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无限旅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翼孤行
有仇道人能够在明教混到舵主之位,本身却有几分胆量,虽然心中深有惧意,但他还是强装镇定的说道:“哼!依仗火器之利算不得什么本事,今天我就让你见识一下我的法术!”
“法术”听到这个词,李南真心的有些惊讶,莫非这个世界上真有神鬼不成
有仇道人言罢之后便伸出右手,一边念念有词,一边在虚空中画着某些玄秘的符咒,正当李南打算出言嘲笑之时,忽然见到他的手上出现一些黄色的烟雾,紧接着一团火焰升腾而起。
见到有仇道人手中火起,李南身边的侍卫们有些惊异,而四周的明教教众则全部拜倒在地,口中高呼道:“无边圣火,驱散黑暗,无边圣火,驱散黑暗!”
在众人的膜拜声中,有仇道人望着李南等人,沉声说道:“贫道如今已经招来了本教圣火,此火胜过三昧真火,强过六丁神火,无物不燃,无邪不融!尔等还不下跪参拜,莫非是想要被圣火化为乌有么”
“哈哈哈……”见到有仇道人的这番举动,李南忍不住大笑起来。
说到玩火糊弄人这些小把戏,那冰火世界的光明教会绝对是其中的翘楚。
在光之王沉寂无踪的那些年,光明教会传教的女祭司和僧侣们,为了传播自家的宗教,就是利用各种化学物质来欺骗信徒,因为红袍女祭司梅丽珊卓跟李南走的比较近,所以他也了解过一些。
有仇道人现在耍的小把戏,就是先在手上裹了面粉,又沾了一些樟脑、磷和硫黄
第389章 艺高胆大入杭州
处理完了那些尸体后,车队从容的穿过了剡县,前路也就再无大股明教势力了,半个月后李南终于到了京杭大运河的南方起点杭州。
杭州城历史悠久,夏之前属百越,夏商周属“扬州之域”。
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杭于此,故名“余杭”。
还有一种说法,夏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
其后杭州经历数个朝代,到了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路治。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九县。人口已达20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之一。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
但这些都是曾经之事了,自从被方腊大军攻下之后,现在的杭州早已没有以前的繁华景象。
从全世界的历史来看,从古至今只要敌方城池被攻下来,那百分百不会发生什么好事,或许只有后世军纪严明的那支军队才有所例外吧。
方腊大军人数众多,而这些暴民又不事生产,初时还能抢些富户豪商来维持军需,但时日一多便出现窘迫之状,所以他们便盯住了杭州城内的海量粮食。
杭州原本有一支大宋的常驻部队宁海军,若是依靠坚固的城墙和充足的给养,也能防守一段时日,不过很遗憾,明教大军还未到来,此地的郡守和指挥使便率先弃城逃走。
明教大军轻松的占领了杭州城,杀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随后放火烧了六天,死者不计其数。
参加起义的明教中坚分子,大多受朝廷花石纲所累,故而凡是被抓住的大宋的官吏,一定会得到割其肉,断其体,取其肺肠,或者熬成膏油,乱箭穿身的折磨。
对于明教杀官一事,李南倒是并不怎么反感,毕竟官员这种生物,好的极少,坏的很多,杀了也就杀了。
李南最痛恨明教的有两点:首先就是其焚烧良民房屋,毁坏耕地,逼其造反的恶劣行为。
其次就是他们军纪混乱,破城之后无论良莠疯狂的乱杀行径。尤其是攻破杭州城后放火烧了六天,这完全是无脑的泄愤之举,除了烧死大量的无辜百姓外毫无意义。
虽然李南不是个政治家,至少他知道最重要的一点,任何政权如果不重视数量最为庞大的底层民众,那早晚都是死路一条。
按照历史上的记载,方腊从起义开始到最后结束,也不过一年光景。声势浩大的明教起义军,除了破坏了大量南方的城镇和农田,忽悠死了几十万的无辜百姓外,完全没有任何贡献,完全就是一场闹剧。
方腊和明教的死活,李南并不在乎,他现在最希望的就是露迪娅等人当时不要在杭州城,否则面对疯狂的暴民,她们绝对活不下来。
用望远镜望着被烧的发黑的杭州城,李南决定让车队和大部分人留在树林中隐蔽,自己带几个人进城看看情况。
方腊身为一教之主,毕竟也有些头脑,至少他没有像余道安那样鼠目寸光的锁城享受,也没有像有仇道人那样带着部下四处吃人。
经过明教大军破城后疯狂的六天后,如今杭州城的乱势已经平息,李南、米兰达、张昊和两名侍卫缴纳了入城的费用后,顺利的进入了杭州城。
街上发黑的石板和倒塌的废墟,还有鼻子里闻到的烟火气,都证明了那场大火的存在。
李南等人走在街上,不由感叹人类的适应力实在惊人。
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不久前的杭州大劫,
第390章 欲离城方腊现身
米兰达可不是什么善茬,每一个落到她手中的敌人,最希望的就是早点死去。所以说,她就像是一个拥有迷人外貌的女魔鬼。
在冰火世界的时候,米兰达的依仗着北境恐怖堡的私生子小剥皮,就敢肆无忌惮的杀人,更何况现在她有了更厉害的靠山呢
见到李南并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米兰达面带甜美的微笑...动手了。
“唰!”米兰达纤手微动,一把黄金为柄,顶端镶嵌着硕大红宝石的精美匕首,便插在了出言不逊的明教三角眼头领的手上。
由于米兰达的动作太快,所以那个头领呆滞了几秒后,这才望着自己那只被匕首钉在桌面上的手,凄惨的痛呼道:“啊!救命啊!你这个...啊!”
