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欢喜记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木嬴
一点花卉而已,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皇上道,“朕答应了,起来吧。”
苏小少爷心头一松,“我就知道皇上不会不管我们的。”
他爬起来,怀里的老母鸡碍事。
从出东乡侯府他就后悔了,可是又不能扔大街上,只好一路抱着进宫了。
现在皇上赏他花,苏小少爷一感动,就把老母鸡抱在了龙案上,“皇上,您对我这么好,我把这只老母鸡送给您。”
皇上,“……。”
福公公,“……。”
皇上嘴角抽搐不止。
福公公憋笑憋的浑身发软,面部抽筋。
不用说,就冲着苏小少爷这份热情,皇上肯定后悔对他好了。
这也忒欠揍了些。
苏小少爷胳膊酸的厉害,他见老母鸡还算老实,就把胳膊松开了。
他摸着老母鸡的毛,老母鸡蹲在龙案上。
福公公赶紧要过来抱着老母鸡,这可是龙案啊。
上回鹦鹉在龙案上拉屎的阴影还在啊。
他怕晚一步,老母鸡又来祸祸皇上的龙案了。
福公公有觉悟,但慢了一步。
老母鸡没拉屎,在龙案上生了个蛋。
一般老母鸡受惊是不会下蛋的,这一只也不知道是不是惊吓过度了,才这么反常。
苏小少爷被龙案上的鸡蛋惊呆了。
尤其那蛋要滚下来了,他伸手去接。
蛋是稳稳的接住了,但是老母鸡没摁住,扑腾就飞了起来。
“咯咯咯……。”
皇上想死的心都有了。
九皇子吓的小脸苍白啊,他怎么就没拦住苏阳呢,他刚作完死,好不容易逃过一劫啊,又开始作死了。
御书房里,老母鸡叫的格外的欢。
御书房外的侍卫一个个肩膀直抖。
也只有苏小少爷他们敢什么东西都往御书房里带了。
御书房自从修建还没有老母鸡叫过吧?
“来人,把那只鸡抓住了!”福公公喊道。
侍卫赶紧进御书房逮老母鸡。
苏小少爷站在一旁,觉得手里的鸡蛋有点烫手。
他默默的把鸡蛋放下,悄悄从一旁溜出去。
等九皇子发现的时候,就只捕捉到苏小少爷一个疾走的背影了。
他……居然就这么跑了?!
九皇子他们赶紧追上去。
罪魁祸首跑了,他们留下,不是替他挨骂吗?
侍卫都是高手,逮只鸡不再话下。
侍卫拎着老母鸡望着皇上,“皇上……这鸡怎么办?”
“炖汤,”皇上道。
“……。”
御书房外。
九皇子他们边跑边喊。
苏小少爷越跑越快。
他怕皇上揍他。
跑了会儿,见没人追来,撑着膝盖喘气。
九皇子恨不得打死他了,没有这么逮着他父皇龙案祸祸的。
苏小少爷坐上马车,道,“快出宫。”
出了宫后,他又道,“别回府,去冀北侯府。”
现在只有祖母能护他了。
苏小少爷心累。
为什么鸡总是和他过不去。
上回叫花鸡没熟,就那么跑了,把他的脸丢尽了。
这回又是老母鸡。
下回千万千万要长记性。
马车在冀北侯府前停下,苏小少爷先问了问小厮他娘在不在,确定不在后,一阵风跑去找冀北侯老夫人救他。
冀北侯老夫人一听这话,吓了一跳,忙道,“又惹什么祸了?”
苏小少爷还在酝酿怎么禀告。
沈小少爷已经把苏小少爷放老母鸡涉猎,祸祸了花园,进宫找皇上救命,把老母鸡送给皇上,以及老母鸡在龙案上下蛋的事倒豆子似的倒出来。
尤其苏阳敢做不敢当,放完老母鸡,撒腿就跑。
可怜冀北侯老夫人一把年纪了,差点没笑断气。
最后——
苏小少爷还是没能逃过挨揍。
而且是越折腾揍的越惨。
冀北侯老夫人笑的心口疼,找了太医进府。
唐氏闻讯赶来,赔礼完后,揪着苏小少爷的耳朵把他拎走了。
皇上越想越气,但答应苏小少爷的花又不能不给,便让福公公跑一趟。
福公公挑了百十盆花送到东乡侯府,正好看到唐氏追着苏小少爷打。
苏小少爷一边跑一边叫,“我不知道祖母身子不好,不能笑,我知道错了啊。”
“娘,我下回不敢了。”
苏小少爷是真怕了。
祖母可是他爹的亲娘啊。
把祖母笑出好歹来,他爹还不得活活揍死他啊?
