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木嬴
施大将军拳头攒紧,直接站了起来。
这份圣旨,他说什么也不会接!
营帐内。
谢景宸和董承琅还在养伤。
他们已经两天没出营帐了。
营帐外,有脚步声传来,急切、深浅不一带了几分凌乱。
帐帘被掀开,施大少爷怒气冲冲的走了进来。
董承琅见了道,“出什么事了,表哥这么生气?”
他还不知道皇上派人来宣旨的事。
施大少爷压抑着怒气把这事说出来。
董承琅心虚的都不敢看施大少爷的眼睛。
他看了谢景宸一眼,见谢景宸皱着眉头,和施大少爷脸上同款的愤怒,但唯独没有心虚。
董承琅觉得自己真不是谢景宸的对手。
他怎么就能装的跟没事人一样呢?
但见自家表哥那冲天的怒火,再想到自家舅舅,董承琅觉得他要想帮的事至少有八成希望了,他道,“那舅舅接旨了吗?”
施大少爷没有说话,额头暴起的青筋就是最好的证明。
施大将军接旨,是谢景宸意料之中的事。
南梁皇上心胸狭隘,下错圣旨,必然颜面大失。
施大将军远在边关,皇上拿他没辄,可别忘了施大将军夫人和施家小辈还在京都,在南梁皇上的眼皮子底下。
为了大局,这口黑锅施大将军不背也得背。
要是忙了一通,施大将军不接这道圣旨,宣旨公公原样带回,那他这一番折腾也没多大意思了。
施大将军本就一肚子火气了,这道屈辱的圣旨会让他一直处于愤怒的边缘。
人在愤怒的情况下,更容易做错事。
护国公又一直在找他的麻烦……
想来应该要不了多久,他就能回大齐了。
施大少爷是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董承琅劝他别气坏了身子,“护国公觊觎舅舅手中兵权,会有这样的结果,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施大少爷拳头攒紧。
谢景宸觉得现在不是拉拢施大少爷的好时机,他道,“大将军气头上,别做什么傻事才好。”
施大少爷是知道自家亲爹的脾气的,他赶紧起身走了。
董承琅望着谢景宸道,“你劝表哥做什么,我舅舅和护国公打起来才好呢。”
谢景宸,“……。”
谢景宸嘴角抽了又抽。
也不知道施大将军上辈子倒了什么霉,摊上这么个亲外甥。
董承琅想了想,从床上爬起来,拿了纸笔给谢景宸。
谢景宸看着他道,“这是做什么?”
“写信啊,”董承琅道。
他小声道,“你的计策太妙了,我觉得还可以再用一回。”
谢景宸一头雾水。
听董承琅一说,谢景宸彻底服了。
人家不只是坑自己的舅舅,狠起来连自己都坑。
董承琅给谢景宸端来笔墨纸砚,是要谢景宸写信诬陷他自己的。
让谢景宸在信上写本来大齐给了一瓶子解药,是他长宁侯世子董承琅故意只带回来一颗,目的是离间护国公和他的心腹手下,狭隘心肠害南梁损失十万两。
董承琅要坑自己,谢景宸有理由拦着吗?
肯定没有啊。
这边谢景宸写密信,那边护国公在和宣旨公公密谈。
事情闹大了,宣旨公公自然知道施大将军是无辜的。
护国公和他说的就是这事。
他希望宣旨公公将错就错,这事就不要禀告皇上了。
宣旨公公笑道,“施大将军既然接了旨,就等于是认下了这罪名,我又何必没事找事?”
“只是接连丢失城池,皇上怒气很大,国公爷不要让皇上和太子殿下失望才是。”
“太子殿下大喜在即,夺回城池正好给太子殿下贺喜了。”
欢喜记事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误会
护国公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太子殿下喜从何来,笑道,“那可真是可喜可贺了。【】”
南梁太子即将和北漠公主完婚,这消息一阵风从军营传来。
听到这消息,谢景宸心头仿佛压了块巨石,压的他快喘不过气来。
赵诩认得他的字迹,他也是亲眼看到赵诩骑马去救北漠公主的。
如今北漠公主不仅到了南梁京都,还要嫁给南梁太子了。
他试探过董承琅,赵诩应该没出事。
赵诩性子沉稳,没救到人,肯定会到军营找他,找不到他也会告诉东乡侯,没见他到军营说一声啊。
难道是救错了人?
