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战国当国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陈一鸣
“先生除了尽地力之教和平籴之教,可还有什么策要献”魏文侯又问到。
“禀君上,草民的确还有一些拙见望达天听。”李悝说到。
魏文侯闻言大喜,说到:“愿闻其详。”
李悝掷地有声的说到:“君上,草民以为魏国当废礼重法。”
魏文侯一听废礼重法来了兴趣,这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但他还是想听听李悝的具体意思,于是追问到:“何为废礼重法”
李悝侃侃而谈到:“礼乃世袭公卿之礼,若不废礼,则官爵、土地、财富全都被垄断在世袭公卿之手;法乃国人之法,重法乃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李悝的意思是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实行法治。将土地私有化,选贤任能,赏罚严明。
魏文侯听了李悝的话后激动不已,又问了李悝一些问题,李悝的回答都让他非常满意。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虽然魏文侯对李悝所说很满意,但他不可能光凭李悝会说就重用,他还是想看看李悝的实干能力。
魏文侯便对李悝说到:“先生,寡人便任命你为司田,施行尽地力之教和平籴之教。”
李悝知道魏文侯任命他为司田是对他的考校,只要他顺利的施行了尽地力之教和平籴之教魏文侯就会重用他。
“谢君上。”李悝叩谢到。
郑骀一行来到了新郑城外,郑国的文武百官皆在城外迎接。郑骀将吴起母子交给了乐良,他准备让吴起和他的异母弟郑乙一起跟着乐良和卫康学习。郑骀还顺便告诉乐良如果有人到乐府找郑骏就派人去通知他,郑骀想着鬼谷子既然选择做隐士,可能就是不想出仕,如果让鬼谷子知道他是郑国国君说不定鬼谷子转身就走了。
郑骀回宫后来到了书房,这时郑乙嬉皮笑脸的来到了书房,郑骀一看就知郑乙有什么事要求他,于是说到:“阿乙有何事说吧。”
“嘻嘻,王兄,您让木匠做的家具送给我呗。”郑乙央求到。
郑乙这么一说郑骀想起了他在去卫国之前让木匠做了两套明清样式的家具,郑骀心想:看来阿乙已经试过高脚家具,知道高脚家具的好处了,反正做了两套,给他一套就是。
“好好好,送一套给你。”郑骀点头说到。
“嘻嘻,王兄,我是说两套一起送给我。”郑乙继续嬉皮笑脸的说到。
“你一套就够用了啊,要两套干嘛我是再也不想跪坐了,只能送给你一套。”郑骀感觉自己再跪坐下去腿都要废了,只答应给郑乙一套家具。
郑乙撇嘴说到:“我是一套就够用了,可我还送给了司马一套啊。”
“什么你送给了司马一套家具已经送出去了”郑骀惊讶的问到。
“对啊,我试过那些家具确实比较舒适后就送了一套给司马,卫先生不是教我要尊师重道吗我为了表示对司马的尊重,所以就送了一套家具给司马。”郑乙古灵精怪的说到。
郑骀眯着眼问到:“那另一套现在在你屋子里咯”
“对啊,王兄,我现在可离不开那些家具了哈,不然我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郑乙夸张的说到。
郑骀抓狂到:“既然家具都被你拿去用,拿去送人了,还来求我送给你干嘛滚!”
“嘻嘻,王兄,我这不是尊重你吗。”郑乙笑着说到。
“尊重个屁,趁我现在还不想打人赶紧滚。”郑骀指着门外说到。
“好咧!”郑乙一溜烟的跑走了。
郑乙走后郑骀无奈的摇了摇头,叹息道:“唉!看来我还得再受几天罪。”
此时郑骀开始考虑变法之事了,因为李悝已经入魏,魏国即将开始变法,郑国可不能落在魏国之后。
郑骀首先想到的是历史上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措施,李悝变法主要内容包括四大项:一是废除世袭世禄制度,选贤任能;二是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三是法治;四是改革军制。
废除世袭世禄制度目前郑骀可不敢在郑国施行,只要他敢那么做郑国保证立即内乱。魏文侯之所以敢那么做是因为李悝变法之时他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的魏氏主君,不是做国君还不到一年的郑骀可比的。
土地私有制在郑国倒可以施行,不过只能将未分封出去的土地私有化,至于那些
第三十五章 郑武卒
“多先生,寡人有件事想麻烦你。”郑骀对禽滑釐说到。
“不知郑公有何事要某去办”禽滑釐问到。
