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微观世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日出江上
剩下没有懂的,在他亲自解释过后,回去再深入研究一下,想必也能懂个七七八八。
……
正式的研讨会很快就结束。
在刘峰不厌其烦的解释下,众位教授都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收获满满。
对于刘峰的计算程序,他们已经在心底完全接受了,等到回去之后,说不得就要利用这些东西。
可想而知,接下来,华国的材料研究领域将会爆发出怎样的一种能量!
对此,推己及人,作为华国金属物理学奠基人的柯院士就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
刘峰,注定会成为华国材料学领域的领军人,其影响力,不说光耀千古,至少也是独领风骚数十年。
这一次的学术研讨会,老人家也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参与其中。
&nbs
第327章 太阳从西边升起了?
对于刘峰来说,这位柯老先生真不愧是华国金属物理的奠基人。
其知识面之广博,经验之丰富,即便让他这位开了挂的‘妖孽’,都有一种甘拜下风的感觉。
尤其是在类似于banisn特殊构造的这些小理论身上,更是让他耳目一新,醍醐灌顶。
原来,还有这样的理论
原来,这种构造还能这般变化
原来……
如饥似渴。
大师果然不愧是大师,这一次来参加学术研讨会,真是来对了!
刘峰心里感叹无比。
想到接下来还有和丁传贤院士约好的私人交流,他的心里也越发的期待了。
和柯院士一样,单纯的刷书已经让他在这些方面的知识难以寸进,毕竟,他现在也已经达到了创造知识的那种层次,比起从书本上汲取知识,现在的他也更侧重于和同行之间的交流讨论,阅读最新的文献资料,听取报告会等等。
知识的火花从来都是在碰撞当中擦出来的,也只有在这些情况下,才能够让刘峰更进一步、有所收获。
刘峰对柯老先生佩服不已,反过来,柯院士呢
老人家的心里也一样,对于刘峰,他也更加佩服了。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炸药奖获得者的实力到底如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种感觉可不是柯院士妄自尊大。
因为他也曾经和不少的炸药奖学者有过交流,单论知识的博学程度,没有一个人可以让他尽兴。
而且,有些方面,老人家也确实不比那些人差多少,之所以没有获得过炸药奖,只不过是出于为国家奉献的需要而已。
譬如说他在金属材料抗热疲劳方面的研究,在全世界来说都是首创,直接拉近甚至超越了西方国家的先进水平,至少,在m国和毛熊的某些尖端武器和发动机里面,都没有类似的金属材料应用。
也譬如说,他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某种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发明的某些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都属于开创性质的;
其他还有隐身、抗氢、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等,柯院士曾经的团队,都有过独特的贡献。
这些东西如果真的放出来,区区一个炸药奖,那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
因此,对于刘峰获得炸药奖一事,他也并没有产生太多的神圣感。
然而,当他亲自接触到刘峰之后,他才真正知道这位年轻人,为何被许多科学界的大佬前辈视为华国科技界未来数十年的领袖人物了!
他退休的这些年来,一直都在收集那些特殊但实用性‘不高’的理论知识点,不说成百上千,数十个知识点还是有的。
这些东西,即便是对材料学研究功底非常深厚的老专家老教授,知道的也不多,然而,当他把这些知识点拿出来和刘峰分享的时候,这位19岁的年轻人,竟然比他还要如数家珍!
即便有几个知识点实在是过于生僻,刘峰确实没有见过,但当他给这家伙讲解的时候,刘峰很快就能反应过来,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推陈出新!
就这也就罢了,相反,这位年纪不大的刘教授,反而还给他分享了更多生僻的理论知识点,让他这位自诩在金属材料学上见多识广的人物,也啧啧称奇。
以至于他不得不感慨,难道这家伙打娘胎里就开始研究材料学知识了不成
时间很快过去。
当魏志用一连给两位大佬添了好几次茶水之后,终于,两人之间的交流总算结束了。
魏志用如释重负,连忙站起来给两人收拾了纸杯,逃也似的跑出了办公室。
“刘教授果真天纵之才,老头子我在材料领域研究了60多年,还从没见过向您一样博学多才的年轻人,华国能有您这样的后起之秀,老头死而无憾矣!”