出身低微的米兰达求生**极强,她从小就知道没有价值的人迟早会被抛弃,所以来到大宋后,她就利用一切时间学习有用的东西,语言当然是重中之重。
已经可以听懂汉话的米兰达,没等这个明教中人骂出脏话来,就抓住匕首转动了几下,俗话说十指连心,锋利的匕首摩擦着手骨带来了剧烈的疼痛,当即让对方跪倒在地哀嚎起来。
其实在临来之时,李南也曾犹豫过是否要带年轻貌美的米兰达同往,没想到果然出了事。
不过仔细想一想,就算没有米兰达的话,那这些明教教徒也会选择讹诈自己等人,所以此时此刻说别的也就多余了,李南叹了口气,吩咐道:“关门。”
得到命令后,一名侍卫快步来到门口,将两个想要溜走的食客堵了回来,随手关上了店门,张昊、米兰达和另一名侍卫则将剩下的明教教众打晕在地。
“好汉饶命!好汉饶命!”见到李南等人的作为,这间酒楼的老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声讨饶。
李南望着酒楼老板,和声说道:“你起来吧,这不关你的事,这些人我们离开后会好好处理,到时候也会给你一些银子补偿的。”
这酒楼老板年纪不小了,他在这繁华的杭州城开办酒楼,大半辈子什么事情都见过听过,也算见多识广之人。
见到李南等人遇事不慌,气度不凡,酒楼老板连忙好意提醒道:“诸位好汉,小人不是贪图银钱,只是明教的圣公曾经传令全城,所有店铺都必须开门营业,否则会有重罚。如今店门紧闭,巡城的军士很快就能看到,所以……”
听罢这老者的话,李南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刚刚遭了**的杭州城会这么快就恢复了秩序,原来竟是如此。
谢过了酒楼老板后,李南站起身来,对那两个满面惊惧之色的食客说道:“你们老实吃饭,不准多嘴,明白么”
“明...白!”两人喏喏应道。
处理完这两个人后,李南指挥道:“米兰达,你带那个混蛋去后厨,好好收拾他顺便打探一下露迪娅和船只的消息。张昊,你们将其他人都搬到饭桌上,布置成他们醉酒的样子。”
一切都收拾停当之后,侍卫将酒楼的大门重新打开,从外面看大堂内毫无异状。
一般酒楼的后面院子里都有活鸡活鸭等物,伴随着鸡叫鸭鸣之声,米兰达很快问出了目前杭州城的状况。
根据这个明教小头目所说,在方腊起义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就已经没有商客敢来杭州城了,所以露迪娅等人估计也不会冒险来此。
至于杭州附近的船只,除了跟随郡守向北逃走的之外,剩下的都被官军烧掉,所以想要坐船,那就必须继续北上到宋军控制的扬州才行。
虽然冒了一些险,但得到了这些有用的消息,这次进城也算不虚此行了。
李南让张昊等人将身上带着的所有银钱都拿出来,指着桌上数个鼓鼓的钱袋对酒楼老板说道:“杭州城迟早会被官军攻下,我看你也别待在这里了,拿着这些银钱赶紧离开吧。”
第391章 后园方腊论英雄
见到自己侄子吃了大亏之后,看热闹的方腊,这才出言训斥道:“方杰,不得无礼冒犯了镇南王,赶紧退下!”
狠狠的瞪了李南一眼,方杰不服气的忍痛应道:“遵命!”
“镇南王,请吧!”不咸不淡的处理完方杰后,方腊对李南说道:“镇南王,请吧,咱们回去慢慢聊。”
虽然自己已经被明教中人重重包围,但是李南想逃还是有机会,只是碍于张昊和米兰达等人,再说他也想看看方腊到底有什么打算,所以面色从容的跟方腊并肩前行。
李南跟方腊谈笑甚欢,不久就来到了重兵把守的杭州府衙,很显然这处朝廷重地已经成为了方腊的暂居府邸。
原本李南以为方腊说的只是客套话,可是看到后花园的空地上摆放的一桌丰盛筵席之后,他马上明白了许多事。
古色古香的圆桌上摆满了杭州的名菜,李南虽然都没有吃过,但却知道那道笋干老鸭煲至少需要用文火炖煮两个半时辰以上,由此可见自己的行踪并不是什么秘密,方腊等人看起来早就知晓了。
这一路来至杭州,基本上都是在荒郊野外住宿,李南可以确定没有人可以暗中跟随,还不被自己发现,那问题多半出在自己身边人身上。
米兰达和阿舒尔这两个追随者跟李南的生命连在一起,他们的忠诚度毋庸置疑,那结果就很明显了,随行的百名护卫中,必有一个或多个人已经被明教收买了,所以方腊才会知道自己的行踪。
李南的大脑中在急速思索,但脸上却毫无异色,压下内奸之事,坐下后淡淡问道:“方教主,我其他的手下现在可还安否”
“呵呵,镇南王说的是城外的车队吧”
能够让神秘莫测,实力强劲的李南落入自己手中,就算方腊这样的人物也不免心中暗喜,故而他得意的说道:“你的人现在还好,我已经命人送去了饭菜,聊尽地主之谊。”
得知城外的阿舒尔和护卫们还活着,李南稍稍松了口气,当即也不客气的伸筷夹了一块东坡肉品尝起来。
方腊不知道李南体内c病毒的存在,毒药对他来说完全无用,所以见到李南毫不怀疑的大吃大喝,不由高声赞道:“镇南王好胆色!”
