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的无限旅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翼孤行

    “这段时间咱们也算熟悉了,你多少对我也有所了解,有话直说就是。”

    听罢李南的话,李道成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琢磨措辞,这才小心说道:“交趾自秦朝始,便属华夏一脉,但由于地处极南之处,故而不受中原历代王朝重视,早就有了自己的风俗习惯和归属感。”

    李南微微点头,他大概已经猜到了李道成想要说什么,但还是示意道:“说的很好,继续。”

    “不管丁朝,黎朝,还是被您亲手覆灭的李朝也罢,他们虽然对百姓并不是太好,但毕竟同是交趾人,而这里就算被您的大军占领,也还是交趾。大将军文韬武略俱佳,麾下奇人异事齐备,但是您还是差了一样东西……”

    “呵呵,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李南笑道:“你是说现在各地出现的乱党,并不是因为拥护李乾德才反叛,他们只是因为我是宋人才反对我”

    李道成抱拳赞道:“将军英明!”

    “既然你知道这些症状,那可有解决此事的方法呢”

    “自古以来攻城掠地容易,但是要征服一个国家的人民就是难上加难的事情,尤其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微臣认为大将军目前做的已经很好了,各州府的百姓有吃有喝,还有开荒得田的福利,微臣预计十多年后,交趾人便会彻底的认同大将军的统治,不会再有乱党生存的土壤。”

    其实李南也知道想要让交趾民众归附,肯定需要一段时间,但是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李南虽然远在天南,但是他安插在大宋的探子绝对不少,大量的银子撒出去,甚至在蔡京、蔡攸、高俅和童贯等朝廷高官的身边都安插了细作,这样可以保证最新的消息可以源源不断传回来。

    在李南来到岭南的这几年里,大宋朝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宋徽宗依旧不理政事,痴迷园林、书画和美人,李南的老熟人蔡京还是狠命捞钱,这个朝堂上的常青树再次失势后,很快又被缺钱花的宋徽宗启用,而上行下效,宋境各地的天灾**,将大量的饥民逼反,随后按照惯例招安后充入厢军中。

    后世之人较为熟知的北宋两大农民起义是宋江和方腊,故而有个错觉,就是两宋时期百姓生活富足安定,其实不然。

    虽然宋代的gdp很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宋朝都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国。宋朝已经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顶峰,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可宋代军事越来越弱化,在屡受外辱的同时,宋朝越到后期农民的赋税就越重,而有钱的越有钱,两极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到不可调和。

    宋代的“强干弱枝”、“重文轻武”政策,虽然成功地削弱了地方权力,使宋朝中央集权得到强化。但却造成宋代的国力积贫积弱,使财政拮据、地方权限过小、军队战斗力削弱、外患深重等消极后果。

    北宋的外敌主要有辽国、西夏和金国。尽管宋室耗费大量银、绢向它们缴纳岁币,始终改变不了被动挨打的状态,最后亡于外敌之手。宋王朝对外一味妥协,对内吏治败坏,冗官冗吏充斥结果,终于导致了农民起义一年多似一年,一伙强似一伙。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其次数之多是空前绝后的。有记载的:宋朝前后300余年中经历了433次农民起义,平均一年就有1.4次。

    前几日照例收到了东京城快马送来的密信,朝堂上发生的一段趣事引起了李南的注意。

    密信中写道:“童贯请使辽以觇之,乃以端明殿学士郑允中充贺生辰使,而贯副之。或言:“以宦官为上介,国无人乎”帝曰:“辽人闻贯破羌,故欲见之;因使觇其国,策之善者也。”遂行。”

    &




第218章 橡胶和大宋工匠
    宋朝冠军大将军与交趾青华公主订立婚约的事情,很快传遍整个交趾。

    不管是以前拥护李南的百姓,还是心存微词的交趾人,都得到了一定的心理安慰。

    这个方法虽然简单还有些没有下线,但是的确有效,大部分交趾百姓都认为,如果青华公主诞下子嗣,那交趾就还是交趾。

    随着时间的推移,交趾各州府的大开发火热进行,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贼匪自首回家,再经过李南派出的猴军协助,交趾的乱党数量急剧减少。

    与此同时,克雷斯率领的第二步兵团击溃了一万多占城军队,成功的占领了这个国家全境,将交趾和占城连成一片。

    在李南的示意下,克雷斯故意将李乾德这个鱼饵放走,这位交趾的亡国之君,惊恐万分的奔着真腊帝国而去。

    从占城传来两个好消息,首先克雷斯成功的将大部分占城进行远洋贸易的商船扣住,其次,在占城发现了三叶橡胶树。

    三叶橡胶树的表皮被割开时,就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液,称为胶乳,胶乳经凝聚、洗涤、成型、干燥即得天然橡胶。

    李南不知道占城人在这个时代,到底是怎么得到原产于南美洲的橡胶树种子,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可以拥有橡胶了。

