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孑与2
就是因为有司马相如从中斡旋,刘买跟皇帝刘彻之间的关系才没有变得更坏。
见到司马相如,云琅也就不由自主的想起卓姬。
那个女人去了蜀中之后就再无音讯,同时没有音讯的还有平叟这只老狐狸。
去卓氏冶铁作坊也探听不到她们的消息,唯一令云琅感到安慰的是,十天前收到了平叟从蜀中运送过来的春茶。
茶叶来了,却没有信笺
刘安看到了骑都尉的战旗,转过头对刘买道:连一些未成年的娃子们也来夺宝了。
刘买冷笑一声道:自寻死路!
城阳王笑道:该有一点赏赐的,不把他们的眼睛弄红了,到时候本王担心他们不敢冲上去!
说着话,抬手敲敲一座金钟,喊进来一个内侍,吩咐一声,那个内侍就打开一个箱子,从里面抓了一把金钱朝路边的骑都尉队伍里撒过去大喊道:王赏!骑都尉接着。
霍去病不动如山,任由金钱掉在身上,然后跌落,云琅探手抓住一枚金钱瞅了瞅,有些羡慕,城阳王确实有钱,随手散出来的钱也是真正的金钱,不是铜钱。
鉴定完金钱,又随手丢掉,这时候可不能坏了霍去病的气势。
不动如山的不仅仅是霍去病,骑都尉其余军卒也岿然不动,内侍没有看到自己期待的一幕,不由得有些愤怒。
又撒出一大把金钱大叫道:拿着,你们这些破落户,王给的赏赐你们竟然敢让他掉在地上。
霍去病摆头避开一枚飞过来的金钱,脸上已经有了怒色,手放在战马脖颈皮囊里的短矛上。
云琅很确定,只要那个内侍再敢撩拨一下霍去病,他很可能会遭殃。
一颗珠子,我赌那个内侍会死!曹襄悄悄地在云琅耳边道。
不用赌,去病已经把短矛丢出去了,全军戒备!后退!
云琅眼看着那个内侍气急败坏的指着霍去病骂贼球囊的,然后,霍去病就很自然地将手里的短矛丢出去了。
不到两丈的距离,精钢短矛才脱手,就刺进那个嚣张的内侍胸膛,将他牢牢的钉在马车上。
城阳王的护卫甲士蜂拥而至,云琅大喊全军戒备,都不过是顷刻间的事情。
甲士高举大盾将马车与骑都尉隔离开来,高举大盾的甲士猛地向后退缩一步,一排举着长戈的甲士脱阵而出,一步步的向骑都尉逼近。
距离太近,不利于骑兵,云琅在大喊一声之后,霍去病就调转了马头,随着大队在弩军的掩护下缓缓后退。
精钢短矛刺穿了内侍的身体,也同样刺穿了马车车厢,两寸长的矛尖带着血迹,出现在三个王的面前。
不论是刘安,还是刘买,抑或是城阳王都没有多少吃惊的意思,刘安探手抚摸一下矛尖道:武器不错!
城阳王笑道:我现在该发怒还是该大度的一笑了之?
年轻的刘买笑道:我们只有两百九十七个甲士,不一笑了之又能如何?不过,您的国相应该去找刘彻的使者,交涉一下。或许刘彻能赔偿您几个钱。
刘安也笑道:刘彻的小走狗也敢对三位大王下手,这样的事情应该传扬一下,您不妨说的严重一些。
另外,也不要表现的这么临危不惧,流点眼泪,惨叫两声更好!毕竟,这里看热闹的人多,传出去也能让别的大王更加害怕一些。
城阳王刘喜点点头,重新敲击一下金钟,又有一个内侍跪在马车门前,刘喜轻声的吩咐两声。
顷刻间那群举着大盾的甲士身后,就传来凄惨至极的哭声。
正在与甲士对峙的云琅突然听到凄惨的哭声,就对霍去病道:你把人家弄哭了。
霍去病怒道:不要说话,继续向后退,我们打不过这些甲士。
云琅重新审视一下距离他只有七八丈远,并且继续逼近的甲士,连连点头道:全部身披铁铠,我们确实啃不动,不过,他们跑不快,我们再走的远些。
云琅很希望这些甲士能够继续追击他们,如果能绕过那边那个山根就更好了,只要他们敢过来,云琅就敢用铁臂弩把这些人弄死,然后剥下他们身上的铁铠,那东西在大汉实在是太稀少了。
第十三章差距
第十三章差距
当年刘邦夺得天下之后,学习周武王将天下分给了自己的直系血亲,他希望这些直系血亲能够跟皇帝一起来护卫刘氏天下。
他甚至对自己最忠心的不下萧何说,即便诸侯王造反,夺得了天下,而天下依旧姓刘,他的陵墓一样会有人祭祀。
这明显就是我死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的心态,更是家天下的开始。
