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球首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小小扬扬
但是东方这边,一直一来都是上门求购他们的技术,和他们申请低息贷款发展,只有他们收购东方那边企业的份,什么时候就到了东方那边的企业来收购他们国家的代表性的企业了。
很多大和的人根本就不理解。
哪怕就是收购,也应该是华青控股集团上门收购,哪怕是恶意收购他们也能够接受啊。
可是八佰伴主动求着人家收购,还这么光明正大的发出了邀约,这让人就不能够接受了,或许说是撕下了很多大和人最后的尊严,让他们从心里接受不了。
说起来大和这个国家也是很有意思,属于那种典型的媚上卑下,对于收拾的他们服服帖帖的花旗国,那是一点脾气都没有,在战争以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一次让他们重拾自信了。
但是去年的金融危机,一下子把他们打的现了原型,这种虚假的经济繁荣,一下子就暴露无遗了,现在经过去年的经济危机以后,就剩下那最后的一点面子了。
但是在八佰伴大张旗鼓的对华青控股集团发出邀约以后,把这仅剩的一点面皮都给撕下来了。
所以在八佰伴正式发出邀约以后,在大和国引起的反响,比八佰伴和华青控股集团事先想象的要大的多的多。可以说在这个节骨眼上是完全点燃了一些人的情绪。
重生之全球首富 第2209章:轩然大波
第2209章:轩然大波
八佰伴的消息是在第二天才传到国内的,一时之间同样数不清的财经类记者都朝着魔都这边汇聚过来。
民营企业里边第一个跨国收购案,其实这个时候就是在国营企业里边,能够跨国收购的也没有几家。
反而是被人家跨国企业收购的并购的不少,这在各个行业内都有,合资经营都算不上什么新闻。
有的是直接被人家给并购了,但是挂上一个合资经营的牌子,算是脸上还有一点光,应付外界的。
其他的不说,饮料行业被收购的不知道多少,还有前段时间闹的沸沸扬扬的,胶卷行业的并购案,直接就被人家把国内整个胶卷行业都给交出去了。
更何况是一两家企业了,这要是外国企业来国内收购几家企业,根本就算不上什么新闻。
除非是这个企业的规模大到了一定的程度,不过只要是大到一定程度的,在国内来说基本上都属于国营企业了,国家是不会同意的,只能够是以合资的方式进行经营。
但是这国内的民营企业能够去国外收购国外的公司企业,这还是第一次,而且这家公司还不是什么小猫小狗的。
而曾经是一家跨国集团,可以说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着自己的名气和地位的。
也就是现在已经算是倒闭了,不然的话,这个消息传出来估计央视都要来人。
不过就是这样,现在这个媒体记者的阵仗也非常的大,魔都本地的新闻媒体就不用说了,那是有一个算一个。
其他各地的财经新闻,那一个个都给华青控股集团的办公室打电话,打完电话也不管姜小白有没有时间接受采访,就一个个动身了,朝着魔都过来。
整个办公室的人接电话都接不过来了,这个媒体打完那个媒体打。
有本书叫《大和可以说不》,而华青控股集团的这一举措,也算是证明国内经济开始崛起的一个表现。
所以这件事本身的意义在很多人看来,不是说华青控股集团收购八佰伴本身的意义,而是在华青控股集团收购八佰伴这件事代表的一些意义。
光从一个收购案的角度来说,现在都没有收购成功呢,只是一个开始,并没有多少值得人关注的。
但是从这件事代表的意义来说却让很多人都忍不住在关注。
也是很多财经、经济类的报纸媒体这么着急过来采访,关注这件事的原因。
姜小白听着办公室汇报过来的情况,也有些头疼,这件事造成的影响力也是他一开始的时候没有想到了,最开始的时候他就想着这件事要是公布出来。
也就是一个简单的经济事件而已,只是对于华青控股集团和八佰伴公司有影响的,可以让下边的人适应,主要是可以给被收购的八佰伴公司整体一个适应的时间。
方便八佰伴方面配合收购,给提供一些工作上的便利,一些资料和数据。
但是等到八佰伴那边公布出来了,在知道大和国那边的反应以后,姜小白还没有在意,只是觉得那边有些过激了,至于吗?又不是收购你们什么支柱型的产业。
就是一家超市而已,而且现在还倒闭了,就剩下了一些资产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啊。
但是等到国内的媒体的电话打过来,而且越打越多的时候,姜小白才反应过来。
