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重生之全球首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小小扬扬
一瞬间所有就都把目光集中在宋卫国身上,宋卫国这个在人群里边的小透明,一下子就成为了众人的中心。
来宾里边很多人看着宋卫国的目光都满是羡慕,看来这个宋卫国和姜小白的关系不错啊,还一直以为宋卫国过来是为了巴结一下姜小白,后悔了自己当初的选择。
其实很多人看见宋卫国出现以后,都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思的,在背地里笑话宋卫国的。
毕竟宋卫国要是留在华青控股集团的话,那么张卫义这个位置就是宋卫国,哪怕就是单独的负责一个子公司也行啊。
但是现在一看,好像小丑竟然是我自己,我还笑话人家呢,人家就是当初的选择再错误,但是最起码人家和姜小白的关系是真的啊。
不说其他的,姜小白稍微提携一下,就能够让宋卫国受用不尽,就是现在,只要是有姜小白这层关系在,那其他人就是想要为难也需要有所顾虑的。
而宋卫国就是后来选择错了,最起码还选择对过一回,能够和姜小白有关系,有旧情。
哪怕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那也是人家的能耐。
自己呢,可能就从来没有选择对过。
当然了,也有不少人心里觉得姜小白是真的念旧,是心胸开阔。
姜小白这个位置,当然不会说不知道,在这样一个场景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对宋卫国流露出来这个姿态,会释放出不同寻常的信号。
但是姜小白依旧这么做了,那就是念旧。
“小白厂……姜董。”宋卫国从人群里边走了出来,看着姜小白,声音有些变化,想要叫一声小白厂长,最后还是选择了姜董这个称呼。
这种距离感一下子就出来了,不过姜小白却笑着摇摇头:“老宋啊,你客气个啥呢,好多年没有回来过了吧,看看建华村的变化大吗?”
“大,太大了。”宋卫国老实的说道,平时也是属于那种能言善辩的人,毕竟是销售科科长出身的。
但是这一刻却完全没有了那个口才,只是干巴巴的回答着。
姜小白拍了拍宋卫国的肩膀:“这里边有你的一份功劳啊,想当初我拿着一百块钱去县城买罐头瓶,后来你又来到了建华村……”
姜小白一边说着一边朝着村里走去,身边的宋卫国、史生等人仿佛也随着姜小白的话语,回到了那个峥嵘的岁月。
一直以来对于自己离开华青控股集团都没有后悔过,只是觉得自己好像应该能够混得更好,现在反而不如人意,而没有过后悔情绪的宋卫国这一刻心里后悔了。
他不是后悔没有留在华青控股集团,不然的话现在的地位能够更高一点,而是后悔离开了那群熟悉的人,后悔没有和他们一起奋斗。
史生和李老三这两个退休人员这个时候就满是追忆了,他们没有什么遗憾的事情,伴随着华青控股集团一路走来,然后干到了退休,还有什么遗憾。
只是希望未来的华青控股集团能够越来越好。
当然了,姜小白也是就是提了一段,就言归正传了,毕竟今天的主角是建华村,是建华新村,而不是华青控股集团。
虽然说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来华青控股集团,但毕竟是有一个主次问题的。
周围有记者围上来,采访姜小白对于建华村的感受。
“姜董,你第一次来建华村的时候是什么感受?”
