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之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恶鬼福多

    要想给陆军的装甲部队加速换装,对被一群官僚把持的陆军军械局只用说服教育的方式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用一个又一个响亮的耳光来抽醒他们。

    &n




118.第118章 杜河与渡河作战
    杜河是法国东部河流。发源地海拔937米,在杜省境内侏罗山区的穆特附近。上游部分河段为急流,出圣普安湖,过蓬塔利耶形成瀑布。

    杜河穿过32公里的长峡谷,短暂流入瑞士领土即急转向西经圣希波利特折北,至蒙贝利亚尔南侧纳莱茵-隆运河,再向西南流经杜省省会贝桑松。最後在多勒下游汇入索恩河,全长430公里。

    杜河整体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河道距离东南方向的法瑞边境五十到六十公里,法国第三集团军群司令贝松上将让他的部队沿着杜河左岸布防,保护马其诺防线守军与法国内陆最后的通道。

    法国第三集团军群下辖第六和第八两个集团军十一个步兵师,该集团军群原本的任务是负责防御法瑞边境,防止德国人取道瑞士攻入法国。

    谁知战局却出乎贝松将军的预料,法瑞边境安然无恙,东面的马其诺防线也稳如阿尔卑斯山,德国人却从驻守马其诺防线的第二集团军群和在比利时作战的第一集团军群的结合部杀了出来,并且成功地从色当地区强渡马斯河。

    直到五月十五日贝松将军才从最高统帅部发来的电报中得知,德国人的主力部队a集团军群正在向自己的防区进军,光是前锋部队就有七个装甲师超过一千辆坦克。

    贝松将军发现自己虽然清楚地知道德国人的进军路线,却不知道自己的部队应该到什么地方去构筑防线阻挡德军,因为德军进军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贝松将军今天接到情报,说德军的某个装甲师出现在某地,而第二天的情报又会显示那个装甲师已经出现在至少五十公里外的地点。

    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法军最高统帅部,他们给贝松将军的最新任务是保护马其诺防线守军和法国内陆的补给线安全。

    这个命令简单到了模糊的地步,对具体在什么地区设防,任务执行到什么时间截止只字未提。

    贝松将军接到命令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法国最高统帅部已经被德国人的进攻吓破了胆,竟然给自己下达这种漏洞百出的命令。

    贝松将军不得已,只得让部队在杜河左岸依托杜河天险布下阵地,同时积极联系马其诺防线的第二集团军群司令普雷特上将,请他派兵协防杜河上游地区,普雷特上将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他的要求。

    五月十八日下午,第二和第三集团群重新构筑的防线刚刚有了雏形,贝松将军就接到情报,在杜河上游的沃苏勒地区和杜河中游的贝桑松地区发现小股德军侦察部队。

    贝松将军立刻将情报抄送给最高统帅部和第二集团军群司令部,随后便命令部队加速构筑工事,准备迎接德军即将到来的大规模进攻。

    五月十九日和二十日对贝松将军来说是噩梦般的两天。

    五月十九日,先是法国空军的侦察机报告,大批的德军正在陆续抵达沃苏勒和贝桑松一线,接着就是杜河沿岸各部陆续发来的与德军爆发小规模交火的报告。

    五月二十日,噩耗接连传来,杜河上游重镇沃苏勒在上午十点左右失守。下午四点多,杜河中游城市贝桑松城在杜河右岸的城区被德军占领,万幸的是守军撤向左岸的时候按计划炸毁了城区内所有的桥梁,阻止了德军的继续前进。

    五月二十一日中午十二点,一个更大的噩耗传来,有小股德军突然出现在杜河下游城市多勒城西南部的热夫里镇,并且成功抢占镇中一座未被炸毁的桥梁在杜河左岸建立了一个小型桥头堡。

    &nb



119.第119章 拉锯战(一)
    杜河东岸一千米处,三十七侦察营二连一排排长威廉汉姆.温特中尉趴在齐腰高的玉米地中,紧张地看着东面七八百米处蜂拥而来的法国步兵群和r35型坦克,黄豆粒般大小的汗珠沿着右脸颊一滴滴滑到下巴,随后滴落在地上。

