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欢喜记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木嬴
半盏茶后,赵诩就把信写好了,装在信封里交给护卫。
护卫还能说什么呢?
南安郡王他们帮忙求娶公主的诚心可不掺一点虚假。
真诚到令人发指了!
自己的兄弟啊,说揍就揍,一点都不含糊。
亏得大皇子还羡慕赵大少爷有这么一群好兄弟,起了结交之意,这要结交了,只怕迟早会被他们揍一顿。
护卫不敢再待下去了,接过信后,就告辞了。
确定护卫走远了,南安郡王他们齐齐望着赵诩。
赵诩摸着嘴角道,“你们下手也太狠了。”
南安郡王看着他道,“谁让你没事揍自己大舅子的,不下狠手,怎么能消除他心中的芥蒂?”
“这一顿揍挨了,你和荆山公主的亲事就板上钉钉了。”
不让北漠大皇子知道他们不是开玩笑的,这桩亲事还不知道会不会起变数。
毕竟是两国联姻,荆山公主又是北漠王最疼爱的公主。
万一北漠王舍不得女儿远嫁反悔了呢?
毕竟他们不是南梁正儿八经的使臣,也没有过文书下聘礼,人家真要反悔,谁也奈何不了他们。
他们四个狠起来可是连自己兄弟都揍的。
北漠大皇子要是敢耍他们,那他这辈子都别想有好日子过了。
这一顿揍,就等于是绝了北漠悔亲的念头。
他们又尝了一把揍未来皇帝的滋味。
一举两得。
“好了,你也别不舒服了,”楚舜安慰他道。
“北漠大皇子已经不错了,你要揍的是苏兄,别说挨两顿揍了,他能活活玩掉你半条命。”
“……。”
想到苏崇——
赵诩就想到了自家表哥。
他怎么也比表哥好一点儿。
同样娶公主,表哥那几座大山压着这辈子都别想移开了。
荆山公主远嫁南梁,北漠山高水远,北漠王和北漠大皇子就是想把他怎么样都办不到。
有了对比,赵诩心里好受多了。
定国公府大少爷拍赵诩的肩膀道,“我估摸着你再扛一个月,北漠就该找南梁要说法了。”
定国公府大少爷用力不大,可赵诩的肩膀才挨过揍,正好拍在伤口上,疼的他倒吸气啊。
没有这样揍了人,还拍伤口的。
不过挨一顿揍,换个心安也好。
虽然揍的惨,但南安郡王他们都没有用内力,受的都是皮外伤,疼是疼了点,但涂上药,养几天就好了。
南安郡王把随身带的祛淤青的药膏扔给赵诩。
这时候,门吱嘎一声被推开。
董承琅走了进来,一瞥眼见到南安郡王几个,直接愣住了。
再一瞥眼,见到赵诩鼻青脸肿的模样。
他快步上前道,“这是怎么了?”
“没事,”赵诩道。
“你怎么过来了?”
董承琅摸了下鼻子道,“丫鬟听到屋子里有打斗声,怕出事,又不敢进来,岳父大人让我来看看。”
南安郡王过来,一手拍在他肩膀上。
董承琅望着他,南安郡王勾着他脖子道,“走,走,老早就想和你聊聊了。”
说着,就把他拉出去了。
董承琅回头看赵诩,出了门,南安郡王就道,“你们南梁人是不是都特别喜欢揍大舅子?”
董承琅望着他,“怎么这么说?”
“你刚刚偷着乐,我看见了,”南安郡王道。
“……。”
“我哪偷着乐了?”董承琅否认道。
“没有的事!”
“……。”
“我跟你说,下回偷笑,光遮住嘴是不够的,还有眼睛,都快笑出来了。”
“……。”
董承琅心虚了,望着南安郡王道,“有那么明显吗?”
南安郡王同情的看了他一眼。
赵诩揍了大舅子,自己也是大舅子。
才因为娶别人妹妹挨揍,自己妹妹要嫁的人还偷着乐。
不揍他董承琅一顿,他都不知道大舅子是不好惹的。
“放心吧,你明天要娶妻了,赵兄再怎么样也不会让你鼻青脸肿的拜堂的,”南安郡王安慰他道。
“不过过几天就说不准了。”
“……。”





欢喜记事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翻墙
其实,他们也不该在这时候揍赵诩。
毕竟是大舅子。
赵大姑娘出嫁,赵诩这个兄长分量很重,顶着鼻青脸肿敬酒不合适。
但北漠大皇子的护卫赶着回去复命,他们只能事急从权了。
喝酒哪有北漠出兵相助更重要?
