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家有悍妻怎么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月浩雪

    “至于说药材这个不好算,不一样的药材价格是不同的。”

    公孙樱雪摇头说道:“不能以京城的粮价算,得以江南那边的粮价来算。清舒,灾后平洲那边的粮价多少”

    清舒觉得不愧是内务府总管家的姑娘,对这物价变动很敏感:“灾后平洲的大米要二两一斤。”

    除了公孙樱雪,其他人都瞠目结舌:“二两银子一斤大米,这怎么可能”

    受江南洪灾的影响,京城的物价也都上涨了。哪怕官府遏制,粮食也涨了一倍有余。不过跟江南比起来,涨幅并不算大了。

    清舒摇摇头说道:“粮商有粮囤着不卖等涨价,老百姓有存粮也都捂得死死的。这粮价也就越来越高,不过等地里的红薯等杂粮丰收了粮价就会降下来。”

    稻谷想要降到洪灾之前的价格,那肯定要得等明年了。当然,前提是要大丰收。

    封小瑜张着嘴巴说道:“这么算的话顾外婆岂不是捐了上千万的银子给官府。”

    “我外婆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么多人的命不是用银钱能衡量的。”

    祝斓曦赞叹道:“顾外婆高风亮节,比那些什么功勋世家名门贵妇强了不知道多少倍了。”

    这话里有话呀!

    封小瑜跟清舒解释道:“江南洪




第470章 丁忧(1)
    天蒙蒙亮清舒就起来了,洗漱好后她就跟林菲学刀法。

    林菲这套刀法时快时慢,时而又沉重时而又轻灵,看起来有些凌乱无章法。

    清舒头次看了心里嘀咕,结果林菲竟凭借这套刀法在侯五手中过了二十多招。自此再不敢小觊了它,老老实实地学。

    教了半个时辰,趁着清舒擦汗的时候林菲说道:“姑娘,我爹说要跟人交手刀尖一定要朝下,这样杀伤力就大,且也不容易被人踢飞或者夺了刀。”

    清舒连连点头。

    在清舒去了学堂后,林菲磨着忠叔说道:“阿忠爷爷,姑娘说你家里你武功最高。阿忠爷爷,你教教我吧!等我学好了本事,就能更好地保护姑娘了。”

    “想跟我学武,那就不能怕吃苦。”

    林菲笑着道:“阿忠爷爷放心,我不怕吃苦的。”

    “行,我教你。”

    清舒到了文华堂大门,就被一个女官领去见长公主了。

    到了碧螺轩,清舒看着长公主穿着一身素白的宫装很是诧异。

    回过神来,清舒忙跪下匐在地上:“清舒拜见公主,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起来吧!”

    清舒起来后也恭着身垂着头,并不敢抬头看长公主。

    长公主觉得她这模样很有趣:“你将易安那泼天猴都收拾得服服帖帖,怎么到本宫面前如此胆小了”

    清舒躬身道:“长公主,我跟易安是同窗,我们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长公主轻笑道:“这话说得很好,同窗之间就该共同进步。也多亏了你,小瑜跟斓曦她们几人也都长进了许多。”

    “长公主谬赞了,小瑜跟斓曦她们都很优秀,我从她们身上也学到了许多东西。”

    佛了下手,长公主笑道:“今日叫你来不是跟你说小瑜跟易安她们的,而是想问下你江南那边的情况。”

    “别站着,坐下说。”

    清舒谢了恩,这才坐在雕着海棠的黄梨花木椅子上。

    长公主问道:“洪灾时你就在将江南,你与我说说那边灾后都是什么情况。”

    “长公主,我只对平洲的情况有所了解,其他地方并不清楚不敢妄言。”

    “那你就将平洲的情况详详细细与我说一遍。”

    清舒想了下,就从顾外公托梦的事开始说起,一直讲到她离开平洲。她着重讲了洪灾来临时灾民的悲痛与伤心以及灾后的重建工作。

    长公主听得很认真,等清舒说完后她说道:“你外婆倾尽家财买粮这事,她有告诉你吗”

    “我外婆有询问过我的意见,我说钱是她的,她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长公主闻言轻笑道:“你自己刚也说灾后一斤大米得二两银子,若是将这些物资卖了能得上千万的银子,你真舍得”

    清舒笑了下道:“这种钱我们可不敢赚,怕死后下十八层地狱。”