现在是九十年代,不是后世。后世国内已经证明了自己,国民都拥有很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大家提起国外的时候也不是说一脸的向往。
觉得外国哪里都好,相反很多人还觉得在国内挺好的,我们自己的国家发展的也不错,不比谁差。
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都拥有属于自己国家的自豪感。
但是现在这个时候,出国热还存在呢,为了出国很多人都不管不顾的,就认为国外就是好,西方的月亮就是比国内的圆,认为西方的空气都比国内的新鲜,一猛劲的朝着国外跑。
国外的洋品牌就觉得比国内的强,人家的质量好,等等。
大和经济崛起的时候有本书叫做《大和可以说不》,现在国内的经济也在崛起。
大家都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但是大家的自信心,民族的自豪感荣誉感哪里来呢。
那是通过一件件事情来证明,来提升的。
比如说,你们国家能够研究出来什么东西,我们也可以。你们国家可以收购我们国家的企业,那么我们国家也可以,我们的公司也能够做到,并不比你们的差。
一点一滴的在发生变化,一点一点的在提升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拥有强烈的自豪感,荣誉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慢慢的积累。
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姜小白明白,现在自己公司收购这个八佰伴就是其中一个量化的表现,所以才吸引了这么多媒体记者过来。
姜小白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但是这个媒体记者的采访肯定是要接受的,既然自己公司现在收购计划正好成为了一个量化过程中的表现,那肯定就要表现好的。
没有回避的理由,大大方方的,让国民知道,自己国家的企业也是有能力,有魄力能够走出去,并且收购其他国家企业的,这没有什么好遮掩的。
不过这个事情,姜小白准备把张卫义也推出去见见世面,不能够有事总是自己一个人来,那样自己忙不过来不说,还让喜欢在这些事情上边的张卫义没有机会。
姜小白把张卫义叫了过来,张卫义还以为姜小白是询问收购小组的工作进展情况。
一进屋就汇报起来了,不过姜小白却说起了媒体记者采访的事情。
“我觉得咱们还是要开一个发布会,魔都这边媒体记者来的不少,要是分开来一家一家的接待,那不用说咱们两人,就是再多两个人也应付不过来。”
“可以。”张卫义点点头,他对于这种事情最感兴趣了。
重生之全球首富 第2210章:总有刁民想害朕
第2210章:总有刁民想害朕
“各位记者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华青控股集团的姜小白,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华青控股集团召开的这一场记者发布会。”
姜小白一身西装站在台上的聚光灯下,召开了这场面对魔都新闻媒体记者的发布会。
至于外地的新闻媒体还在赶来的路上呢,那只能够随后三三两两的等姜小白这边的时间,或者是张卫义等人的时间合适了,然后再接受采访了。
“这一次新闻发布会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我们华青控股集团收购大和国八佰伴公司的,这个消息是真实的,大和八佰伴公司已经正式向我们华青控股集团发出了邀约。
我们华青控股集团正在筹备分析定位小组和收购小组,正式的进入筹备的阶段,不日收购小组就将正式出发前往大和国,正式和八佰伴公司解触。
我也和大和八佰伴公司的和田一夫先生亲自通过电话,对于这场收购是基于双方的共有的需求。
我们华青控股集团正在谋求国外发展的策略,咱们国内的产品物美价廉,但是一直以来受限于渠道的问题,在国外市场上并不多。
这一次我们华青控股集团就是要收购八佰伴公司,借助八佰伴的渠道打通我们和国外之间的渠道,让咱们国内的产品走出国门。”
姜小白没有给一群媒体记者提问的机会,扬扬洒洒的说了半天,从肯定消息的真实性,到双方的接触,再到双方的现实考虑。
最后还有华青控股集团收购八佰伴的目的,都大概说了一下,虽然说不是太相信。
但是今天在坐的媒体记者只要是回去加工一下,自己给上边加添一点东西,那这一趟就算没有白来了。