大不了和他们一样戴面具,左右能来喝喜酒的都是熟人。
自打抓了董承琅,从谢景宸那里知道董承琅是身在舅舅处,心在赵家,是他们好兄弟的好兄弟,如今更是赵诩的妹夫。
这就是他们的好兄弟啊。
而且举手投足间那种气质和他们是那么的神似。
臭味相投。
相交恨晚啊。
比起赵诩,董承琅更像他们。
毕竟赵诩还要努力掰,往沟里带,才能散发不靠谱的气息,还只是偶尔。
董承琅就不一样了,和他们一样几乎把不靠谱刻在脑门上随身携带着。
从赵诩挨揍,他身为妹夫偷着乐就足见一斑了。
几人没有走远,就在书房外的凉亭处,叫丫鬟端来几壶小酒,边喝边聊。
人生那叫一个痛快啊。
既然是兄弟,那说话就不用客气了,董承琅问南安郡王他们,谢景宸有没有让他们给他带东西来……
谢景宸承诺的望远镜,他可是心心念念了许久,至今还未送来。
南安郡王拍他肩膀道,“放心吧,景宸兄承诺的事,是不会食言的。”
“你要的望远镜送来了,放在箱子里的,这会儿应该送去给弟妹了。”
董承琅有点迫不及待想看看,但抬去给赵大姑娘了,他也只能按捺住迫切。
虽然住在一个屋檐下,但成亲之前不宜见面的规矩,他还是要遵从的。
左右明儿就见着了,实在不行,待会儿叫丫鬟去取了来便是。
大家有说有笑,相谈甚欢。
闺房内,赵大姑娘坐在那里绣针线活,脸上红扑扑的,像是熟透的果子,周身笼罩着一层光晕。
从赵家开始布置喜堂起,她就不敢出门了。
她本就脸皮薄,谁见了都恭喜她觅得如意郎君,耳朵都快听出老茧来了,哪还肯出去被人打趣?
做针线活打发时间正好。
外面,一丫鬟迈步进来道,“姑娘,有人给您送添妆来了。”
赵大姑娘抬头看向丫鬟,眸带诧异,“给我送添妆?”
小丫鬟点头如小鸡啄米,“东西已经抬到院门口了。”
小丫鬟高兴啊。
哪个大家闺秀出嫁,没个闺中好友送添妆的?
她们家姑娘在京都结识的大家闺秀可多了,相爷没离京前,不知道送出去多少好东西做添妆。
如今轮到她家姑娘嫁人,别说送添妆了,就是连个说话的人都没几个。
那么大一口箱子,也不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丫鬟心里好奇的跟猫挠似的。
正想着呢,那口大箱子已经被抬进来了。
赵大姑娘走出去,丫鬟摆摆手,小厮退下。
小丫鬟望着赵大姑娘,“奴婢打开看看。”
赵大姑娘轻颔首。
小丫鬟迫不及待的把箱子打开。
大箱子里是各种小匣子,小丫鬟随手拿起一个递给赵大姑娘看。
小匣子里装的是两串珍珠手链。
“好漂亮!”
赵大姑娘也爱不释手。
这还只是其中之一。
其他匣子里有胭脂水粉,还有香皂……都是女儿家喜欢的东西。
小丫鬟跟在赵大姑娘身边许久,对胭脂水粉也有几分了解,淡淡的香味,一看就是好东西。
赵家远离京都,从京都带出来的胭脂水粉早用完了,能买到的都是以前看不上的。
便是以前用的也比不上送来的这些。
小丫鬟嗅了胭脂,望着赵大姑娘道,“也不知道戴面具的那些人是谁,怎么送姑娘这么多添妆?”
