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他又看了眼东南方向的那两座高山,有些遗憾地他说“要是我再年轻个二十年,就亲自带你们上去。”
随着年纪慢慢增长,苏启志感觉身体一年不如一年硬朗。
虽然他平时很注重饮食加运动调节,但因为之前跟田芬在一起生活,积累了太多的郁气,所以他身体一直并不是很好。
不过,自从跟田芬离婚之后,调养了三个多月,整个人显得精神了很多,看上去也年轻了一些。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很重要。
如果一直生活在不幸到家庭中,不但对人的心情是极大的折磨,对身体也有相当程度的摧残。
“没事,我们过去就当是游玩探险了,真找到了玉石更好,找不到也没什么。”苏清笑着安慰他说。
苏清几人在集市上逛了半天,把两条街全部逛完后,每个人都买了好几件心仪的东西。
等他们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
“你们先歇着,我去厨房做饭!”一进大门,苏启志就立刻奔向厨房。
苏清跟着他一起来到厨房说“晚饭做简单点就行,我来帮你。”
苏启志连忙摆摆手说“你去跟他们玩吧!大家伙逛了一下午肯定渴了,就熬一锅粥,调盘凉菜,我一个人就好了。”
苏清笑嘻嘻地说“那我就帮你调两盘凉菜。”
虽然苏启志嘴上说的晚饭很简单,但是头发上桌的时候,依然很丰盛。
“我去叫白贤起来吃饭。”第一盘菜在端上桌的时候,一直在等白贤出来的绿珠,终于沉不住气,起身去白贤的房间喊他。
但他在白贤门外叫了好几声,里面都没人应。
“他可能还没休息好,你先去吃吧!”苏启志端着一锅汤从厨房出来的时候,看到绿珠有些沮丧的站在白贤门口,于是笑着安慰他。
白贤看上去这么虚弱,但是大家好像都已经习惯了他这样。
只有绿珠总觉得他实在太脆弱了,好像随时都会随风飘走一样。
虽然他知道现在主导这个身体,能跟他对话的并不是何欢,但是绿珠还是忍不住的想要去关心他。
同时也想知道,何欢现在的情况。
他之所以没有把心底的一会儿告诉苏清姐弟,是出于一种本能的回避。
因为合欢曾告诉他,所有的人类对于他们经管类都有着天然的排斥。
绿珠其实从内心深处,很担心道一会下手把合欢从白贤体内彻底抹去。
心事重重地回到餐桌前的绿珠根本没有胃口,只喝了半碗粥就放下了筷子。
这回苏启志算是看明白了原来这孩子是担心白贤,所以才吃不下。
他有心劝慰两句,却听道一慢悠悠地说“你再怎么担心,白贤该睡还是得睡,他的体质就是那样。”
“有没有办法帮他调理一下?”绿珠满脸通红的憋出一句话。
道一冷冷地瞪他一眼“先天体弱,无法调理。”
“他没事的,你也不用太担心。”苏启志笑着安慰绿珠说“我之前不是说过吗?他以前老是睡不着觉,可能缺觉缺的很了,现在再睡回来补补。”
绿珠有些惊讶地问“他以前为啥睡不着觉?”
“失眠呗!”苏清有些生气的说“等白贤醒了,你想知道什么直接问他。”
她并不想把这个话题再深化下去,引得父亲担心,所以立刻扯开了话题“明天我们去找玉石矿坑,从哪上山合适呢?”
苏启志有些担心的,看了连手机上的天气预报“手机上说明天有雪啊!上山会不会很冷?”
苏清笑着说“那怕啥,我带了雪地羽绒服呢。”
听她说雪地两个字,苏启志立刻失笑着摇摇头“哎呦,我想起来了,那个矿坑好像是在背阴的地方,估计这个时候上面覆盖的雪还没化。你们去的话,肯定找不着。”
这样啊,那实在太可惜了!
道一有些失望的说“明天去看看吧,不然的话,这场雪下了以后,那就更没希望了。”
“已经没有希望了。”绿珠朝外面瞟了一眼,有些失落的说。
第五百零一章 叶蓝
道一瞪他一眼不悦的问“什么没希望?还没到明天呢,你怎么知道?”
