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黄巾天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明皿
孙权道:“多谢陛下。”
“对了,”赵弘道:“你在邺城也有一件事可以做。你可以去让你的那些旧部们都出来做事,人总要前看嘛,何必非要和自己过不去呢仲谋,你说是也不是啊”
孙权听了这话面露难色。
赵弘道:“当然,如果仲谋不愿意去的话,我也不会强求,我相信有步骘先生,他们慢慢都会归心的。”
孙权道:“微臣遵命,一定不负陛下所托!”
赵邦领着家眷,风餐露宿,五天时日,到了范阳。关羽出城相迎,赵邦急忙向关羽行礼。
关羽原本在襄平和诸葛亮一起对司马懿用兵,诸葛亮在办完了皇后的丧仪之后便返回了襄平,并且告诉关羽赵弘任命赵邦做了范阳郡守,关羽就从襄平返回了范阳。
关羽道:“殿下是皇子,在下不过是一个刺史,哪有皇子向刺史行礼的道理啊”
赵邦道:“陛下任命下官的职务是范阳郡守,而大人是刺史,正是下官的上司,行礼乃理所当然也。”
关羽原本以为赵邦是个纨绔子弟,到了范阳定然是要抖一抖他的皇子威风的,没成想竟然这般的谦逊有礼,于是将手一让道:“殿下请!”
赵邦也将手一让道:“将军请。”
范阳城与其说是一座城池,不如说是一座大军营,城池的四周星罗密布着大大小小的屯田所,屯田所里进进出出的虽然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所里晾晒着许多的铠甲。关羽早就知道赵邦要来,已经给他安置了住所,虽然不如他在邺城的府邸壮阔,却也是一个三进的院子。关羽对赵邦道:“殿下,只因司马老贼的袭扰,故而城中比较乱,
第0714章 陆逊的“仁川登陆”计
江东的文武全部都出身于世家大族,在世家大族眼里,谁当皇帝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要能维护他们的利益。
谁维护他们的利益和特权他们就拥护谁谁剥夺他们的利益和特权他们就反对谁,他们就是引导舆论,将这个人骂个狗血喷头。
当然,如果能让他们世家大族家家都割据一方,那就是再好没有了。
总而言之,世家大族要的是政权,皇帝不过是他们利益的代理人而已。
世家大族的利益是什么
首先是土地;
其次是做官能够世袭。
在土地方面,赵弘已经给他们开了一个口子。
同时,他们又从步骘哪里了解到,虽然赵弘施行了科举制,但是这些泥脚杆子那个读过书啊就算考试,泥脚杆子又怎么可能考得过世家大族的士子们呢
张昭觉得以他的名望,赵弘一定会请自己入朝为官的。他之所以有这样的自信,首先是自己的名望,其次他觉得赵弘多半是掌控不知江东的情势了,如果真是这样,只要自己做了官,尤其是做了江东的地方官,比如扬州牧,
那样的江东便可以立刻尽如他的掌控之中。
不得不说,张昭打得一手好算盘。
顾雍、虞翻这些人都是江东的地头蛇,他们相信,赵弘一定会重用自己,不然的话何必要孙权来劝降呢张纮的想法则没有张昭那么多,也没有顾雍、虞翻那么笃定,因为他是从江北流亡到江东去的,论人望不如张昭,又不是江东本地人,所以他只想会老家去,做个富家翁
,也就足够了。
陆逊的想法却他们不一样。
虽然陆家在江东是个世家大族,而且还是一个大族,但是陆逊他还年轻,他不想躺在前人的公绩上吃现成的。
最重要的是,他已经没有前人的公绩可以吃了。
所以,他想成就一番事业,也必须成就一番事业。陆逊得知司马懿退往高丽,并且将辽东通往高丽这一路之上都烧杀殆尽,施行了坚壁清野,黄巾军再是能打能杀,想轻易的攻进高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陆逊
有一条妙计,可以杀司马懿一个措手不及,一举将司马懿消灭。
陆逊有信心,只要他的计策被赵弘采纳,他的家族便复兴有望,只要经营得当,或许还能恢复昔日在江东的荣光。
因此,陆逊单独觐见了赵弘。