“而且每个都是好东西。”
赵大姑娘也疑惑呢,她眼睛一瞥,就看到了一没放好的锦盒底,她拿起来一看,就明白这些东西是谁送来的了。
锦盒底部有贡品字样。
这是表哥表嫂送给她的添妆。
谢表哥帮了赵家不少的忙,只是她不争气,落水受寒了,至今都还不知道谢表哥长什么模样。
他们还给她送这么多东西来,赵大姑娘受之有愧。
东西多,但都是现成的,苏锦身在军中,身怀六甲,连街都没去逛过,更别谈亲自调制胭脂水粉了。
这些都是皇上怕她在边关受苦,差人送来的。
一拨又一拨,堆在营帐里实在占地方。
谢景宸就赵诩一个表弟,赵大姑娘自然就是表妹了,周七姑娘她们出嫁的时候,苏锦都送了亲手调制的胭脂水粉和特制的头饰,想着该一视同仁,只是条件不许,便从皇上赏赐给她的东西里挑了一份厚实的托南安郡王他们带给赵大姑娘。
都是女儿家喜欢的东西,赵大姑娘爱不释手,除了……望远镜。
小丫鬟看了半天,又敲又看,完全不知道是什么。
“姑娘,你看这个,”小丫鬟把望远镜递给赵大姑娘。
赵大姑娘也不明白,看着透明的对着看,小丫鬟缩成小小一团。
赵大姑娘乐不可支,“这东西好玩。”
“给奴婢看看,”小丫鬟忙道。
从赵大姑娘手里接过,小丫鬟看了一眼,吓了一跳,“这东西看姑娘怎么变的这么大?”
大?
不是小吗?
赵大姑娘和小丫鬟研究了半天,拿着望远镜去找赵相。
这么新奇的东西,她迫不及待和爹娘分享。
嗯。
一分享,直接把董承琅好不容易要来的望远镜给分享没了。
赵大姑娘去找赵相的时候,正好施大将军就在书房里。
明日是董承琅迎娶赵大姑娘的大喜日子,施大将军怕朝廷会派兵攻城,必须要做好防备,不仅是城池上,还有赵家。
正聊着呢,赵大姑娘带着望远镜去了,赵相对望远镜赞不绝口。
施大将军见过望远镜,这才知道他那望远镜是坏的。
赵相见施大将军喜欢,也知道这望远镜用在战场上才是物尽其用,便让女儿忍痛割爱,把望远镜送给施大将军。
赵大姑娘有点舍不得,但还是点头答应了。
这东西在她手里确实大材小用了。
施大将军也不会亏待赵大姑娘,从赵相书房回去后,派人送了一箱子绫罗绸缎和首饰给她。
箱子抬去给赵大姑娘的时候,董承琅正好和南安郡王他们路过。
小厮给董承琅见礼,董承琅见了,随口问道,“舅舅怎么让你们抬箱子来赵家?”
小厮笑道,“赵大姑娘送了大将军一个好东西,大将军高兴,特意让夫人准备的。”
“什么好东西?”董承琅好奇道。
“说是什么远镜?”小厮一时间没想起来叫什么。
“听说很远的地方的东西看着就像是在眼跟前一样。”
董承琅眼睛倏然睁大。
“那望远镜是我的啊啊啊!”
“怎么把我的望远镜送给我舅舅了?!”
话音未落,董承琅撒腿就往施大将军府跑。
跑了几步之后,又回来了。
施大将军府和赵家只有一墙之隔。
翻墙比走大门快。




欢喜记事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无赖
看着董承琅翻墙,南安郡王他们都有点蠢蠢欲动了。
不过这里毕竟是南梁,他们和董承琅都还没那么熟,何况是董承琅的舅舅施大将军了。
之前还在战场上见过,不宜走的太近。
南安郡王他们回去找赵诩。
董承琅翻墙进施大将军府,守卫将军府的护卫都扶额。
施大将军一再叮嘱他要稳重,不要翻墙,这大门也没几步,怎么就不听呢?
董承琅哪管的了这些,他盼望远镜都盼了多久了。
如今好不容易送来了,都还没到他手里,就被赵大姑娘借花献佛了,董承琅心都在泣血啊。
但愿还能拿回来。
董承琅去找施大将军的时候,施大将军还在把玩望远镜,是赞不绝口。
“不过是少了一块镜片,没想到就没用了,”施大将军感慨道。
“也不知道这是大齐何人造出来的,实在是聪明。”
施大将军夫人见了笑道,“还真没见过什么东西能让你这么喜欢的,我刚刚送去的那些礼是不是薄了?”