很明显,他的后代刘彻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按照最初的大汉典籍规定,诸侯国的税赋归诸侯王有铸币权,郡县官吏归诸侯王辖制,诸侯王有自己的卫队并且可以指挥王国辖下的郡县军队。
这一切让刘彻这个对权力有着无穷贪欲的人难受至极,想方设法的要改变这种局面,最终达到大权独揽的目的。
卧虎地的纷争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出现的。
当初城阳王一个小小的炫耀,送礼的举动,被皇帝稍微改换了一下,就变成削弱王国的一种有效手段。
甲士,重点就是甲士。
在大汉,只有部曲长以上的人才能称之为甲士,因为他们身上覆盖着皮甲,他们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远超一般军卒,乃是帝国最强悍武力的象征。
后来,随着战争越发的残酷,国家越发的富裕,皮甲变成了防御力更加高的铁铠,大汉军中,身披铁铠的人也从部曲长扩散到了伍长什长一级,即便如此,诺大的北军大营,铁铠武士也不超过三万人。
每隔三年,皇帝就会收割一次诸侯国的甲士,他不愿意让诸侯国积累更多的站立强悍的甲士,即便要付出一定的牺牲,这也比诸侯国甲士如云的场面要好的多。
低沉的号角声传来,追击霍去病的执戈甲士停下脚步,前队变后队,秩序井然的向本阵退却。
云琅非常的失望,他已经在浅浅的土层里埋下了绳索,一旦这些甲士冲过山脚,他就准备用这些突然拉紧的绳索绊倒甲士,然后活捉他们,剥掉他们身上的铁铠
一个持戈甲士突然停下脚步,大声对霍去病吼道:王曰:浮滑小儿杀我内侍宠臣,此事必不与卫青干休!
曹襄瞅瞅脚下埋绳子的地方,又看看远去的执戈甲士,非常的不甘心。
李敢抽出刀子道:要不,我去把他们引过来?
霍去病摇头道:没机会了,刚才是最好的机会,再来,就是我们无理了,攻击藩王,走到哪里都不好交代。
曹襄瞅着被甲士簇拥着离开的藩王,低声道:我们惹不起那五千铁甲,难道还惹不起这三百个甲士吗?
云琅踢了曹襄一脚道:你能不能想点好主意?陛下是不喜欢藩王,可是还没有放任到任由我们干掉藩王的地步。
也就是因为我们对他们造不成威胁,人家才允许我们靠近,要不然,那些甲士早就开始驱赶我们了。
小子们,胆子再大一点就好了,可惜了!一个粗豪的声音从头上传来。
云琅等人赶紧朝山包上看去,只见一个彪形大汉,手里提溜着两个用力挣扎的骑都尉少年,似笑非笑的瞅着他们。
霍去病见不下被人活捉,大怒,催动战马就上了高坡,不由分说手里的长矛就捅了出去。
壮汉大笑一声,提起一个军卒迎着霍去病的长矛送了过去,霍去病连忙收回长矛,却看见那个大汉竟然将他的手里的少年军卒朝他丢了过来。
少年军卒倔强地咬着牙齿不做声,霍去病见来势甚急,只好丢掉手里的长矛,探手捉住同伴,胯下的乌骓马猛然受力,昂嘶一声,向后连退两步才稳住身形。
壮汉见霍去病接住了少年军卒,大笑一声道:还不错,再还你一个。
说着话,另一个少年人也被他丢了过来,霍去病松手丢下接住的少年人,探出手臂再次去接另一个部下。
壮汉大笑,身体随着丢出去的少年人糅身而进,张开蒲扇大小的爪子恶狠狠的抓向霍去病。
他的手刚刚探出去,忽然听到一声弩箭的嗡鸣声,脸色大变,前冲的身体,扑倒在地,即便如此,他的耳边也一阵阵的发烫,探手在脸上一模,居然摸了一手的血。
怪叫一声,身体在地上连续翻滚,两个起落之后,就已经藏在一颗巨大的柳树后面,小心地朝弩箭飞过来的地方张望。
霍去病放下接住的部下,重新拿起插在地上的长矛冲着柳树后面的壮汉吼道:连蛰,你给老子滚出来!
壮汉连蛰紧张的朝四面张望,刚才那两支弩箭真的吓坏他了,其中,第一支弩箭绝对是奔着他的脑袋去的,他虽然身披重铠,却不敢指望重铠能够拦住那支弩箭。
就在刚才,他看的很清楚,从他耳边擦过的那支弩箭,整枝箭都钻进黄土里面去了,这样的力道之下,他不认为重铠能够拦得住。
霍去病,弩车不是你们这支三流军队该有的东西,你就不怕陛下降罪吗?
连蛰话音未落,又有一支弩箭重重的扎在柳树上,入木半尺有余。
连蛰小心地将身体藏好,扬声道:霍校尉,都是军中同僚,不用硬要看某家出丑吧?