端起酒杯,用酒水冲下嘴里那酥而不碎,肥而不腻的东坡肉,李南笑道:“方教主纵横两浙,江南两路六州五十二县,旗下大军有百万之众,难道还能用什么下作的手段对付我不成”
这番话要是别人说,那下场难料,但是从拥有岭南三地的李南口里说出,顿时让方腊的心情大好。
一口喝光杯中美酒,方腊开怀大笑道:“我早就跟他们说了,大宋上下尽是酒囊饭袋,这世上英雄唯镇南王与我二人而已!”
听到方腊借用曹操之言,李南不禁嗤之以鼻,就凭明教现在的所作所为,方腊别说自诩为曹操了,就连跟刘璋比都差了许多。
李南心中如此想,但嘴上却不能说,在别人地盘还是不那么诚实为好。
互相吹嘘了几句后,方腊开始为李南介绍他的几位心腹重臣。
兵部尚书王寅。此人饱读诗书,还有些谋略,起义之后便被方腊封为兵部尚书,掌管兵权。别看王寅只是一介文官,其实他也精通武艺,据说手中一杆长枪,也能用神鬼莫测来形容。
第二位是个和尚,名唤宝光如来邓元觉,现在出任国师一职。看到此人后李南感觉莫名的熟悉,身材高大威猛,使用一柄沉重禅杖的邓元觉,似乎跟同样是和尚的鲁智深,在气质上极为相似。
南离大将军石宝,他的武器非常怪异,擅长使用一口劈风刀和一颗流星锤,也不知道这一硬一软两种截然不同的兵刃,他是如何使用的。
此外还有镇国大将军厉天闰,护国大将军司行方,这两人能有这么响亮的官职,看起来武艺也都不弱。
介绍到最后,方腊指着两个年轻人:“这个是我侄子方杰,镇南王已经见过。这是小儿方天定,也是我南国的太子。”
方杰怒视自己,李南倒还能理解,毕
第392章 明教子民换粮食
庞旭和庞万春父子,来到李南身边坐下,两人望向明教教主方腊的目光中都带着浓浓的恨意。
看到这一幕后,李南不禁有些愕然,在他的印象中庞旭可是明教的中坚分子,前不久还亲自去岭南说服自己跟方腊结盟,今日怎么变成了这等不共戴天的模样呢
方腊既然敢让两人出来见李南,也就代表了他无所畏惧,所以庞旭很快就将事情的原委跟李南说了一遍。
摩尼教千百年来一直遵循着教主为主,传教**师为辅、若干法师为枝的权利结构,庞旭就是这一代的传教**师,可以说他在教中的地位仅次于教主方腊。
毫无私心的庞旭,将自己的一生都用于传经布道之上,两浙以及江南一带的田间地头到处都有他的身影,数十年发展了无数的忠实教众,他在摩尼教中的声望甚至比教主方腊还要高。
功高盖主这种事在任何的团体中都非常危险,如果这一代的教主并无雄心伟志也就罢了,但方腊想做的可不是一个只能藏踪匿迹的明教教主,他想要做皇帝,所以他很早以前就开始设计除掉庞旭。
命令庞旭前往北方传道的是方腊,暗中给朝廷通风报信的也是他,所以庞旭理所当然的就在阳谷县附近传教时遇到了官府的伏击。
庞万春和庞秋霞前往营救父亲,在牢中遇到李南之后又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最终庞旭安然无恙的回到了两浙路。
庞旭在教中地位尊崇,声望极高,跟他交好的教众也很多,所以方腊虽想除掉他,但也不敢冒险再次动手,只能暂时隐忍。
这几年间,六贼中的蔡京、童贯、朱勔等人变本加厉的在江南巧取豪夺,而南方五路州府的兵马也被抽调到了岭南围攻反贼李南,方腊见到时机已至,这才高举义旗举兵造反。
宋朝官吏和军队的软弱让明教在短时间内聚众百万,纵横两浙和江南,就连江南重镇杭州城也被收入囊中,方腊的野心就如燎原之火一般越烧越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