”
“其自幼聪慧无比,苦学不辍,十九岁中举、二十岁为状元,初为翰林院翰林,后随前英国公张懋征战倭国,一战定倭国、荡平为患东南沿海百余年的倭患。”
“后又随同英国公张懋征战南洋,率领十万大军扫荡南洋诸地,为我大明新增南洋数省之广袤疆土,征服南洋诸国,杨威南洋!”
“弘治十六年又率军征战辽东女真各部,一举荡平女真各部,解决辽东之患,为我大明新增辽东之大粮仓。”
“后又率领20万大军西进西域,扫鞑靼残余,威服西域百族,夺河中,设西域、河中二省,为我大明开疆拓土!”
“从弘治二十年开始,刘晋初为户部侍郎,力主税务改革,设置税务衙门,改革我大明税务,是我大明国库日渐充盈,时至今日,我大明国库一年可以收税银近20亿两白银!”
“其后刘晋为户部尚书,全部主持税务改革,推行预算制和财税制,将税收纳入各地官员考核之列,一改我大明以往财政困难,无钱办事之窘迫。”
“升礼部尚书,刘公又力主吏治改革,任人为贤,选才任能,刚正不阿、两袖清风,正气凌然,大量正直、实干、有才能的官员在刘公手下得以重用,并且逐渐的提拔起来,我大明官场为之一清,更加注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的实干之风!”
“后升为内阁阁老,时有刘健和李东阳两位阁老,刘健刘公年岁已大,已无太多精力处理政务,李东阳李公身体不好,也无精力,故而内阁之事多落在刘晋刘公之身。”
“刘公忠君爱国,一心为公,又是高人子弟,才华横溢、高瞻远瞩,在刘公主政期间,我大明对内大兴基建、大规模修建铁路、公路、桥梁、水库、提拔、港口等等,着名的南京长江大桥、长成铁路、亚欧洲际铁路、京广铁路、京沪铁路、长江疏通工程等重大工程全部都是在此期间建设完工的。”
“刘公尤为重视教育,大力支持和发展教育,开创新学,新学之学堂几乎都是刘公出钱建造,出钱维持运营,让我大明无数平民子弟也能够有机会上学,获取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刘公大力兴建新式高等院校,培育科技和技术人才,促进我大明科技与技术的进步,这才有了大家现在生活之中所看到的汽车、火车、轮船、电话、电影等等。”
“对外方面,刘公主张扩张和殖民,刘公认为天下之土地是有限的,我大明子民多占一分,则我大明子民便强大一分,其它部族就会弱小一分。”
“天下之财,我大明子民多占一点则更富一点,其它部族就会更贫瘠一点,世界的土地与资源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炎黄子孙之财富,我大明子民当之取之无愧。”
“在刘公主政期间,我大明对外不断的扩张,征服东边之倭寇、南边南洋之诸岛国,北灭鞑靼与女真,西扫西域百族。”
“得南洋、辽东、北方草原、西域、河中,后又将中亚、西北、南云、黑土省纳入我大明之版图。”
“通过海上殖民与扩张又获得澳洲、黄金洲之广袤土地,同时鼓励大明王爷在海外建立藩国,鼓励大明个人在海外建立殖民地。”
“随有我大明诸多宗室王爷在海外纷纷建立藩国,大量殖民地在海外争先绽放,我大明子孙占天竺、东非、南非、西非、中东等等地。”
“我大明巨变之三十多年,正是刘晋刘公闪耀的三十多年,时至今日,我大明帝国繁荣昌盛,国富民强,百姓早已经忘记了饥饿与寒冷,忘记了贫穷与苦难,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这一切都和刘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刘公之功劳已无法用言语来描述。”
“刘公乃千古之奇才、旷世之能人,当为我华夏历史之千古伟人!”
