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黄巾天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明皿
张任道:“太子妃娘娘虽然不让微臣说,但是今日微臣既然来了,确实是有话说,还请娘娘容禀。”
窦杏道:“既然尚书大人要说,那就说吧。”窦杏先之所以不让张任说话,那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现在之所以让张任说话,也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
先的态度是表给赵弘看的,她窦杏,包括她的儿子赵无忌没有勾结朝臣;后面的态度也一半是表给赵弘看的,一半是表给张任看的。
张任道:“太子妃娘娘难道不想为皇太孙——”说到这里,张任看了一眼赵无忌,“皇太孙的将来事先做点打算吗?”
窦杏道:“尚书大人,皇太孙的将来自有陛下决定,无论是俺这个母亲,还是你这个……应该唤您一声老者,恐怕都决定不了吧。” 张任道:“太子妃娘娘所言不错,不过,不过陛下百年之后呢?满朝人物,都不识得皇太孙是何许人也,请问娘娘,到时娘娘准备让谁来拥护现在的皇太孙,将来的继位新
君呢?”
窦杏听了张任的话,沉默不语。
张任道:“请太子妃娘娘,请皇太孙殿下,搭救冷苞冷将军,只要冷将军得救,他是不会忘了娘娘和殿下的厚恩厚德的!”窦杏心中猛得一动,但是面不改色的道:“尚书大人,俺说过了,陛下有言在先,后宫不得干政。尚书大人请回吧。”窦杏没有理由不心动,当初她的丈夫之所以在朝中想在朝中做点事情屡屡受挫,不就是因为在朝中没有自己的人马,自己的势力吗?如果这一回自己真的能救下这个冷苞,是不是可以将那些川系的将领都拉拢到自己这边来
呢?
当然,窦杏懂得,无论自己现在心里是如何想的,他都不会在张任的面前流露出半分来。
张任私见窦杏的消息几乎是在窦杏派往宫中的人一起抵达赵弘面前的,甚至窦杏和张任说了什么,赵弘也都一清二楚。对于窦杏的表现,赵弘十分的满意,但是他还是怕窦杏经不住张任的“花言巧语”的劝说上了张任的贼船,于是派人去传窦杏和赵无忌,让他们晚上来福宁宫中陪着自己吃晚饭。
(iishu)是,,,,!
第0821章 委以重任
【】(iishu),
【 】,精彩小说免费阅读!
黄昏时分,窦杏母子二人进宫。赵弘呷了一口酒,道:“杏儿啊,今天做得很对,对于朝中的这些大臣,不要随意的答应他们任何事,这些人,都是刀枪剑戟里摸爬滚打出来的,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不要被他们蒙骗了。”
窦杏道:“儿臣遵旨。”
赵弘微微皱眉道:“都是一家人,官场上的客套话,家里就不要说了。”
“儿臣遵命。”
赵弘看向赵无忌,问道:“无忌啊,如果是,会在皇爷爷面前给冷苞求情吗?”
“不会。”赵无忌回答的毫不犹豫。
“为什么?”对于这个回答,赵弘并不觉得稀奇,他希望赵无忌能给自己一个理由。赵无忌容颜俊秀,眼精目灵,额角宽广,相貌堂堂,只是略嫌单薄,唇片亦不够厚重,有点惨绿少年的味儿。他听了皇爷爷赵弘的问话,道:“孙儿以为,张任心怀叵测。
”
“哦?”赵弘没有想到赵无忌对张任的考语是“心怀叵测”四个字,于是问道:“那说说,张任他哪里心怀叵测了?”赵无忌道:“张任身为朝廷命官,却来为罪犯冷苞寻门路,只因为冷苞与他同是西川人氏,他这是在拉帮结派。此为其一;其二,他来求母妃出面,其实是想利用母妃而已
,同是也是想将母妃和孙儿拉入这趟浑水,让皇爷爷在处置犯官之时,投鼠忌器。”对于赵无忌的这一番回答,无论是窦杏还是赵弘,都是十分满意的。窦杏满意的看了一眼赵无忌;赵弘则面无表情的道:“无忌啊,说得也有些道理,但是这样的话无疑
是要得罪人的。”
赵无忌答道:“国法无情,王法无私,不能因为怕得罪了人而坏法,坏法等同于祸国也!”