“第一次啊,那是我从省城坐了一夜的火车来到了县城,然后从县城做了三个小时的大巴车到了乡里,那个路啊,一路坑坑洼洼颠簸的,说实话,当时在乡里下车以后我就受不了了。
想着终于算是到地方了吧,不过当我们建华村原来的老村长拉着村里唯一的一辆牛车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都傻眼了。
等牛车越走越荒凉,道路也越走越难走的时候,我的心已经彻底凉透了,根本就不敢想象,自己这要去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怎么这么偏僻……
一路走来,道路穿过了一座座黄土荒凉的山脉,直到一个弥漫着炊烟的小山村出现在面前……”





重生之全球首富 第2632章:永远的支持者
第2632章:永远的支持者
姜小白到现在讲起建华村的往事来依旧记忆犹新,那会他刚穿越过来,就插队下乡了。
前世的时候他是一个大学毕业的学生,家是金陵的,从小虽然说家里不是太富裕,但是绝对不缺吃喝和他花的零花钱的,生活不说泡在蜜罐里,和那些富二代没有办法比,但是也不缺吃喝,一直就生活在城市里边。
享受着现代生活的舒适,冷了热了有空调,出门有车,住的是现代化的房子,没有一丝一毫的尘土,渴了有冰镇到透心凉的可乐,饿了有各个外卖和各个地方的特色菜。
不说多有钱,但是生活的那是绝对的舒服。
从后世一转眼回到了78年,这中间是四十年的时光,而这四十年的时间正好是国内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四十年,两个时期的生活根本就是两个样子,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也不为过的。
78年连电报都用的少,就是一个写信,最古老最原始的通讯方式,但是18年的时候,一个视频,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脸上的汗毛都能纤毫毕现。
78年人们还在温饱线上挣扎,时常为了吃不饱肚子在纠结,但是18年,人们纠结的是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是火锅还是西餐,是出去吃还是叫外卖吃。
78年的国内,听说过最多的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就是他们心里感觉遥不可及的事情,但是18年这是最基本的生活。
姜小白一下子回来,本来在龙城都各种的不适应,更何况一下子来了建华村插队下乡,睡的是土炕,出门不管多远走路也就算了还走的是山路,洗面奶没有了,连香皂都少。
喝酒更不用说了,冰镇啤酒没有了,连劣质的白酒都喝不上,抽烟抽的是水烟。
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吃不上饭,肚子吃不饱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姜小白是真的印象非常的深刻,比一般人要深刻的多,哪怕是现在说起来都感觉像是发生的一样,让人感觉虚幻的同时又特别的真实。
周围的人们听着也是一脸的感慨,只有过过苦日子的人才知道现在的日子到底有多不容易,需要多珍惜。
恰好姜小白身边现在就是这样一群人的,所以听姜小白说起来的时候也有更多的感触,也有更多的动容,一群人都听的津津有味的。
很快就到了新村所在的地方,一辆辆大客车已经整整齐齐的停在了新村小区的门口,门口还有一个巨大的舞台,一会有一些农村喜闻乐见的一些节目,还有舞狮的表演,台子都已经搭好了。
“姜董,您现在下令,车队就出发,半个小时以后就能够都把东西给搬回来。”何良华看着姜小白说道。
姜小白却摇摇头:“这个就不要我下了,你去问问王领导,或者说顾军吧。”
姜小白在这件事上只是出了钱,他觉得还不够格主持今天这个场面。
何良华知道姜小白的性格,姜小白既然这么说了,那肯定就不是谦虚了,也不是摆姿态了,是真的这样想的。
所以何良华又去问王泽,王泽一听就明白了,让自己上台出风头,自己倒是挺愿意的,毕竟今天在场的媒体和记者很多,到时候自己上台的话,那肯定对于自己未来的前途更好。
要是姜小白不上台的话,那自己上台也是最合适的,不过姜小白不上台的原因,很显然的,是想要把这个机会让给顾军的。
自己要是真的舔着脸答应下来,那以后传出去的话,就让人笑话了。
