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悍妻怎么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月浩雪
清舒点点头,走了出去。
罗静淑一见到清舒,就问道:“清舒,你怎么到了门口又走了呢”
第441章 除恶(3)
夜晚的罗府,特别的安静。月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落在了西苑的庭院中。
一道黑影跃上墙头攀上屋顶,一直到卧室的屋顶才停下。轻轻地趴在,然后小心翼翼将一片灰瓦挪动了下。
屋子内点着十多根蜡烛,将整个房间得仿若白日一样明亮。
罗永康有些烦躁地问道:“你没打听错那不男不女真是镇国公的姑娘”
心腹罗卢点头说道:“打听得清清楚楚,那穿着男装的就是镇国公府的大姑娘。另外那个,就是几年传得沸沸扬扬的林清舒。”
说到这里,罗卢又加了一句:“爷,这丫头三年前你在府里见过的。事后,你还我去查过。”
不过在知道林清舒身边有两个护卫保护,然后又深得简舒跟祁夫人的喜爱,罗永康这才打消了念头。
罗永康问道:“可打听到她们这次要在金陵呆多长时间。”
罗卢脸色一变,说道:“爷,不说这林姑娘跟平洲祁家的关系,就说她跟邬家还有总督府的姑娘交好,咱们就不能动。另外,祝府的下人还说这姑娘很得长公主的看重。爷,若是她失踪了这事肯定会闹大的。”
主要是这事经不起查。一旦查到,就算是信王也未必护得住他家主子。
罗永康不悦道:“我不过是随口一问,你这么紧张做什么”
罗卢嗫嗫的,不敢吭声。
“可惜了。”
罗卢头皮发麻:“爷,府里这几个你不喜欢,我们再去外地采买一批来。”
罗永康睚眦必报,在生意场上也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得罪他的,很多都家破人亡。所以哪怕他的这个嗜好知道的人不少,却没人敢得罪他,都睁只眼闭只眼。
“要买也给我买几个绝色来,像这样的货色别带到我面前碍眼。”
罗卢心里暗暗叫苦,爷的要求真是越来越高了。这绝色,哪那么好找的。
黑衣人将瓦片重新放回去,然后从原路返回。他也没回傅宅,而是在外随便找了个地方睡。等到第二天清晨,他才回去。
邬易安等他进了屋就急问道:“闫叔,侦查得怎么样了”
闫叔看了一旁的清舒,说道:“他看上林姑娘了。”
虽然他觉得清舒跟蒋方飞不会欺骗他,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所以在打探到罗永康住的地方,他就趁夜摸进去了。
也还好,罗家虽然护卫众多但这些人没警惕心。那些护卫,不是刷钱就是睡觉。
清舒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看到清舒害怕的样子,闫叔笑道:“你放心,她知道你与祝姑娘以及我家姑娘交好不敢对你动手。”
然而,清舒并没安慰到。
邬易安说道:“闫叔,这样的人渣不除没天理。”
清舒咬牙切齿地说道:“还有他身边的人也全都是帮凶。”
闫叔嗯了一声说道:“这样的杂碎肯定是要除掉的,不过现在不能动手。否则,罗家的人很容易查到我们身上。”
若是在京城查到他们身上也不怕,这样的杂碎死有余辜。就算镇国公知道,也会护着他们。可这里是金陵,要罗家报复他们这些人是逃不脱的。
邬易安点点头说道:“闫叔,那你觉得什么时候下手比较稳妥”
“明日启程离京,半道我再潜回来,等事完了再来与你们汇合。”
清舒连连点头:“这样好,没人怀疑到我们身上。”
邬易安看着清舒,颔首:“是该慎重一些,若不然罗家人会报复的。我是不怕,清舒可就危险了。”
“咳,要是能光明正大地杀了他多好。”
&nb
第442章 除恶(4)
日上三竿罗永康还在没起,丫鬟在外候着并不敢进去叫他。要惹了他生气,一顿板子是逃不掉的。
罗卢过来的时候听到他还没起来,硬着头皮在外面叫道:“爷,大老爷说有事与你相商,请你过去。”
若是平常,被人吵醒罗永康早就开骂了,可今日却很诡异。屋子里半点动静都没有。罗卢连叫了三声,里面还是安安静静。
