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铁血战将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5749
付出的代价不是一般的大。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订阅!求月票!求收藏!
:。:





抗日之铁血战将 第1523章 一荣俱荣(第二更!)
有了第一次阻止晋绥军运粮的经验,李浩肯定,他们第二次能给浑源城送进去一万五千斤粮食就不错了。
“团长,二连刚刚发来消息,晋绥军回去的路上,他们和突击队,侦查排,警卫排互相配合,又俘虏一个连的晋绥军。”营长黄胜兴匆匆跑进来报告。
李浩脸上的笑容更浓了:“老黄,我本来还以为晋绥军第二次能给浑源城送进去一万五千斤粮食,看这个架势,送进去的粮食能超过一万斤就不错了。”
“告诉下面的部队,让他们再接再厉,只要不动枪,不和晋绥军正面交手,他们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多给晋绥军制造一些非战斗减员,把他们运输的粮食全给我抢下来,彻底断掉浑源的粮食补给线。”
黄胜高兴回答:“团长放心,同志们已经吃到这种打法的甜头,根本不用我们下命令,都抢着想招数对付晋绥军。”
说到这儿,黄胜突然想到部队这两天缴获的物资和武器弹药,满脸期待问:“团长,这几天我们在根据地缴获的粮食已经超过十万斤,还缴获了近两百匹被打死的骡马,折算成骡马肉的话至少六万斤!”
“地方部队和主力部队俘虏的晋绥军也很多:伤员有近五百人,完好无损的士兵有近三百人。他们手里的装备和弹药也全部被我们缴获,光轻机枪都有16挺。”
“最后一个大头就是整整一个骑兵连的所有战马和配套装具。”
“不知道团部打算怎么处理这些宝贝。”
李浩一眼看出黄胜的小心思,直接问:“告诉我,你们看中了什么?”
黄胜不好意思回答:“团长,说实话,缴获的粮食,骡马肉,轻机枪,战马,还有俘虏的晋绥军士兵,我都看中了。”
“每一样都是好东西,拿了就不想松手。”
李浩摇头回答:“全给你们肯定不可能。”
“我记得出兵前参谋长把团部最好的武器和俘虏兵都给了你们,所以缴获的装备,战马,俘虏的晋绥军你们就不要想了,不然其他几个营肯定会说团部厚此薄彼。”
“现在隔秋收还有近三个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根据地乡亲们和部队都过得很困难。”
“我把缴获的十万斤粮食和后续缴获到的粮食全部给你们,打死的骡马留下一半,剩下一半送到其他部队,让团里的其他同志也沾沾荤腥。”
听团长说武器弹药没自己的份,黄胜脸上明显闪过一抹失望。
但很快就因为李浩后面的话而消失了。
部队现在的情况确实很苦。
虽然团部通过各种手段储备了不少粮食,但它们只能保证根据地不缺粮,不因为粮食短缺而饿死人。
远远达不到顿顿吃饱饭的标准。
部队已经缴获十万斤粮食,根据侦查,后面还有十几万斤粮食等着运进浑源城,按现在的打法,这些粮食大部分都会落到自己手里。
加起来就是二十多万斤,算上团部送来的粮食,大同独立营全体将士顿顿白面馒头都够吃好几个月。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战士们吃饱了才有力气训练,打仗。
所以这二十多万斤粮食带来的好处远不止战士们吃饱肚子,还有大同独立营整体战斗力的蹭蹭上涨……
越想黄胜脸上的笑容越浓,身怕李浩反悔一样,赶紧回答。
“团长放心,我一定命令部队把缴获的装备和弹药如数上交。”
“粮食就不集中了,直接分散在各地储存,不仅省了运输,还安全,哪怕遭袭也不会被敌人一锅端。”
李浩回答:“放心,我不会打那些粮食的主意。”
