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评人到文娱大佬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昊鲤
李爸登台的气势,那是春风得意啊,边上台边跟大家问好。
“大家好,我是李礼的爸爸!”李爸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有些激动。
李妈笑容灿灿地道:“观众朋友们好,我是李礼的妈妈。”
董晴笑道:“这位小朋友呢”
樱桃双眸闪动,见到哥哥就扑了过去:“我是哥哥的零食!!”
李礼:“”
众人:
李妈:“什么东西”
樱桃连忙道:“不对不对,我是哥哥的妹妹!”
李礼:
“我哥哥的妹妹是我!”
李礼:“这孩子咋智力出现问题了呢”
“饿啊哥,营养跟不上啊,我都不长身体了。”
这时,一个观众跑到了舞台边缘,将手里的巧克力递给了樱桃。
然后,一些身上有零食的观众纷纷过来——投食。
观众之中,一个姑娘拉开了一袋虾条,然后,一大帮姑娘纷纷开抢,每个人拿一点儿地向舞台上进发。
舞台一侧的马朵朵都傻眼了,心道你们在干嘛为了凑热闹你们真是不择手段啊!
捧着一大堆零食的樱桃老开心了,她哗啦一声将零食放在了桌上,嘶地一声撕开了一袋薯条。
“不许吃!”
樱桃有些伤心,将薯条规规矩矩地放在桌子上,然后可怜巴巴地道:“妈妈,我就吃一根,好不好嘛!”樱桃举起了三根手指。
李妈将她多余的两根手指摁了下来,道:“就一根!”
“谢谢妈妈!”
然后,樱桃就眼巴巴地望着薯条,小手在口袋里扒拉起来了,好像再找哪根最长。
李妈催促道:“你还没介绍你自己呢”
“我是哥哥的妹妹啊!”
“……”李妈,“你叫啥”
“我叫,嘎吱嘎吱嘎吱,”樱桃拼命地嚼着虾条,突然咳咳咳起来,“妈,水!”
樱桃吃急了,呛嗓子了。
正和观众们哈哈大笑之际,马朵朵突然瞥到了舞台一侧出现的身影,她不禁冷怔住了,综合频道的夏台长
综合频道,华国yang视的窗口平台,其他省一级的频道最多也就是卫视了,卫视之上呢,则是yang视,yang视之冠呢,则是综合频道。
综合频道是所有电视频道中最官方最能代表华国向外展示的频道,这一频道台长的地位不必多说,人家往那一站,气势都不一样。
台里录制《艺术人生》,怎么夏台长亲自来了
是偶然还是特意安排如果是特意前来的话,那可就不简单了。
舞台上的访问马朵朵充耳不闻,她的目光全都落在了夏台长的身上。
观众笑的时候,夏台长跟着微笑,观众鼓掌的时候,夏台长也会轻轻地拍拍巴掌,他的金丝眼镜折射着彩灯的光芒,显得很有智慧。
马朵朵大胆地认为,他的大驾光临很可能与李礼辞职有关
如果在李礼争夺战中,yang视插进来一脚,那就很让局面动荡了。
这年头只听说过有无数播音主持削尖了脑袋要往央视里挤,什么时候听闻yang视主动去和别的平台争抢主持人
不合理!不应该!不可能!
这可是yang视啊,范儿端得高高在上的yang视啊!
马朵朵很快否定了自己稚嫩的想法。
节目录制完成了。
李礼刚走下舞台,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女生就挤到了他的
身边,非要索要签名和合影。
她身后的一帮人都懵逼了,这姑娘之前的高冷呢,不知李礼为何物的傲气呢你是装的啊还是装的啊
“李礼,我是华美交换生,美籍华人,我刚到京大,虽然对你还并不是很了解,但我觉得你很可能是一个传奇人物,我在美国的一家杂志兼职记者,我很有兴趣将你的故事刊载在我们杂志上。
另外,你很帅!”
李礼笑笑,指了指身边的小撒,“那他呢”
女生皱了皱眉:“他年轻的时候应该很帅!”
