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三界改命群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缘封

    不过,倒是因为四公的一番话,让人知道叶枫不凡,风言风语是少了许多。

    只是怎么吃,都养不起来,天天跟营养不良似的叶枫,还是让母亲受了不少委屈。

    至少,家里兄弟姐妹们,就没少说风凉话。

    虽然不是有意为之,也让人生气。

    这一生气,小名就有了,二孬,不好为孬,从怀了叶枫就没怎么享福,自然是不好。

    “香玲,孩子抓周,让孩子自己选,大人可不能出声。”

    “就是的,嫂子,这抓周,还是让孩子自己选才好。”

    “咱都知道,你这个大学生没读完就跟了我哥受委屈了,但也不能让咱家小国歌做你梦想的牺牲品,咱们叶家的孩子要做就做个对帝国有贡献的人。”

    “嘿,叶建蓉,你这话什么意思?要没我们这些识文断字的人教书育人,帝国哪有人才?我们怎么就没给帝国做贡献了?小国歌,就选画,对,最好把那支笔也捡起来,气死你小姑。”

    “刘凤鸣,你...。”

    眼瞅着二人又要掐吧起来,屋内的一群女人就准备栏架。

    “咳咳...这是怎么了?这么热闹?二小子抓到什么了?”

    门口一声轻咳,屋内的人顿时安静了下来。

    刘凤鸣眼神里带着一丝不屑,但还是退了几步到母亲身后,没有吭声。

    “亲家,这还没选好呢,刚才两个小妮子这凑热闹呢,小国歌都被她们吵迷糊了,你看,这还晃悠着呢。”

    叶枫的外婆,也曾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这转移话题的功力还是有的。

    “是吗,来,我们都散开点,让大家都看看这臭小子到底能选个啥。”

    作为老叶家,在村里的主心骨,叶枫的爷爷威望十足。

    一句话,众人分散开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叶枫身上。

    叶枫此时,倒是不被小姑和小姨给吵迷糊了,而是忽的想起了曾经。

    他曾记得,当初在哥哥家蜗居之时,嫂子没少拿这件事骂叶枫。

    叫嚣着要不是当初,叶枫抓周的时候,莫名其妙的拿了个收音机。

    叶枫的哥哥,在几年后三次复读没考上高中,也不至于,被送到中专学校学什么电子技术。

    以至于,回来后,只能给人修个小家电维持生活。

    只是她从未想过,如果叶枫哥哥有出息的话,又怎么会娶她那样一个恶婆娘。

    炕上的几样东西,跟记忆中大嫂、父母说的基本一致。

    一幅画、一支钢笔、一把宝剑、一把木制勃朗宁、一串铜钱。

    还有那个,因为哥哥淘气放进去,最后又坑了他自己的收音机。

    回忆照进现实,叶枫的思维逐渐拉了回来。

    小脚丫还站不太稳,晃晃悠悠的,在炕上的几样东西面前,走来走去。

    周围的大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甚至呼吸都有些凝滞。

    好半天,叶枫终于想通了。

    管他上辈子怎么回事,如果哥哥的前途,真与自己这次抓周有关。

    那自己这次重新来过,就给哥哥一个光明的前途,要一个文武双全。

    坚定了决心之后,叶枫迈步‘走’到钢笔近前,在小姑痛心疾首的惊呼声中,果断的拿起了钢笔。

    “嘻嘻,看吧,我就说小孩子心纯粹,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哎,别动了,别...。”

    可惜,小姨刘凤鸣还没得意完,叶枫忽忽悠悠的转身,来到勃朗宁前面。

    空着的另外一只手,毫不犹豫的将手枪抓到手中。

    一手钢笔,一手枪,叶枫的选择,让四周的大人都有些发愣。

    女人们,都没见过这种场面,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

    最先回过神来的,还是远道而来的大爷爷,也就是叶枫爷爷的亲哥哥。

    大爷爷气场更足,轻咳一声,众人都被镇住不敢言语。

    “咳,同斋,咱这个小孙子不简单啊,这是要做个文武双全啊?看来当年老太爷请人算的那一卦,要应在这小子身上了。”

    “大哥,你就别夸这小子了,看他瘦的跟猴一样,习文还凑合,这个武么,我觉得够呛。算了,小子抓的不错,至少没鼓捣些没用的。”

    “爸,大伯,您看,小国歌都知道要做个文武双全的人才,您二位觉得我先前的提议怎么样?”