罗卢觉得不对壮着胆子走了进去,进了屋就闻到一股血腥味。他见势不妙跑到床边,就看见罗永康直挺挺地躺在床上。
“爷……”
罗永康在被人杀死在床上,这事迅速传遍了整个金陵。
罗家大老爷异常悲愤,不仅施压给官府让她们抓捕凶手,他还发出重金悬赏。只要将凶手抓住,赏银五万两银子。
可惜,罗家没人看到凶手的样子。哪怕官府跟罗家一起发力将整个金陵都翻过来,也没找着有用的线索。
而金陵的高官以及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家,听到此事都心生惶恐。
像总督府,自这件事是发生以后就加强了府里的防卫。如今总督府不仅晚上有人在巡逻,前院跟后院各道都有人守夜。一旦发现有人玩忽职守打瞌睡或者耍牌,先打一顿板子再发卖出去。这次,半点情面都不留。
这么大的动静,祝斓曦想不知道都难:“你说什么,潜入家中杀人”
春梅说道:“是啊!凶手潜到罗家将罗三老爷杀了。听说是割断了喉咙,那血都流了一地。姑娘,你说他跟罗家三老爷有什么深仇大恨,竟要下这样的毒手”
祝斓曦哭笑不得,说道:“你问我,我问谁去这事估计除了凶手,没人知道了。不过你说得对,这人不可能无缘无故杀罗永康。肯定是有仇,而且还是血海深仇那种。”
很快金陵就有传闻说罗永康喜欢凌虐小孩,这些年还害死了好多条人命。
最开始这传闻只是小范围传,不过很快越传越广。很多人听闻,都说这种人死有余辜,杀他的人那是为民除害。
没多久,在个老妪敲响了知府大门鸣冤。这个老妪状告罗府一个名叫榔头的仆从,告他掳走了自个的孙女。如今过去六年,她孙子还是了无踪迹。
知府接了她的状纸,立即派人将这榔头给抓了去。
这事,传递出一个很不好的信号。罗大太太知道后,心头不安。
罗静淑看到罗大太太心神不宁的样子,说道:“大伯母,你不用担心,我相信官府很快就能还三叔清白了。”
罗大太太点头说道:“你说得很对,官府很快就能还我们……。”
话还没说完,就见大管家急匆匆地走进来说道:“太太,太太不好了,知府衙门来人说带走罗卢。”
罗大太太面色一白:“老爷呢老爷在哪里”
“老爷在外面还没回来。”
哪怕罗大太太亲自出面阻拦也没用,罗卢还是被知府衙门的衙差给抓走了。
罗卢嘴巴都很紧,上了公堂也只咬死了说罗永康是正经商人从没干违法乱纪的事。至于掳走良家民女这事,更是子虚乌有。
在大堂问不出什么,知府就将他暂时关押起来了。
罗大老爷去求见知府,可惜这次知府并没如往常一样赶紧出来见他。而是派了师爷出面,他自己留在后堂。
师爷跟罗大老爷打了半天的官腔,采购客客气气地送人走了。
回了后堂,师爷与霍知府道:“大人,罗家毕竟有信王撑腰,我们得罪不起。”
他也是察觉到知府态度有变,所以特意来提醒。万一惹恼了信王,自家大人这顶乌纱帽可就不保了。
霍知府说
第443章 做准备
进了城,清舒马不停蹄往家赶。
邬易安看着她这急切的模样,笑着说道:“不过两个多月没见顾外婆跟安安,不知道的还以为好几年没见着呢!”
清舒没搭理她。
回到家,清舒没见着顾老太太:“外婆呢去哪里了”
花妈妈说道:“姑娘,老太太去祁府找姨太太,这段时间老太太时常去祈府。”
清舒哦了一声道:“烧水,我要沐浴。”
泡澡的时候,邬易安笑着说道:“我还以为你要去祈府找人呢”
“不急在这一时。”
顾老太太听到清舒回来,当即辞了祁夫人赶了回来:“清舒,你怎么回来了”
“我想外婆了。”
顾老太太板着脸说道:“你怎么能回来,还将邬姑娘也带来。清舒,你太胡闹了。”
她防备安安受到伤害,赶紧将人送到福州去了。却没想到清舒竟跑回来。
邬易安听到这话,笑着说道:“顾外婆你别怪清舒,是我执意要跟了来。顾外婆,清舒也是想念你跟安安。你上次急匆匆离京,她难过了好久。”
顾老太太瞪了清舒一眼,倒是没再骂了。人都回来了,再骂也没用了。
邬易安想起之前清舒说的话,不由问道:“顾外婆,顾外公的坟真的塌了吧”
“嗯,塌了。一棵大树正巧砸在坟上,坟塌了一半,不过我已经让人修好了。”
不仅邬易安,就是清舒也目瞪口呆。
吃过饭,顾老太太说道:“你姨婆一直惦念着你,你与我过去看望下她吧!”