伴随着读报先生一口气将刘晋这三十多年来的事迹给说了出来,在场的众多茶客这才算是真正的了解了刘晋,了解了这个一直以来声名显赫的刘公,也算是明白了这几十年来大明帝国日新月异的背后是谁再处力。
“哗啦啦啦~”
很快,茶楼上下都传来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大明镇海王 第2240章,能急流勇退已经是最大的恩典了
刘晋的书房内,刘晋此时此刻正在对着一副巨大的世界地图,在专心的研究者自己接下来的万年旅游生活了。
“几辆好车肯定是要准备的,最后是包括后世的那种房车,走到哪里就在哪里休息,嗯,那感觉肯定也是还不错的。”
“这轮船肯定也是要准备的,没有轮船的话可不好周游全世界的,嗯,这个可以向天津造船厂这边去定制。”
“首先去西域、河中两地这边走一走、看一看,这上次去西域、河中都还是20多年前的时间了,也不知道现在这边变得怎么样了。”
“到时候再去南云省这边,听说南云省这边的葡萄酒、奶酪已经丝毫不输于欧洲了,景色也是非常的不错,杨云老是吹嘘说南云省南云山脉的景色非常漂亮,美人也特别多,这肯定是要去看看的。”
“凛冬城也是要去看看的,不过不能冬天去,太冷了,肯定是受不了的。”
“然后就是黑土省,黑土省这边听说也很不错,可以去哪里玩玩,到时候再从波罗的海的厚照城这里乘船去欧洲各地游玩。”
“什么波兰、神圣罗马帝国、罗马教廷、意大利、威尼斯、巴黎、西班牙、香港统统去走一遍。”
刘晋拿着笔在地图上面规划着自己接下来的旅游路线。
对于刘晋来说,现在都已经五十多岁了,说实话,这身体好的时候估计着最多也就只有20年的时间。
用20年的时间来周游全世界,在世界各地好好的游玩一番,等到了七十多岁了,人真的老了,走不动、玩不动也吃不动了。
到时候再回来养老等死。
“嗯,或许到了那个时候我还可以再写一本回忆录,就跟后世的那些名人一样,到老的时候写一本回忆录,貌似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刘晋默默的将这一点给记下来。
人生苦短,到了五十多岁了,刘晋是已经看开了很多的东西了,都已经无所谓了,现在要做的就是为自己而活。
两世为人,穿越之前的自己,仅仅只是一个996的打工仔,每天都在为生活奔波,活成狗一样,为金钱、为房子、车子、为老婆孩子而劳累。
穿越过来之后,前面的这几十年,刘晋在为自己心中的理想和抱负而活着,现在老了,理想也实现了,也有条件了。
也该为自己的而活了,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妹夫啊,妹夫!”
“你这才五十多岁,身体又好得很,你着急着回家养什么老啊。”
这时,定国公徐光祚急匆匆的来到了刘晋的书房,显得很是无奈的说道。
本来历史上的徐光祚其实早几年前就病死了,但因为刘晋这个穿越者,他也是活到了现在,现在都已经快要七十多岁的人了。
“人生苦短啊,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何必将自己的一生都耗在上面?”
“更何况以我的情况,其实急流勇退、远离权力的中心未尝不是好事。”
刘晋看看徐光祚笑着说道。
“可是你这也太早了吧,你这才五十多岁,身体有好的很,何必急着急流勇退呢?”
徐光祚一听,也是继续说道。
“是啊,我都已经五十多岁了,我的身体还能够好几年?”
“我不趁着现在身体好,到处去走一走、看一看的话,难道要等到走不到的时候再走吗?”
“你来看看,我都已经在规划我以后的旅游路线,先去西域、河中、南云省这边走一走、看一看,再去欧洲各地游玩一番,接着转黄金洲去,再绕道非洲这边,接着天竺、南洋澳洲这边走一圈,全世界都游玩一遍。”
刘晋笑着和徐光祚谈论起自己以后的旅游路线来。
“唉,也不知道你的脑袋是怎么想的。”
“别的人是一辈子都可能达不到你的高度,而你呢,到了这样的位置却不好好珍惜,现在就辞官想着去各地游玩。”
徐光祚忍不住直摇头,他是无法理解的,无法理解到底是怎么想的。
“哥,你就别劝他了。”
这时,徐婉儿也是走了进来。
“相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规划,现在急流勇退其实也好,到了我们家这种地步了,如果再继续在朝野上干下去的话,将来会如何,恐怕没人知道。”
“早早的急流勇退,趁着还有精力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其实也挺好的。”
“当初英国公张懋还在世的时候也都劝相公要急流勇退,相公现在退下来,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徐婉儿还是很懂刘晋的,知道刘晋所想,也知道刘晋所担忧的事情。
“好吧,既然连你都这样说了,我还能说什么。”
徐光祚听完,也是无奈叹口气点点头。
“你们知道吗?”
“我之所以能够辞官,这还是太上皇同意的。”
刘晋看看他们,想了想也是爆出了一个内幕。
“太上皇同意的?”
徐光祚和徐婉儿一听,顿时微微吃惊,接着略微一思索顿时就明白了。
“也就是太上皇还在,我才能够走得掉,要不然,我想辞官都辞不了的。”
刘晋微微摇头说道:“能够急流勇退,这是太上皇和天子对我的恩典,这是给我们家最好的恩典了。”
听到刘晋的话,徐光祚仔细的思索一番之后,这背后顿时就冒出了冷汗,这才重重的坐到椅子上说道:“原来如此,这的确是最好的恩典了!”
