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黄巾天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明皿
刘钰微笑着问道:“大王,彻夜辛劳,那是谁来侍候大王呢”
赵弘道:“要谁来侍候一杯清茶就行了。”
“可是臣妾听说——”刘钰看了一眼赵弘:“听说吕香妹妹给大王敬献了两个可人意的婢女”赵弘斜看了一眼刘钰,道:“我最近真的很忙,邦儿的事,你不要帮他,更不能利用你的身份去帮他,但是你可以鼓励他,让他将那件事做好,那是一间统筹全局的大事。
”说到这里,赵弘抿了抿嘴唇道:“钰儿呀,如果不是今天邦儿来我这里,想必你都不知道我的房门往那边开了吧。”刘钰一听这话就知道赵弘是在埋怨自己,自从前番的争吵以后,自己就很少来找他。刘钰正要说话,赵弘道:“好了,什么都不用说了,你先回去休息,等我将这段时间忙
过去了,你没空来看我,我去看你,老夫老妻嘛,谁还计较这些。你说是也不是啊”
赵弘的一番话不仅回答了刘钰的问题,还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刘钰的身上,另外他缓和了和刘钰紧张关系的信号和机会。
刘钰无话可说,先行告退了。
刘钰走后,赵弘在太监的引领下从新到了沙盘房的门前,太监推开房门,赵弘没有进去,而是背对房门,仰头眺望着黑得深不见底的苍穹。
“来人。”
“大王有何吩咐。”回答赵弘问题的是孟寒潇。
“去看看,文和先生睡下了没有,睡下了就算了,哎——温和先生也老了,如果没有睡,就用轿子将文和先生抬来。”
“遵命。”孟寒潇拱手而去。
赵弘重新走近了沙盘房,他让太监又加点了蜡烛,将整个沙盘房中点亮得犹如白昼一般。约莫过了半个多时辰,一顶轿子将贾诩抬进了王府,在沙盘房前停下,背且有些佝偻的贾诩从轿子里面缓缓出来。贾诩已经六十六岁了,须发皆白,走起路来,都有些微
微的颤抖了。赵弘从房中出来,将贾诩搀扶进去,请贾诩坐下,然后给贾诩端了一杯茶水,送到了贾诩的手上以后,道:“文和先生啊,实在是过意不去啊,这般晚了,还将您唤到这里
来。但是如今的局势我不说,先生也是知道的,如今我黄巾军只等孔明从南中收兵,便要开始发动对官军的决战了。”贾诩道:“大王不必客气,微臣跟着大王大半身,也只盼着大王能够一统天下啊。说句自私点的话,微臣也想名留青史,而不是遗臭万年啊!只是有一点,微臣不太赞许,
请大王见谅。”
赵弘道:“咱们都是几十年的老哥们了,还说什么见谅这样见外的话,先生有话只管说便是了。”
贾诩问道:“方才大王是不是说要发动和官军的决战”赵弘道:“正是。先生也应该知道,只要先生的全面出击一旦开始,只要我军夺取了晋阳,那决战不决战就由不得我军了,刘备会拼死反攻晋阳,曹操、孙权也知道晋阳的利害所在,为了他们自己的存亡,也会拼死助战,决战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还有一点,我军此刻与刘备相比也好,与曹操相比也好,与孙权相比也好,单个相比,我军的实力略占优势。但是从曹操主动放弃江陵看来,他们都已然察觉到了危机。一旦我军的力量和他们三家相比都
第0434章 启发(下)
收拾了东北,那就剩下华北和中原了。接下来是先打华北还是先打中原其实,在东北被解决以后,华北就有了南撤的心,只是一时权衡未定,决心未下。老人家在这个
时候同时对华北、中原动手,让想跑的华北没人接应,也就越发的不敢贸然南撤了。后来为了稳住华北的不往南跑,给渡江造成困难,什么围而不打,什么隔而不围,老人家端的是妙计跌出,这才顺利的在长江以北消灭了敌军的主力,也才有了后面顺顺
当当的过江。
赵弘在这个时候想起三大战役,就是将刘备比作东北的,将曹操比作华北的,将孙权比作中原的。他先对刘备下手,不正好和老人家先对东北动手是一个道理吗
打了刘备之后,那就同时对曹操和孙权动手,自己打曹操,让诸葛亮去打孙权。
想到这里,赵弘又看向了沙盘,嘴中喃喃自语。
贾诩虽然没有听清楚赵弘在说什么,但是他知道,赵弘已经有了新的主意。当然,贾诩不会主动去问,一问那不就是告诉赵弘,他又揣摩透了赵弘的心思。
“丞相……”
“禀报大王,微臣现在是兵部尚书。”贾诩纠正赵弘的称呼。
赵弘有了参考对象,心情大好,道:“我说你现在是丞相你就是丞相。”
“微臣遵命!”