交流的最后,柯老先生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握着刘峰的手感慨万千。
刘峰的才华,是真真正正地打动了这位老先生,以至于让他有种遇到了知己般的感觉。
刘峰也一样。
对这位老前辈,一方面他也是发自内心的敬佩,而另一方面,也是真的将老先生当做了知己。
因为迄今为止,他还从未发现一位和他有过学术交流的专家教授,能够在材料学研究上和他交流地有来有往,甚至让他如获至宝、醍醐灌顶的。
“先生在材料学领域的造诣,博学而精深,小子如获至宝;在这方面,您才是真正的大师,我这点微末成就又算得了什么”
柯院士摇了摇头:“古人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已经老了,今后华国材料领域,就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天下。你也不用谦虚,依我看,把全世界四十岁以下所有从事材料学研究的年轻人的才华全部加在一起,也赶不上你的十分之一!古时候的曹子建有着才高八斗之称,而刘教授你,更比曹子建多出一斗!”
于是,从此以后,刘峰才高九斗的称呼,就这样传出去了。
一位是材料学领域的开创者大宗师,但已经退休,另一位是材料学领域新的奠基人,即将引领整个华国材料学领域的大发展,但是后起之秀。
历史似乎有意安排了这一出见面,让新老两代宗师得以顺利交替,随后,时间便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刻。
刘峰也根本没有想到,在他和柯老先生告别离去的那一次短暂握手,竟然成为了这两位忘年知己之间的最后告别……
……
总之,和柯院士的交流真的让刘峰收获颇丰。
如果不是因为还有和丁传贤院士的约会,他甚至还想在这里多待一阵子,和老先生继续深入交流下去。
从柯院士的办公室里出来后,已经是晚上了。
匆匆告别了老先生,刘峰连夜赶回了他的峰华研究所,将自己今天的所见所得,全部归类记录了下来,放到了研究所的内部资料库当中。
而且,对于研究所旗下的材料实验室,他又有了新的想法……
于是,第二天,峰华研究所便又传出来了要招聘材料学研究员以及实习生的事情。
……
江浙大学,材料研究实验室。
李成和抬头盯着天花板,双眼木然。
一年前,他还是连教授的得意弟子,连博士毕业的论文都已经写好了,算算日子,本来今年就可以毕业。
然而,按理来说应该是前途无亮的前程,却因为导师态度的转变,让他如坠地狱。
想到连学文那拙劣的借口——论文里面的知识点过时了,李成和的心便如同身处九幽地狱一般,拔凉拔凉的。
之所以如此,还不是因为他之前对刘峰表现出来的崇拜之情,而阴差阳错,刘峰又成为了导师的‘敌人’……
几年时间相处下来,即便他再怎么不通人心,现在也能发现自家这位导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看起来和善,内心却不知道在计划着什么阴谋诡计,完全就是如同岳不群那般的伪君子啊!
无聊地刷着电脑,看到峰华研究所又在招聘研究员的事情,他的心里更是一叹。
他现在之所以沦落到这般处境,不就是因为之前透露了自己毕业后想要去峰华研究所的意愿导致的吗
“李成和,导师找你!”
第328章 初显威力
上午,在安排完峰华研究所材料实验室的相关事宜后,下午,刘峰便在京城科技大学和丁传贤院士单独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学术交流。
只不过,和柯老先生不同的是,丁院士更加擅长于无机材料、等离子涂层材料以及相关应用基础科学的研究,尤其是在功能性无机陶瓷材料领域,更是声名远播,但在金属材料、尤其是刘峰现在从事的常温超导材料上接触不多。
因此,这一次的交流,虽然刘峰的收获也非常多,但对他当前的研究并没有多少助力。
尽管如此,两人之间的交流依然进行得非常愉快。
尤其是丁院士,对于刘峰在无机材料和等离子涂层材料上依然博学的知识面感到非常震撼。
以至于让他都产生了一种错觉,刘峰根本就不像是一位只有19岁、和他孙子的年纪差不多大小的年轻人,反而更像是一位皓首穷经、学富五车的老者!