“但有一个要求:你能从晋绥军手中缴获多少粮食我不管,但要拿出至少五万斤粮食出来补偿根据地因为晋绥军入侵而转移的乡亲们。”
“如果晋绥军不甘心就这么退出我们根据地,肯定会从乡亲们身上下手,想方设法找到被我们转移到山里的老百姓,然后顺藤摸瓜搞到粮食。”
“县城周边的人口最密集,如果被晋绥军盯上,我们必须在短时间内转移好几万人。”
“为了让乡亲们配合我们行动,除了做好大家思想工作,还要给大家一些补偿,弥补大家转移过程中的损失。”
“这样我们的坚壁清野才不会出乱子,晋绥军也就没了可乘之机。”
黄胜马上明白过来:“团长说的对,我打算给配合我们转移的乡亲每人两斤粮食补偿。”
“只需要跟我们进山躲起来,遇到晋绥军的时候赶赶路,一个人就能白得两斤粮食。”
“地方部队再做好他们思想工作,告诉大家晋绥军缺粮,一旦有人被他们找到,肯定会逼他们交出自己赖以生存的口粮。为了保住粮食,乡亲们肯定会无条件配合我们。”
第二天一大早,近两千晋绥军就带着干粮分兵出城,直扑城外各个村子。
隔县城近十公里的一个大庄子里,五百多晋绥军在里面翻箱倒柜,寻找老百姓和粮食。
团长带了一百多人在村口接应,看着村子里面望眼欲穿。
“团长,村子里没人,也没找到粮食!”一个连长跑到村口对团长报告。
“继续找!”团长很不甘心命令。
这已经是他今天出城后找到的第三个村子,要是再找不到东西,那就只能无功而返。
几分钟后,另一个连长冲出村子,脸上明显多了一丝笑容。
“团座,好消息,我们在村外找到老百姓撤退时留下的痕迹。”
“这个村子很大,人口超过五百人,上有老下有小。我想这么多人撤退肯定会留下些什么,擅自做主让兄弟们在村子周围搜索,还真让我们找到了。”
“车辙印,马蹄印,脚印,到处都是!应该是朝我们东北方向的山里去了!”
这绝对是团长今天出兵后收到的最好消息,凝重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很高兴命令:“干的不错,如果真能找到转移进山的老百姓,你的连就是首功,回去我一定向师长给你们请功,专门奖励你们两百块大洋。”
“谢谢团座!”连长激动回答。
团长当机立断命令:“既然已经找到老百姓的去向,那我们就不在这里耽误时间了。”
“你的二连到前面带路,其他部队紧随其后,我们现在就进山找人。”
“在外面忙活这么久,咱们肯定不能无功而返,一定要找到老百姓,搞到粮食。”
今天第二更送到!求订阅!求月票!求收藏!
:。:




抗日之铁血战将 第1524章 这个代价值(第一更!)
追了两公里,路面开始变得崎岖起来。
周边的地形也越来越复杂,开始出现灌木和林子。
军人的第六感让团长下意识警觉起来,脑子里也闪出一丝不好预感。
但很快就被山路上越来越多的脚印给打消。
刚开始,大家还只能看到老百姓转移留下的车辙印,马蹄印,脚印,牲畜粪便。
追到这里,已经可以看到老百姓因为不方便携带而丢下的工具和罐子,甚至还在一个山沟的灌木丛里面发现一辆走不了山路的大车,这些证据都在告诉团长,自己要找的百姓就在前面。
“部队加快速度,继续追击,一定要快点找到它们。”团长越追越兴奋,不断催促部下加快速度。
正好追到大山边上时,快速行进的队伍突然停了。
打头的二连连长急匆匆跑过来:“团座,前面有一个三岔路口!”
“进山的老百姓好像分散了!”
“带我去看看!”团长赶紧往队伍最前面赶。
这是一个山脚下,山路走到这儿后一分为三,一条路继续沿着前脚进山,一条路沿着山梁走,还有一条路沿着山的另一面山脚走。
从地面留下的痕迹判断,三个方向都有大量百姓通过。
团长把每条路都看一遍后做出决定:“我们走前脚!”
“山顶这条路太崎岖,就算有老百姓走这个方向,那也是年轻人,跑得快,很难逮着他们。”
“山脚这条路好走很多,而且这条路比另一条路更容易进山,百姓中的老弱妇孺八成是走这条路。”
“他们在山里的行进速度慢,只要被我们盯上就没机会逃脱。”
“所以我们走这条路追击的胜算最大!”
