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下牛耳
“主公那边,我帮你拖延几天,你尽快从那人口中撬出情报。”典韦说道:“哦,对了,等那人肩膀上的镔铁戟拔出来以后,记得尽快还给我。”
吴岚嘴角一抽,心道:等拔出来了,那人也就归西了。
……
这两天以来,萧略精神状态非常不好,晚上总是梦见那些宿卫死在自己眼前,梦醒以后,难免会闷闷不乐。
“夫君,太守大人来探望你来了。”大柯轻声细语道。
萧略坐在火炉旁,一边烘烤着双手,一边淡淡道:“嗯,把他请进来吧。”
进屋以后,臧善脱下毛氅交给侍女,然后自己也坐在火炉旁:“你交代给我的事情都办好了。”
萧略点点头:“有了这笔体恤金,至少可以让他们的家人生活得好一些,这样我的心里也能好受些。”
“这不怪你,你又何必自责。”臧善平静道。
呼了口气,萧略淡淡道:“要不是我总跑出去狩猎,也不会让人给算计上,他们...也就不会死了。”
“调查的怎么样了,可有进展”
“那人失血过多,已经死掉了!”
“那线索岂不是断了”
“即使不调查,我也能猜出是谁指使的。”
萧略瞳孔内闪烁着恨意,渐渐眼前浮现出诸葛亮的脸庞,不...准确的说,是那个阴险狡诈的老乡。
臧善微微一怔,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萧略会如此记恨一个人,即使他什么都没说,但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杀气,足以说明一切。
“这两天我反复思考刺杀一事,这绝非偶然,而是必然!”萧略说道:“看来城内依旧隐匿着各个势力派来的细作,这颗毒瘤若是不除,说不准什么时候,我们还会遭遇同样的危险。”
“想揪出这些细作等同于大海捞针般,难度极大呀。”臧善无奈道。
“明着查肯定行不通。”萧略想了想,继续道:“吴岚那边人手本就不多,所以我不打算大材小用,我的意思是想让你暗中成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追查潜伏在城内的细作。”
“没问题,我这就着手去办此事。”臧善挺了挺身躯,郑重的道。
“能策反的就策反,为我们所用,若是碰见顽固不化者,不用向我请示,直接杀掉便是了。”萧略说道:“切记,此事要秘密进行
第101章 手段
几日后傍晚,李荣刚参加完宴会行至途中,就被不明身份的人给暗杀掉了,一行七人无一生还,为此城内掀起不小的轩然大波。
第二天,太守臧善便是下令严查此事,另外一边,为了让李荣死得体面些,萧略不得不惺惺作态的赶去吊唁,葬礼举办的极为隆重,李家人的面子也有了,自然也就没有太多哀怨。
这次的暗杀,臧善早就查得很仔细,李家人并不知晓其中隐情,所以没有赶紧杀绝,也算是做到仁至义尽了。
解决掉曹操这边隐患以后,萧略又把精力投在刘备这边,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下令秘密将城内大部分粮草转移到东岸县与吕县,然后又于用沙土填满袋子,储存进粮仓内,以掩人耳目。
转眼又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各路诸侯似乎就像提前打好招呼般,预期的战事没有发生。
当然这并非是好事,而是各方都在蓄力,彼此之间酝酿着一场更大的战争!
太守府,大厅内。
臧善位居首位,众文武列于两侧。
“太守大人,目前琅邪郡财政充盈,粮草充足,属下建议招募新兵,扩大我军实力。”张辽拱手道。
“招募新兵是件大事,诸位都各抒己见吧。”
话毕,臧善用余光偷瞟了眼,左侧下方的萧略,寻求示意。
“看今年的状况,各地应该不会发生大战事,况且琅邪郡又不是兵家必争之地,以我军目前战力,自保尚有余。”萧略说道:“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各方势力都在招募新兵,我们若是原地踏步,难免军力越拉越大,这到头来,吃亏的终归是我们。”
众人听得一头雾水,猜不出言下之意到底是招募,还是不招募
“萧将军是不是有着什么顾虑”臧善询问道。
“还是太守大人懂我心思。”萧略笑了笑,继续道:“这招募新兵多少,完全取于粮草储备情况来定,而招募新兵越多,百姓们的负担就越重,不知诸位可认同我的说法”
“主...萧将军所言极是,若无战事便招募新兵,只会增加全郡各县百姓们的负担。”
“不错,可是...不招募新兵的话,一旦战事开起,再想要招募新兵,岂不是临阵磨刀。”
“王主薄,这话可就不对了,若三五年内不发生战事,我们举全郡之力供养这么多甲士,这拖也把我们给拖垮了。”
“恕在下敢问一句,若是这两年内发生了战事,又该怎么办,我虽未上过战场,却也知晓没经过训练的甲士在战场上根本发挥不出一丝作用,充其量就是个会移动的草垛。”
今日会议可是将各县文武全部聚齐,话匣子打开以后,众人便开始争论不休,有人主张招募新兵,也有人极力反对。
臧善一边抿着茶,一边将那些极力反对招募新兵的官员记在心中,等今天完事以后,就派监卫暗中调查一下,以免有落网之鱼。
“咳咳,诸位请安静一下。”
萧略压了压手,见状众人纷纷闭上嘴巴,不在言语。
“大家说的都很在理,不如这样吧,为了节省财政与粮草支出,我们招募新兵的人数可以缩减到五千人。”萧略说道:“全郡六十八万人口供养五千新兵,相当于每一百三十户供养一个兵,应该没有什么负担。”
萧略拍板定案了,众人自然不敢反对,接下来臧善把招募新兵的数额分配到各县着手去办。
离开太守府以后,萧略与张辽并肩而行。
“主公,招募新兵一事,向来都是你说了算,今日何必要与他们商议”张辽好奇的问道。
“琅邪郡说大也
第102章 演戏
一叶孤舟,乘风而去!