这个猜测,谢景宸头疼了。
南梁太子明显是怕南梁和北漠郕王勾结的事败露,北漠王一怒之下,对南梁兴兵。
如今大齐和南梁打仗,应付一个大齐就够南梁喝一壶的了,北漠这时候卷进来,南梁必然雪上添霜。
有北漠公主在手,北漠就算知道北漠郕王还活着,也会投鼠忌器。
一旦和亲,南梁太子肯定会以女婿的身份向北漠借兵……
南梁借兵在前,虽然闹出不愉快来,但只要这层窗户纸不捅破,北漠就不好做过河拆桥的事。
谢景宸在走神,董承琅发现了,道,“李兄?”
谢景宸看着他,“怎么了?”
怎么了?
他都喊他好几遍了,都不给个反应。
这一问,他要说什么都给岔忘了。
他要说什么来着?
“对了,咱们是不是应该回京阻拦太子大婚?”董承琅小声问道。
“怎么阻拦?”谢景宸问道。
北漠应该是最不想看到这事发生的。
北漠尚且没辄,他们又如何阻拦?
董承琅沉默了半晌,一声叹气溢出来。
太子大婚是大事,娶的又是北漠公主,更是大事中的大事了。
这事很快传开。
赵诩意在推翻朝廷,对朝中发生的事,更是密切关注。
虽然知道北漠也不愿意发生这样的事,但荆山公主被抓到南梁了,成了南梁太子砧板上的肉,北漠不同意也不行。
若是北漠忍气吞声,为了荆山公主帮南梁,这对他起兵绝不是好事。
荆山公主得知这事,是气不打一处来。
她人都不在南梁京都,怎么差点游湖落水,又怎么被南梁太子所救,又怎么和他情投意合的?!
欺人太甚了!
荆山公主怕北漠上当,决心要回去,让赵诩护送她回北漠。
只是这倒霉公主去找赵诩的时候,赵诩正在和一堆人商议要不要进京除掉北漠公主,破坏南梁太子的阴谋。
荆山公主,“……。”
没吓的腿软就不错了,哪还敢自报身份?
发现她来了,有男子笑道,“青儿姑娘来可是找赵大少爷有事?”
荆山公主摇头,“没,没事。”
说完,她转身就跑了。
自打被赵诩救了后,她就一直跟着赵诩。
这么久,赵诩要推翻南梁朝廷的事,她岂能不知道。
推翻朝廷绝非易事,行差踏错一步,可能就万劫不复了。
可赵诩却特别的信任她,只是萍水相逢救了她,也没有追问她的来历,甚至对她没有丝毫的防备。
可对其他人,赵诩却很防备,荆山公主不止一次怀疑自己长的特别的招人信任。
除了没有告诉赵诩她的真实身份外,对赵诩,她也是推心置腹的。
可没想到,人家却要杀她?
虽然南梁京都里的那个荆山公主是假的,不是她。
可万一她没有被救呢,他们今日商议除掉的就是她了。
原以为他们是好人,没想到也一样!
荆山公主越想越生气,她回屋收拾包袱准备离开。
刚背着包袱出门,就碰到赵大姑娘,也就是赵诩的妹妹赵桐儿。
赵大姑娘见她怒气冲冲,道,“这是出什么事了?”
荆山公主道,“我该回家了。”
赵大姑娘也觉得荆山公主该回家了。
她不回家,爹娘怎么派人登门提亲把她迎娶回来给她做大嫂?
可要回家,也不该这么匆忙啊,他们事先一点风声都不知道。
赵大姑娘稳住荆山公主,让丫鬟去禀告赵相和赵大太太知道。
赵大太太快步过来道,“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就要回家了?”
荆山公主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她一直觉得自己不该隐瞒身份骗人,可一旦暴露她是北漠公主的身份,肯定就要送她回去了。
她不想离开。
现在只觉得她当初选择欺瞒是多么的英明,不然她这会儿还不知道怎么样了。
荆山公主同赵大太太告辞,“有机会,我一定会报答你们的。”
她把包袱一背,迈步就要走。
赵诩闻讯赶来,赵大太太瞪着他道,“肯定是你惹到了青儿姑娘,还不赶紧赔不是!”