    橡胶树喜高温、高湿、静风和肥沃土壤,要求年平均温度26~27c,在20~30c范围内都能正常生长和产胶,不耐寒,而这些条件,中南半岛完全符合。

    天然橡胶因其具有很强的弹性和良好的绝缘性,可塑性,隔水、隔气性,抗拉和耐磨等特点,广泛地运用于工业、国防、交通、医药卫生领域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用途极广。

    尽管李南对制造业和工业不太熟悉,但是有了橡胶后,肯定会给他治下的军队和民众带来更多的好处。

    用橡胶来制作轮胎,技术含量并不高,有了这种东西后,就会让各种车辆的运输能力大大提高。

    除此之外,有了橡胶后,就可以制造各种密封圈和胶管等等物品,这对领地内的工业化发展非常有利。

    完全占领了占城过之后,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占城和大宋的海洋贸易都很发达,占城被克雷斯拿下后,逃掉了不少的商船,所以这件事估计很难隐瞒下去了。

    按照众人的估计,三四个月后,东京城的宋徽宗赵佶和蔡京等人就会知道这件事情了。

    骄傲的大宋朝廷上下最然昏庸无能,但是他们绝对不会放任李南继续在南方发展,所以跟大宋广南东路、荆湖南路、成都府路等州府接壤的广南西路,很快就会受到来自宋军的征剿。

    有鉴于此,李南命令庞秋霞和孟离等人,马上将众多心腹的家属,还有设立在桂州的手榴弹、火药和其他制造厂,搬到易守难攻的广源州。

    从罗马世界带回来的阿舒尔,自从学会了汉语后,他就加入了前往大宋的商队,这个叙利亚奴隶果然没有让李南失望。

    原本只是帮助奴隶主巴蒂塔斯做小生意的阿舒尔,来到这个世界后发挥出了自身巨大的能力。

    这几年间,阿舒尔依靠着李南提供的巨量金钱,轻松而又迅速的腐蚀了大宋的不少高官,源源不绝的向南方运送来了大量的军需材料,最近几次他开始给李南送人了。

    阿舒尔从千里迢迢,费尽心机从大宋送到交趾的当然不是什么美女,而是一些工匠,确切的说是从东京城的各个军器监买出来的能工巧匠。

    “奇技淫巧”这一提法最早来自于《尚书泰誓下》里周武王声讨商纣王的一条罪名:“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此种风气自汉



第219章 亲赴大理辨虚实
    阿舒尔这次带回来的匠人种类很多,其中有李南目前最需要的采矿、冶炼、木匠等人才,甚至他还花费了不少的银钱贿赂官吏,从东京城的火器将作监弄来的几十户匠人。

    北宋的火药武器不少,在《武经总要》中,不但并列出3种火药配方,还有大量火药兵器的制作方法,其中就有火球、火药鞭箭、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等多种。

    宋朝已经开始用最原始的火药兵器装备军队,如果宋朝后来不是被灭的话,恐怕这些聪明的大宋人,很可能将火枪和大炮发明出来了。

    安顿好这批出色的大宋人才后,李南很快跟户部以及工部,商讨出了一套专门针对匠人的福利待遇政策。

    李南将匠人被分为六级,分别是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和大匠。

    初级工按照工作时间计算薪酬,而自中级工开始,这些工匠就有了品级,每月领取的俸禄跟同级别官吏等同,高级技师负责培训学生,而最高明的大匠,则全部进入研究院进行研发工作。

    除此之外,每个工匠的发明创造都将受到官府保护,如果被官府或者个人采用的话,还将得到数量不菲的使用费……

    这些关于工匠的福利制度,基本上都是李南经过冥思苦想后,从后世见过或者听说过的一些杂乱制度中抽取出来的,估计会存在着很多漏洞和不足,但是不要紧,因为现在这里的一切都是草创,完全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完善了。

    从大宋背井离乡来到交趾的工匠们,原本心里还有些不安,但是这里的官府首先给了他们免费的住房,随后又听到这么好的薪酬和待遇,这让所有工匠在高兴激动的同时,还稍稍有些担心。

    在广源州居住了一段时间后,这些工匠慢慢发现,这一切都是真的,他们的心安定下来后,很快就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有了这些经验丰富的宋人工匠前来,一直处于半停滞状态的工部终于正常运作起来,年轻的工部尚书李天,马上集中所有的力量开始办事。

    第一件事就是开采矿产。交趾资源丰富,矿物有煤、铁、铬、钛、铜、铅、锌、锡、铝、镍、钨、汞、磷酸盐等,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