窦杏听了赵无忌的话,看了一眼赵弘,对赵无忌喝道:“无忌,不可对皇爷爷无理。”
赵无忌忙下拜道:“请皇爷爷恕罪。”
赵弘对窦杏道:“不妨事,不妨事,哎——”说到这里,赵弘突然叹了一口气道:“可惜孔明在辽东,等这一回孔明回来了,要好好的跟着孔明读书,知道吗?”
赵无忌道:“孙儿遵旨。”
赵弘不耐烦的道:“哎呀,我说了我们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饭,不要说官场上的那些客套话。”
赵无忌笑道:“皇爷爷,孙儿知道了。”
“如果把个‘皇’字去掉,那就更好了。”
“爷爷,孙儿知道了。”
“对了,还有一件事得好好的回去准备准备。”
“皇……爷爷,有什么事只管说来。”赵弘听了赵无忌的称呼微微一笑,他知道赵无忌是习惯又称呼了“皇爷爷”三个字,不过当他“皇”字出口,便知道自己错了,便改了口。赵弘道:“过几日便是献俘大礼,这
礼节繁琐得紧,我身子打熬不住,也不耐烦去做那些事,这接受献俘礼的时候去吧。”窦杏听这话一愣,虽然她不知道“献俘礼”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她知道,就算是小门小户,有个什么祭祖一类的礼节,也是一家之主主祭,哪有让晚辈去的道理?显然,陛
下是准备让自己的孙儿在天下臣民的面前露脸。
听到这话,窦杏再是能佯作若无其事,脸上的喜悦之情也是忍不住的:“无忌,快多谢皇爷爷。”
赵无忌道:“多谢爷爷。”
赵弘道:“不要谢,这不是一件小事,要办得好了,办砸了,可不是丢爷爷我一个人的脸,爹的脸都让丢尽了!知道吗?”
赵无忌道:“爷爷放心,孙儿一定会尽心竭力,完成好爷爷交代的事情的。”赵弘抚摸着赵无忌的头道:“遇着大事不要慌,没有做以前不要把他当一回事,因为越把这事当一回事,就越是畏难,就越是做不好;但是,当开始做这事的时候
,就要小心,就要重视他,要多看多听多动脑子,小心谨慎。”
赵无忌道:“孙儿谨记爷爷的教诲。”
饭后,赵弘让孟寒潇送窦杏、赵无忌母子二人回了东宫。
或许赵弘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后,与自己的儿媳、孙儿吃了一顿饭,日后的史书——《渠书》上却记载:“当夜,太子妃留宿宫中”。
只此一句,没有说是什么“宫”,只一句“太子妃留宿宫中”,足以让后人浮想联翩,生出无数的香艳故事来……八日后的卯正时牌,听得邺京北大营三声炮响,一队队兵士举着矛戈顺序出营,沿驿道布防,每隔二十丈一道彩坊,中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彩坊两边各站一名军官,按
剑挺立分段指挥,全部军士都是一色簇新的号衣,煞是威武森严。
赵无忌漠然坐在邺京北面的箭楼之中,耐心等待。过了一会儿便见几个军士由西北官道打马飞奔入城,料是北伐大军派人入城联络。不一时,便听城中拱辰台鸣炮三声,钟鼓楼齐撞响了,各个寺院大钟立刻相互遥遥相和
。几乎同时,距离邺京最近的一座驿站画角齐鸣,军乐高奏,前头五百名校尉佩刀甩步而出把个黄土道踩得一震一颤,接着五百名大渠死骑整齐划一的隆隆而来,过不多久
,又见五百名虎豹骑的重甲骑兵,铠甲上的鳞片“咔咔”作响,威风凛凛步入了世人的眼帘。
黄尘都扬起老高,大有遮天蔽日之势。
道旁的人们已经看怔了,赵无忌终究还不到十三岁,好奇地看时,仪仗已出——前头是八十面龙旗,由八十名彪形大汉擎着过去。八十名大汉的背后是八面门旗导引——两面金鼓旗,两面翠华旗,四面销金小旗。八面旗的后面又是一百五十名大渠死骑,这一百五十名大渠死骑的后面才是邓艾、姜维
、张郃和丁奉四员四支人马的主将。
此时已经是午时,烈日当头,人人都觉得酷热难当赵无忌巴巴地望眼欲穿,眼见五花八门的仪仗徐徐开过之后,当他看见了四面“邓”、“姜”、“张”、“丁”四面大纛旗以后才长吁了一口气,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他们终于来了。
(iishu)是,,,,!