邺城十里外。
袁绍带着众文武热情相迎,绝对是给足了萧略颜面,这也是特殊时期特殊对待,不过萧略能做到心不设防的前来赴约,自然也让他感到很高兴。
“代谋拜见袁公。”
萧略毕恭毕敬的躬身施礼,入了河邶境内,即便不是虎狼之窝,他也必须低调谨慎。
初次见面,袁绍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伸出双手将他轻轻搀扶住,微笑道:“代谋大名,我早有耳闻,难怪世人皆传,汝乃曹贼之克星,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哈哈...”
萧略打量着眼前这位家世显赫,器宇不凡的霸主,然后故作惭愧道:“袁公千万不要听信谣言,在下不过就是个投机取巧之辈,只是占了几分运气才苟活到今天。”
“能在曹操手中投机取巧,天下间也唯有你做到了。”袁绍说道:“另外我听说,去年开阳城外你与曹操煮酒论英雄,曹贼大放厥词视各路诸侯如蝼蚁,又唯独对你另眼相看,足见一斑。”
萧略笑而不语,煮酒论英雄那是自己故意挖的坑,目的就是让各路诸侯心中长出一根刺,看来此事已经渐渐在发酵之中。
“光顾着说话了,走,快随我一同回城,我要亲自为你接风洗尘。”
话毕,袁绍牵着他的手,并肩而行,一路之上,俩人谈了些无关痛痒的话题。
大厅内,设宴款待。
大谋士许攸举樽,微笑道:“我代表主公敬代谋一樽,这一来为你接风,二来希望我们并肩携手剿灭曹贼,匡扶汉室。”
萧略也不娇作,举樽一饮而尽,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既然袁绍主动抛出橄榄枝,那自己接着便是了。
放下酒樽,许攸捋着胡须,笑呵呵道:“有件事情,不知当问不当问”
“许先生但说无妨。”
“眼下徐州尽归刘备之手,琅邪郡已是危机四伏,况且代谋又与曹操是死敌,可谓是雪上加霜,举步维艰。”许攸顿了顿,意味深长道:“不知代谋今后有何打算”
此话一出,大厅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萧略一人身上,唯有袁绍撇着嘴巴,低头把玩着酒樽,当然他比任何人更加关心这个问题。
演戏开始!!!
萧略眼圈一红,掩面而泣,哭的那叫个伤心欲绝,肝肠寸绝,顿时把众人搞得不知所措。
“代谋先别哭啊,你若是有什么委屈,说出来便是了,我家主公乃是圣贤之君,自然会竭尽全力帮助于你的。”
许攸心中大喜,看样子琅邪郡的日子果然不好过,他越是这样,才越好利用,只要小恩小惠施舍于他,必然会为己所用。
“呜呜,先生一席话犹如刀子剜心般,真是令我痛断肝肠。”萧略说道:“实不相瞒,自从刘备夺取徐州以后,频频向我施压,我百般讨好于他,他却反过来变本加厉的羞辱于我,长此以往,他必然会夺取琅邪郡占为己有。”
“刘皇叔乃是正人君子,依我看,代谋言重了吧。”袁绍淡淡道。
“我呸,他就是个惺惺作态的伪君子!”萧略说道:“想必袁公有所耳闻,前年我与刘备被曹军围困在彭城的事情吧”
袁绍点点头:“据听说,刘备带兵救援于你,不料却中了曹仁的奸计,反倒是把你们围困在城内。”
“袁公明鉴!”萧略擦了把眼泪,继续道:“按理说我们两家理应携手并肩,共同抵抗曹操,可谁知刘备入城之后,反客为主,屡屡逼迫我撤出彭城,敢问袁公,他这是诚心救我,还是真心害我”
&
第103章 初遇徐庶
这日,袁绍又大摆宴席热情款待于萧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俩人聊到正开心之际,一名宿卫走进大厅,单膝跪地:“禀主公,府外有一个自称徐庶徐元直的人想要求见。”
似是被打断兴致,袁绍显得有些不太高兴:“吾并不认识此人,若无至关紧要的事情,就让他过几天再来拜访吧。”
“诺!”