唐氏觉得自己迟早要被儿子气成一个泼妇。
福公公嘴角连抽了好几下。
他不便上前打扰东乡侯夫人管教儿子,让人把花放下就走了。
回了御书房,皇上问道,“苏小少爷挨揍了没有?”
“奴才去的时候,已经在打了,”福公公嘴角抽抽道。
“……。”
皇上没再说话。
福公公有点为难。
他不知道该不该告诉皇上老母鸡在他龙案上下蛋的事已经传开了。
帝王威严啊。
已经被一只老母鸡给祸祸的七七八八了。
屋子里,苏小少爷爬在床上,卫太医在给他上药。
屁股不知道挨了多少下竹条,一碰就疼的嗷嗷叫。
九皇子几个站在一旁看着,怀疑的问卫太医,“苏阳的屁股是不是已经长老茧了?”
卫太医,“……。”
苏小少爷,“……。”
卫太医脑门上全是黑线。
自打他进京,都不记得给苏小少爷上过几回药了。
这屁股虽然还没长老茧,但也不远了。





欢喜记事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矛盾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
这一日,天空有些灰蒙蒙的,让人莫名觉得有些压抑。
边关干燥,上回下雨还是在南梁粮草被烧之前。
下雨是好事,可碰到东乡侯带兵攻城,苏锦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昨天,将作坊总算把东乡侯要的三十架连弩车给造了出来。
这半个月,足够东乡侯和王爷他们商议出攻城方案来,就差连弩车了。
一大清早吃过早饭就去攻城了,到现在已经过去两个时辰了,苏锦也不知道战况如何。
毕竟连弩车是她要造的,万一攻城失败,那就损失惨重了。
苏锦坐立难安,在营帐来回打转,秦菡儿望着她道,“别担心,不会有事的。”
苏锦也知道不会有事,只是这种等到结果的过程令人着急,她好像去战场上看一眼。
但她知道,这个想法说出来,就会被人给摁死。
不会有人敢放她上战场的,她也没有活腻味。
她坐下来喝茶。
外面,有脚步声跑过来,杏儿忙出去问道,“是侯爷打赢了吗?”
官兵摇头,“侯爷还在攻城,京都传了口信来,让杏儿姑娘你给皇上写家书……。”
杏儿有点懵了。
皇上为什么要她给他写家书啊,不该姑娘写吗?
到这会儿杏儿才想起来自家姑娘没给皇上写家书。
不过写家书对她来说不是难事,但一听家书厚度不能比给夫人写的薄,杏儿小嘴微嘟,她和皇上哪有那么多话说啊。
但圣命难为,不写就是抗旨,再者皇上高兴了,等回京了肯定会赏赐她的。
哪怕看在赏赐的面子上,她也得努力写啊。
官兵传完话就退下了。
御厨送来饭菜,苏锦吃不下,但她也得为了腹中胎儿多吃。
吃了午饭后,在军营里溜达了一圈,回营帐睡了半个时辰。
起来调制金疮药打发时间,就到傍晚了。
远处,嚎叫声传来。
杏儿听了几耳朵,高兴道,“姑娘,侯爷他们又攻下南梁一座城池了!”
苏锦也松了口气。
算上这一座,那就是三座城池了。
南梁接连失利,迟迟夺不回城池,大齐又士气正盛,想来要不了多久就该求和了吧?