不过正在记者媒体期待能够从姜小白嘴里获得更多的东西的时候,姜小白却话锋一转开口说道:“接下来,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详细的问我们公司的总经理张卫义先生或者是一开始接触这个项目的子公司华青电器的总经理王超先生。”
姜小白说完根本不给众人反应的机会,就鼓掌欢迎了,把话筒交给了张卫义,自己退着走了下来。
张卫义站在台上没有开始说话,因为记者的目光是一直追随着姜小白的。
虽然说张卫义作为总经理,也能够代表华青控股集团,不过张卫义接受采访的时候总是四平八稳的,而姜小白有时候回答问题就比较尖锐了。
而尖锐就代表着有话题性,而有话题性就代表着新闻的效果更好一点。
新闻的效果好,冲突性强,报纸的销量就好,那他们记者媒体当然也是喜闻乐见的。
同样,姜小白的知名度也比张卫义高很多,名声在外也不是张卫义能够比的。
华青控股集团就像是后世的白度被打上了李的标签,阿里被打了马老师的标签一样。
可能马老师并不是具体的负责人,但是他是创始人,整个公司集团大家提起来的第一印象都是这个创始人,而不是其他的职业经理人或者是什么ceo之类的。
这就是创始人对于一个集团的影响,只要是他在一天,这家企业就有他的灵魂,他的脾气。
华青控股集团对于姜小白来说就是这样的,姜小白说话就代表着华青控股集团,这是毋庸置疑的。
张卫义相对来说就差了很多。
如果让媒体记者选择的话,他们宁愿选择张卫义来介绍这个开篇,四平八稳的没有什么波澜先说一下大概的情况。
然后姜小白来接受提问,说一些尖锐的问题,回答一些不好回答的问题。
但是可惜,这件事不是他们能够选择的,姜小白就是这么安排的,甚至是故意这么安排的。
自己的性格自己清楚的,他也相信这群记者问的问题不会那么容易回答,涉及两个国家,一个是正在崛起的大国,需要强烈的自信表现来证明这个事情。
另一个在金融风波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当然了,大和国的创伤,不是姜小白和索罗思造成的,他们只是在这个过程中顺便添了一把柴火而已。
大和的经济问题,那是从九十年代初就开始的,九十年代之前,大和的经济发展到了一个顶峰。
收购花旗国的好莱坞,收购华尔街的标志性建筑洛克菲勒帝国大厦,号称要和平的买下整个花旗国,那花旗国不想办法收拾你才怪呢。
所以去年的经融危机只不过是加剧了一点这个变化而已,导致更加严重了一点。
但是现在这个收购,而且是主动邀约的行为,让大和上下的舆论感觉撕下了他们最后一点面皮。
所以这个问题很是尖锐,姜小白也不愿意回答,万一一个回答不好,那就真的是站在风口浪尖上了。
他觉得一切商业的事情应该归于商业,虽然说有时候商业和政治也是脱不开关系的,但是尽量还是控制在一个范围之内。
不能够参合太深了,那最终肯定是取祸之道。
所以这个问答的环节主要交给张卫义来回答,张卫义是原来在部委待过的人,政治水平比自己强的多,回答问题也是滴水不漏,知道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
轻易不会被记者媒体设的圈套给套进去,姜小白也不愿意和媒体玩勾心斗角这一块。
在记者们恋恋不舍的目光中,姜小白潇洒的走出了会议室,都不是啥好人啊,总想着坑老子一把,坑不成还一副不甘的样子。
姜小白心里嘟囔着,朝着一旁的一个会议室里边走去,那是见利寶公司的人到了,正在和家和饮料的人在谈国外渠道的事情,姜小白觉得自己有时间还不如参加一下这个会议,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查漏补缺的地方。
至于记者招待会就留给张卫义去头疼吧,张卫义反正喜欢这样的场合,喜欢出风头,这应该就叫做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吧,自己的管理手段很好。
姜小白美滋滋的想着,推开了会议室的门。
重生之全球首富 第2211章:刁钻问题
第2211章:刁钻问题
李京伟和初北平正带着双方的人员在开会,针对具体的借用共享渠道的事情在协商着。
这答应下来是一句话的事情,想要做成这件事就需要具体的办法了,所以这就需要具体的人来谈了,既不能够损害见利寶的利益,还要达成家和公司的目的。
合作的基础不说是双赢,但是最起码不能够损害一方的利益。
姜小白进来以后,众人都有些愣神,姜小白不是在记者招待会的现场吗?正在开记者招待会吗?难道说这么短的时间就开完了?