第0822章 献俘
【】(iishu),
【 】,精彩小说免费阅读!
邓艾、姜维、张郃与丁奉出现后,紧随他们身后的是张翼、张嶷、杨怀、刘璝、高沛、郭淮、乐綝、陈泰、夏侯霸、周泰、蒋钦、陈武、凌统、高览、曹彰、钱大眼、周
诚、袁胜等诸将。
龙旗蔽日,金戈辉煌,雄壮无比。
将领兵士个个甲胄鲜明,威风凛凛,脸上难免有得意神色。
走在诸将背后的则是被生擒活捉的阏氏、诸王、国相、诸王子等数百匈奴王宫贵族。当然逢纪也俘虏行列,沮授、审配因为年纪过大,已然病死在了押回邺京的路上。诸将脸上有得意之色不是没有道理的,大军班师以来,尤其是在入关以后,一路都是黄土垫道,香烛鲜花迎送。沿途凉、雍、并三州,从入境到出境都是刺史、州牧亲迎
亲送敬如神明,成千成万的百姓香花醴酒望尘舞拜,走到哪里,人们都像倒伏的麦田一样五体投地不敢仰视。
这风光,这排场,这荣耀自古以来人臣有谁享受过?
卫青、霍去病也不过如此吧!
邓艾、姜维、张郃、丁奉四将目光炯炯凝视着愈来愈近的京城。灰暗高大的邺京北门前三百余名礼部司官,远远望见纛旗,从尚书侍郎黑鸦鸦跪了一片,齐声高呼:
“恭迎北伐大军凯旋而归!”
众将一起下马,向百官还礼。
这时,众将看见一个身着明黄龙袍,头戴太子冠冕的翩翩少年从百官之中走了出来。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皇太孙殿下赵无忌。
诸将纷纷下马,先是一愣,随即明白,陛下着皇太孙出来迎接来了。众将一起跪在赵无忌的面前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太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赵无忌面无表情的道:“众将平身。”
“谢皇太孙殿下!”邓艾作为此番北伐的主力军主将,上前道:“禀报皇太孙殿下,此番北伐匈奴,阵斩匈奴大单于刘豹,生擒匈奴阏氏以下大小王公、国相等三百二十七人,请皇太孙殿下巡
阅!”
赵无忌上前,逐一向邓艾、姜维、张郃与丁奉四将行鞠躬礼。
四将忙纷纷拱手还礼道:“不敢!”