又往前走了不到半小时部队就进山了,山路上被乡亲们丢下的破瓶烂罐也越来越多。
三连连长走在团长身边,抓住机会恭维道:“团座,您的选择肯定是对的。”
“前面一定有我们要找的老百姓……”
“啊……有陷阱!”
部下恭维的话还没说完,一声惨叫就在队伍最前面响起。
二连长再一次喘着粗气跑过来:“团座,前面有八路军布置的陷阱,和我们来浑源时碰到的一模一样,是个捕兽夹,一个士兵的脚被夹伤了。”
老百姓进山留下的痕迹越来越多,现在又碰到八路军布置的陷阱,团长更加坚定自己的判断,大家隔目标已经不远了。
毫不犹豫命令:“部队继续前进,伤员用担架抬着,但行军速度不能受影响。”
“我们要找的百姓就在前面。”
惨叫声不断在队伍前面响起,但并没有影响到部队继续前进的决心。
所有人都明白,找到老百姓就相当于找到了粮食,大家今后就不会再饱受饿肚子的苦。
走着走着,快速行进的队伍再次停下来,还没看到二连连长,他的惊呼声已经传到团长耳朵。
“找到了……”
“团长,我们找到老百姓藏身地了!”
连续喊了两声,二连长的身影才出现在团长视野。
一脸兴奋跑过来报告:“团座,老百姓的藏身点就在前面,但人没了!”
“我派人进去搜了一遍,灭掉的篝火还有余温,他们应该是提前收到临时跑了,但时间绝不会超过一小时。”
“部队赶紧追上去!”团长激动的马上命令。
“这些老百姓里面有很多老弱妇孺,跑不快。只要我们速度足够快,肯定能在两个小时内追上他们。”
越往深山跑,山路越崎岖,晋绥军碰到的各种陷阱也越多,队伍中间的伤兵也越多,行军速度在不知不觉中慢了下来。
就算如此,团长也有信心在三个小时内追上那些老弱妇孺。
但有一个问题他不得不面对。
时间已经很晚了,如果自己花三个小时内追上正在往深山转移的百姓,完了后,还要用至少四个小时走出大山。
现在是下午两点钟,如果七点钟天黑,这就意味着部队要在山里走至少两个小时夜路。
大白天山路上这些陷阱就给部队带来这么多伤员。
天黑以后走山路,陷阱造成的伤员数量一定会成倍增加?
如果伤员太多,潜伏在暗处的八路军趁机发动攻击,部队肯定不是对手,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只要条件允许,绝不能让部队夜里走山路。
但如果能在两小时内追上百姓,用三个小时离开大山,就不用夜里走山路了。
思来想去,团长决定违抗师长禁止分兵的命令。
留下伤兵,自己带领完好无损的士兵急行军追击,肯定能在两小时内追上对手。
这样做虽然可能导致几十个伤兵被八路军俘虏,但团长认为值得。
追上这些老百姓,部队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点粮食,还有打开浑源局面的一个机会,解决部队困境的一把钥匙。
从这方面来看,几十个伤兵的代价绝对值。
说做就做,团长当即命令部队留下所有伤员,然后带领其他部队轻装前进,继续追击正在往深山转移的百姓。
一个小时过去了,路上又被团长留下近三十个伤员。
虽然很心痛,但团长追上百姓的信心也变得越来越足。
百姓留在路上的脚印越来越杂乱,说明他们开始急了,只要自己保持速度继续追下去,肯定能很快追上他们。
两个小时过去了,山路上的脚印更乱,甚至还出现一包包衣服和被子被丢在路边。
说明他们已经被自己追得狼狈不堪,丢盔弃甲。
可就是看不到他们身影,有一种听得到,但就是摸不着的感觉。
这时,团长计划的两小时追击时间已经到了,如果继续往前追,部队不可避免要在林子里走夜路。
三连长跟在团长身边,犹豫着提醒:“团座,现在已经四点了。”
“再不停下来,七点前就出不了林子。”
“再往前追半小时!”团长也很犹豫,但路上越来越乱的脚印让他舍不得放弃,最后咬牙命令。
“我有感觉,我们追击的百姓就在前面,马上就要抓住他们了!”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订阅!求月票!求收藏!