施大将军笑道,“明儿赵大姑娘就是你外甥媳妇了,往后疼她的机会多的是。”
施大将军夫人忍俊不禁。
对赵大姑娘,她是极喜欢的。
董承琅快步上前,他匆匆而来,气息不定,施大将军见了道,“怎么这么急的过来?”
董承琅喊了一声舅舅,抬手指着望远镜道,“舅舅,这望远镜是我的。”
“你的?”施大将军皱眉。
董承琅忙解释道,“这望远镜是送给我的,只是放在大箱子一起抬给了赵大姑娘……。”
闺房里。
董承琅当众说那望远镜是他的。
施大将军府负责送东西给赵大姑娘的小厮都懵了。
不过东西还是继续抬去给赵大姑娘。
没道理抬进赵家的东西还往回抬。
这点东西对施大将军府来说也不算什么。
赵大姑娘觉得礼太重了,一个望远镜而已,她也只是借花献佛。
小厮把东西放下就告辞了。
董承琅当众说的话也传到赵大姑娘耳朵里。
赵大姑娘当场愣住。
“那望远镜……是给他的?”她脸颊发烫。
小丫鬟也窘迫了。
姑娘这是把姑爷的东西误会成送给自己的了?
“不是送给姑娘的,怎么放在箱子里一并抬给姑娘啊,”小丫鬟咕噜道。
赵大姑娘瞪了小丫鬟一眼。
谁都有失误的时候,何况人家是好心给她送礼。
谁能想到东西到她手里,那会迫不及待就送人了啊。
现在东西都送出去了,她该怎么办啊?
赵大姑娘羞的恨不得钻地缝了,不知道怎么办好的他去找赵相。
赵相也没想到望远镜不是给他女儿的,也是,这东西用在战场上才合适,怎么会随便送给他女儿……
见女儿着急,赵相笑道,“施大将军是长宁侯世子的舅舅,这事由他们舅甥自己解决吧。”
“那姑爷还能要的回来吗?”赵大姑娘的丫鬟小心翼翼的问道。
“难。”
“左右东西没落入外人之手,没事的,”赵相宽慰女儿道。
赵大姑娘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施大将军府抬来的箱子她又不能再送回去。
她都办了些什么事啊。
施大将军府。
董承琅说望远镜是他的,要舅舅把望远镜给他。
施大将军能给他吗?
施大将军府里其他东西他随便要,这望远镜不行。
这东西给他,那是暴殄天物。
董承琅急了,“舅舅,这真的是给我的,我好不容易才说服大齐镇北王世子送给我的啊。”
施大将军眉头一拧,望着自己的外甥道,“你什么时候和大齐镇北王世子有这么大的交情了?”
董承琅,“……。”
完了。
一着急就说漏嘴了。
董承琅怕泄露谢景宸的身份,赶紧补救道,“我是通过赵大少爷才和镇北王世子认识的。”
施大将军也没怀疑。
赵诩和大齐镇北王府的关系,别人不知道,施大将军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
“既然是通过赵大少爷才要到的望远镜,赵相做主也应当,”施大将军道。
董承琅一眼就看穿自家舅舅要耍无赖了。
哪有这样做长辈的?
要想拿回望远镜,他只能更无赖了。
趁着施大将军不注意,董承琅一把夺过望远镜就跑。
施大将军夫人一脸黑线。
这小子真是找打。
他能从自己舅舅手里把东西抢走?
他要真有这本事,他舅舅该高兴坏了。
施大将军还真许久没和外甥过招了,有胆量抢东西,肯定有几分把握。
施大将军身子一闪,就把董承琅的去路给挡住了。
舅甥就在屋子里大打出手。
董承琅丈的不是武功高,而是明天要娶媳妇了,不能受伤才这么有恃无恐。
果然,施大将军夫人忙在一旁提醒道,“他明儿还要娶亲呢。”
施大将军的拳头都要挨到董承琅的脸了,及时收回。
“看在你明儿要成亲的份上,我就不揍你了,”施大将军道。
伸手要将望远镜夺回。
董承琅抓着不放手。
怕弄坏了望远镜,施大将军也不敢太用力。
双方僵持不下。
“怎么,你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施大将军皱眉。
董承琅一脸的生无可恋。
能怎么办呢?