“外面已经开始下雪了。”绿珠呆板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幸灾乐祸。
哎呀,看来是老天阻止他们进山探险寻宝啊!
那既然是天意,就不去了呗。
苏清虽然觉得有些遗憾,但是也并没有多失望。
道一表面看上去,只是有些失落而已。
不过,苏启志确认为这场雪下的正是时候。
他其实不想孩子在这种恶劣的天气,顶风冒雪的爬山去受罪找什么宝,反正他们也不缺钱,这时节上山说不定还有点小危险。
在他眼里,苏清仍然是需要呵护的小娇女儿。
当然不愿意让她吃一点苦头。
晚饭过后,看着时间已经不早了,所以大家都各自回房休息了。
因为白天忙活了一天,苏清回到房间,一钻进被窝就睡着了。
可能是因为睡得太早的原因,所以半夜睡醒喝了半杯水,然后去了个厕所,回来躺床上就再也睡不着了。
就这样,辗转反侧一直到凌晨四点钟左右的时候,又听道一道悠扬的钟声。
伴随着悠悠的钟声,正愁睡不着的苏清却沉沉睡去。
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外面已经大亮。
等她洗漱完跑下楼的时候,苏启志已经准备好了早餐。
就连一向晚起的绿珠,也都洗刷完,坐在餐桌边等着了。
“哎呦,我起晚了!”苏清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这时候苏启志端着一盆油酥饼进来笑着说“不晚,不晚,现在才七点多!早上冷,大家都多睡会儿正好。”
因为起来的太晚,所以苏清基本上没什么胃口,早饭只就着凉菜喝了一碗玉米糁粥。
吃完早饭后,苏清正陪着苏启志在角房烤火,虚掩着到大门上传来了几声斯文的敲门声。
因为角门跟通向大门的门楼相连着,所以一听到声音,不等苏启志起身,苏清就主动跑过去开门。
有自己这个女儿在跟前坐着,不能什么事都要劳烦父亲亲力亲为啊。
苏清这么想着,没几步就跑到门口,打开虚掩着的大门。
只见门外站着一个亭亭玉立,眉目如画的女子,正满眼疑惑,探究地看着她。
苏清感觉这个人仿佛有些眼熟,但却想不起来到底是谁?
“就在这时候,女子终于迟疑着开口“你是青青?”
这清软略娇媚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丝熟悉的口音,让苏清仿佛找到了一点熟人的感觉。
她有些尴尬的点点头“是,是我!快进来烤烤火,我们家角房里生了火。”
苏清还以为这女子是来找父亲的,所以就客气的往里面让了一下。
谁知那女子却盯着她激动地说“你不认识我了吗?青青,我是叶蓝啊!”
叶蓝?
苏清把这个名字在脑海里绕了好几圈,才想起来,初中的时候好像有个同班同学叫叶蓝。
“初二那年我们坐前后位呢!”叶蓝见苏清面上仍然有些疑惑,连忙再次表明身份。
听女孩子这么一说,苏清这才彻底想起来“哦,你是叶伯伯家的兰兰?”
这时候,两人已经来到了角门内。
苏启志有些惊讶的看着跟女儿站在一处,打扮的十分时尚的女子“你就是兰兰,真是女大十八变,现在变的这么好看,我都认不出来了!”
可能是听多了大家类似的夸奖,叶蓝只是有些矜持的笑笑“多谢苏叔叔夸奖,你最近身体还好吗?”
