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黄巾天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明皿
潼关之围虽然解了,但是黄巾军在洛阳城下的营寨也被焚毁,不能立足,只能暂时撤回潼关。
在潼关的官署大堂上,吕蒙、张任、魏延、周仓、马铁和黑山大吃了一顿。
已经酒酣耳热的魏延道:“这一会端的是险啊,如果不是子堪老兄几回提醒,虽然潼关不会失守,但是咱们得吃大亏啊!”张任喝酒上脸,只喝了五爵酒,就满脸通红。他听了魏延的话忙道:“文长将军此言差矣啊,这一会在下也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是众位将军齐心协力,是兄弟们拼死厮杀
,还有子明将军殚精竭虑,才杀退了曹军。”
吕蒙显得有些失落,叹了一口气道:“哎,这一会我大意了,大意了,如今这仗打成这样,我吕子明哪里还有脸去见大王啊!”吕蒙这话一出,张任和魏延都不说话了,是啊,赵弘信任他们,希望他们能拿下洛阳,就算拿不下洛阳,也要牵制住曹军的主力,可是呢他们退回了潼关,一旦赵云那
边有个闪失,他们如何向赵弘交代吕蒙不仅不好和赵弘就带,就是他的妻子赵蕾他都难以交代。
黑山道:“子明兄弟啊,没事,胜败乃兵家常事,今天败了,咱们明天再打回来就是了。”黑山在黄巾军的职位虽然不高,但是黄巾军中没有人不尊重他。
吕蒙听了黑山的话,也只是苦笑不言。
魏延问道:“子明将军,黄巾死骑和虎豹骑他们返回河北了吗”
吕蒙道:“他们刚刚返回了邺城,可是我也不好命令他们立刻南下中原啊。”张任道:
第0510章 将分三路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有句老话叫做: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论智谋,周仓比不了吕蒙、张任和魏延,连他们的十分之一也比不了,但是他今天的这一番话就等于是将他们三人商议好的用兵方略给推翻了。周仓道:“三位将军,你们想一想,咱们黄巾军想打洛阳,官军想打潼关,那曹军的人马肯定就在洛阳一带,而这洛阳距离许昌不远,许昌距离汝南、陈留、濮阳都不远,只要咱们的兄弟在河北一集结,曹操就有防备了,那就过不了河,就算强行过,那是要吃亏的。所以,如果河北的兄弟能在青州过了黄河,再加上子龙将军的人马,那还不将曹操的青州给他闹个
底朝天”
吕蒙忽然觉得自己有负赵弘的栽培与信任,对周仓道:“元福兄啊,今日里在下受教了。”张任道:“子明将军,元福所言虽然有理,但是我军若要成功,三方人马要配合得天衣无缝才行。尤其是河北的人马要和青州的人马配合默契,青州和河北的人马但凡有个
差池,比如青州的人马去黄河南岸去接应,接应得早了,而河北的兄弟没有准备,那就暴露了我军意图。”
吕蒙道:“子堪说得有理。”魏延道:“是啊,咱们的方略不用子龙他们接应,所以无需和子龙协同,但是元福这么一说,现在不一样了,没有子龙的接应,河北的人马想直接过黄河南下,恐怕还有些
困难了。”
黑山插嘴道:“照着元福兄弟的话,没有子龙的接应,河北的人马过不了黄河。”
吕蒙道:“咱们得派个人去和子龙将方略说清楚,再约好接应的日子。”
张任道:“从这里到青州有上千里地,这派去的人只怕说不清咱们的方略,如果落了笔墨,要是在半路被曹军给擒获了,那大事就休矣了!”