难道要不让舅舅得到,就把望远镜震碎吗?
真那样做了,今儿可能要被打的爬出去了。
董承琅依依不舍的收了手,施大将军拿着望远镜坐回去。
施大将军夫人见了都好笑,她道,“我看还是给他吧,免得赵大姑娘不好意思,一宿睡不着。”
董承琅觉得还是舅母更好,连连点头。
只是这点头是点到马蹄子上去了。
施大将军瞪着他道,“还傻站在这里做什么?”
“还不快去告诉赵大姑娘一声,就说这望远镜你主动孝敬给舅舅了,让她宽心。”
董承琅,“……。”
“您直接把它给我不就行了吗?”董承琅抗议道。
施大将军瞪着他,“去不去?!”
“去……。”
“我这就去。”
董承琅跑出了门,太阳照射在身上,心情更郁闷了。
他回头看着施大将军,脸上要多委屈就有多委屈。
东西没要到,还差点被打,还要去说违心的话,就欺负他一个。




欢喜记事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刺杀
被卖了那么多回就换回来一个望远镜啊,就这么没了。
董承琅一步三回头的往赵家走。
东西被抢了,舅舅的话还不能不听。
董承琅脚步沉重的往赵大姑娘住的院子走去。
院子里来来往往的都是丫鬟婆子,见他过来,有心说几句不宜见面的话,又不敢说。
小丫鬟走出来,见到他,忙回屋道,“姑娘,长宁侯世子来了。”
赵大姑娘脸更红了。
她要往外走,被小丫鬟拦住不让。
规矩不能破啊。
董承琅也没进屋,在门口就停下了道,“我来和你说一声,那望远镜我送给舅舅了。”
赵大姑娘心口一松。
小丫鬟高兴道,“这回姑娘不用担心了。”
小丫鬟的声音传入耳,董承琅道,“那我先回去了。”
声音比刚刚要轻快不少。
赵大姑娘点点头。
小丫鬟噗嗤一笑,朝门外大喊,“姑爷,我家姑娘点头了。”
董承琅,“……。”
赵大姑娘,“……。”
反应过来,赵大姑娘这回不止脸,耳根和脖子都红了。
她在屋子里点头,人家在屋外也看不见啊。
赵大姑娘追着小丫鬟打。
小丫鬟东躲西藏。
院外丫鬟婆子笑成一团,董承琅赶紧跑了。
这两天歇战,闲来无事,董承琅去找南安郡王了。
南安郡王随身带着望远镜呢。
舅舅那里是别想拿回来了,他试着找南安郡王要。
南安郡王能给他吗?
肯定不答应啊。
董承琅又望着赵诩,看了一眼就把眸光收回来了。
刚刚偷笑,赵诩没揍他就不错了,还想他帮忙再要一个望远镜?
他自己都没有呢。
施大将军府在赵家左边,长宁侯府在赵家右边,这一块都是诸位将军的落脚之地。
南安郡王他们就住在赵家,这些天快马加鞭赶路,真有些累了,晚上睡的着。
第二天就是董承琅迎娶赵大姑娘的日子。
天公作美,天蓝云白,还有徐徐清风,没前几日那么热。
怕街上有朝廷的人,便没有带着花轿穿街过市了。
董承琅和赵大姑娘拜堂成亲的吉时是找人测算的,两人吉时在未时。
一大清早,赵大姑娘就穿上凤冠霞帔,坐在床上等。
不让吃不让喝,沉甸甸的凤冠把人脖子都压酸了,还不让取下来。
到了吉时,这才被赵诩背出去拜别爹娘。
本来女儿出嫁要哭的,但赵大姑娘真哭不出来。
长宁侯府就在隔壁,等她出嫁后,两府开扇门,往来就更方便了。
出嫁三天不让回来,其他时候就是住在赵家都没关系。
不像其他女儿家出嫁后,难得才能回来一趟,想着分别,泪眼婆娑。
赵大姑娘哭不出来,赵相和夫人也没一点伤感。
大门前就更热闹了。
虽然两府挨的近,但有南安郡王他们在,想那么轻易就把人娶到手那也是不可能的。
1...483484485486487...5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