    第二件事跟户部有关,那就是号召整个交趾开始大量种植橡胶树,工部则组织人手研发出轮胎和其他橡胶制品。

    既然有了火器将作监的匠人,李南也将ak步枪和p226手枪送去了几支,并且提供了不少想法供他们参考。

    以现在的工业水平,不可能做出跟ak一样的火药武器,但是李南希望他们能把技术含量不高的前装火药枪,还有大炮弄出来。

    就在交趾全境军民都在大搞建设和发明创造的时候,他们的领导者李南却悄悄的离开了这里,来到了大理国都羊苴咩城。

    -----------------

    李南此时坐在大理国都,一家客栈的二楼雅座里,手里举着装满美酒的精致瓷杯,桌上摆放着大理的特色菜肴,脑中却在梳理着各种思绪。

    现在李南看似拥有广南西路、交趾和占城,但是他即将面对一种很糟糕的局势。

    李南私自出兵攻占了南方两国,这在大宋朝廷看来跟反叛无异,而大宋必然会派兵征缴。

    现在李南坐拥广南西路、交趾和占城三地,但是当大宋出兵后,必然会出现三面对敌的糟糕局势。

    首先就是跟广南西路接壤的几处州府,到时候宋朝必定会派兵攻击。

    大理国跟大宋的关系亲密,何况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如果宋朝讨逆,那大理国十有**也会出兵,而实力强劲,对交趾和占城虎视眈眈的真腊帝国,也不会老老实实的看热闹。

    根据李南和群臣的推测,这个消息传到大宋需要三四个月,再经过大宋皇帝和群臣的商议后,下达到临近广



第220章 直把大理称大中
    “哦”青衣男装女子面露怀疑之色,说道:“那可否请南兄,当场作诗一首”

    “哈哈哈……”李南朗声笑道:“这有何难”

    李南饮尽了杯中美酒,起身站在窗前,眺望着羊苴咩城繁华热闹的街道,表面上摆出才子准备作诗的模样,实际上在急速的思考该抄那首诗。

    想到刚才说起大理国如今被叫做大中国的事情,李南就气不打一处来,这些依仗华夏民族的偏远属国,一个个都不要个x脸。

    日本国百姓还没有吃饱穿暖,他们的天皇就自称为日出之国;交趾国自称中华南朝;如今这大理国又改成了大中国,真是岂有此理。

    想到这里,李南也想起了一首诗来,带着一些愤慨的情绪,高声吟诵道:

    “山外青山楼外楼,羊城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路人醉,直把大理称大中。”

    这首抄袭自南宋林升的一首诗,本意是谴责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皇帝和王公大臣,修改后用在此处也算贴切。

    原本李南只是想抄袭诗词装个x,结识两个本地的新朋友罢了,但是万万没想到,这首诗念完之后,坐在桌边的两人面色大变。

    白衣男子还算好一些,但是那个女扮男装的青衣美女,却忽然伏在桌上痛哭起来。

    “兄台,她这是怎么了”李南疑惑不解的冲着白衣男子问道。

    “此事……唉!”

    白衣男子叹了口气刚要解释,却看到楼上的客人都被哭声吸引望向这边,赶紧附耳对哭泣的女孩说了几句话。

    “南兄,我们今日还有事在身,改日再见吧。”白衣男子说完这句话后,便带着女孩匆匆下楼离去了。

    目送着两人离去,李南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还是无所谓的笑了笑,继续吃菜喝酒思考自己的事情。

    李南这次亲自来大理研究目前的政治形势,那首先便要走进上层人士的圈子,这就需要一个途径。

    此后数日,李南在这座大理都城到处游览观察。

    羊苴咩城在大理这个小国来说,算得上恢弘大气。方圆15里,城内有一座高大的门楼,门楼左右两侧有青石板铺垫的高大台阶,看起来很是壮观。

    这座城池只有南、北两道城墙,西依苍山旅游景点为屏障,东据大理洱海为天堑,地势极为险要。

    一条通衢大道贯通整座都城,从南城门楼进去,走300步就可以到达第二座门楼。在整个羊苴咩城的两旁,又有两座门楼相对而立。这两座门楼之间,是高级官员清平官、大军将、六曹长的住宅。

    这一日,李南照例来到城中最好的澜庭酒楼,坐下后点了酒菜后,细细听附近的食客们闲聊。

    因为这家酒楼环境优雅,酒菜可口,所以价格自然不菲,能够来到这里吃饭之人,不是富商就是官吏,他们所说之事,有不少是李南需要的消息。

    李南身后酒桌上,四个身着大理官服之人正在喝酒聊天。

    一个身材高瘦之人,对其他人说道:“哎,你们听说了么,皇上最近赏赐给了段家那个窝囊废农奴五千户。”

    他对面的胖子嗤笑道:“虽然段家人没什么本事,但是谁让人家段正淳娶了长公主呢,这些赏赐可是给长公主的。”

    另一个人说道:“你们懂什么,那是因为段正淳写了一篇文章,圣上看到后龙颜大悦,这才赐下土地和农奴。”

    “他写的什么说来听听。”

    看到其他人都一脸好奇的望着自己,这人面有得色的复述道:“国有巾帼,家有娇妻。夫不如妻,亦大好事。妻叫东走莫朝西,朝东甜言蜜语,朝西比武赛诗。丈夫天生不才,难与红妆娇妻比高低。”
1...5657585960...3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