那名宿卫低着脑袋,恭敬的退出大厅。
袁绍隐约猜到府外之人是来投靠于他的,毕竟袁氏一族可是个金字招牌,很多饱学之士都慕名前来拜访,说到底这些人都指望着依附于自己帐下,图个功名利禄,飞黄腾达,为此,他早就司空见惯了。
袁绍倒没什么,可是当萧略听到是徐庶徐元直名字的时候,心中却是犹如万马奔腾,一个不小心间,竟然酒樽脱手摔落在地,所幸袁绍也是微醉状态,并未察觉出异常,误以为是他喝多,故此失态了。
“代谋啊,若是醉了就先回驿馆休息去吧,你若不急,便多住些时日,也好让我多敬些地主之谊。”
袁绍醉眼迷离的微笑道,看样子他也是酒劲上头,有些坐不住了。
萧略紧忙起身,拱手道:“让袁公见笑了,那在下就先告辞了。”
离开大厅以后,萧略心中兴奋不已,虽然不知道徐庶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但是毋庸置疑,自己若是能得到此人辅佐,必然事半功倍,如虎添翼。
“方才想要拜访袁公的人往哪个方向去了。”萧略询问着守门宿卫。
“回大人,往那边去了。”宿卫指了一个方向。
萧略点点头,然后加快脚步追了过去,片刻后,前方街道上出现一个身材修长的儒生背影。
那个人走路有些虚浮,踉踉跄跄的,看起来很沮丧,很落魄,萧略刚要喊住他,哪料到那个人却是抢先一步,“噗通”晕倒在地。
徐庶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一个极为舒适的房间中,并且床边还有一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直勾勾盯着他。
“是你救了我”徐庶问道。
“举手之劳而已。”萧略嘿嘿笑道。
徐庶撑起身体斜靠于床榻,拱手道:“在下徐庶徐元直,多谢恩人救命之恩。”
“能搭救先生,那是我的福气,至于恩人这个称呼,在下愧不敢当。”萧略说道:“我已经找医师给你检查过了,先生是因为饥寒交迫,故此身体虚脱乏力导致昏迷的,并无大碍。”
徐庶醒来以后,并未感觉到饥饿,立即猜出眼前之人必然是在自己昏迷不醒的时候,给自己灌了些米汤,想到这里,不由得叹了口气。
“先生为何唉声叹气”萧略狐疑道。
“恩人有所不知,我本是河楠颍川人士,自幼饱读诗书,心存远大,为了让自己更精进一步,于是我便开始游历天下,遍访天下名士,哪料行至途中,遇到流寇,将我洗劫一空,落得这般凄惨下场。”徐庶苦涩道。
萧略点点头:“现在外面兵荒马乱的,一人独行确实不太安全,还好那群流寇只为洗劫,不曾谋命,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我见恩人谈吐不凡,气质高贵,想必也不是碌碌无为之辈,敢问一句,恩人名讳”徐庶问道。
“在下郎亭候萧略萧代谋!”萧略微笑道。
“萧大人的救命之恩,来日我必当双倍奉还,告辞。”
徐庶脸色一变,随即不顾虚弱的身体,便欲下床离去。
“先生这是怎么了”明知故问,他知道徐庶瞧不起自己。
“在下虽不才,却也遵守三纲五常,对于不忠,不仁,不义,妄图祸乱天下之辈,痛恨至极。”徐庶顿了顿,继续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
第104章 一颗棋子,引发内斗
萧略摆出求贤若渴的态度,再加上那番忽悠人的鬼话,徐庶自然是感动万分,之前他确实想去投靠刘备,可是当他听说故友诸葛亮已经在刘备帐下效力,他也就打消了念头,毕竟现实就是现实,自己得不到重用,就难以施展毕生所学。
可眼下机会却是来了!
虽然萧略名声不太好,但毕竟有实力呀,最关键是彼此之间志同道合,这绝对是可遇不可求啊,若是自己再挑三拣四的话,到最后也只能去投靠刘表,可刘表年迈多病,恐也活不过几年,谁知道荆州新主上任又会是什么想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