    法国步兵的数量大约有一个营,r35型坦克足有三十多辆。而布防在这里的只有三十七侦察营的二连,包括一百零几名侦察兵和十四辆装甲车。无论是数量还是火力,德军都处于劣势。

    法军渐渐逼近,温特中尉脸上的神情越来越凝重,他的目光不停地在远处的法军和左前方二百多米处的一座小石桥间扫来扫去。

    小石桥下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沟渠,沟渠宽十五米左右,深两米多,里面的流水清澈见底,深度只能没过成年人的小腿。

    沟渠两边的堤岸呈大约五十度角倾斜,在温特中尉目力所及之处,仅有这一座小石桥连接东西两岸。

    很明显这条沟渠是当地人挖来灌溉周边农田用的,只是现在却被德军当做反坦克壕沟来阻挡法国坦克的进攻。

    五百米、四百米、三百米......法国人的步坦集群离沟渠越来越近,温特中尉的手将mp38冲锋枪的握把也攥得越来越紧。

    当冲锋在最前面的一辆法军r-35型坦克开上小石桥时,温特中尉终于等来了期待已久的炮声。

    两门埋伏在玉米地里的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先后开火,一次齐射就把第一辆开上小石桥的法军坦克打瘫在桥中央,将后面的坦克堵了个严严实实。

    几乎是炮声响起的同时,温特中尉藏身的玉米田里枪声大作,mg34机枪连射时凄厉的嘶吼声与毛瑟98k步枪清亮的射击声交相辉映,为沟渠对岸的法军步兵上演了一出终生难忘的死亡奏鸣曲。

    震耳欲聋的枪声中,无数发7.92毫米子弹旋转着飞向沟渠东岸岸边的法军步兵。子弹撕裂了他们的军装、钻进他们的血肉之躯,无数法国步兵触电般痉挛着倒地不起,一些站在沟渠边上准备涉水的法军步兵直挺挺地一头栽进沟渠。

    幸存的法军步兵或是躲在坦克后面,或是卧倒在地,还有的干脆跳进沟渠躲避,原本气势汹汹的步坦结合进攻的阵型乱成一团。

    法军的坦克手短暂的慌乱一阵便反应过来,幸存的r35型坦克在沟渠东岸一字排开,三十多挺车载机枪先后响了起来,7.5毫米机枪子弹飞入玉米地,噼噼啪啪地带起了无数残枝败叶。

    随着炮塔的一阵摇晃,r35型坦克上的37毫米坦克炮也陆续开火,向德军藏身的玉米地倾泻炮弹。

    温特中尉没有开枪,二百多米的距离对他手中的mp38冲锋枪来说有点远,在这个距离射击完全是浪费子弹。

    他把身子低伏在玉米地里,任凭被子弹打落的玉米杆和玉米叶落在身上。

    温特中尉清楚地看到沟渠成功挡住了法军坦克前进的步伐,却挡不住法军的步兵。看到德军火力被己方坦克压制住,越来越多的法军步兵趁机跳进沟渠,随后趴在沟渠西堤上和德军对射。

    留在沟渠东岸的法军步兵架起了十几挺重机枪,枪口喷吐出复仇的子弹,想要为死去的战友复仇。

    温特中尉一挥手招来右手边的传令兵,“弗里德里希,去告诉二班和三班停止射击,等法国人冲锋。”

    片刻后,温特中尉指挥的一排的阵地上枪声渐渐平息,不仅仅是他们,全连阵地上开火的声音也是越来越微弱,直至彻底消失。

    温特中尉关切地对返回身边的弗里德里希点点头,随后继续观察对面法军的动向。

    见对面玉米地里德军的火力弱了下去,法军步兵的胆子顿时大了起来。

    一些军官挥舞着手枪带着部下纷纷跳出沟渠,他们半弯着腰、踏着小碎步向玉米地的方向逐步逼近。

    看到冲在前面的战友安然无恙,越来越多的法军步兵放心大胆地跳出藏身的沟渠,他们迈着矫健的步伐冲过了一百多米的平坦地面踏上坡地,向坡地顶端藏身在玉米地里的德军冲去。

    距离坡地顶端一百米时,对面的德军悄无声息;五十米时,依旧是平安无事。

    &



120.第120章 拉锯战(二)
    连部的传令兵又向温特中尉交代了几句,随后便跑向右邻的二排。

    温特中尉的喉头颤抖干咽了一口唾沫,一咬牙喊了起来:“弗里德里希,快去装甲车里让他们拿集束手榴弹来。”