所以王泽虽然说真的很想要上去,最后还是强忍着摇摇头把机会让给了顾军。
何良华心里也松了口气,姜小白的意思他当然也明白的,虽然说是让自己来找王泽和顾军问问,但是现在意属谁是显然的,显然问王泽只是一个客气的话,走个过场。
他还真的怕王泽答应下来了,到时候姜董再不高兴,那就麻烦了。
虽然说建华村是在张宣县,但是建华村到现在,甚至说只要是村里当初的那批老人还在,那么建华村就是姜小白说了算的。
这个和什么村长啊,和什么村主任啊都没有任何的关系。
建华村走到了现在,好几万人,原来的上千人混在其中很是不显眼,但是这上千人才是村里的老人,要是家里的一家之主,家里的话语权都掌握在他们手里的。
因为当初跟着姜小白赚钱的是他们,所以家里的钱财都掌握在他们手里,虽然很多都上年纪了,但是只要是他们一天没有走,后来的这些家里扩大的成员就说不上话,没有绝对的经济支配权。
而这批老人,也是最经历过苦日子的,也是最明白是谁带着他们走到现在的,所以对于姜小白的话,那是言听计从。
这一点从当初开办养猪场的时候就能够看的出来,姜小白说要建养猪场。
老人把自己板材本拿出来,中年人把自己上学的钱拿出来,年轻人把自己娶媳妇攒的彩礼钱拿出来,甚至还有小孩把自己的零花钱都拿出来了。
这就是姜小白在建华村的威信。
上千人的支持,带动着上万人的支持,这种力量是可怕的,甚至有时候何良华都会这么想,姜小白的根基不是华青控股集团,不是花朵银行。
不是这两家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姜小白的根基是建华村,是这一批的老人,这些人才是姜小白的根基。
哪怕就是有一天姜小白做生意失败了,这些人只要是还活着就会倾尽所有的帮助姜小白东山再起。
“去吧,去问问顾军,我就不上去了,姜董和顾军才是这个项目的功臣。”王泽的话,把何良华的思绪给拉了回来。
何良华笑着客气了两句,什么王领导谦虚了之类的,然后这才转身去找顾军。
顾军被找到以后,听到何良华的话,顿时就愣住了,他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种好事能够落到自己身上。




重生之全球首富 第2633章:搬迁
第2633章:搬迁
不是顾军不自信,而是这件事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够轮到自己上台的。
首先来说,华青控股集才是这一次的项目金主,为这一次项目买单,这是最大的功臣,
其次是建华村在这件事上也做出了很多的让步,只有姜小白能够代表这两方。
所以姜小白是最应该上台的,就是姜小白不上台了,那还有王泽啊,也在这件事上帮了很多的忙,而是有人家在场,人家是领导,肯定是需要领导讲话的。
哪里有自己上台的份呢。
“想什么呢?姜小白不上去把这一次机会让了出来,王泽应该是看出来了姜董想要让你上台,所以也没有抢这个机会,所以这机会才能够落到你的头上。”何良华在一旁小声的提醒道。
顾军顿时就明白了,朝着姜小白的方向看了一眼,姜董这个人不得不说真的有人格魅力的。
“行了,别愣着了,这卡车再不出发,一会回来的时候就耽误了吉时了,赶紧吧。”何良华提醒道,顾军深吸一口气走上了台,随着话筒里边传出嗡嗡嗡的声音,台下也慢慢的安静了下来。
“现在,我现在宣布,搬迁的车队,正式出发,”顾军大声喊着,然后在连成片的闪光灯中,举到半空中的手,狠狠的往下一挥。
然后停成一排一排足足有三十多辆卡车,从第一辆开始,朝着外边驶去,然后是第二辆、第三辆、第四辆……
车队在蜿蜒的道路上排成了一条长龙,在卡车后边跟着十辆大巴车。
一共是四十辆车,拉开以后,能够绵延好几公里的距离。
看着这壮观的一幕,让人看了以后心生震撼,至于外人看见的就是建华村财力和人脉关系的一幕了。
“姜董,车队是这么分配的,一共十个村子,每个村三辆卡车帮着拉货,一辆大巴车坐人,虽然已经说了这边家具之类的都有,直接拎包入住就行,
但是农民嘛,苦日子过来的,总是舍不得拿点家当,挂在嘴边的是破家值万贯,所以东西还是不少的。”
何良华在一旁给姜小白介绍道。
姜小白点点头:“正常,念旧的人更加的让人喜欢一点。”
“是啊,真的要是他们能够直接舍弃了一切,我还要担心咱们要做的事情是不是对的呢,咱们这个是帮忙,可以帮忙安排住处,可以帮着安排工作,但是不能够帮着他们生活的,
这来了咱们建华村以后,虽然说从此以后就要换一个活法了,但是终究还是要自己生活的。”