邬易安也跟着一起去了。
将清舒抱在怀里,祁夫人笑骂道:“你这丫头,回来也写信提前告知一声,我也好派人去接你。”
“我是想给你们一个惊喜。”
祁夫人看着邬易安,笑着说道:“五姑娘长得很像国公爷。”
邬易安有些诧异:“夫人见过我爹”
以祁夫人的身份见过她祖母跟娘不稀奇,可见过她爹就挺让人诧异的。因为她爹,回京的次数屈手可数。
祁夫人点点头:“当年去国公府做客,碰见过一次。国公爷的风采,我相信凡是见过的人都难以忘记。”
那一身的气势,就算是她都有些心慌。
邬易安与荣有焉:“那是。我爹英明神武,见过的人没不夸的。”
清舒抿嘴直笑。平日里总抱怨国公爷太严肃,在外人面前一提他爹尾巴就抖起来。
询问过在京城的事,祁夫人问道:“清舒,你外婆说你梦见整个桃花村淹没在水中,可有这回事。”
清舒点头道:“有呀!那滔滔洪水朝着我汹涌二来,将我生生吓醒了。”
“你外公托梦给你外婆,说平洲将会连下一个多月的大雨,然后他的坟会给大雨冲垮。为此,你外婆请人在山的四周修了很多的沟道。”
看了一眼顾老太太,祁夫人又道:“你外婆还将家底都拿出来买粮食购置药材等物,说灾后都无偿捐赠给灾民。清舒,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邬易安震惊得张着嘴巴,半响说不出话来:“顾外婆,不过是个梦你怎么还当真了呢还拿出家底置办粮食药材等物。”
“在京城,清舒外公托梦说坟塌了,结果坟真塌了。所以,这大雨肯定也是真的。”
邬易安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清舒笑着说道:“买就买呗!要没洪灾,不过就是亏些钱。只要人好好的,钱总归能赚回来。可若真有洪灾,那这些粮食就能救无数平洲百姓的性命。”
祁夫人看着清舒:“那可不是三五十两,是三十万两。清舒,你就没一点舍不得。”
&
第444章 民谣
中秋后,洪水至。粮不留,饿肚皮。
段师傅念完这首诗,面色非常凝重:“清舒,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
段师傅的脸瞬间变了:“你是说中秋后有洪水”
见清舒点头,段师傅问道:“你从哪里得知这事的”
“师傅,你别管我从哪里知道,我只能告诉你中秋后会有洪水。”
这事太大了,段师傅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清舒压低声音说道:“师傅,我能相信的就只有你了。”
许久后,段师傅问道:“清舒,你想我做什么”
他了解清舒,若不是有事相求不会与他说这事的。
清舒说道:“师傅,我希望你能往金陵一趟,找一些人暗中将这首民谣传出去。师傅,你只需要给钱,我相信那些人得了钱会愿意做这事的。不过,不能让这些人知道你的身份。”
“这事倒不难。只是,你真确定中秋过后会有洪灾”
见清舒点头,段师傅说道:“清舒,可以找个龟壳或者形状古怪的大石头,将这民谣镶刻在上面埋起来。然后再寻个机会让人将其挖出来,这样可比找人散播消息效果会更好。”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清舒连连点头:“师傅,你这主意很好。只是这事不能在平洲。”
段师傅点头道:“不去金陵,去扬州。清舒,我明日就启程去扬州。”
清舒点点头,又说道:“师傅,你最好能换个身份去再易下容。这样,就不会有人怀疑到你身上了。”
想了下,段师傅说道:“行,我就装成道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