    “国庆这小子虽然闹腾,但聪明,您老刚调到州里,正忙的时候,我大哥跟嫂子又得照顾小国歌,而且说句不好听的话,咱老家这的学校确实差了点。”

    “我们学校正好要开个附属中学,就让国庆跟我们去吧,过两年小学毕业直接去附属中学读书,将来大学就在我们学校,毕业就是文武双全。”

    猛然间,听到小姑夫那熟悉的声音,叶枫愣了一下。

    旋即心里不住的使劲,就差嘴上没喊出来,‘答应他’三个字。

    “行,今天二小子抓了个好兆头,本来我想让他回镇上读书,寄宿到侯家那边锻炼锻炼,但既然说到了文武双全这个事,那就让他去你那吧。”

    “记住喽,不许搞特殊关照,尤其是你,建荣,不许你溺爱他。哥,改天给建军打个招呼,等国庆上初中以后,每年把他带到建军的战境里给我锻炼两次,狠狠的摔打摔打。”

    ......

    “哥,上辈子欠你的,这辈子终于还你了。有了姑夫这个,未来军校的大佬拉你一把,总算不用再步那个维修工的后尘了。”

    “还有那个恶婆娘,这辈子,大哥肯定不会再当修理工了,你也再没可能踏入我叶家大门喽,哈哈...。”

    炕上那个弱小的婴儿,攥着钢笔的拳头,使劲握了握,迷茫的眼神,此时异常的坚定。




第二章:逆天改命
    又是一年除夕夜过去,新年刚过。

    本来说好的因为叶枫太小,打算一个人去县城看望爷爷的叶建国,在镇衙门接了通电话之后,匆匆忙忙赶了回来。

    “媳妇,赶紧的,收拾收拾,抱着二孬,咱一起去县城。”

    “怎么了,建国,出什么事了?”

    见丈夫脸色不好看,刘香玲心里咯噔一下,顿时紧张起来。

    因为她知道,丈夫一向沉着稳重,少有这种慌乱失措的模样。

    “他爷爷撂倒了,小刘留的药不够了,说好的除夕完了就回来,谁知道这都破五了还没回来。”

    “小刘老家山区的,也没电话,不知道情况。县里的医生没招,只能稳住情况,让把孩子带过去,让咱爸看见点高兴的事情,能多稳几天。”

    两岁半的孩子,该会的终于都会了。

    抓周时,大爷爷从帝都,带来的高级营养品和许多上好的补药。

    总算是让叶枫发育的,像个正常的孩子了,虽然还有些消瘦,但至少在正常范围内。

    没办法继续靠在母亲的怀里,被背到了后背上。

    听完父亲的话,叶枫猛然间想起一件恐怖的事情。

    曾经叶枫,也有过成为纨绔子弟的机会。

    无数个遗憾,让叶枫沦落到重生的地步。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爷爷去世的早,没有为叶枫留下半点福荫。

    叶枫爷爷,脾气秉性像极了老太爷。

    执拗、火爆、直率有冲劲,深得老领导的喜欢,却也因此埋下了祸根。

    小刘名叫刘宇,叶枫爷爷的秘书兼医生,医术不错,老爷子很是信任他。

    好几年没回过家的小刘,今年留下了足够的药品,就回秦山老家,说好的除夕一过就回来。

    但计划不如变化,小刘家里出了事。

    小孩子在家玩鞭炮炸伤了手,忙活着自家小孩的事,就没及时赶回来。

    老爷子年底忙着工作的事,身体不舒服就加大了药量,于是到了初三,药没了。

    老爷子执拗,不信任别的医生,加上县里,也确实没有专门治老爷子病的特效药。

    一来二去,没挺到初七老爷子就不行了。

    等初十小刘回来,已经晚了。

    叶家人初始有些埋怨,了解情况后,就对小刘没什么怨气了。

    原来,小刘临走前,专门去了府医院,配好了不少药放在医院内。

    打算回来的时候顺路带回去,并找到一个熟人。

    说好的,如果小刘年初,不能及时回来,就让这个熟人帮忙,送这些药过来。

    熟人年底忙着相亲,将这件事又托给了同事。

    那个同事,大年初二到初五,连着三四天接了几台大手术,忙的连轴转给忘了......。

    这两年时间,叶枫咿咿呀呀的装作小孩模样。

    重温着幼时的快乐与温暖,蓦地听到老爸的一番话,顿时想起了这件事。

    幸好这件事,无数次的在叶枫脑海里重复,此时听到老爸的话,一下子在老妈的后背上直愣起来。

    “治病...记病、记病。”