曹襄从山脚下缓缓走上来,瞅着;连蛰笑道:你羞辱我骑都尉,这已经不是私仇可以比拟的,连大统领,你在北军跋扈也就是了,羞辱到我骑都尉,只能怨你命不好。
连蛰笑道:一场玩笑而已,侯爷不用在意吧。
曹襄停下脚步笑道:好了,弓弩手终于到了你的后面,耶耶还是离你远一些,免得被你活捉。
曹襄见霍去病似乎又找连蛰单挑的想法,连忙又道:去病,能智取就莫要力敌。
霍去病摇头道:此人乃是北大营五部中的第一猛士,双臂有千斤之力,我不是他的对手。
连蛰笑道:不如你让开道路,我们就此别过如何?
霍去病又对曹襄道:此人乃是军中出了名的心胸狭窄,眦睚必报的性情更是赫赫有名,今日放他离开,来日一定会复仇,因此,放它不得!
曹襄皱眉道:杀自家手足不好吧?
云琅的声音自草丛中传过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杀之,就说是被城阳王所杀。
云琅话音刚落,连蛰就怒吼一声,双手护住头脸,蛮牛一般的从柳树后面冲出来,两个军卒挺着长枪刺过去,连蛰双臂用力,夹住长枪,稍微一用力,就将两个不肯放开长枪的少年人连人带枪一起丢了出去。
弩弓机括激发之声狂响,连蛰双手抱头,竟然把全身缩成一个肉球一骨碌从山顶就滚落了下去。
云琅提着铁臂弩自草丛中走出来,瞅着一溜烟逃走的连蛰笑道:跑的真快,真不甘心啊,好想一箭射死他。
曹襄冷哼道:既然想弄死他,刚才为何故意射偏?
霍去病看着跑远的连蛰叹息一声道:走吧,向北三十扎营。
一日之间见识了两种不同风格的悍勇,这对骑都尉的打击很大,不论是城阳王部属整齐划一一往无前的气势,还是连蛰动如脱兔的惊艳,都让这些少年人感到了极为沉重的压力。
霍去病猛然站立在战马上,面对自己的部属大声嘶吼道:再给我们三年,定教这天下猛士皆拜伏在我们脚下!
云琅,李敢,曹襄立刻接话吼道:顶让校尉如意!
其余少年也立刻跟着怒吼,小小的山谷里顿时回荡着骑都尉部属的誓言。
一个上了年纪的长门宫卫拱手道:校尉,我等已经多年不曾上战阵了,即便如何训练也不足以成事,不若请校尉禀报阿娇贵人,准许末将等人挑选家中子侄前来应役如何?
霍去病看着那个长门宫卫道:定让你等如愿!
第十四章另辟蹊径
第十四章另辟蹊径
长门宫卫们看的很清楚,不论是霍去病还是曹襄,李敢都有着远大的雄心壮志。
在大汉国,有雄心壮志的人一般只会有两个下场,一个是大富大贵,另一个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不过,人们一般都会忽视死无葬身之地这个事情,因为,死掉的人只会死在外面,活着,享受荣华富贵的人,却每天都会出现在他们的眼前,用各种奢华的生活方式来让那些胆怯过的人痛悔三生。
长门宫卫也算是见多识广之辈,既然跟着霍去病这些人有可能博取一个马上富贵,为什么不把这个机会让给他们最有出息的孩子呢?
长门宫卫们的年纪已经不算小了,在大汉,超过三十五岁已经可以自称某家,或者老夫,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已经是一个或者两个孩子的爷爷了。
除非没有子嗣,但凡有子嗣的长门宫卫,这时候对自己的考虑已经不多了,更多的是在为自己家族的将来做安排。
说起来可能很可笑,实际上,在大汉,能平安活到五十岁的男人已经算是高寿。
长门宫卫们从主将那里得到了一个肯定的回答,悬在心头最大的一块石头落地了。
其中一个年长一些的宫卫上前低声对霍去病道:校尉有所不知,那连蛰以前是陛下藏武库的丁目,此事极为机密,知者寥寥无几。此次前来,似乎有考校之意,并非简单的飞扬跋扈。
霍去病拍拍老兵的肩膀,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大军深入卧虎地,云琅不由得暗自感慨,此时的关中平原,依旧算是一个地广人稀之地。
卧虎地其实算得上是一片水草丰茂之地,低矮的丘陵之间溪水潺潺,只要稍加改造,就是一片乐土。
在卧虎地崎岖的道路上又走了两天,骑都尉就被一群不怎么会说汉话的胡人给拦住了,不许他们继续前行。
此地,已经是他们早就设定好的战场了。
城阳王的部属已经在这里停留了三天,在这三天里,他们在卧虎地已经构筑了一个坚固的城寨,远远望去,不高的山包上满是鹿角丫杈,到处都是阻挡骑兵前进的坑道与羁绊。
诺大的城寨如同一只巨大的刺猬。
山不算高,却深得居高临下深意,山下就是两道水量充足的泉水,仅仅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这些甲士在淮南八骏之一的雷被统御下,准备死守这座城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