到了现在,徐光祚算是明白了,明白刘晋为什么要辞官,正德皇帝为什么又会同意了。
对于刘晋来说,尽管刘晋为大明帝国、为大明皇室、甚至于为弘治皇帝和正德皇帝都立下了无数的功劳。
但自古以来,为天子立下功劳、为国家立下功劳的大臣还少吗?
不知道有多少,但是,自古以来这功劳越大者往往最终都没有善终,不仅仅自己没有善终,连带着自己的家族都会一同牵累。
尤其是像刘晋这种,权倾朝野又富甲天下,另外在文臣和武将勋贵集团都有着巨大影响力和关系的人。
这样的人放在任何的朝代几乎都是不可能善终的,纵观华夏几千年的历史,几乎没有一个这样的人能够最终获得善终。
往往最后都是得不到善终,还连累了自己的家族。
功高震主,这绝对不是假的,而是历史上一次次用鲜血来写出来的警世之句。
历朝历代的皇帝,对于像刘晋这样的能臣,那是既喜欢又害怕,喜欢的是有这样的能臣,国家可以变得繁荣昌盛起来,害怕的是这样的能臣是否会抢夺自己的江山,会夺走自己的宝座。
所以有些时候,即便是宁可错杀,也会抱着不放过的心态来杀掉这样的大臣。
现在也就是还有弘治皇帝,弘治皇帝的心胸足够大,也足够的仁慈、宽厚,所以才能够容下刘晋这样的能臣,也能够让刘晋得到善终。
如果现在刘晋不走。
等过些年弘治皇帝走了,到时候正德皇帝能否放了刘晋?
这估计要打一个问号了。
别说什么和天子关系好,自古以来和天子关系好又死在天子手上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汉景帝可以将自己的老师腰斩、唐玄宗可以赐死自己的爱妃杨贵妃、朱元章可以杀了那些自己起家的兄弟、功臣。
这朱厚照未来为了政治需要杀了他刘晋又有什么稀奇的。
更何况,刘晋以后要是再立下什么功劳了,到时候又该如何封赏刘晋了,这封无可封的时候,是不是就该和历史上一样杀了?
即便是再正德皇帝这里不出事,但你能够保证到了下一个皇帝的手中时不出事?
“有时候登山并不难,一步、一步的往上走、往上爬,总是能够到达最顶峰的。”
“但是登山容易,这下山的时候可就不容易了,能够完好下山的可不多啊,很多时候都是摔下来的,摔的粉身碎骨。”
刘晋看看徐光祚,笑了笑说道。
“我为什么将我的儿子们都尽可能的分到海外去?”
“我为什么当初要带着我们这些勋贵集团们在海外建立南非殖民地,还不是为了给我们这些勋贵们留一条后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早在几十年前的时候,我都已经在为自己留后路了。”
“嗯!”
“你是对的,是我太年轻了!”
徐光祚听完也是郑重的点点头深表赞同。
“这个世界少了谁都一样要转的!”
ps:求票票~~
大明镇海王 第2241章,大河南
伴随着刘晋辞去了内阁首辅,王守仁被任命为新的内阁首辅,钟番为次辅,同时李昆入阁成为新的阁老。
朝野上的变动还是非常平稳的,依然还是实干派官员的天下,当然现在主要是守旧派的官员已经所剩无几了,朝野上的官员几乎都是实干派出身的官员。
大量的官员几乎全部都是在地方各省有着履历,有着较为丰富的地方主政经验,也都是讲究办实事的官员,因为不办事的官员早就滚回家养老去了,又或者是送到南京去养老了。
刘晋的离去并没有影响大明现有的国策,王守仁、钟番、李昆等人依然还是延续着刘晋以前所制定的那一套。
这也是让刘晋更加的放心下来,大明不会出现人走政熄的现象,毁掉自己辛辛苦苦几十年时间打拼的成果。
当然了,刘晋辞官之后,那几乎是完全放下了一切,不再厉害朝野上的事情了。
这是刘晋一贯的原则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管事的时候就不要去瞎折腾,真正自己管事了那就要好好的工作,好好的去做,像样的去做。
所以当朝野上在进行一番人事变动的时候,当百官都在向王守仁这个新内阁首辅祝贺的时候,刘晋这边已经带上了自己的两个老婆、几个小妾踏上了环球旅游的路程。
河南开封火车站。
伴随着阵阵的汽笛声,一列火车缓缓的开进站台。
很快,大量的乘客纷纷走出车站,穿着普通的刘晋带着自己的家卷赫然也在其中。
大河南是刘晋的第一站,刘晋准备在河南带上个把月的时候,好好的在河南这里游玩一番。
刘晋一家人刚出车站,自己府上的下人早早的就已经抵达了这里,准备好了车辆,安排好了住宿等地,让刘晋这个旅游和出行都显得无比舒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