    叶枫急的普通话都冒了出来,幸好话一出口,就察觉到不对劲。

    赶紧装作小孩呓语,手舞足蹈咿咿呀呀起来。

    “对,治病,你看,咱二小都知道要治病,老爷子就是不听。”

    “咱们赶紧过去,这两年咱爸最疼二小了,天天嘴上挂念着他,让二小给咱爸说说,也许能行。”

    刘香玲也明白了事情的紧急性,没有多说话,利索的收拾完毕,夫妻二人带着孩子匆匆忙忙赶奔县城。

    一路上刘香玲不住的教导着叶枫:“小二啊,到了县城见到你爷爷,一定要让你爷爷去治病,治病,听清了吗?”

    “积到了,耶耶,记病,耶耶,记病......。”

    “真乖,咱家小二就是聪明,以后再也不叫你二孬了。”

    听着老妈的承诺,叶枫心里不断的吐槽,只希望老妈以后能记住今天的承诺。

    什么乱七八糟的二孬,为啥上辈子就没这么烂的小名。

    人家重生,各种福利金手指。

    自己呢?

    在娘胎里成了大胃王,一出生瘦的像猴子,又得了这么一个,听到就想吐槽一番的小名。

    这是得罪哪个作者大神了?

    小说里不是这么写的,我不是主角么?

    黑陶县城关完小家属院,靠近大门处一间老式的套房。

    这是当年,老太爷活着的时候,寄身之所。

    当年老太爷成分不好,村里容不下。

    反倒是早年捐出,县城大院改成的小学里,老校长和几名老师知道这件事之后,悄悄把老太爷接到学校。

    叶枫爷爷当年,忙着治理河患,两年没回家。

    回到村子找不到老太爷,四处托人打听,这才知道老太爷的去向,急急忙忙赶来时,只来得及见老太爷最后一面。

    从那天起,老爷子再没回过村子一步,逢年过节都在这个套房里住。

    就是叶枫面子大,抓周的时候让老爷子破了戒。

    也是那一天,村里老一辈的人,挨个敬酒赔罪,算是缓和了下关系。

    里外两间的套房,并不算大,里面人却不少。

    已经毕业工作的二叔、从湘潭府回来探亲的小姑、小姑夫,县医院的两名医生。

    再加上叶枫一家三口,外屋奶奶正在招待着,县衙里闻讯赶来看望的领导们,小小的屋子内,已经快容不下人了。

    “叶知府,您看,要不您还是去上面大医院看看吧,咱们这真没有特效药。”

    年纪偏大的那名医生,苦口婆心的劝着,叶枫的爷爷却沉着脸哼了一声。

    “就这点病,用什么特效药?当年我们打倭寇的时候,也没什么特效药,不一样过来了?这不还有一副药呢,就按照小刘的这个方子抓。”

    “可是,刘秘书人家那是祖传秘方,我们调剂不准药量,只能给您用点暂时维持的药,可是这种药不治病,万一,您别嫌我说话不好听,要万一病情加重,这药顶不住。”

    “你们这都不行,府里能有啥法子?当年医药下乡,咱们县里的东西比府里要齐。”

    “我的意思是,您得去帝都,最不济也得是,州里的战境医院,那里有特效药。”

    “什么?我用得着这么折腾?浪费人力物力,我们老帝党人从不搞这一套。”

    “耶耶,记病,耶耶,胡里记病。”

    二人的对话,叶枫清楚的听在耳朵里,急在心中。

    好在这一急,想到了主意,咿咿呀呀连说带比划。

    爷爷抱着小叶枫,脸上露出了笑容,旁人说了没用,叶枫的话,还真管用。

    “行,你这小子,这么点就知道关心爷爷了,好,就去府里看看,我这小孙子福大造化大,也许去看看就好了。”
1...183184185186187...2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