姜小白深有感触的点点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建华村这一次涉及到了十个村子的搬迁,建华村当然能够消化掉这些人,虽然会给村里增加一些负担。
但是也不算什么的,但是却不是代表建华村以后要养着这些人了,而是换了一个更好一点的环境,给了他们更多的机会,至于能不能够过好,还是需要看他们自己的。
种地是看天吃饭,但是也看个人的努力和付出的,一份辛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懒人的地里长草,肯定是不如勤劳的。
来了建华村进了厂子也一样的,你干活多,就有钱赚,生活的更好,你要是懒,那被开除了也没有钱赚,生活不好。
很多时候还是要看个人到底怎么样,而不是说指着别人帮你的。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一个小时以后开始有车队回来了,车上拉着的家具和行李乱七八糟的,搬迁的村民脸上的表情也很是复杂。
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离开自己的故土,到一个陌生地方的忐忑。
姜小白对于这些都十分的清楚,转身对于何良华说道:“放点鞭炮,让大家把鼓给我敲的更响亮一点,欢迎的声音再大一点。”
何良华点点头。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了起来,欢天喜地的锣鼓声也敲打的更加的大了。
听着这些动静,搬迁来的村民脸上的紧张和不安也舒缓了很多,第一辆返回来,到第二辆,第三辆,新村门口的空地上人也慢慢的多了起来。
等到十点钟的时候,最后一辆车也返回来了,何良华拿着话筒走上了,宣布这一次的搬迁仪式也正式的开始了。
首先是领导讲话,王泽是第一个,顾军是第二个,何良华是第三个,姜小白安排在了最后一个。
王泽的发言很官方,很正式,首先是感谢华青控股集团的出资,也感谢姜小白回馈家乡的行为,然后是对这些搬迁过来的村民提出了殷切的祝福和对未来美好的希望,希望他们能够在建华村,这个新的地方落地生根,能够把日子越过越好。
最后表示,有什么问题的话,大家也可以来县里找他,只要是能够帮的,不违反原则的问题,他都会把大家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
其实这番发言,说是中规中矩的,其实已经算是有一些质朴的感情了。
顾军上台的发言就相对来说干脆简洁多了,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够过好日子,还说了以后在建华村换了一个新的地方,以后的生活状态也需要改变了,希望大家能够适应之类的。
最后是说不管走到哪里,这个项目是他推动的,以后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随时的来找他,他负责到底。
顾军下台的时候,可以说是掌声雷动,尤其是在搬迁的村民群体里边,这么长的时间,他们最熟悉的就是顾军了。
第三个是何良华,何良华就简单了,首先是代表建华村表示欢迎接纳这些人,其实是来了建华村就是建华村的人,大家就是一家人,最后是表示会帮着他们过上了好日子。
最后是姜小白,最重要的总是压轴的,虽然姜小白不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在何良华说欢迎小白厂长上台讲话的时候,人群里边就明显的热闹了起来。
姜小白还没有上台呢,就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重生之全球首富 第2634章:熟悉且陌生
第2634章:熟悉且陌生
姜小白还没有上台,台下就掌声雷动。
当然了,给姜小白鼓掌叫好的,主要是建华村村民这边的人,至于搬迁过来的,虽然说也热情,但是毕竟姜小白对于他们来说太陌生了一点。
知道姜小白是给他们出资和搬迁的人,心里也感激姜小白,不过毕竟和姜小白不熟悉。
就没有那个热情和冲动,相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可能和顾军那边反而更加的熟悉一点。
姜小白对于这事是无所谓的,在一片欢呼声中走上了台。
何良华把话筒递给了姜小白,姜小白接过话筒,目光从台下的众人身上扫过。
“一转眼二十二年的时间过去了,我当初来建华村的时候,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伙子,转眼孩子都好大了,我自己也人到中年了,