赵诩,“……。”
赵诩懵的厉害。
刚刚不还好好的吗?
怎么转过脸就生气要离开了?
荆山公主两眼瞪他。
赵诩开始反省了。
真是他惹到她了?
可他什么都没做啊。
荆山公主迈步走,赵诩能放她走吗?
且不说哪里惹到她了都没弄清楚,就她一个姑娘,他也不放心她孤身上路啊,更何况表哥交代的事他也得办好,而且……他内心也不希望她离开。
荆山公主走人,赵诩追上去。
荆山公主瞪他,“别追我!”
“不追你可以,但我总得弄清楚你为什么生气吧?”赵诩道。
荆山公主望着他,紧紧的握着包袱道,“你为什么要杀荆山公主?”
赵诩,“……。”
“就为这事生气?”赵诩扭眉。
那云淡风轻的语气,荆山公主想一脚踹死他,“人家公主又没惹你,你为什么要杀掉她?”
赵诩看着她,“你认识荆山公主?”
“……不认识。”
赵诩道,“不认识你这么生气?”
荆山公主气弱了几分,“那人家无辜嘛。”
“我知道她无辜,我没想杀她,”赵诩道。
“真的?”荆山公主问道。
“真的。”
荆山公主气消了。
但是她消气没片刻,那边过来一男子道,“青儿姑娘别误会,我们只是和赵大少爷开玩笑的,不会真让他娶北漠公主。”
荆山公主眉头扭着,她没懂这话是什么意思,她望着赵诩。
赵诩眼神坚定道,“我肯定不会娶荆山公主的。”
荆山公主,“……。”
脚一抬,荆山公主狠狠的朝赵诩的脚踩上去。
她拎了包袱就走。
可是走了两步后,她又转身了。
手里的包袱一抬,直接把赵诩拍了个踉跄。
赵诩,“……。”
男子,“……。”
男子有点懵。
女人发起脾气来也太吓人了。
可她为什么要生气?
没理由的事啊。
男子望着赵诩,赵诩揉脑袋道,“你问我,我问谁去?”【本章节首发.爱.有.声.小说网,请记住网址】
欢喜记事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苦心
翻脸比翻书还快就不说了,瞪眼的时候要走,打人之后却不走了。
荆山公主抱着包袱往回走。
赵大姑娘生怕她走,从荆山公主手里抢过包袱回屋道,“在这里住的好好的,怎么能说走就走呢?”
“你要看我哥不顺眼,揍他一顿就好了。”
说着把包袱打开,要把荆山公主的衣服放回橱柜里。
荆山公主本来是坐着生气的,一瞥头看到赵大姑娘抱着的裙裳下一抹明黄掉下来,吓得她赶紧起了身。
她飞快的把赵大姑娘抱起的裙裳抢过来,放在包袱里,三两下打了个结,扔进了柜子里关好。
她两颊飞霞,整个人烫的快冒烟了。
差一点点脸就丢尽了啊啊啊。
她可是把赵诩的名字填在圣旨上了,虽然没有写全,只写了个赵字。
但要被看见了,多丢人啊。
她现在是不是应该抱着包袱继续走人?
可她现在身无分文,只怕还没回北漠,半道上就活活饿死了。
荆山公主不敢转身。
赵大姑娘有点懵,怎么她反应这么的大?
还有刚刚她拿在手里的是什么?明黄的绸缎……
不是只有皇家才能用那样的绸缎吗?
虽然荆山公主在赵家待了好些天了,但还真没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大哥的亲表哥让他救的人,肯定不会是坏人。
自打赵相辞官后,赵大姑娘和京都那些大家闺秀就没有往来了,这些日子过的很是枯燥无味,赵诩把荆山公主带回来,她是最高兴的。
不论是读书作画还是抚琴逛街都有人和她一起了。
不过和荆山公主相处的越久,就越觉得她奇怪,因为荆山公主是她见过的第一个分不清楚钱的人。
买一串糖葫芦能塞一两银子过去,塞完就走了。
一百两银子花完了,丫鬟能跟在后面收九十五两还有余……
看什么都新奇,有时候觉得她是养在深闺的大家闺秀,谈吐优雅,知道的多,有时候又觉得她就是从山上下来的,没见过世面,野蛮粗暴。
就拿打她大哥这事来说吧,哪个大家闺秀能做的出来这事?