“姜董?”李京伟站起来刚准备出声,姜小白就摆摆手:“你们说你们的,我就是听听,不用管我。”
姜小白说着没有去李京伟让出来的位置,而是来到了会议桌的后边,随便找了一个座位就坐了下来。
李京伟摸不清姜小白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对自己不放心吗?自己答应下来的事情,而且还是当着姜小白的面怎么会反悔呢。
这一点姜小白应该知道啊,李京伟把心里的想法抛开,既然姜小白这样说了,他就当姜小白真的是随便坐一坐,不过心里却猜测应该是姜小白对于家和饮料的事情比较重视吧。
李京伟猜测的没错,姜小白确实看重这一次家和饮料出国的事情,家和公司的饮料主要是以凉茶饮料为主,其他的饮料为辅的。
家和公司是上市公司,是公司仅有的两家上市公司之一,这上市公司是有年度财务报表的,是要对外公开的。
和其他的子公司不一样,再说了家和公司成立的时间也比较早,是在华青控股集团,那会还叫华青控股公司刚刚搬迁到龙城的时候就成立的公司。
而且在国内家和饮料和两可乐更是在市场上杀的难解难分的,现在事关家和公司走出国门,姜小白怎么可能不重视呢。
不过姜小白坐下听了一会,嘴角就浮现出满意的微笑,双方协商的进度还是很快的。
只要是家和公司提出来的,在不伤害见利寶的利益下,哪怕就是非常麻烦,见利寶也是全权接受,并且全力协助。
对于见利寶来说,如果说之前的时候是纯粹的帮忙的话,那现在就又多了一点心思。
那就是和华青控股集团这边正在谈的收购八佰伴的项目有关系,是,家和现在需要见利寶帮忙走出国门。
但是等到华青控股集团对八佰伴的收购完成以后,那在国外就有四百多家门店了。
四百多家门店啊,影响的是全球,到那个时候能不能够在华青控股集团这四百多家门店里边上架,那就得看姜小白的态度了。
毕竟这华青控股集团的事情就是姜小白说了算的,见利寶在国外的渠道有,但是绝对不多,作为东方魔水,能够打通几个国家的渠道就算是不错了。
和八佰伴那四百多家门店,遍布全球的商业体系是根本没有办法比的,只要是华青控股集团这边收购成功,到时候注入资金,重新整改一下,八佰伴商场绝对会重新焕发生机。
到那个时候,见利寶要是能够在遍布全球的四百多家八佰伴超市上架的话,那对于见利寶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啊。
所以现在看起来是家和公司占便宜,但实际上等过段时间就是见利寶占人家的便宜了。
所以见利寶现在不配合人家,到时候人家凭什么配合你呢,
这一点不光是李京伟能够意识到,就连见利寶的其他高层都心里清楚的很。
这也是为什么李京伟这么配合的原因。
姜小白这边听的很满意,悠哉悠哉的,但是这个时候在不远处新闻发布会现场的张卫义体会就不是这么好了。
这媒体记者一开始的问题还是比较正常的,主要是围绕商业方面来的,什么为什么选中八佰伴啊?
对于八佰伴的看法啊?觉得这一次的收购能够成功吗?