“我就喜欢说真话的姑娘。”李礼说罢抱了抱女生。
撒贝凝反复思量这句话,怎么想怎么贱。
李礼刚要去后台,就见马朵朵正在望着一个五旬男人的背影。
就在他有些不明所以的时候,一旁的新生代主持人已经挤过来了。
“李老师好,我是二套的吴萌萌,现在做的是天气预报主持人,我特别仰慕您。”
“李老师好,我在国际频道,目前是预备役,还没有机会主持节目,我特别喜欢您在《观影指南》中独辟蹊径的解说风格。”
“我是田宇琦,实习记者,今年我家妹妹高考,我让她也考了播音主持,我能为她要一张签名照么”
……
李礼正跟这些同行们聊着呢,董晴走过来笑道:“李礼,夏台长请您过去。”
“夏台长找我”
&n
第239章 困境
时隔多日,李礼再次来到麦田话剧社,他刚走出电梯,黄垒老师正笑眯眯地朝他走来,并给了他一个很有力气的拥抱。
“恭喜你啊,收获的6月,今年整个6月份啊,应该是你人生中最志得意满的日子吧夺冠、个人品牌等都到手了,恭喜。对了,这回剧本写出来了吧”
“写出来啦。”
“那就好,咱们去排练室,老师们现在正在排练话剧呢。”
跟着黄垒来到了排练室门外,李礼好奇地张望着室内的情况。
这个排练室内一群老戏骨正在排练《雷雨》,因为宣传部的原因,这个夏天,《雷雨》将进行全国巡演。
此时已经深夜,和之前那次来一样,上次来麦田话剧社同样也是深夜。
黄垒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推开门道:“大家今晚就到这吧,李礼来啦,要不,我请大家吃饭吧!”
侯天徕笑呵呵地问:“李礼是带着剧本来的吧”
“侯老师,拙作写出来了,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张楷丽道:“那咱们边吃边聊,不过今年夏天和秋天比较忙,不清楚你的话剧能不能有时间排练演出。”
李礼有些疑惑,不是说好的新话剧要在夏天排练演出的么怎么情况有变
黄垒解释道:“华宣部有文件,今年夏天咱们话剧社要将几场经典话剧进行巡演,顺应时代潮流,弘扬传统文化。”
“那我这话剧……”
“没事儿,到时候咱再组班子。”黄垒轻描淡写地道。
大家一路闲聊,找了家饭店后,便进去落座。
话题中心自然是李礼,作为整个六月份火到火上浇油的人物,李礼身上的谈资实在太多了。
菜刚上来不多时,话剧社的几位编剧也来了,大家握手问候时,黄小敏便抱着一沓刚打印好的剧本走进了饭店。
编剧小华笑道:“哟,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们刚来就见到新鲜出炉的李老师的剧本啦!”
编剧大东好奇地瞄着剧本,“李老师在《我就是演员》的舞台上,充分地展示了剧本编写能力,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瞻仰瞻仰了。”
李礼忙道:“拙作而已,大家给指导指导,我接受任何批评并未必改正。”
众人:“”
这话究竟是客气啊还是不客气啊
“大家的批评建议我认同的一定改,有些批评我不同意的我也不会挂在心上,良药苦口这个道理我是懂的,大家的建议批评,是能促进我进步的。小敏,把剧本分发给大家。”
小敏连忙将手里的剧本依次递到众人的手中,一时间所有人都安安静静地翻起了剧本。
然后被晾到一边的李礼,便偶尔悄悄伸出筷子夹一口肉,或者拿起酒杯和黄小敏碰一下,两个人百无聊赖地不动声色地消灭着餐桌上的饭菜。
不然干坐着实在太无聊了。
大家看着剧本,各种笑声不间断地响了起来,有轻微荡漾的笑容,有哈哈大笑,还有垂足大笑的,大家的表情已经证明了一件事情——这个剧本起码是让人轻松娱乐的。
李礼这部名为《x》的剧本,借鉴了前世《乌龙山伯爵》《甜咸配》等多部话剧以及优秀的喜剧作品,并做了大量的改编,填充了很多自己的奇思妙想。
如果在前世的话,话剧观众们会看到一些其他作品的影子,不过在这一世却是完全崭新的作品。
其实李礼完全可以偷懒的。
这一世没有《茶馆》,李礼可以直接抄过来;
这一世也没有《屈原》,李礼也可以照抄;
这一世没有《白毛女》《于无声处》《倾城之恋》等等,李礼都可以照抄。
是不是都很经典,是不是都是耳闻能详
不过,且不说李礼应不应该偷这个懒,首先一个现实问题摆在面前——这些作品在这个时空里会有市场么
像这一世存在的经典话剧《雷雨》,之所以还能做到全国巡演并观众络绎不绝,那是因为所有民众都知道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名声实在太响亮了!