苏锦出了营帐,杏儿扶着她去迎接东乡侯和王爷。
东乡侯回来了,王爷带人在新夺下来的城池里安营扎寨,以防南梁人打回来。
远远的,东乡侯就看到了苏锦。
骑马过来,从马背上下来,东乡侯大笑道,“这回能攻下南梁一座城池,那三十架连弩车功不可没。”
大齐和南梁开战这么久,多是南梁主动挑衅,大齐多防守,为数不多的进宫要么惨败,比如谢景宸带兵夜袭遇到雪崩,比如苏崇带人去烧粮草差点中了敌人的圈套,要么就一举夺下城池。
城池多易守难攻,攻下一座城池可能是成千上万将士的性命为代价。
这一次攻城,东乡侯和王爷计划许久了,只是胜算不大,而连弩车的威力虽然在军营里传开了,但毕竟还未用到战场上,即便军营里有南梁的细作,也知道的不多,更不可能知道那些连弩车他是怎么用的。
连弩车射出来的箭都插在了南梁城墙上,将士们踩着箭上城墙,杀掉南梁弓箭手,撕开一条缝隙,大齐将士杀上城墙,攻城的胜算就有七八成了。
这一仗打的东乡侯是通体舒泰。
今儿天色太晚了,将士们打仗疲惫,正好歇一晚,明天摆庆功宴。
这边军营大获全胜,欢呼雀跃。
那边南梁护国公是火冒三丈,施大将军反倒神情平淡。
他是南梁将军,南梁被人夺了城池,身为大将军,他心里实在不好受。
可这些天,他被护国公打压的都快喘不过气来了,如今护国公领略了大齐东乡侯和镇北王的手段,丢了座城池,看他还怎么对他明讥暗讽。
施大将军就坐在军营里,一言不吭。
可他什么都没说,护国公都浑身不自在,他真没想到大齐这么难缠。
丢失的城池久攻不下不说,还被人攻破了一座城池。
战败的消息传回京,还不知道皇上如何愤怒。
他必须把这座从他手里丢掉的城池给夺回来,一雪前耻!
董承琅他们回了营帐,身上血腥味太重了,不过多是大齐人的血。
他拿了衣服去河边洗澡,道,“没想到大齐会有那么厉害的连弩车。”
施大少爷叹息道,“连弩车多用来守城,咱们南梁想把城池夺回来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不过吃了这么回大败仗,护国公该消停会儿了。”
他们被逼的都快喘不过气来了,如今有了喘息之机,施大少爷觉得轻松了许多。
他高兴,董承琅就不高兴了。
眼看着自家表哥都要弃暗投明了,结果在这关头大齐攻城,打压了护国公的气焰。
施大少爷往远处游,董承琅往身上泼水,心情抑郁。
谢景宸看着他道,“护国公如果不能把城池夺回来,肯定会为这次失利找个背黑锅的。”
董承琅望着谢景宸,道,“可这次打败仗与我舅舅又无关……。”
“是无关,可如果皇上是这么认为的呢?”谢景宸看着他道。
“……。”
董承琅眼睛睁圆。
还能这样操作?!
他懂谢景宸的意思,这是在尽可能不伤害舅舅的情况下扩大他舅舅和护国公的矛盾啊。
护国公战败,这两天肯定不会把军情送进京。
如果这两天把城池夺回来,就不算丢了城池了。
只是将士们才打败仗,士气受损,而且疲惫的情况下攻城,胜算并不大。
可战败信护国公不送,他们可以送啊。
想通这一点,董承琅就心情松快了,李兄的脑袋瓜就是灵活,坏事都能变好事,他往远处看了眼,自家表哥应该没注意到,不然非得揍死他不可。
回了营帐后,施大少爷去见施大将军,董承琅提笔写战报,他咬着笔头望着谢景宸道,“怎么写?”
谢景宸,“……。”
心好累。
人都在南梁了还改变不了要替人代笔的命。
谢景宸坐下,从董承琅手里接过笔,开始写战报。
写好后,董承琅看了几眼道,“李兄,你的文采也太好了点吧?”
做暗卫的不是只要会杀人就行了吗?
什么时候还要这么文采风流了?
而且这字迹,他居然没能认出来是他写的。
营帐外有脚步声传来,董承琅赶紧把信叠好,藏入怀中。
施大少爷走进来道,“你们在做什么?”