苏启志高兴的说“好,好!快坐下烤烤,外面冷。”
说着,就慌着给她拉椅子往火炉边放“我看你身上穿的衣服太单薄了,赶紧煨着火暖和暖和。”
叶蓝虽然心里对围着脏兮兮的火肉烤火有些嫌弃,不过,表面一点都不显。
特别她看见气质变得十分出众的苏清,也随意坐在这里烤火聊天。
也就随着一起挨着她坐下。
跟天下所有的家长一样,苏启志看到有年龄相仿的孩子来找自家女儿玩,心里也很高兴。
他认为以前因为田芬的关系,使得苏清很少回家,跟镇上原来的一些同学朋友都疏远了。
而之前跟她玩的最好的杨丽一家也早早搬走了,当然,后来,在苏清丈夫死后,听说她这个最好的朋友也离世了。
所以,苏清回来的时候,带着道一还有其他朋友,让他感觉十分欣慰不管怎么说孩子身边有朋友就好。
但是他更期望苏清能有一个关系更亲密,可以谈心的同性朋友。
而叶蓝不但是苏清的同学,还是自己好朋友老叶的闺女,他能主动来找苏清玩,让苏启志觉得很欣慰。
虽然昨天听常山讲了一些这姑娘不着调的事儿,但是他心里也清楚,苏清现在在外人眼中同样名声也不很好。
这样在外人眼中势均力敌的两个孩子,说不定还真的有共同话题呢。
每个家长都不会嫌起孩子朋友少。
而苏启志这个家长又历经了世事看问题,更是比较深远。
他觉得苏清跟叶兰交朋友的话,至少不会被对方看不起。
他虽然觉得女儿很优秀,但是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左右其他人的观点。
所以对于叶兰的来访,他显得格外激动,叶蓝刚坐下,就立刻忙着给她介绍坐在离火炉远一点角落里的道一和绿珠。
其实道一个绿珠根本就不怕冷,他们呆在这里,只不过是为了享受,这里温暖的家庭氛围而己。
两个人经常坐在李火炉稍微远一点的角落里,自然,光线也是最差的。
因为,外面白雪的映照,本来就显得角房里有点暗,所以叶蓝刚进来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坐在火炉边的另外两个人。
在苏启志的介绍下,叶兰这才看清两个人的相貌。
当看见道一时还只觉得心跳开始加快没想到苏清领回来的朋友长得如此帅气!
等到她看清除绿珠的容貌时,更是感觉自己好像不能呼吸了她还从来没见过长得如此妖孽的人!
就连自己以前追的那些盛世美颜的男明星,也远远不及眼前这位打扮十分华贵的的少年!
苏清打哪领回来这两位极品人物?
苏启志笑眼看着她呆愣的模样,不由得哈哈大笑“青青这两个兄弟长得俊吧!?”
兄弟?!
想这么帅的逆天的人物,为什么当兄弟?
那简直是暴殄天物啊。
这时候她突然觉得,甩掉之前那个自己眼瞎看上那个,以前觉得皮囊好看的老公,真的是太明智了!
“对了,兰兰你过来找青青有啥事吗?要不然你们俩去楼上单独聊聊?青青屋里有空调。”苏启志突然后知后觉地建议道。
第五百零二章 欣赏
原本,叶蓝一点都不想呆在这个在她看来,灰扑扑而又狭小昏暗的地方烟熏火燎的烤火。
但发现这里有两个极品美男时,她突然又不想走了。
面对难得一见的美男,谁舍得离开呀?
所以,她连忙笑着说“我其实找青青也没什么事儿,就是听说她过年回来了,就来串串门儿,随便唠唠嗑。在这里就行,围着炉子也挺暖和的,我也好久没烤过火了。”
她这么说,倒是正和苏清的心意。
对于叶蓝,苏清记忆中少的可怜因为两人当时只是一般的普通同学关系。
课外从来没有一起玩过,苏清觉得在整个初中阶段,几乎都没有跟叶蓝说过几次话。
因为两个人都有各自的交际圈子。
而且她对叶蓝仅有的那么一点记忆,也都是相对不太好的印象。
苏清小学时候是在村里面读的书,那个时候,村里小学授课并没有用普通话。
所以,在镇上读初中的时候,因为浓重的口音问题,她还被叶兰嘲笑过好几次。
而且,叶蓝她们这些在小镇上土生土长的孩子,还总是瞧不起从村里考上初中的其他人。
而苏清的情况则比较特殊,她是在镇上买了房子,全家搬到这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