怪不得人家年纪轻轻就能够取得如此成就:
有这般广博深厚地学术功底,再加上年轻人充沛的精力,辅之以天才的灵感,他不成功,还有谁能够取得成功
……
在和丁院士交流完后,刘峰便又急匆匆地赶回了宁波材料研究所。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尽管通过计算程序,他已经将目标常温超导材料的研究路线排除了七七八八,可即便剩下的这些研究路线,依然需要进行庞大的实验去尝试和验证。
只要常温超导材料一日未能投入生产运用,超级对撞机的完全国产化便不可能取得成功。
只不过,接下来的实验,他已经不需要自己一个人全程操作了。
崔崑院士那边,经过这一次的学术会议后,这位固执严谨的老先生,终于认同了刘峰对常温超导材料的研究路线,主动放弃了在低温超导材料方面的研究,将研究所大部分的资源都安排到了常温超导的课题上。
如果实验顺利的话,刘峰便能再一次充当起甩手掌柜,将常温超导材料的研发工作,全权交到崔院士手里。
只不过,事情的发展并不能总是按照他的预料进行,而且,他也再一次低估了他公布出来的几种材料学相关计算程序的影响力。
……
华国工程院魔都硅酸盐材料研究所。
敏感功能陶瓷实验室。
“什么,暂停实验研究进度,等候通知”看完同事拿来的这份由实验室主任丁院士以及研究所领导一致同意的通告,张空忍不住惊叫出声。
虽然他在实验室里只是一名小组长,但却有幸独立负责一个子项目,而且项目的课题还非常新颖高端——一种敏感功能陶瓷材料的研究,主要是应用到高性能传感器身上的。
只不过,遗憾的是,这个子项目的实验路线大部分都是丁传贤院士设计的,到现在为止,他都还在按照这些路线进行尝试,距离成功一直遥遥无期。
因此,张空的内心一直都是焦躁的。
说起来,所谓的敏感功能陶瓷,在机电一体化用的传感器和微动作执行机构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这年来,我国在这方面也有比较大的进步。
但是,在一些关键的高性能传感器上,就比如说超级对撞机的阵列式检测器,那上面的传感器,与国外的同类产品就有非常大的差距,整体来说,技术水平还急待提高。
因此,这才有了国家对这一类型材料项目上的持续投入,只不过至今为止,效果都还差强人意而已。
短时间内想要在这方面有大的突破,确实是强人所难,这一点,无论是上面给钱的人还是负责项目的丁院士自己都非常清楚,因此,对于张空,丁院士的要求其实并不高。
能够按部就班地把不可能的路线给排除了就好,至于接下来还能够做到哪一步——三分归运气,七分靠打拼,只能靠不断地实验积累和天意了。
材料学的研究往往就是如此,很多时候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研究路线,因此这些项目往往基本上都是用的排除法,一点一点的通过实验将某种可能的路线给排除掉,最终,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取得成果,其实谁也不知道,这就要看运气了。
这一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一样的。
排除的可能性越多,距离成功就越近,这也是为什么说材料研究是一门要看积累的基础科学,就是因为如此。
还好即便是这些‘排除法’实验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东边不亮西边亮,说不定稀里糊涂就搞出了对其他项目有帮助的材料呢!
这种事情往往还是大概率发生的,因此研究人员也不是都在做无用功。
只不过,这一点,对所有有志于在这方面有所成就的人都不甘心!
张空就是如此。
努力了大半年,最终的结果却是让他暂停实验,接下来,很有可能项目就黄了,这怎能不让他怨气十足。
“我们的实验进度本来就非常头疼了,现在还要让我们暂停,凭什么啊!丁院士只不过去了一趟京城,怎么回来就宣布这样的消息……”
“是啊,上面到底是什么意思嘛!脑子被驴踢了”对此,同事李晓峰也非常无语,随后有点没底气道,“该不会是上面看我们的项目进度非常缓慢,打算把我们的项目给停了吧!”
“应该不会吧!”张空的心底其实也没底,毕竟实验项目突然宣布停止的事件已经发生了不只一件两件。
不甘心地再一次浏览了一遍手中的通告……突然,张空的瞳孔微缩,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差点就跳了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