赵弘问道:“丞相大人,如果我想调动一支人马深入曹操的地盘,在兖州、青州一带游击,请问丞相大人,你觉得我军何人可当此重任”
贾诩一愣,问道:“大王,这是何意啊”
赵弘看着沙盘,微笑道:“这就千里跃进!”
“千里跃进”贾诩当然不可能知道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军事历史:“往何处越为何要越”赵弘将贾诩请到沙盘旁,道:“先生请看。如果我军想在攻打晋阳的时候姓曹的不来插一腿,那就得给曹操找点麻烦。所以我想派遣一员上将,率领一支精锐黄巾军,离开
关中,直插泰山,迫使曹操不得不抽调大军去对付我军的这支偏师。”
贾诩道:“那这支偏师可就危险了。”
“所以,这支人马的统兵将领必须得人。”赵弘问道:“丞相,你看谁合适啊”
贾诩想了想道:“赵云赵子龙。”
赵弘想得也是他:“行,那就他。”
贾诩道:“大王,可是 就算子龙将军,且不说他能不能在泰山立足,如果只是他一支孤军,恐怕能不能到泰山都是一个问题啊。”
赵弘道:“我想过了,赵子龙潜力跃进泰山,我会出品字型的阵势助他一臂之力。”
“品字型”贾诩道:“大王准备是出三路大军,请问是那三路大军”赵弘指着沙盘上的“洛阳”,对贾诩道:“首先,我亲率一军,攻打洛阳,让曹操误以为我军是真的准备攻打洛阳,他一定会亲率主力来援。这是第一路;第二路,及时子龙将军,他也从潼关出击,直取许昌,在许昌城下转一圈,因为许昌的曹军都在洛阳,这个时候曹操能够救援许昌的人马只有青州的曹军和宛城、襄阳的人马,如果能够将
青州的曹军吸引过来,那子龙将军就可以顺利抵达泰山。”
贾诩看着沙盘道:“大王的第三路人马就应该是汉中的魏延、赵振将军了,由他们出兵攻打宛城,以拖住宛城、襄阳方面的曹军,对也不对”
“文和先生就是文和先生。”赵弘时而称呼贾诩问丞相,时而称呼贾诩为先生,问道:“先生以为如何啊”
贾诩指着“玉璧”道:“这个时候,刘备一定会让关羽南下攻打玉璧的。”
赵弘道:“那正好!只要子龙将军跃进了泰山,我就从洛阳或者是绕道关中配合吕蒙消灭关羽,或者是踏冰过河直取邺城。”
此时沙盘房里的蜡烛将要燃尽了,赵弘正准备命人换蜡烛,忽然看见贾诩在打瞌睡,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贾诩猛然没有听见赵弘的声音,惊醒了过来,抹了一把脸道:“大王……”
赵弘伸了个懒腰道:“文和先生,今天晚上是咱们两个一同睡呢,
第0435章 彻查行刺案
进了沙盘房的赵弘立刻连续下发了两道令旨,一道是给内卫的于氐根的,一道是给众义门的张存民的,命令他们务必在三天之内查出,刺杀赵邦的幕后凶手是谁。到了后
半夜,赵弘又给长安太守周仓、郡丞马铁和都尉黑山去了一份令旨,令他们从明日开始严查出入长安城的人员,但是只能是外松内紧的查,不得搅得长安城人心惶惶。
次日一大早上,贾诩、法正、杨铭、黄权和李恢,还有赵政、赵邦和赵秀都进入了赵弘的府邸,来向赵弘问安。
对于这种情况赵弘是有准备的,所以第二天早上,赵弘以身子不适为名,拒绝了所有人的问安。
同时,赵弘派人去向孟寒潇问清楚了赵邦遇刺的细节。赵邦在送一名善于数术的先生出府门的时候,一个黑衣人突然窜出,向赵邦挥刀。但是很快就被府门前的卫兵生擒。那刺客被擒拿之后立刻就咬破藏在牙后的毒囊自尽了
。赵弘觉得现在不是见任何人的时候。因为在赵邦遇刺未遂案发生的前一段日子里,在长安城中有一种说法,甚嚣尘上,说前番赵政在冀县遇刺,幕后的黑手是赵邦。并且还说得有鼻子有眼,赵邦虽然是赵弘的世子,可是他在黄巾军的朝廷里没有根基,赵政的舅舅是吕蒙;赵秀的舅舅是诸葛亮,他赵邦有什么并且还说,赵邦的计划是先
杀赵政,再杀赵秀。
在冀县的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赵弘都是清清楚楚的,所以赵弘也就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再说了,民间对于朝廷上的事情众说纷纭,他能管得过来吗
但是,如今发生了对赵邦的暗杀,谁敢保证他的这些臣子们和儿子们没有人卷进去
他现在不见任何人的目的就是在等,再等于氐根和张存民的查案结果。