吕蒙道:“子堪兄说得有理。”
&nbs
第0511章 长安有变
赵弘道:“大家伙不要慌,不要乱,没什么鸟事,只不过是鲁都督怕大家伙在吃饭的时候没什么娱乐,所以就拍了兵来,让大家听个响,乐呵乐呵。不过大家放心,在下已
经拍黄巾兄弟去招待鲁都督的兵去了,大家只管安心吃饭便是。”百姓的这一顿饭那吃得真的是热闹非凡啊,战鼓隆隆,喊杀阵阵,不断的有黄巾军兵士往来赵弘的耳旁说着什么,赵弘也不多话,只是低声说了几句什么,然后微微的点了点头。这时,赵弘看见一个席地而坐的中年妇女手里端着一个黑碗,碗里装着白米饭,却不吃;她的身边跟着一个五六岁的娃娃,眼睛只是盯着那妇女手里米饭,手指
放到嘴里啜。
赵弘走过去,问道:“这位大姐,怎么不吃啊”
那妇女怯怯的看着赵弘道:“回……回禀大王,家里还有个瞎眼的婆婆和一个刚刚断奶的孩子,都好几天没吃没喝了,我这碗饭拿回去救命。”
赵弘听了这话,只觉得鼻子发酸,对身旁的孟寒潇道:“藤龙,去,给这位大姐拿二十斤米——”赵弘又问那妇女道:“大姐,二十斤米您背得回去吗”
“背得回去,背得回去,拼了性命也得背回去。”那妇女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
“大王,”孟寒潇看了一眼那妇女,对赵弘道:“属下以为,还是别给这位大姐粮米为好。”
那妇女一听这话,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为什么”赵弘冷着脸问道。孟寒潇道:“大王,江陵城外除了从江陵城里出来的百姓,还有许多的各地的难民,无论是江陵城里的百姓还是各地的难民,见了这些粮米,哪有不抢的道理大王送给这
位大姐的这些粮米,恐怕不仅不能救她一家老小的命,只怕会害了她一家老小的命啊。”
其实这里孟寒潇还有一个
赵弘一听这话,默然不语。那女人道:“大王,这位将军说得有理,这米……我还是不要了。”赵弘道:“大姐别急,等我们黄巾军攻下了江陵也就好了,只要咱们黄巾军攻下了江陵,你们就不愁吃喝了。这样,您就在我们这里吃饱,让孩子也吃饱,您要走了,我再
给您打一碗饭带回去。”
那妇女听了赵弘的话,连连磕头:“多谢大王,多谢大王。”赵弘将她扶起来道:“不用不用,是我们黄巾军给乡亲们添麻烦了。但是,不攻下江陵不成啊,不灭了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土豪劣绅不成,不消灭他们,咱们都得饿死,都
没有饭吃啊。”
这时一个黄巾兵士到了赵弘的耳旁,低声说了几句话,赵弘略显惊讶的看着那个兵士问道:“真的”
“不敢有假”
赵弘对那妇女道:“您慢些吃,不够还有,我先走了。”
赵弘急忙回了黄巾军的中军大寨。他急急忙忙回大寨的原因并非是伏击周泰和谷利的战事不利,而是长安传来了消息:贾诩病重,请大王立刻返回长安。贾诩是长安的中心,贾诩若有闪失,杨铭一人是无法挑起整个黄巾军的军政大事的,另外在法正和李恢、黄权也都在中枢,如果他们两个生出什么异心来,只怕杨铭不是
他们的对手。
法正和李恢终究是益州世家大族的残余。
黄昏时分,喊杀声和战鼓声都停息了下来,黄忠和牛二蛋一身血污的兴冲冲回到大营向赵弘拱手道:“大王,我等得胜回来了。”
赵弘问道:“战果如何啊”
黄忠道:“回禀大王,此战我军斩首一万余,生擒八千余人,缴
第0512章 探视贾诩
中原一带地地势平坦,魏延领着两名亲兵,纵马驰骋,往东而去。
临行以前,吕蒙提醒魏延,是否要多带着亲兵,以防不测。魏延说,人带得越多越危险,只要两个随从就足够。
有话就长,无话便短。魏延一行三人,为了避开曹军的关卡,绕了远路,足足走了大半个月猜到了青州地界,又寻找赵云的人马三天,最后与赵云会合。赵云没有想到魏延竟然来了,又惊又喜。他们这支孤军在曹操的“肚子”里面转战了将近一年,历经磨难曲折,有些将士都开始怀疑自己还是不是黄巾军的一员,有些将士
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被黄巾军流放了。如今,魏延来了,对于赵云的部下们而言,终于见到家里认了。
魏延先见过赵邦,行礼过后,将自己此行的目的都告诉了赵云、赵邦。
赵云没有自专,而是问赵邦道:“世子殿下以为如何”此番赵邦跟着赵云东征,他对赵云胆略武功是深为钦佩的,同时他也略微的领略了人情世故,赵云虽然在问他的意见,这是在魏延的面前给他脸面。赵邦道:“子龙将军,
军中没有世子,只有您的亲兵护卫。”
赵云拱手道:“不敢。”然后对魏延道:“文长,你说得这些我的将马将军还有杨将军,哦,对了还有伯约,都召集起来商议商议。”
魏延道:“这个当然。”
当天晚上马岱和杨峰各自从自己的营寨中赶到赵云的中军大寨,商议迎接河北的黄巾军人马南下事宜。
马岱显得有些兴奋的道:“终于等来了咱们黄巾大军的主力人马,他妈的,终于可以出一出整日里被曹军和江东军围着打得恶气了!”
杨锋也喜道:“马将军说得不出,只要咱们黄巾军的主力大军过了黄河,攻破临淄、北海必矣!”
姜维笑道:“灵犀将军,咱们黄巾军的主力人马过了河可不是简简单单的要攻破临淄和北海,而是要席卷整个中原。”
“对对对,”杨锋也笑道:“席卷中原,席卷中原!”