“寡人想请多先生帮忙收集郑国所有卿大夫作奸犯科、贪污**的罪证。”郑骀说到。
禽滑釐闻言眉毛一挑,知道郑骀肯定要有大动作了,他很好奇郑骀在拿到贪官污吏的罪证后会怎么做,于是爽快的答应了帮郑骀收集证据。
郑骀想到了东渡美洲的殷人后裔,根据卫太后所说他们近期很有可能会到宋国朝拜。郑骀需要那些美洲殷人后裔远渡重洋的航线,他要用这条航线来获取美洲的土豆、番薯、玉米、美洲棉等农作物。
这个时代虽然楚、越两国都拥有长二十余米,宽数米的大型船只,但这些船只都属于内河船,若使用这些船只出海风险太大,郑国人口本来就不及战国群雄,郑骀可不想派人去送死。所以郑骀准备着手制造大型海船,虽然郑骀不会造船,但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走路吧,两宋元明时期的海船模型郑骀看过不少,内部结构不清楚,至少外形什么样是知道的。
郑国没有造大型船只的人才,郑骀便派出了人前往楚、越两国高价聘请。
郑骀同时还准备在济水南岸修筑一座大型坚城,在新郑附近修筑一座大型坚城,一座小型坚城。
冯垣这时来向郑骀汇报到:“启禀君上,中山国君已经开始在顾城大兴土木,在东部边境修筑长城。”
郑骀闻言心中想到:看来中山文公已经采纳我的建议了。中山国畜牧业和农业并存,其手工业生产也非常发达,郑国可以和中山国在经济上合作,互利互惠,不过要等济水南岸的城池修好后才行。
郑骀暂时对中山国没有什么谋划,便对冯垣说到:“你先退下吧。”
“是。”冯垣应到。
冯垣走后,郑骀又看着地图思考了起来。郑骀要在一年内用两座越国城邑作为聘礼才能迎娶芈芸,一年时间不算太长,所以郑骀此时便开始思考如何在一年内获得两座越国城邑。
郑骀想要越邑的话,无非就是硬抢或者用稀世珍宝交换或者用城池交换。硬抢的话肯定是在找死,这个方法不行,郑骀又没有如和氏璧、隋侯之珠那样的稀世珍宝,那就只能用城池交换。郑国与越国中间还隔着泗水流域,越王朱勾恐怕不会用越国的城池来换郑国的城池。
郑骀看到地图上泗水流域后茅塞顿开,越国他不敢打,但他可不怕泗水流域的那几个小国。郑骀想着可不可以先夺取泗水流域小国的几个城池,然后再和越国交换,只要他要换出去的城池价值大于要换过来的城池价值,想来朱勾也不会拒绝。
郑骀想到此处便看着地图考虑对泗水流域的哪个小国动手,又如何动手。
现在中原除了战国七雄就只剩下郑国和泗水流域一带的宋国、鲁国、卫国、邾国、薛国、郳国、滕国、任国、郯国、费国、邳国、颛臾国。
楚、越、齐、三晋都对泗水流域虎视眈眈,迫使泗水流域的这些小国形成了几个小团体。其中颛臾国、薛国、任国、郯国、费国以鲁国马首是瞻,鄫国、邾国、郳国、滕国以宋国马首是瞻,邳国倾向于讨好楚国。
郯国距离越国更近,郑骀准备对郯国下手。郑骀准备先离间鲁、费、薛、任、颛臾五国与郯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找借口出兵伐郯。
郑骀要想伐郯还必须先想好如何让郑**队悄无声息的开赴郯国,郑、郯之间还隔着许多小国,若让军队大摇大摆的开赴郯国就会走漏风声,到时郯国若再联合周边国家抵御的话郑骀很可能会失败。
以战车为主的军队肯定不行,战车可做不到隐藏行踪。郑骀首先想到了骑兵,但骑兵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很快就被郑骀否决了。随后郑骀想到了历史上声名赫赫的魏武卒,魏武卒是步兵,组建一支魏武卒那样的步军难度不大。
郑骀随即召来许宥、何俞和随牟,对他们吩咐到:“尔等从禁军中挑选出一万名年轻力壮、英勇善战的勇士出来,三日后寡人便去检阅。”
“是。”许宥、何俞和随牟应到。
郑骀要从禁军中挑选出的一万名勇士便是第一批郑武卒。之所以是一万名,是因为历史上有五万魏武卒击败五十万秦军的战绩,对付只有数万兵力的郯国足够了。而且组建武卒的费用太高,一万郑武卒郑骀还不知道能不能够装备的和历史上的魏武卒一样,人数再多的话郑骀也养不起。
魏武卒的出现还与魏国冶铁技术提高有很大关系,魏武卒能以少胜多,兵器先进功不可没。但郑国冶铁技术落后,郑骀也不懂冶铁,怎么办呢郑骀想到了历史上战国末期秦国先进的青铜冶炼水平和标准化生产工艺。
郑骀知道青铜是一种合金,各种金属含量的不同性能也会有所不同,合金配比可以试验,只是时间问题。标准化生产就更简单了
第三十六章 让吴起训练郑武卒
重新编制一万人需要时间,郑骀便带着公输尺回宫去了。
天黑后,住在郑王宫内的青鸾吹灭蜡烛后并没有睡下,而且透过门缝、窗缝观察监视她的人。半夜,监视青鸾的人打盹儿睡着后,青鸾悄悄地离开了房间,来到了一处宫女住的院子外。
青鸾爬上了一棵树,竟在树上学起了鸟叫声。青鸾学的鸟叫声粗略听起来和普通的鸟叫声没有区别,但认真听起来却能发现其中的端倪,就会发现青鸾学的鸟叫声有规律可寻。