等等之类的问题,但是等到后来的时候,这个记者媒体们就开始循序渐进了,问的问题也越来越难得。
什么对于八佰伴失败的原因怎么看?对于跨国收购涉及到的政治问题准备怎么解决?
这种事情就不好回答了,比如说八佰伴失败的原因,这个问题关上门私底下怎么说都没有问题的,可以分析的头头是道的。
要是没有这个收购问题,那也没有问题,可以随便说说,想怎么说怎么说,随便。
就是八佰伴有什么不满意的,又能够怎么样?我就是对你评头论足了,一个倒闭的企业,我们有什么不可以说的。
但是现在正在收购这个节骨眼上,你要是随便乱说,那就不合适了。
万一引起对方的反感,那就不合适了,再说了就是八佰伴不在意,还有外边的舆论呢。
所以张卫义就只能够尽量避开回答了,直接往金融风暴上边扯,这也是八佰伴倒闭摆在明面上的理由,回答根本没有任何的问题。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接下来媒体记者的问题就越来越尖锐了,什么对于大和国内舆论的看法?
甚至直接问到了大和国经济衰退的问题。
这让张卫义怎么回答啊,根本就没有办法回答,一个回答不好,就站在风口浪尖上了,不过张卫义不管怎么说都是在部委里边待过的问。
对于这些尖锐的,不合适回答的就一个办法,那就是说一些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
反正是一推二六五的那种话,看似说的义正言辞的,但是实际上又什么内容都没有说过。
也就是张卫义有这个口才,换了王超,这个时候已经额头上冒汗了,王超也不是傻子,也明白这其中的凶险,一个回答不好,可能真的会出现问题的。
所以王超这个时候已经完全的缩到了一旁,把舞台让给了张卫义发挥,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张总还是有两把刷子的,看看这一套一套的,虽然不是那么流利,但是却滴水不漏的。
重生之全球首富 第2212章:姜小白三个字就是钱
第2212章:姜小白三个字就是钱
等到记者发布会开完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华青控股集团就从来没有让记者空手而归的道理,中午吃饭,安排的是高档饭店,每个记者还有一份精美的小礼物到手。
张卫义参加完记者招待会以后,感觉浑身上下都有些虚脱了,这是用脑过度啊。
应付这帮记者可真累,张卫义就想不明白了,干什么啊?何苦为难自己人呢,问这么尖锐的问题,为难的老子一头汗。
“张总,厉害啊,你可是真能说,回答的滴水不漏的,佩服佩服啊,我在一旁听着都感觉腿有些发软,这群记者真是……”王超凑过来说着。
张卫义脸上也露出了笑意,开玩笑,他原来在部委不是白待的。
再加上这么多年,华青控股集团开会,他去的不少,什么话应该怎么回答,不说对答如流,也熟悉的很,当然了,这帮记者也不是省油的灯。
张卫义和王超两个人聊着,同时也都缓了缓,这才去了饭店,姜小白这个时候已经在饭店里边和媒体记者们相谈甚欢了,他没有被记者们为难。
现在这饭局上记者们当然不会再提问之类的,工作和生活他们还是能够分得清的。
再说了,姜小白也不是张卫义适当的为难一下,都是工作问题姜小白也能够理解,但是要是为难的太过了,姜小白直接掀桌子不玩了,骂人都有可能。
姜小白和张卫义可不一样。
姜小白在饭局上也没有待多长时间,就结束了,去了另外一个饭局,是见利寶和家和公司的饭局。
相比和那群记者在一块吃饭,姜小白还是愿意在这边吃饭。
八佰伴对华青控股集团正式发起邀约后的第三天,华青控股集团收购小组,副组长之一的王超,带着十多个人出发去了大和国八佰伴集团。
这只是初步的碰面,姜小白肯定不能够出面,就连张卫义这个二号人物也不能够去。但是要是没有一个领头的带队过去,姜小白又不是太放心。
所以定位小组的组长王超就被临时抽调过来了,挂了一个收购小组副组长的名,带着收购小组一部分人出发去了八佰伴,算是初步接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