魏延道:“既然众位将军没有异议,那我们现在就商议接应大军过河的时间,然后派人送到邺城去,如何”
姜维道:“请将军不急。”魏延没有理会姜维,而是看了一眼赵云,意思很是明显:这里有他姜伯约说话的份吗魏延这人,武艺高强,且有独当一面的才干,但是心高气傲,一般般之人皆不放在
眼里。
这是导致魏延悲剧人生的重要原因。当然,他的悲剧人生也和诸葛亮不能识人用人分不开。后世有人这样评价刘备和诸葛亮用人:刘备在时,文有诸葛亮、庞统、法正,武有关张赵马黄和魏延;而诸葛亮主政蜀汉之时只有一个魏延,诸葛亮尚且不能用,那就只
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了。
蜀汉之亡,诸葛亮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赵云道:“伯约,你说说,为何不急”
姜维道:“如果我军现在全军开拔北进,必然引起夏侯惇的注意,他虽然猜不到我军的用意,但必会将我军这一举动禀报给曹操,那就会给我军接应主力过河造成困难。”
赵云问道:“那依伯约之见,我军当如何用兵才能摆脱曹军的纠缠”
姜维道:“攻打北海,调动临淄的曹军南下,如果能打掉他们一部分自然是最好,就算打不掉,当临淄的曹军南下救援北海的时候,我军突然挥师北上,接应大军过河。”
魏延对姜维道:“你计策虽然不错,但是这在时间上却要求的严丝合缝,只怕难以达成啊!”
姜维道:“文长将军,不难不难。”
魏延冷冷一笑道:“说着不难,做起来只怕是不易啊。”姜维道:“就似文长将军和张任将军说好的那样,子龙将军将一封信分成三个部分,派三人送过黄河,约定张任将军率领黄巾军主力人马屯集在距离黄河半天路程的地方,严守消息,然后派人到黄河边来查看消息,我军只要到了黄河南岸,立刻点起三堆烽火,河边查看人员立刻返回,我军只要能在黄河边上死守五日至十日的时日,就可
第0513章 贾诩的隐忧
贾诩挣扎着想坐起身来,赵弘忙道:“先生有话只管说,不要坐起来。”
“微臣说的话,大王会听吗”贾诩的双眸之中闪着期盼的神色。
赵弘握着贾诩的左手,诚恳的道:“先生的话在下一切照办。”
贾诩看着赵弘,语气恳切的道:“请大王登基建号。”
“你说什么”赵弘没有想到贾诩会在这个时候和自己说这些。
“请大王登基建号。”贾诩又将自己的话重复了一遍。
赵弘问道:“先生,你为什么现在要我称帝”贾诩道:“大王,现在正是称帝的时候啊!如今我黄巾军依然占据了三分天下中的两分,曹操和孙权虽然还占据着中原、江南,不过是做困兽之斗罢了,天下百姓盼我黄巾
王师如久旱之盼云霓,大王现在不称帝,此乃失天下之人人心也!”
赵弘道:“先生,你都病成这样了,还是静养为好啊。”
贾诩凄凄惨惨的道:“大王,大王,您不称帝,微臣就是死,也是闭不上双眼的。”
赵弘思索良久,问道:“如果我称帝,我们黄巾军的国号是什么”
贾诩一听这话,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跪在地上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时,杨铭、法正、李恢、黄权、断肆、孟寒潇、孙敬和张富贵从外面进来也一起跪在地上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赵弘立刻明白,贾诩是在装病,只得冷冷的道:“现在确实不是称帝的时候啊。”但是他心里清楚,这些人要他当皇帝是各有各的目的。贾诩虽然是黄巾军的老臣,但也不能不说他是没有私心的,最起码,他贾诩希望做个从龙之臣,而不是明珠暗投的贼寇。他赵弘一天不当皇帝,他就得一天背着骂名;杨铭的想法应该是和贾诩差不多,但
是或许他还有另外的一个理由,他向想世人证明,他这个读书人当初投靠贼寇是无比正确的。至于法正、李恢和黄权,就算是在当初的益州,他们所代表的也是三派势力,但是今天他们能够走到一起,除了希望赵弘称帝以后,他们能够洗刷掉屈膝侍贼的恶名以外
,他们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
从汉朝的世家大族摇身一变,成为新朝的世家大族。
重回人生的巅峰。赵弘决定暂不称帝。另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也是赵弘暂时不能称帝的原因:第一,那就是一个重量级的武将都不在长安。赵弘虽然是黄巾军的统帅,但是如果没有武将们的支持,就算他坐上了皇位,也是不会十分稳固的;第二,赵邦不在长安。赵邦虽然不是长子,却是嫡子,现在贸然称帝,是立赵邦为太子,还是立赵政为太子如果立了赵邦,那就等于是将赵邦推入了险境之中,如果立赵政,而武将又都没有参与拥立新君,要是有人居心叵测,利用这件事情发难,那可就立时要祸起萧墙的。想那康熙皇帝,也算是千古一帝了,擒鳌拜,平三番,收台湾,驱逐沙俄,武功不可为不盛,威望不可谓不高,可是他明知在自己生日那一天送死鹰的是谁,他都不敢查,不
就是怕萧蔷之乱吗
法正问道:“请问大王,如何不是时候”
李恢道:“大王,曹操孙权虽然还盘踞中原江东,确实已然是冢中枯骨,不值一提了。”
赵弘面无表情的反问道:“中书令大人,吏部尚书大人
第0514章 危机四伏
贾诩确实说中了要害之处。黄巾军现在在政务上,军事上和继承人上,仿佛只要赵弘登基建号称帝了就都可以解决。比如政务,赵弘当了皇帝肯定是要论功行赏的,行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