赵弘见到了陆逊,微笑着对陆逊道:“伯言,以往咱们在沙场上见面,那是明明白白,如今咱们是一家人,那就是姑表兄弟,日后就是难分难舍了。”陆逊在来觐见赵弘以前,心中一直在嘀咕,此番自己以一个降将的身份去见赵弘,多多少少是要听一些讥讽挖苦之语,可是没有想到,赵弘竟然如此的和蔼可亲,以兄弟
相称,倒让陆逊不知该如何应对了。
“伯言,请坐。”待陆逊坐下以后,赵弘问道:“伯言,你今天来是有什么事吗”
&nbs
p;陆逊轻轻的咳嗽了两声,然后道:“陛下,在下听闻司马懿兵退高丽,并且坚壁清野,是否真有此事”
赵弘道:“确有。”
陆逊道:“高丽,苦寒之地,且多为山地,如果我军进剿,就算能够剿灭司马懿,恐怕也会将国力消耗殆尽;一旦遭遇不测,则有全军覆没之危。”
赵弘道:“伯言此来必然是有破敌的妙计吧。”
&
第0715章 赵邦筹粮
其实范阳的屯田早就施行得差不多了,可是因为司马懿和轲比能的攻打,范阳周围的屯田所有的被攻破了几座,就算没有被攻破的屯田所,所外面的农田都被糟蹋得干净
;农场也都被焚烧成了一片白灰。
赵邦到了范阳的第一件事就是收拾屯田所。其实收拾屯田所容易,不消半个月的功夫,被敌军攻破的屯田所都重新建立了起来。但是问题也紧接着,因为遭了战乱,有几个义仓被敌军劫掠了,范阳百姓过冬的粮食
成了大问题。
首先,赵邦想到了从河北的其他州郡去调,可是他只是范阳郡的郡守,哪有资格去别的州郡调粮食
于是赵邦想到了关羽。
此时关羽因为接到了赵弘的圣旨正在整顿人马,准备北进,所以和他的几个儿子关平、关兴、关索还有侄儿张绍都在军中忙活。
赵邦到了军中,见到了关羽道:“刺史大人,下官想请您给我个军令,准许我去其他州郡征调一些粮食来范阳。”
关羽一听这话,,一脸的难色道:“殿下,不是在下不让准你去别的州郡调运粮食,我估计你去了,也调不到粮食。”
赵邦问道:“这是为什么啊”关羽道:“殿下,你想想,这一会司马老贼伙同轲比能从辽东杀到邺京城下,遭殃的是幽州、冀州,全在河北,另外今年的收成原本不太好,又遭了战乱,就越发的糟糕。
如今孔明坐镇襄平防备司马懿,又从幽州、冀州调了粮食去襄平,如今末将又要北进,军粮不能少,所以就算让你去其他的州郡调粮,也未必调得到粮食。”
“那……那总不能让范阳的百姓都饿死吧!”
关羽想了想道:“要不您打一打别的州郡粮食的注意”
“别的州郡”赵邦问道:“刺史大人的意思是去并州吗”
关羽道:“并州也未必有粮食调,黑山哪里也在给云中的姜伯约筹措军粮。”
“那……”赵邦问道:“刺史大人,那如何是好啊”
关羽道:“殿下,我这里正为北进的时候忙得不可开交,哪里有功夫去别的地方筹粮食啊。”
赵邦愣了半晌,冲着关羽拱手道:“多谢大人,下官先行告辞了。”
“殿下,请留步。”赵邦正要走,关羽喊道。
赵邦知道,幽州决然不可能像关羽说的这般穷困,当关羽喊住赵邦的那一刻,赵邦仿佛看到了希望,忙问道:“刺史大人可有筹措粮食的妙策”
关羽道:“殿下,如今河北、河东(并州)都难以筹措到粮草,殿下若想筹措到足够范阳百姓过冬的粮食,唯一的办法就是向陛下求援,请陛下调中原的粮食北上。”
赵邦听了这话,心中虽然有气,但又不好发作,强忍着怒气淡淡的问道:“刺史大人,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如果范阳有百姓饿死了,您准备如何向陛下交代”关羽听得出来赵邦有脾气,但他却并不在意,道:“殿下,你虽然自幼生在黄巾军中,应当也是经历过饿死人的情况,如今幽州刚刚经历了战乱,既要援助辽东,又要出兵
北进,就算年后有人饿死,也是在所难免的。”
赵邦听了这话,有一种无话可说的感觉,冲着关羽拱了拱手道:“刺史大人,下官告辞了。”赵邦怄了一肚皮的气,灰头土脸的回到家中,也不愿意说话。窦杏知道如今范阳的情况,见了赵邦的样子,料到赵邦没有弄到粮食,轻言细语的问道:“夫君,关将军不让
 
第0716章 魏延来人
不一会儿,仆役领着一个服色微黑,身着便衣的年青小伙子进来。
那小伙子见了赵邦立刻行礼:“小人拜见皇子殿下!”