    弗里德里希转身刚要离开,却被温特中尉抓住左臂,“还有反坦克地雷,总之所有能够对付坦克的东西。”

    弗里德里希以他一贯忧郁的眼神盯着温特中尉,默不作声地点点头,随后跑向后面的装甲车。

    三十七毫米战防炮只有两门,敌人的坦克却有三十多辆,要想击退他们,只有靠反坦克地雷和集束手榴弹这些几乎是零距离使用的武器了。

    温特中尉硬着头皮向东面望去,此时过了石桥的r35型坦克已经有十七八辆,他们在沟渠的西岸重新展开成战斗队形,慢慢地向自己所在的玉米地驶来。

    在德军的伏击战中被打的落荒而逃的法军步兵见到友军的坦克后也恢复了少许镇定,在军官的督促下跟在坦克后面畏畏缩缩地再次发动冲锋。

    温特中尉粗略数了一下,跟着坦克发动冲锋的法军步兵有二百多人,这还不包括在沟渠边用机枪支援步坦冲锋的法军机枪手。

    温特中尉看着步步紧逼的法军,心里不停地思考连长所说的话到底是真是假,耳中忽然传来奇怪的呼啸声。

    是迫击炮!温特中尉脸色一变,高声喊道:“卧倒。”随后一把将刚刚回到他身边的弗里德里希扑倒在地。

    “轰轰轰......”一连串的迫击炮弹接连落到德军藏身的坡顶,无数的泥土和翠绿的枝叶飞上天空,中间还夹杂着殷红的鲜血,有德国人的血,也有法国人的。

    冲锋中的r35坦克也不甘落后。将冰雹般的机枪子弹和三十七毫米炮弹射向坡顶的德军,无论是数量还是火力都处于劣势的德军顿时被压得抬不起头来。

    法国步兵吃过一次冒进的亏了,他们虽然已经发现德国人的火力消失了。却没有冒然发动冲锋,而是老老实实地跟在坦克后面向前推进。让坦克去对付那些埋伏在土坡后面的装甲车。

    温特中尉放开被压在身子下面的弗里德里希,顾不得抖掉身上的泥土和枝叶,抓住弗里德里希的衣领小声说道:“你赶快去后面的装甲车那里,如果这里守不住了就立刻逃走。”

    “这里已经守不住了,我们一起走。”弗里德里希答道。

    “连长还没下命令,我不能撤。”温特中尉说道。

    “非得等到法国人的坦克在你身上碾过你才肯走吗”弗里德里希哭着说道。

    温特中尉没有理他,而是把p38冲锋枪背到身后,拿起身边的一颗反坦克地雷。扭头对弗里德里希喊道:“你快走,难道你要让妈妈在同一天收到两份阵亡通知单吗”