在场的这些人里边,有我认识的,但是我刚才看了一圈不认识更多,
原来的建华村我非常的熟悉,熟悉每一条小路,熟悉每一个人,熟悉每家的情况,
但是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建华村发展到了现在,每次回来建华村都会给我一个不一样的感受,
对于我来说,这种感觉是既熟悉,又陌生,
陌生的是那些熟悉的面孔在慢慢的减少,那些印象里边的乡间小道消失不见了,成为了一条条宽阔的街道,
陌生的是一间间新的房屋,厂子,商铺在拔地而起,但是房前屋后的的酸枣树,梨树缺消失不见了。”
姜小白说着,台下的一些建华村的老人也感慨起来了,之前的时候建华村太穷了,大家都在一个劲的想要发展经济,至于其他的根本顾不上。
现在吃饱了穿暖了,年纪大了,想起以前的一些往事,才感觉这个建华村早就陌生的不像从前了。
商铺越来越多,厂子越来越多,来打工的人也越来越多,一切都变了,不再是原来那个熟悉的地方了。
不过就在众人沉静在往日的记忆中的时候,台上的姜小白话锋一转。
“但是也有熟悉的地方,比如说这些熟悉的人,虽然相比当初已经老了很多,额头多了很多的皱纹,脸上多了很多沧桑,鬓角的头发也斑白了,但是眼中的神情没有变,还是我们当初的模样。
再比如说,建华村越来越大了,没有了当初小山村的模样,但是我们建华的精神没有变,开放包容。
所以只要是我们的心没有变,不管我们将来在哪里,我们还在不在,建华村就会永远的是我们熟悉的模样,建华村就永远是建华村,
就永远是我们希望的模样,永远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永远值得我们付出的模样。”
“小白厂长!”
“小白厂长!”
“小白厂长!”
台下响起了震天的喊声,当初的中年人二十年过去已经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但是这一次迸发出来的呐喊声,却不比任何一个年轻人小。
当初跟着姜小白的年轻人,现在也成家立业,成为了孩子的父亲母亲,也成熟稳重了不少,但是这一刻却没有了往日的成熟稳重和姿态,只是使劲的为姜小白鼓掌呐喊。
王泽看着都一脸的羡慕,这就是姜小白在建华村的威信啊,有这么多人愿意为他摇旗呐喊。
当然了,他们有今天也离不开姜小白,没有姜小白建华村可能依旧是那个穷困不堪的小山村。
何良华站在旁边,看着这一幕是心无波澜,他早就习惯了,最开始当上建华村的村长以后,他每次看见这样的场景还会觉得心里很不甘。
有些不舒服的感觉,毕竟自己才是建华村的村长,负责人的,自己也为这个村里做了很多贡献的。
但是时间长了以后,就敢再和姜小白比较了,姜小白是开拓者,是前边无路,硬生生的带着大家开天辟地然后才有了现在的建华村。
自己这就是再优秀,也就是沿着姜小白开辟的道路在走一段而已,根本就不算什么的。
新搬来的十个村的村民也受到了现场这种气氛的感染,也逐渐的热烈起来。
“我们建华村是一个有足够的包容,足够的开放,足够的关爱的大家庭,建华这个地方,只要是你来了,就是建华人,不管是你们这些集体搬迁过来的,还是周边过来打工的,来了就都是建华人。”
姜小白说着,台下的气氛更加的热烈,这一次参与进来的人更多,新村搬迁是一个大事,再加上姜小白回来。
很多打工的人都过来了,虽然他们没有建华村的户口,也在建华村没有房子,但是姜小白的话却说的他们心里暖暖的。
“同时,我保证只要是你们努力,就一定能够在建华村这个地方过上好日子,就如同我们建华人当初一样,
那会的我们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只有往外嫁的,很多人家都不愿意把闺女嫁过来,但是这二十多年的时间,我们的人口不知道翻了多少倍,这就是我们努力的结果。
同时我希望你们也能够用你们勤劳的双手,来获取自己想要的幸福,去努力的打拼,去过上你们想要的生活。”
“啪啪啪。”现场掌声雷动,在一阵鞭炮声和锣鼓声中,一群人正式开始入驻新村小区。
姜小白他们也跟着一起过去看搬家的情况,记者也在随机的采访着搬迁的村民。
很多村民都老实巴交的,面对镜头说话都不利索了,但是质朴的脸上在看见新村小区里边的环境,在看见新房里边精美的家具之后。
1...831832833834835...9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