赵大姑娘和荆山公主玩的好,对此都不免有意见了,何况是赵大太太了。
赵诩虽然不是她亲生的,却也是她从小养大的,当亲儿子看的,哪个做娘的能忍自己的儿子被人打,还是被个姑娘打?
赵大太太亲眼见荆山公主踩赵诩的脚,拿包袱打赵诩,赵大太太有点不高兴,但不好表露,只得转身走了。
赵大姑娘陪荆山公主说话,丫鬟过来道,“姑娘,太太叫你去她那儿一趟。”
赵大姑娘忙起了身,对荆山公主道,“你等我会儿。”
赵大太太在书房内,赵大姑娘直接去了书房。
赵相在喝茶,赵大太太脸上怒气未消,赵大姑娘忙道,“娘,你找女儿来有什么事?”
赵大太太望着她道,“赵姑娘要走了?”
“她不走了,”赵大姑娘道。
“……。”
“怎么又不走了?”赵大太太道。
“不走不是好事吗,娘不是让我劝她留下吗?”赵大姑娘道。
赵相没忍住咳了两声。
赵大太太狠狠的瞪了他两眼,“你是没瞧见赵姑娘发脾气,我把诩儿养这么大,我都舍不得骂一句,她说动手就动手,我赵家可不能要这样的儿媳妇。”
赵相确实没见荆山公主动手这一幕,他道,“肯定是诩儿惹到赵姑娘了,不然她不会发这么大火。”
“那也不能动手啊,尤其还当着外人的面,”赵大太太道。
赵大姑娘捂嘴笑,“娘的意思是私下里打大哥,您就不管了?”
赵相没忍住笑了。
赵大太太瞪了他一眼,又瞪女儿。
赵大姑娘忙闭上嘴不说话。
赵大太太道,“你打听出来她家住哪儿,我差人把她送回去。”
丢下这一句,赵大太太迈步就走了。
赵相把茶盏放下道,“你别管你娘。”
不管荆山公主什么来历,她都是谢景宸托赵诩照顾的。
哪能因为一点小事就把人嘱托抛诸脑后的?
赵大姑娘望着赵相,她道,“爹,我刚刚在赵姑娘的包袱里发现了一块明黄绸缎。”
赵相眉心一皱,“没看错?”
赵大姑娘道,“这怎么能看错,她怕我瞧见,把包袱塞柜子里了。”
“我知道了,”赵相道。
赵大姑娘迈步出去了。
赵相坐在书桌前半晌,还是叫了个暗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
在谢景宸来接走荆山公主前,赵家都要保荆山公主无性命之忧,但有所怀疑也要弄清楚。
哪怕翻人包袱不对,也不能不去做。
一盏茶还没喝完,暗卫就回来了。
凑到赵相耳边嘀咕了几句,赵相愣住了。
暗卫退下后,赵相起身出了书房。
屋内,赵大太太在翻看画册,赵相一副我就猜到会是这样的神情,他迈步进去,摆了摆手道,“都退下吧。”
赵大太太见了道,“让她们都退下做什么?”
赵相在她身边坐下,道,“事情已经弄清楚了,赵姑娘打诩儿是诩儿活该。”
赵大太太望着赵相,“怎么就是诩儿活该了?”
“我可是全程都瞧着呢,诩儿可没说什么过分的话,”赵大太太替儿子抱打不平。
她虽然疼儿子,却也不会不讲道理。
要真是赵诩活该,她不会恼别人。
赵相道,“那你听见诩儿说什么了?”
“就是什么都没说,我才生气啊,”赵大太太道。
赵相看着她。
赵大太太道,“诩儿只说不会娶北漠荆山公主。”
“就是这句了,”赵相道。
“这句话哪里不对了?”赵大太太问道。
“赵姑娘就是北漠荆山公主。”
“……!!!”
赵大太太惊站了起来。
这……这怎么可能呢?!