    听到温特中尉的话,弗里德里希如同遭到雷击一般呆坐在地上,随后猛地起身弯腰向停在坡后的装甲车跑去。

    温特中尉见弟弟听话离开,眼中露出欣慰的笑意,随后扭头看向已经近在咫尺的法军坦克。

    侦察营二连的阵地此时已经接近崩溃,连里的机枪手等大半的人员已经撤到坡后,留在坡顶的都是手拿反坦克地雷和集束手榴弹的敢死队员。

    温特中尉手里拿着反坦克地雷,眼睛死死盯住右前方一辆仰面爬坡的r35型坦克,心中不停计算坦克的速度和它到达坡顶的时间。

    看着那辆坦克越来越近。温特中尉趴在地上手脚并用不停后撤,将身子控制在坦克机枪打不到的角度。

    就是现在!眼看那辆坦克就要爬到坡顶,温特中尉计算好时间和方位。双手一伸,将手里餐盘大小的反坦克地雷扔到坦克右履带前方,随后一拧身沿着土坡向西滚落。

    温特中尉刚刚滚离坡顶,便听耳边响起一声猛烈的爆炸。

    那辆不幸的r35型坦克的右边车身在爆炸声中猛地一抖,右侧的履带哗啦一声断裂开被甩出车轮,只留下前导轮在那里不停空转。

    “嗡......”温特中尉感觉自己的脑子里仿佛有一架飞机在不停盘旋,耳中满是飞机引擎发出的轰鸣声。

    带着这种轰鸣声温特中尉一路滚出三十多米远,压倒了无数的玉米杆才停了下来,仰面向天直喘粗气。

    温特中尉艰难地用手撑地坐起身子。扭头向坡顶看去,恰好看到坡上触目惊心的一幕。

    一个德军士兵双手抱着一枚集束手榴弹举过右肩。要向土坡对面扔去。集束手榴弹被举到肩膀的一刹那,那个德军士兵身子猛地一颤。手里的集束手榴弹掉落在他肩头,身子也软软倒下。

    没等他的身子完全倒地,掉落的集束手榴弹轰然爆炸,在七个弹头七百克tnt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中,那个德军士兵的尸体四分五裂飞上天空。

    迷迷糊糊中温特中尉感觉有一个东西似乎打中了自己的左肩,温特中尉低头看去,瞬间感觉自己轰鸣不已的头脑清醒不少。

    捡起那枚乌黑中夹杂着血色的



121.第121章 拉锯战(完)
    等等,那辆坦克上有两门炮,难道它就是前几天师长发来的电报中,一再关照全师要高度警惕的b1坦克应该就是它了。

    温特中尉的猜测很快得到了验证,驰援而来的法军b1坦克肆无忌惮地开到沟渠东堤,隔着沟渠向沟渠西岸的德军坦克开火,掩护法军步兵撤离。

    从法军右翼进行包抄的十几辆38t型坦克最先遭受了灭顶之灾。

    温特中尉清楚地看到,38t型坦克的坦克手们调转车头正对沟渠东岸,与那些看起来就强大无比的b1坦克隔着沟渠对射,双方距离最近的两辆坦克间的距离只有不到一百米。

    即使是在这样近的距离上,德军的38t型坦克也没能击穿b1坦克,38t型坦克发射的所有37毫米炮弹全部被b1坦克的前装甲弹飞。

    那辆距离法军坦克最近的38t型坦克见无法击穿敌军坦克的前装甲,立即开始倒车想要拉开距离脱离战场,却只退出不到五十米就被击中停了下来,里面的坦克手们掀开舱盖仓皇逃窜,却被从背后射来的子弹扫倒在地。

    其他38t型坦克见势不妙也边打边撤,无奈双方的距离实在是太近,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便一一被击毁在沟渠边,幸存下来的五十多名坦克手狼狈地弃车逃脱。

    法军的b1坦克干掉了沟渠边的德军坦克,随后把目标转向土坡坡顶的德军坦克,站在土坡坡顶的德军坦克见无法击穿敌军的装甲,它们没有做无谓的抵抗,立刻倒车退到了土坡后面躲避。

    糟了,它们要过桥了!温特中尉见已经有三四辆硕大的b1坦克开到石桥边准备过桥,为首的一辆坦克履带已经压到了石桥上。在它们的后面,三四百名法军步兵蜂拥而至,明显是刚刚赶到的增援部队。雪上加霜的是,在那些法军步兵的后面还有更多的法军坦克正在向沟渠方向运动。

    怎么办二十五装甲团的坦克明显不是法军坦克的对手,法国步兵的数量也远远超过自己,一旦让他们过了桥,阵地的失守只是时间问题。

    温特中尉正焦虑地思考怎么处理眼下紧迫的局势,一个人弯着腰悄悄摸到他的左边。

    温特扭头看去,发现是营长科赫少校的副官道根少尉。
1...3637383940...3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