赵无忌道:“我替大渠的百姓感谢诸位将军。”随即,赵无忌一手拉着邓艾,一手拉着姜维,领着全军入城,此刻城里烟花齐放香雾缭绕,爆竹起火冲天炮如同开锅稀粥价响得不分个儿。一座接一座的扎花彩坊间人流
如潮万头攒拥,万目睽睽如狂如醉,瞻仰大渠军威。
赵弘身着便装站在城门口一座酒楼,赵无忌迎接凯旋大军的场景尽收眼底,对于赵无忌的表现,他十分的满意。
当天,众将又进宫面圣,赵弘给他们加官进爵,并且分配了土地,一时间全军大悦。也就在当天晚上,赵弘又向全国下达了一份圣旨,大意是冷苞纵容亲属,私分田地,违法乱纪,有负圣恩,判斩立决;朱异贪赃枉法,鱼肉百姓,判斩立决。秋后与汉奸
逢纪一同处决!次日,当冷苞将被斩首示众的消息传遍京城的时候,所有的将军们,尤其是高沛、刘璝和杨怀大吃一惊。当初他们和张任、邓贤一起归降的黄巾军,邓贤阵亡,已然让他
们觉得丧了一条臂膀,如今冷苞将被斩首,如何让他们心中不痛,于是纷纷赶往宫中,准备向赵弘求情。
对于高沛、杨怀和刘璝的求见赵弘早有准备,在福宁宫中,赵无忌站在赵弘的身旁,赵弘看着跪在地上的高沛、杨怀和刘璝,问道:“们也是来给冷苞求情的吗?”
刘璝和杨怀都愣了愣,还不及说话,高沛首先道:“陛下,冷苞所犯何罪?”
赵弘道:“我的圣旨上不是说得清清楚楚了吗?”
高沛道:“陛下已经允许分配土地了,为何冷苞会因为这事被定斩刑?”
赵弘看着高沛反问道:“是在质问我吗?”
“微臣不敢。”高沛是个愣头青道:“但是无论什么事,总得讲个道理吧!”
“好,那我今天就好好的和讲讲这个道理!”赵弘道:“我说得很清楚了,冷苞是私分田地,私分田地,就是死罪!”
高沛顿时语塞。
杨怀道:“还请陛下念着冷苞当初和陛下跃进江东,攻取建邺的辛劳,饶冷苞不死吧!”赵弘道:“杨将军,功是功,过是过,冷苞确实有功,但是当初该赏的都赏了,没有亏待他冷苞,如今他冷苞违法,那就是该罚的就罚。有功不赏有罪不罚,那都是不对的。再则,如果因为冷苞有功劳,犯了国法就可以不罚,那我问问三位将军,是不是所有的人,只要有功劳,赏赐过后,依旧可以不处罚,那还要国法做什么?难道国法是
个摆设吗?”
一席话,说的刘璝、杨怀和高沛三将无话可说。
“皇爷爷,国有国法,但也有法外开恩啊!”赵无忌跪在三将身旁对赵弘道。赵弘面色郑重的看着赵无忌道:“别的朝廷可以法外开恩,但是我朝决然不能法外开恩。只要有了今日的一次法外开恩,那是不是日后次次都能法外开恩呢?无忌啊,有一点必须知道,小老百姓都是守法,他们不仅守法,而且他们没有能力破坏国法,真真正正能坏法首先是,坏了法,然后文武百官就跟着坏法,当法律都坏了以后
,咱们这个朝廷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刘璝、杨怀和高沛都听见了赵弘的话,与其说赵弘是在教导自己的孙子,不如说赵弘是在说给他们听。
赵弘转头又问刘璝、杨怀和高沛道:“们还记得当初刘璋是怎么灭亡的吗?”
高沛问道:“陛下,真的能说吗?”
“能说!”
“因为张松、法正和孟达卖主求荣!”
杨怀和刘璝一听这话,心中一起暗道:“高将军啊高将军,可真是敢说啊!这话如何说得?”“好!说得好!”赵弘道:“不过,只说到了皮毛。如果不是刘璋软弱无能,法纪不立,有法不能行,张松、法正还有孟达,他们敢卖主求荣吗?他们能卖主求荣吗?刘璋自己强大了,他们又怎么会卖主求荣呢?打铁还需自身硬,我现在可以明确告诉们,我不是刘璋,我也不会做刘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