第三天的深夜,于氐根和张存民一前一后求见。
赵弘肯定不可能同时见这两个人,他先见了张存民。张存民加入赵弘的黄巾军的时候还是一名少女,如今却已然有了华发。只是她一直没有成亲,却让黄巾军中知道她的人都众说纷纭,有的说她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也
有人说她对男人不感兴趣;还有人说她有非分之想。
至于说什么非分之想,却是不言自明的。
因为张存民的婚事赵弘也问过她为什么不成亲,如果在黄巾军中有看得上的哪位文臣武将,他赵弘可以给他们做媒。
张存民回答说没有,然后又补充了一句:黄巾大业便是她的夫君。
赵弘见到了张存民问道:“众义先生,案子查得怎么样了”
张存民道:“回禀大王,长安城中没有线索。”
“一点线索也没有吗”
张存民道:“没有。”
“这个刺客没有是什么时候进的长安城”
张存民道:“这需问长安都尉。”
“这刺客没有住宿客栈的记录”
“这需问长安郡丞。”
赵弘一向对张存民是尊敬的,但是这一回他也有些忍不住了,冷冷的道:“那你们众义门是干什么吃的”
“禀报大王,众义门的职责只是侦查细作与往敌军阵中派遣细作。”张存民面不改色的道:“但从长安城中没有线索正好说明了诸文武大臣和王子们都没有参与此事。”
赵弘听了这话,觉得有些道理,又问道:“那依先生之见,这事是谁做的”
“刘备。”
“哦,先生为什么说是刘备。”赵弘问道。
张存民道:“据众义门在晋阳府衙中的细作来报,刘备派了一个名叫徐庶字元直的文士进驻了关羽的府衙,参谋军事。”
赵弘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一个月另四天以前的事。”
“你为什么
第0436章 征询赵云
赵弘对于赵邦遇刺的案子有了大概的了解,民间虽然还有议论,但是除了偶尔刘钰来询问案子的进展之外,朝堂之上已经所有的人都心照不宣的安静了下来。这一天早饭后,天朗气清,阳光明媚,温暖得好像春天。赵弘在孟寒潇和断肆的护卫下,坐着轺车,领着约莫五百名亲兵——一般赵弘出门顶多带上二三十人,可是因为
赵邦遇刺以后,为了加强防卫,孟寒潇硬是调来了五百禁卫军来护卫赵弘——出长安东门,往黄巾死骑驻扎的灞上而去。
将近中午时分,赵弘到了黄巾死骑的大营前。孟寒潇上前道:“大王驾到,黄巾死骑统领赵云、高顺出迎!”
一个校尉站在营内道:“回禀大王,赵将军有令,操练之时,任何人不得进军营!”
孟寒潇问道:“大王也不能进吗”
“赵将军说得清楚,任何人!”那校尉回答孟寒潇的问话的时候,语气坚定,毫不退让。
“藤龙,”赵弘在轺车里喊道:“咱们就在这儿等着,等着他赵子龙操练完了再说。”
中午时分,营门大开,赵云、高顺一身甲胄出了大营。一齐拱手道:“因甲胄在身,恕末将不能见礼。”
赵弘从轺车上下来,也不搭理赵云和高顺,径直进了营寨,然后径直进了中军大帐。
赵云、高顺互看了一眼,然后跟在赵弘的身后进了中军大帐。
赵弘坐在赵云的将位上,看着站立的赵云和高顺,忽然笑道:“二位将军,练得好军马啊!”
赵云、高顺不知道赵弘这话是什么意思,都不说话。
赵弘将双腿翘在面前的桌案上,道:“高将军,你有事就先去忙吧,我有点事要和子龙单独聊聊。”
高顺听了这话,看了一眼赵云,然后就退出了中军帐。
赵弘问赵云道:“子龙,黄巾死骑练得怎么样了”
赵云道:“回禀大王,黄巾死骑随时听候大王差遣。”
赵弘道:“子龙,我有个事想听听你的建议。”
赵云道:“大王只管吩咐。”
“哎呀!”赵弘道:“子龙啊,自从我当了这个狗屁大王,老兄弟们见面大王大王的称呼,其实啊,我还是喜欢听渠帅,觉得亲切。”
赵弘的话让赵云有些摸不清东南西北。
“子龙啊,”赵弘道:“我想让你率领一万黄巾死骑,一万轻骑,两万步兵,从潼关出发,直扑青州的泰山,你敢吗”
“大……”
“大什么大,称渠帅!”
“渠帅,末将遵命!”
“先别说遵命,”赵弘道:“子龙啊,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你别忙着答应,好好想想。”
赵云道:“大……不,是渠帅将令,末将必须遵从。”
赵弘笑道:“子龙啊,你说这话那就是恶心我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