就像很多没看过《泰坦尼克号》的观众,当走进影院看到重映信息的时候,还是愿意走进影厅瞻仰一下。
经典永流传,为什么永流传往往是因为“经典”这二字的标签,未必代表这部时隔多年的作品还能满足观众们的心里期望。
我国经典话剧当然是优秀的了,但未必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每一个年代都有一个年代的审美观,这是无可厚非的,就像《红楼梦》,都经典成什么样子了,如今又有几个人通读过原著
如果李礼将前世的《茶馆》《屈原》等照抄过来搬上话剧舞台,当这些退去经典光环的作品和这一世的话剧作品pk的话,会因为与时代脱轨的问题,在话剧票房上惨败。
这不是说前世经典话剧在艺术水平上有问题,就是一个时代审美倾向的问题。
有些人会说经典作品的内核是永远不过时的,可关键是有多少观众愿意分析你作品的内核伪文青么
在这个时代,话剧首要的目标是什么是生存下去!是不被淘汰!是票房!
在话剧生死存亡之际,李礼想要做出的贡献,不是拿出曲高和寡的《雷雨》级别的作品,而是能获取票房的给大众带来观看享受的作品。
李礼已经有所预料了,如果真把前世的经典话剧搬到这一世,那基本叫好不叫座,观众们都知道好,但就是不想看,是不是很尴尬个事儿
这一世的话剧市场已经生死垂危了,华宣部提议的《雷雨》的全国巡演,其实大多数是走进校园,也卖不上票。
话剧市场是急需振兴的,是急需能立即吸引观众兴趣的作品。
所以,李礼汲取前世话剧的养料,重新改编创作了《x》,这是一部喜剧,当然在喜剧中揉进了对生活的批判。
饭桌上,一阵阵笑声后,黄垒率先看完了,赞叹了一声“有意思”后,又重新翻看了起来。
两位编剧笑得前仰后合的,小华先放下了剧本,然后一脸崇拜地望着李礼,“李老师,您真是厉害,这剧本太牛叉了,我是服气了。”
大东也激动地道:“我当时看《我就是演员》的时候就在想,如果给李老师更多的创作时间,李老师将会拿出什么样的作品呢!今天我终于有幸看到了,服了,真服了。”
说罢,大东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举起酒杯,“李老师,我敬您一杯!”
小华也连忙倒满酒,“李老师,您随意,我们干了。”
李礼笑嘻嘻地道:“两位老师,干杯!”
这二位编剧一饮而尽后,便望向了李礼,只见李礼轻轻地抿了一小口后,便落座了。
他们都惊呆了,妈呀,这么实在,真“随意”啊
小华的脑袋往李礼身边使劲凑了凑,言之凿凿地道:“李老师,您这部话剧,一定会大卖的,基本没任何悬念,只要宣传到位。”
大东:“这是典型的市场作品,现在的年轻人啊,都喜欢看一些轻松的娱乐的题材,综艺节目为什么火喜剧为什么火这就是明证啊!”
对,《x》是一部典型的市场作品,虽然处处充满着对生活对人性的调侃。
李礼对电影和话剧的态度截然不同,他对电影的追求是,希望看到更多的充满思辨或者生活力量感的作品,票房不重要。但话剧则相反,他认为目前的话剧要有俘获绝大多数观众的能力,票房异乎寻常的重要。
这是因为电影和话剧的生存状态截然不同,一个都要濒临灭绝的艺术,没有资格在玩小而美、美而雅了。
但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烂片泛滥,是急需一批人来拍一些深刻的作品的,即便票房不理想。
李礼问道:“两位老师,有什么批评意见呢”
两位编剧摇了摇头,没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