    “钱都捐了,不怕以后过苦日子”

    清舒摇头说道:“长公主,我三个铺子每年能赚好几千两银子。这些银钱,足够我们祖孙几人用。”

    长公主脸上浮现出了一抹笑意:“你想要什么恩赏”

    清舒摇头说道:“我没做什么,不敢要恩赏。”

    “那你外婆呢”

    清舒说道:“我外婆这般做没想过要回报。她与我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那么多人是大功德。”

    长公主笑着问道:“那这么说,你外婆也不想要朝廷的恩赏了”

    清舒摇摇头,一脸歉意地说道:“长公主,这事得问我外婆,我不能为她做主。”

    “时候不走了你快去上课吧,要不然就迟到了。”

    清舒跪下磕了三个头,然后起身疾步往外走去。

    长公主轻轻地扣着旁边的桌椅,半响后



第468章 洛阳
    龙门石窟、白马寺、少林寺、鼓楼、老君山,聂君豪带符景烯将洛阳的所有名胜古迹都游览了一遍。随后,又带了他去了万安山跟嵩山。

    等回到洛阳城时已经是十月份了,此事天气已经开始变冷了。

    聂老太太听到符景烯说要去外面租房子住,嗔怪道:“你这孩子也真是的,家里房子多得是为何要住外面去”

    因聂老太太通庶务会理家,聂家在洛阳城也是数得上号的富户。

    符景烯一脸歉意道:“师母,我懒散惯了,要住进来怕会惊扰了侄儿他们。”

    聂君豪一儿一女,女儿嫁到了外地,儿子一直帮着聂老太太打理生意。他儿子有一妻三妾,嫡出庶出的孩子有八个。

    符景烯在知道聂家的具体情况就不愿住里面了,人多是非多,他可不想卷入这些人的争斗之中。

    聂君豪摆摆手说道:“家里闹哄哄的会影响他念书,他住外面更好。”

    聂老太太笑骂道:“你以前不是总说心静自然凉,这会倒说家里闹腾影响念书。”

    人来了,就喜欢热闹。这么多孙子孙女家里热热闹闹,正合聂老太太的意。

    聂君豪不耐烦地说道:“哪那么多废话,给他找个四五间屋的宅子就行了,其他的不用管。”

    聂老太太问道:“景烯,四五间屋的宅子会不会太小了”

    符景烯笑着道:“我们就主仆两人,租个两三间屋的小宅子就足够了。”

    聂老太太见他意已决,点点头道:“行,今日就先住下,找着房子你再搬。”

    “多谢师母。”

    聂老太太让丫鬟带了符景烯下去,然后问了聂君豪:“你为什么收下这孩子”

    当日看到竹青的信说聂君豪为两坛百年老酒就收徒,聂老太太是不信。百年老酒虽难得,却也不是没有。要如此容易,丈夫早八百年前就收徒了。

    “我在信里不是写了吗”

    聂老太太哼了一声道:“天赋异人就收下他,你也就能哄哄外面的人。”

    “酒呢”

    聂老太太没好气地让丫鬟斟了一杯酒来,等他喝完后问道:“现在可以说了吧”

    “这孩子不仅天赋出众,还尝遍了人情冷暖见识了人性的丑恶。将来,必定会有大作为的。”

    聂老太太疑惑道:“他才多大怎么可能就尝遍了人情冷暖见识了人性丑恶”

    符景烯做过飞鱼卫的小密探这事,知道得人越少越好。所以聂君豪没与她说,只是不耐烦道:“你不信就算了,反正这孩子的事你不要插手。”

    老婆子什么都好就是爱操心,家里什么事都要管。殊不知孩子都有自个的想法,管得太多他们也会厌烦。可惜不管怎么劝,老婆子都不愿放手。

    聂老太太瞪了他一眼:“这话说的,他是你唯一的学生,年岁小如今又孤身来洛阳我怎能不管。”

    就知道是这样。

    聂君豪说道:“你管好茁儿跟荃儿他们就好,景烯的事不用你操心。”

    聂茁跟聂荃是聂君豪的两个嫡孙,深得的聂老太太的喜爱。不过,聂君豪觉得他们天赋太差并不是很满意。

    见她还在犹豫,聂君豪无奈地说道:“今日你也看到了,那小子并不喜欢别人插手他的事。”