过了一会,一名宫女模样的女子悄悄地来到了树下,身手矫健的爬到了树上,来到了青鸾身旁。
青鸾对这名宫女低语了几句,宫女便悄悄地回去了,随后青鸾也悄悄地回房间去了。
第二天,郑王宫内出宫采买的队伍中便有昨夜见过青鸾的那名宫女。那名宫女和另外几名宫女、太监一路采买,这时来到了一家蜡烛店。那名宫女突然对另一名宫女说到:“我去上下茅房。”
“去吧。”另一名宫女点头说到。
那名宫女又向蜡烛店老板问到:“老板,请问茅房在哪里”
蜡烛店老板说到:“在里面,我带姑娘去吧。”
“嗯。”那名宫女点头应到。
那名宫女跟着蜡烛店老板走到内院后,一边走一边和蜡烛店老板低语着,她们一直走到茅房门口老板才转身出去了。
许宥、何俞和随牟将一万名勇士按照郑骀要求编制好后,派人进宫禀报了郑骀,郑骀便让公输尺叫上吴起一同去了军营。
吴起还是第一次进军营,当他走进军营看到一万士兵列阵以待之时便觉得热血沸腾,突然一个当将帅指挥这些士兵南征北战,建功立业的想法油然而生。
郑武卒的军官郑骀准备从这些勇士中挑选,挑选的方法简单粗暴,就是比武。一万勇士被分成了十个团,二十个营,一百个连,二百个屯,一千个什,两千个伍。
郑骀先让每个伍中的士兵在伍内比武,将伍内的士兵的武力分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名。
随后郑骀又让每个什中的两名在伍内武力排名第一的士兵比武,分出第一和第二。
随后郑骀又让每个屯中的五名在什内武力排名第一的士兵比武,分出名次。
随后郑骀又让每个连中的两名在屯内武力排名第一的士兵比武,分出第一和第二。
随后郑骀又让每个营中的五名在连内武力排名第一的士兵比武,分出名次。
随后郑骀又让每个团中的两名在营内武力排名第一的士兵比武,分出名次,第一名便是他所在团的团长,第二名便是他所在营的营长,另一名营长则由该营内比武排名第二的士兵担任,下面的连长、屯长、什长和伍长皆选该级比武排名最靠前的那名士兵担任。
十个团的各级军官都选出来后,有些伍出现了不满编的情况,郑骀决定暂时就这样,以后再进行补充。
这时郑骀让十名团长和吴起轮流比武,郑骀是打算让吴起来统帅这支郑武卒。虽然吴起现在还年轻,兵法什么的都还没开始学,但历史上魏武卒就是吴起开创的,让他来学习统帅郑武卒肯定是不会差的。
虽然十名团长都是千里挑一的勇士,但吴起丝毫不怕,他可是能以一杀三十好几的吴起。
吴起的确勇猛,十名团长一个个的被他打败,最终吴起完胜。
郑骀见吴起打败十名团长后,高兴的对所有将士说到:“从今以后就由吴起来训练你们,你们服不服”
“服。”虽然吴起比在场的士兵都年轻,但吴起武力值摆在那里,他们不服都不行。
“君上,我不会训练士兵啊”吴起疑惑地对郑骀说到。
郑骀拍了拍吴起的肩膀,笑着说到:“没关系,你不会寡人可以教你。”
“那好吧。”吴起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心想反正是郑骀让他训练士兵的,又不是他自己要求的,就算做不好也怪不到他。
武卒是步军,能负重长跑是最基本的要求,历史上魏武卒能全副武装半天急行军一百里。此时郑武卒所需装备还没有开始制造,而且训练讲求循序渐进,所以郑骀准备让这一万名士兵先进行简单的体能训练。
郑骀将五公里越野、100米冲刺、蛙跳、俯卧撑、单腿伸登等体能训练方式教给了吴起,让他先用这些方式来训练士兵。
郑骀将一万郑武卒的预备役甩给吴起后便带着公输尺和许宥、何俞、随牟一起回城去了。
“君上,您就放心将一万将士交给吴起”许宥担忧的向郑骀问到。
郑骀笑了笑,说到:“又不是让吴起带兵打仗,只是让他看着士兵训练,有什么可不放心的”
许宥想想也是,便不再多说什么了。
郑骀回到王宫后便开始写军规,历史上任何一支强军都有着极其严格的军纪,郑武卒也必须要有。
郑骀写的军规是著名的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其一: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
其二: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
其三: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此谓懈军,犯者斩之。
其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犯者斩之。
第三十七章 小学、中学、大学
“呵呵,寡人之前不便透露身份,还请王兄见谅。”郑骀抱歉的对王怍玄说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