:。:




抗日之铁血战将 第1525章 “好消息?”(第二更!)
团长是他们顶头上司的上司,他的话就是圣旨,三连长再怎么觉得不妥也只能服从。
又往前追了二十分钟,团长坚定的心也开始有点松动时,前锋部队终于传来一个好消息。
“团长,就快追上了,我看到八路军殿后部队影子了,他们正在山路上布置陷阱,迟缓我们追击速度!”二连长喘着粗气跑过来,一脸激动报告。
团长重新恢复信心,很坚定命令:“部队全力向前追击。”
“如果有人踩中陷阱受伤,直接留下来,其他人不用管,继续向前追击。今天我们一定要把百姓抓回去。”
这一追又是十分钟过去了。
因为大家都昂着脑袋往前跑,速度很快,警惕性不可避免降下来,踩中陷阱的几率也就大增。
十分钟时间,至少二十个受伤的士兵被留在山路上。
至于八路军殿后部队,不断出现在前锋部队视野,但就是追不上他们。
“团长,半小时已经过了。再追下去,天黑前我们肯定走不出这片大山!”三连长忍不住提醒。
眉宇间的忧色也越来越浓。
他感觉部队上当了,但不敢直接说出来。
百姓就在前面这个判断是团长说得,非常笃定。
如果直接说大家上当,那就是打团长的脸,如果把他激怒,留下什么不好印象,今后就别想在团里混出头。
思来想去,他决定用委婉的语气劝团长停下来。
“把二连长叫过来!”团长也有点急了。
他可不想在这儿赔了夫人又折兵,为了抓一些百姓把自己折在这片大山,那就太亏了。
“团座,什么事?”二连长风尘仆仆跑过来,非常兴奋。
接下来的决定从某种程度上说关系到大家的生死存亡,团长也不废话,直接质问:“你们是怎么搞的,不是说八路军殿后部队就在前面吗,怎么追这么久都没追上。”
二连长的兴奋表情没了,很委屈回答:“团座,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中间至少有两次,我们和他们的间距已经缩短到一百多米,再加把劲就能追上。”
“可突然之间,殿后八路军就好像打了鸡血,撤退速度猛然变快,一下子又把间距拉长但两百多米。”
“但不管他们怎么加快速度,始终没有出过我们的视线。”
“我能确定,殿后的八路军有两个步兵班。”
三连长实在忍不住了,再次委婉提醒:“团座,我认为这里面有问题。”
“殿后的八路军是军人,他们确实能做到突然加快撤退速度?”
“但他们掩护的老百姓都是普通人,里面还有老弱妇孺,跑了这么久了,怎么可能还有体力加快撤退速度。”
团长不是傻子,三连长稍微一提他就明白过来。
眉头越皱越深,显然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想了两分钟后,猛拍了一下脑袋叫道:“不好,我们上当了。”
“李连长刚才提醒的对,如果前面真有百姓,肯定越跑越慢,绝不会忽快忽慢,他们没有那么多的体力。”
“所以这一切都是八路军布下的局,让我们一路上误认为自己找到了老百姓,然后放弃伤员不断往深山追击,借机削弱我们的实力。”
“不好,我们留在山路上的伤员有危险。”
“部队马上停下来,后队变前队,急行军撤出大山,快点离开这里。”
部队晚上八点钟撤出大山,结果和团长判断的一模一样。
进山时留在路上的伤员无一幸免,全部失踪。
撤退路上,那些被破坏掉的陷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八路军恢复原貌,虽然团长不断命令部队加强警惕,队伍里还是多了近百个伤员。
相当于自己进山一趟不仅什么没捞到,还失踪一百多人,受伤近百人……
浑源晋绥军师部,会议室内的气氛非常沉闷。
早晨出击的三路部队都回来了,无一例外,全都无功而返,而且每支出击部队都损失不小。
“师座,八路军太狡猾了,早早就把百姓转移了,还在村外故意留下痕迹让我们去追击。”指挥另一路出击部队的副师长开口就向自己顶头上司倒苦水。