“我打算给我娘写封家书报平安,表哥也写一封,正好一起送回去,”董承琅道。
“也好,是该送封家书回去了。”




欢喜记事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主意
翌日,并没有设宴庆功。
天公不作美,大雨滂沱,实在不是庆贺的好日子。
边关干燥了许久,这场雨就是最好的庆祝。
待在营帐里,听着外面的雨声,风吹来,烦躁的心情都平静了。
然而——
一阵急促的号角打破了宁静。
南梁冒雨攻城了,势要将丢失的城池夺回去。
南梁朝廷局势,军营里的明争暗斗,大齐不说知道的一清二楚,却也了解七八分。
尤其是护国公和施大将军的争斗。
施大将军因为丢失城池,触怒南梁皇帝,护国公才来的边关。
如今他来边关没多久,没能把从施大将军手中夺走的城池夺回来,还防守不利,又被大齐攻下了一座城池。
护国公脸上无光,他不可能咽下这口气,为了自己在军中的威望,他也要把城池夺回去。
下雨天,不便攻城,也不便守城。
再加上大齐刚打了胜仗,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得意容易忘形,才接手南梁城池,防守也没有那么稳固,夺回城池的可能性很大。
南梁绝不会错失良机。
站在城墙上,看着那些冒雨攻城的南梁将士,东乡侯脸阴沉沉的,比头顶上的天空还要压抑几分。
一将功成万骨枯。
南梁护国公为了自己的颜面,不顾将士们的死活贸然攻城。
他自认为大齐防备疏忽,却没想过南梁将士才打了败仗,也正需要休息调整。
这样的攻城,就是枉送将士们的性命。
和这样的人做对手,东乡侯觉得耻辱。
不止东乡侯觉得耻辱,施大将军也一样。
他不赞同攻城,可护国公固执己见,根本不听劝,再加上不少将士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他一个人也拧不过那么多人,尤其他也是东乡侯的手下败将。
这回城池虽然被攻破,是因大齐用了连弩车,他们疏于防备,才让大齐得了手。
若是小心防范,大齐未必能把城池攻下。
这一仗,从大雨滂沱打到雨停。
城外血流成河,触目惊心。
虽然南梁败退了,但大齐将士们站在城墙上看着那些南梁将士的尸体,内心没有丝毫的喜悦。
战争本就残酷,可碰到南梁护国公这般急功近利,只顾自己的将领,会让战场更残酷十倍、百倍。
他祸害的不止是南梁将士,还有不得不应战的大齐将士。
一南梁将士从地上爬起来,他腿上中了一箭,但没有伤及要害。
大齐将士举起弓箭,东乡侯抬手将弓箭压下,转身走了。
南梁将士就那么看着,眸光湿润的他——
转身。
步履蹒跚。
一步步往回走。
从城门上下来,那些之前属于南梁,现在是大齐的百姓看到东乡侯和王爷他们都在瑟瑟发抖。
一个小孩东西滚到了路上,跑过来捡,刚要捡起来就被人给抱走了,唯恐挡了路,惹东乡侯他们不快。
东乡侯看了那些人一眼,骑马走了。
城门上的糟糕心情进了军营就消的七七八八了。
大部分将士还为打了胜仗高兴。
之前说要办庆功宴,因为下雨耽搁了,火头营已经把菜都买回来了,等南梁撤兵的消息一传回来,就赶紧烧菜。
虽然之前攻下城池要庆功,可城池若是被南梁夺了回去,这庆功宴肯定是没了。
现在是两次庆功一次办了。
红烧肉的香味从火头营飘到了苏锦的营帐。
杏儿站在营帐外,嗅着鼻子道,“好香啊。”
守营官兵看着她,“杏儿姑娘的家书写好了?”
杏儿小脸一跨。
这人会不会说话。
哪壶不开提哪壶!
瞪了守营官兵一眼,杏儿转身回营帐了。
苏锦要出去,杏儿拦着不让。
才下过雨,地还没干,昨儿雪兰急的走,脚下一滑,摔的可惨了。
她们这些丫鬟摔了就算了,她家姑娘和靖国侯世子夫人可怀着身孕呢,摔不得。
苏锦心累。
这不是因噎废食吗?