    聂老太太没应他。

    管家很给力,当日下午就找好了宅子。那宅子一共四间屋,带着灶房柴房。

    聂君豪将这事告知了符景烯,说道:“明日你就搬过去,需要什么就跟你师母说。”

    “好。”

    聂老太太关切地说道:“景烯,我给选了个厨娘跟浆洗婆子。等会,你将她们都带过去。”

    聂君豪有些头疼,看来上午那一番话全都白说了。

    符景烯摇头说道:“多谢师母,不过我想从外面雇佣个人来料理杂事。”

    雇个人洗衣做饭就行了,两个有些浪费。而且,他也不愿意用聂家的人。就如聂君豪所说的那般,符景烯并不愿意别人插手他的事。

    聂君豪笑着说道:“你师母就是爱操心,你既觉得府里的人不好,那就自己去外面雇一个吧!”

    “是。”

    聂君豪摆摆手说道:“明早让管家带你们过去,后日来上课。”



第469章 捐款
    大船抵达码头的时候正好是傍晚,一行人就住在了码头旁边的客栈。

    半夜的时候清舒被噩梦吓醒后,就呆呆地看着外面。

    邬易安被惊醒,看着她这模样抓着她胳膊问道:“清舒,你做什么噩梦了”

    清舒被疼得回过神来:“我梦见安安变得敏感又自卑,嫁人后因过得不如意抑郁而终。易安,你说得很对,我不该顾忌外婆而将安安留在福州。”

    外婆总是纵着她娘,难保不为她娘委屈了安安,所以还是将安安接到身边放心。

    “嗯,只要你将她接来,她以后肯定会很好的。”

    清舒有些讶异:“为何这般肯定”

    邬易安笑着说道:“有我们照料,安安还能不好”

    清舒真得特别庆幸自己留在六班,要不然哪能交得到易安跟小瑜这些朋友。

    在马车上,邬易安问道:“你不是说要接安安来京城吗怎么不写信给顾外婆呢”

    “等我给安安寻好了私塾再写信去,要什么都没准备我外婆是不会放人的。”

    邬易安觉得清舒考虑的很周全。

    三天后回到京城,站在城门外邬易安感叹道:“离开四个多月,感觉好像离开了很多年似的。”

    清舒莞尔。

    进了城易安就跟清舒道别,急慌慌地赶回家了。离家这么久,也很想家人了。

    清舒泡完热水澡正准备吃午饭,就听到下人回禀说封小瑜跟祝斓曦来了。

    封小瑜看到清舒,呀了一声道:“清舒,你怎么瘦成这样子了”

    “我的信你们没收到吗”

    她在离开平洲时,写了信给封小瑜跟祝斓曦的。

    见封小瑜摇头,清舒说道:“可能是因为受灾,信件没以前那般快了。”

    祝斓曦蹙着眉头说道:“清舒,我写信让你们赶紧回京,你们怎么不听呢你知不知道我们多担心你跟易安呀”

    “我外婆执意要留在平洲,我不放心她只能留了下来。”

    封小瑜问道:“我听说你外婆将家产都捐了,这事是真的吗”

    清舒纠正道:“我家捐了十八万石粮食跟一仓库的药材。”

    在受灾期间,这捐银子跟捐粮食药材那完全两个概念。

    愣了下,封小瑜问道:“十八万石粮食跟一仓库药材是多少”

    祝斓曦说道:“一石粮食120斤,十八万石粮食就是两千多万斤。按照京城二十五一斤大米算,那就是五十多万两银子了。”

    “至于说药材这个不好算,不一样的药材价格是不同的。”

    公孙樱雪摇头说道:“不能以京城的粮价算,得以江南那边的粮价来算。清舒,灾后平洲那边的粮价多少”

    清舒觉得不愧是内务府总管家的姑娘,对这物价变动很敏感:“灾后平洲的大米要二两一斤。”

    除了公孙樱雪,其他人都瞠目结舌:“二两银子一斤大米,这怎么可能”

    受江南洪灾的影响,京城的物价也都上涨了。哪怕官府遏制,粮食也涨了一倍有余。不过跟江南比起来,涨幅并不算大了。

    清舒摇摇头说道:“粮商有粮囤着不卖等涨

    价,老百姓有存粮也都捂得死死的。这粮价也就越来越高,不过等地里的红薯等杂粮丰收了粮价就会降下来。”
1...134135136137138...10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