赵邦面无表情的道:“起来吧。”面无表情就是一种表情,可以让听你说话的人猜不透你在想什么,说话做事的时候就会敬小慎微,如履薄冰。
“小人谢过殿下。”
“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魏东,是魏将军的家将。”
“找我什么事”
魏东看见有个仆役在屋子里,道:“请殿下屏退左右。”
赵邦冲着那仆役挥了挥手。那仆役道:“殿下,小人不能退下去。他说他是魏将军的家将便是吗如果他是司马懿的细作,来刺杀殿下的如何是好再说了,就算他是魏将军的家将,谁敢保证他没有
歹心”
这些仆役都是赵弘为赵邦选的,他们除了平日里侍候赵邦的衣食起居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护卫赵邦的安全。
那仆役的话中还有一层没有说,那就是要防着赵政或者是赵秀的派来的刺客。
赵邦道:“魏将军,这里没有外人,有什么你就说什么。”
魏东想了想道:“殿下,我家将军的意思是,请殿下推举我家将军为辽东刺史。”
赵邦一听这话,立刻提高了警惕,道:“这,任免官员是朝廷的意思,岂是我能推举的”
魏东道:“我家将军说了,不是要殿下一力的推举,而是如果殿下有机会的话,向陛下提一提,如果我家将军做了辽东刺史,定然不会忘记殿下的恩德。”
“哎……”赵邦道:“魏将军啊,如今我也只不过是一个被发配道边境的皇子,可以说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哪里还能在陛下面前说得上话啊”魏东道:“殿下所说的,我家将军自然知道,这里有一封我家将军给殿下的书信。”说着,魏东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赵邦,然后接着道:“殿下看过书信之后,便一切都
知道了。”
赵邦展开书信,只见书信上写道:
二皇子殿下安好:末将魏延,一心为朝廷效力,今陛下对辽东下达圣旨,召诸葛大都督返回邺京,故而辽东刺史一职空悬。依在下揣度,辽东刺史一职,陛下必然在末将与马将军之间挑选
。马将军人称锦马超,乃一方雄杰也,将其置于辽东,必遭司马懿耻笑,故而微臣原意留在襄平,独力对抗司马懿,为朝廷尽股肱之力。赵邦看了书信以后,心中着实的后悔,暗自道:“这个魏东真是个糊涂虫,如果他先将这书信给我看了,必然和他细谈,如果辽东刺史能够站在我这一边,那日后许多的事
便都好办了!”
“殿下,魏将军远来辛苦,还是请魏将军先用饭吧。”这时,在里屋的窦杏忽然转了出来,微笑着道。
赵邦看了一眼窦杏,道:“对对对,先用饭——你先下去给魏将军准备饭食吧。”
但仆役和魏东都下去以后,赵邦问窦杏道:“夫人,现在离吃饭还有一个多时辰,你现在给他准备饭食想必是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吧。”
窦杏道:“夫君,俺正是有话说。”
“什么话,你说。”
窦杏低声道:“夫君,范阳的百姓有救了。”
赵邦一怔,问道:“这话如何说”
窦杏道:“万万不可答应魏延的请求。”
“这和范阳的百姓有没有救有什么干系”
窦杏道:“夫君莫急,让俺慢慢的说。”
“你说。”
窦杏道:“府中上上
第0717章 赵弘阳谋
考试的头一天晚上,曹操和杨铭就进入了考场。
虽然当初赵弘在长安也举行过一次科举考试,但是那只是局部的,而这一回却决然不同,是全国性的科举考试,也是黄巾军建国以来的第一次科举考试。这一回的考场是依托袁绍的东宫改建扩建而成的,更名为学子府,其规制比当初的大燕东宫还要壮观宏伟。径深一百六十丈,外边一道墙高足丈四,堞雉上栽满了密密的
酸枣树。中间一座大坊,龙凤石雕围边儿的大匾上书斗大四个水金沥粉字,却是“为民服务”。曹操和杨铭走在考场当中,都是感触良多,各自想着各自的心思。曹操想到的是,他不得不感叹造化弄人,当初被大汉的军马杀得奄奄一息的黄巾贼寇如今登上了龙庭,
并且还拿袁绍的东宫做了科举考试的考场,这就是在羞辱世家大族,同时也是在向天下展示他大渠朝廷求贤若渴啊!如果说曹操是在感叹造化弄人的话,那杨铭则是在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感到庆幸。想当年他杨铭只是一个读书人,被朝廷逼得走投无路了,才上了泰山,做了贼寇的军师
,后来又归降了赵弘。如果他没有归降赵弘的话,现在或许已经是一具被抛尸荒野的枯骨,身后落得个贼寇的千秋骂名。
刚过四更天,满天寒星尚自斗柄倒旋的时候,学子们便开始鱼贯而入。在进门的时候每个人都取了一个号码,然后对号入座。
大渠国在邺京的第一次科举考试终于开始了。此时虽然是阳春三月了,白天虽然温暖,但凌晨时分仍旧气寒潦凛,星光下学子府的围棘密密丛丛,好似在古城上边镶了一层微褐色的雾。府外那片桃林也失去白日明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