“几个小时下来,不仅什么没追到,队伍还多了不少伤员。”
“我觉得主动出击这条路行不通,按今天这种搞法。用不了几天,城内这点部队就会全部被打成伤兵,失去战斗力。”
团长的损失最大,马上赞同:“我也觉得不能再盲目出击了。”
“为了找到老百姓,一出城我们就被八路军牵着鼻子走,还被他们盯得死死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们眼睛,不可能打赢他们。”
“我要向师座请罪,如果不是我擅自做主,违抗师座命令,为了抓住躲进山里的老百姓,让部队放弃伤员轻装追击,一百多个轻伤员也不会被八路军俘虏。”
“请师座降罪,什么处罚我都能接受。”
师长确实很不满,但他忍了下来。
部队忙活一天什么也没捞到,还损兵折将,士气正是低落的时候。
如果再给自己部下一个处分,消息传出去,部队的军心和士气肯定会再次遭到打击。
摇头回答:“这件事先给你记着,戴罪立功,等我们彻底控制浑源,功过一起讨论。”
团长长松一口气:“谢谢师座!”
师长点点头,继续说:“今天的出击让我明白主动出击这一招行不通,我们远远低估了八路军在老百姓中间的影响力,低估了老百姓对八路军的信任和配合度。”
“既然老百姓都站在八路军那边,完全配合他们躲着我们,那我们只能用强了。”
“明天开始,部队继续出击,但不能进山。”
“除了继续寻找老百姓,大家还有一个任务:烧房子。”
“通过烧房子把山里的老百姓逼出来。”
“八路军穷是出了名的,肯定不可能帮他们重新建房子,只要我们把村子烧了,他们的家就没了,我相信老百姓还承受不了那么大的代价!”
今天第二更送到!求订阅!求月票!求收藏!




抗日之铁血战将 第1326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一更!)
县城旁边的村子第一个被晋绥军烧毁。
仅仅一天时间就有十个村子被晋绥军烧成残垣断壁,近四千老百姓无家可归。
昨天各部队通过示弱和诱敌深入消耗大量晋绥军,捷报传来,指挥部每个都很高兴。
但好心情刚持续到今天早晨就被晋绥军开始烧村子的噩耗给打断。
特别是营长黄胜,非常着急,没想到晋绥军这么狠。
为了逼出老百姓,竟然把日本人惯用的这招绝户计都用上了。
“团长,必须想办法阻止晋绥军继续烧房子?”黄胜很着急说。
“如果让乡亲们知道晋绥军开始在山外放过烧房屋,肯定会着急,想要回家保住自己的家。”
“乡亲们一乱,地方部队和游击队就会出现管理漏洞,如果有乡亲趁机出山,被晋绥军抓到,他们肯定会顺藤摸瓜,找到乡亲们藏身之地,那我们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慌什么?”李浩很冷静提醒。
“晋绥军冒着被乡亲们戳脊梁骨的风险烧房子,说明他们开始急了,人一旦急起来,什么疯狂的事都能做出来。”
“让部队转告躲在山里面的乡亲们,所有被晋绥军烧毁的房屋我们八路军负责赔偿。等晋绥军走了,大家安全了,原来是什么样,保证给大家恢复成什么样,绝对不会让大家吃亏。”
黄胜被李浩的大手笔吓了一大跳,赶紧提醒:“团长你可不要冲动。”
“以前日本人烧房子,我们都是让乡亲们互相帮忙,再发动地方部队和俘虏的伪军生产砖块,然后把被烧毁的房子建起来,根据地只需要拿一些钱购买原材料就行了。”
“我认为这次也应该这么办。”
“我们把老百姓转移到山里是为了保护他们,现在房子被烧了,按道理应该大家一起承担损失,而不是我们八路军扛下若有所失。”
1...631632633634635...6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