赵相拉着她坐下道,“诩儿有个好表哥,他这是在帮诩儿呢。”
“他们商议要进京杀荆山公主,她能不生气吗?”
“这要换做是你,估计都要动刀子了。”
赵大太太气的两眼冒火花。
哪有帮人说话这么说她的?!
气归气,赵大太太不解道,“镇北王世子既然帮诩儿,他怎么不坦白相告?”
这事,赵相也想不明白。
“他可能是想撮合荆山公主和诩儿吧,”赵相猜测道。
“这桩亲事要真能成,对诩儿确实好处不小。”
“既然荆山公主不肯透露真实身份,你我就当不知道,之前怎么相处,之后还怎么相处。”
赵相想的很开,赵大太太可没那么云淡风云,“不告诉诩儿一声,指不定还会说不娶荆山公主这样的话。”
赵相失笑,“就算诩儿多说几遍,也不过是被打两下,还能把诩儿给打伤不成?”
“不可辜负了镇北王世子一番苦心。”
欢喜记事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表哥
赵相这么说,赵大太太也相信谢景宸有这么一番苦心,便听赵相的当作什么都不知道。
可怜谢景宸压根就没想这么多,反倒因为流言四起,为赵诩担心。
嗯。
担心的还不止是谢景宸,还有苏锦。
只是谢景宸担心的是赵诩,苏锦担心的是荆山公主。
荆山公主要嫁给南梁太子的消息传到大齐军营,苏锦震的不轻。
荆山公主因为之前被北漠郕王逼着来大齐和亲,荆山公主无力反抗,再加上苏锦当街抢了谢景宸,给荆山公主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借苏锦的东风,她得到了北漠王的承诺,允许她自己择婿。
这事北漠大皇子告诉苏锦了。
正因为知道这事,所以她才更同情荆山公主。
好不容躲过了和大齐和亲,却没能躲过南梁的算计。
南梁明显是要拿她来牵制北漠王啊。
当然了,最担心的还属北漠王和北漠王后。
北漠派使臣去南梁接荆山公主回北漠,那些使臣快马加鞭赶到南梁,可是漠妃根本就不让他们见荆山公主。
不让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荆山公主并非自愿来北漠,更不可能和南梁太子情投意合,互许终身。
让荆山公主见他们,就等于是给荆山公主求救的机会。
但一直不给见,又不免叫人怀疑荆山公主是不是真的在南梁。
所以漠妃给了使臣见宫女一面的机会。
宫女一向寸步不离的守着荆山公主,宫女在,荆山公主肯定在。
北漠使臣和南梁周旋,说即便荆山公主要出嫁,也该从北漠出嫁。
漠妃说她当年就不是从北漠嫁过来的。
北漠使臣道,“漠妃是给南梁皇帝做妾,郕王不介意,皇上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公主出嫁是做太子妃,岂能马虎对待?!”
话是大实话,也是事实,但就是有点难听。
这无疑是打漠妃的脸。
漠妃气头上把北漠使臣轰出了宫,不肯再见。
北漠使臣没办法,只能差人快马加鞭回北漠禀告北漠王。
北漠王是怒火中烧,北漠皇后是以泪洗面。
北漠大皇子望着北漠王道,“看来儿臣不走一趟南梁是不行了。”
北漠王望着他道,“此去南梁太过危险了……。”
北漠大皇子也知道危险,但漠妃都恼了使臣不肯再见,南梁其他人还会把北漠使臣当回事吗?
只有他去北漠,漠妃不得不给他面子,不能不让他见自己的皇妹。
“父皇放心吧,儿臣再去南梁之前,会先去一趟大齐,大齐当初就是用易容术蒙骗了崇国公,父皇才能安然回北漠,”北漠大皇子道。
北漠王权衡了下,道,“也好。”
八天后,北漠大皇子出现在了大齐军营前。
一来学易容术,二来是道谢。
谢苏锦派人给他送的那幅画,告知郕王还活着。
要是北漠大皇子早来些天,苏锦还真会如云山雾罩,不懂他在说什么。
但谢景宸回来了一趟,把北漠郕王还活着的消息告诉了东乡侯和王爷知道,自然也包括给北漠大皇子送画的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