这营帐就这么点大,待两天就能把人憋个半死了。
杏儿给她倒茶道,“半天时间就能干差不多了,等地上干了咱们再出去。”
苏锦捧着茶盏看着她,“待会儿庆功宴,你也不打算让我去参加了?”
杏儿,“……。”
杏儿犯难了。
这好像还真是个问题。
这一场庆功宴,苏锦必须要参加啊。
她虽然没上战场,但功劳可不小。
苏锦就那么望着杏儿,杏儿默默改口了,“我扶姑娘出去走一圈。”
苏锦忍俊不禁。
南梁,军营。
护国公带兵攻城惨败而回,脸上怒气大的十丈之外就感受到了。
谢景宸和董承琅他们回军营后就回营帐准备歇息了。
战后总结这样的事,没有他们的份。
谢景宸和董承琅往前走,他突然道,“若是董兄,这丢失的城池打算怎么夺回来?”
董承琅被问懵了。
他要知道怎么夺回来就好了。
“难,”董承琅道。
“莫非李兄有什么妙计?”
谢景宸道,“我倒是对大齐连弩车感兴趣,若是我们南梁也有这样的连弩车,至少能添三分胜算。”
董承琅望着谢景宸道,“李兄的意思是想去大齐偷连弩车?”
谢景宸,“……。”
他抬手扶额。
董承琅脸一红,“我的意思是偷图纸。”
偷车那肯定不行啊。
除非大齐将士眼睛都是瞎的,不然他们扛着连弩车能逃的了才怪了。
谢景宸点头道,“我确实有这想法,但机会只有一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去大齐偷图纸,这事一定要好好筹划下,”董承琅赞同道。
“要真能拿到图纸,夺回城池,我爹也能重振威望,”施大少爷道。
三人一边聊一边往前。
身后一将军朝这边看了一眼,飞快的去了军中大帐。
凑到护国公身边低语了几句,护国公眉头微松,“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不过施大将军想借此重振威望,那是不可能的。
为了以防谢景宸和董承琅他们擅自去大齐军营偷图纸,护国公给他们找了个活干——
盯着将士们修筑防御墙。
站在那里看着将士们忙活,董承琅眉头打结。
这么点小事,用得着我们三个人在这里盯着吗?
谢景宸嘴角勾了勾,没有说话。




欢喜记事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战旗
护国公上当了,他得把南梁要偷连弩车的事告诉大齐。
只是他人在南梁,这么久都没有和大齐通过信,现在又被使唤来盯着修筑防御墙,根本脱不开身。
不过他也不急。
连弩车属于机密,一定会藏的严实,想偷到手绝不容易。
接下来两天,谢景宸就在想怎么把消息传给大齐知道,传递消息事小,他不能暴露身份。
也不知道是谢景宸运气好,还是护国公太倒霉。
谢景宸刚想到个好办法,就有探子来报,说是发现了飞虎军少将的行踪。
谢景宸有些天没在战场上看到苏崇和南安郡王他们了,猜他们可能是去帮崇老国公了。
他们回来人少,护国公让人带兵去伏击。
谢景宸也跟去了。
苏崇他们带的人不多,才三百人,但都是以一当十的精锐。
谢景宸就混在人堆里,射了几只箭。
其中一支,他是打算射在旗杆上的,结果箭射出去的时候,胳膊被人撞了下。
一箭射出去。
直接把战旗给射了下来。
谢景宸,“……。”
南安郡王他们看着谢景宸,一个个眼睛睁圆了。
大哥。
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你做卧底也不用卧到这种程度吧?
他们都觉得谢景宸是活腻了找揍挨。
董承琅拍着谢景宸的肩膀道,“干的漂亮。”
谢景宸只觉得手中弓箭烫手。
他说自己不是故意的,会有人信吗?
远处,一阵马蹄声传来。
施大少爷道,“大齐的援军到了,快撤!”
谢景宸把弓一收,转身离开。
北宁侯世子把大旗捡起来,楚舜把箭从旗杆上拔下来。
他准备把箭扔掉的时候,眉头几不可察的皱了下。
这箭的重量好像不大对劲,轻了点?
楚舜没有说什么,把箭拿在手里。
定国公府大少爷他们也没多想,以为楚舜要拿着箭去跟东乡侯告状。
1...460461462463464...5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