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之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恶鬼福多
就在众人以为丘吉尔要发表什么惊人言论时,丘吉尔有气无力地说道:“今天的会就开到这里,散会。”
拖着笨重的身躯,丘吉尔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大步走到办公桌后面的书架前抽出一本书。
如果希特勒此时站在丘吉尔的身边,一定会大吃一惊,丘吉尔手中拿着的赫然是一本英文版的《我的奋斗》。
丘吉尔把《我的奋斗》扔在办公桌上,双手撑着桌面,居高临下地盯着封面上《我的奋斗》一行大字。
就是在这本书里,海峡对岸那个留着小胡子的家伙一再宣称德国的生存空间在东方,在苏联。
用德国的剑去苏联为德国开辟生存空间才是德国的既定国策,才是那个小胡子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只要英国在自己的领导下坚持、坚持、再坚持,坚持到那个小胡子忍耐不住去进攻苏联,双方打成两败俱伤,英国就能获得战争最后的胜利,并且保持住世界霸主的地位,自己也将因为领导英国获得战争的胜利而获得无上的荣誉与声望。
可是现在德国人竟然在苏德边境动工修筑防线,那个可恶的小胡子还亲自参加开工仪式。
150.第150章 马耳他风云之忙里偷闲
伦敦唐宁街十号对面的地下指挥所的会议室里。
英国参谋长委员会代表伊斯梅在丘吉尔正对面的小黑板上飞快地写下一行数字,23-25万。
“远征军被俘人数在22万至23万,再加上在挪威被俘的人数,德国人手中拥有的俘虏人数在23至25万之间。”伊斯梅说道。
丘吉尔右手夹着雪茄面无表情地说道:“我们手中有多少德国俘虏”
伊斯梅不假思索地在黑板上写下另一个数字,看到这个数字,丘吉尔脸上的表情顿时如同伦敦的天气一般阴云密布。
“3142人,这是我们手中拥有的全部德军俘虏的数量,连远征军俘虏数量的零头都不到。”伊斯梅说道。
看到黑板上如此悬殊的数量差距,会议室内众人不约而同地看向丘吉尔。
陆军大臣艾登说道:“以戈特勋爵夫人、福兰克林将军夫人和布鲁克将军夫人为首的远征军军官家属团已经被我暂时安抚住了,只是我不知道还能安抚多久我们必须要尽快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
丘吉尔坐在那里,任凭手中的雪茄静静燃烧。
戈特勋爵是远征军司令,福兰克林是远征军第一军军长,布鲁克是远征军第二军军长,以他们三人夫人为首的远征军被俘军官的家属在英国的军政两界以及贵族圈子拥有不容忽视的力量,一旦处理不好必然动摇自己在政坛的地位,而且还会影响军心。
丘吉尔思索了几秒钟后说道:“你安排一个时间,我和她们见上一面来安抚她们,越快越好。”
艾登点头说道:“我马上去办。”
道丁爵士说道:“接到德国人的警告后,轰炸机部队飞行员的情绪很不稳定,很多飞行员私下里透露要拒绝轰炸德国的任务。”
丘吉尔左手砰地一拳砸在桌子上,对道丁爵士喊道:“你告诉我,军人在战争时期违抗军令是什么罪名谁敢在这个时候违抗军令,不需要军事法庭的审判,直接枪决。”
“他们的态度不是违抗所有军令,仅仅是针对轰炸德国居民区的任务,他们认为以平民为轰炸目标有违军人荣誉,一些飞行员甚至在私下里说,德国人一颗炸弹都没有扔到英国的领土,而我们却要以德国的平民为目标进行轰炸,是禽兽才会干的事情。”
“我没有让空军轰炸德国人的平民区,我什么时候给空军下达过这种命令我给你们的命令是轰炸德国的工业区,你们却把炸弹扔到了德国人的平民头上,现在却来指责别人。”丘吉尔紧盯着道丁爵士,目光中充满了怒火。
伊斯梅见道丁爵士脸上爬上了一层红晕,眼睛也瞪圆了,似乎有暴走的迹象,急忙插话道:“后天就是八月一日,德国人的警告就要落实了,我们怎么办”
“让轰炸机部队派出最优秀的飞行员,严格遵守命令,只轰炸德国的工业区。”丘吉尔飞快地说道。
“首相先生,我很抱歉,以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的距离,轰炸机集群在夜间轰炸工业区却不误伤平民区是不可能的,空军没有那种技术,更不要说是在德军防空部队和战斗机的骚扰下进行轰炸。”道丁爵士回答的速度也不慢。
丘吉尔在道丁爵士面前碰了一个软钉子却无言以对,因为道丁爵士说的是事实。
“既然在技术上做不到我认为我们干脆转移目标,把目标放到德国人在法国和比利时征集的船只上面,这样既能削弱德国人登陆的力量,又不会触及德国人的底线。”艾登建议道。
“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吗”丘吉尔没好气地说道。
“现在国际上和国内民间的舆论对我们很不利,尤其是挪威人的谴责我们根本无力反击。”
英国轰炸机轰炸德国居民区的事件在国际上曝光之后,挪威政府首先表达了对在轰炸中死难的德国平民最衷心的哀悼,同时强烈谴责无耻的丘吉尔政府的反人类罪行。
在义正词严的挪威政府面前,英国宣传部门集体阳-痿,真正做到了骂不还口。
丘吉尔冷哼一声说道:“挪威这样的国家有什么资格对国际事务发言,告诉宣传部门,让他们用法西斯帮凶这样的词汇来反击挪威,记住我们是正义的的一方,措辞时的底气要足。至于其他国家......美国政府是什么态度”
“美国政府只是希望我们和德国在战争中尽量保持克制,避免伤害妇女、老人和儿童,他们的态度很......客观。”伊斯梅说道。
听到客观这个形容词丘吉尔不禁放松下来,心说美国人到底还是站在自己这一边,发出的也只是这些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
“在这件事上,我们必须要公开声明我们没有以平民为轰炸目标,轰炸埃森西区的事件只是误伤,一定要咬定是误伤。”丘吉尔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们目前只能用这种办法安抚国民和战俘家属,只是德国人要求的赔偿和道歉我们应该怎么办”
&n
151.第151章 马耳他风云之沉没
意大利首都罗马举世闻名的古罗马竞技场前,三名德**官并排站立,引得周围过往的行人纷纷侧目。
站在中间的是一名德国海军少将,他的左右两边分别是一名海军上尉和一名空军上尉。
在他们正前方不到十米的地方,一名意大利海军少校拿着一个莱卡相机对着三人不停地调整焦距,按动快门的一刹那,意大利少校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看到站在中间的德国海军少将悄悄抬起双臂,在左右两边下属的脑后分别竖起了一个剪刀手。
咔嚓一声清响,相机清楚地记录下这幅宝贵的画面。
照片中的三人自然是无故旷工的陈道三人组,他们打着慰问远赴北非的第七防空营的旗号,一路慰问到了意大利,而且很不幸地在意大利首都罗马“迷路”了。
与他们一同迷路的还有意大利空军友情赞助的向导托蒂少校。
两天的时间里,托蒂少校开着一辆菲亚特轿车载着三人在罗马城里不断迷路。
在托蒂少校的带领下,四个人先后迷路到了罗马的万神殿、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等名胜古迹,顺带还研究了一番舌尖上的意大利。
迷路期间,陈道充分发扬挥金如土的土豪气概,主动承担四人所有的开销,在两天的时光里干掉了等价于四万马克的意大利里拉,购买各种纪念品无数,给初次和他打交道的托蒂少校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古老的罗马城里渡过了两天的迷路生涯后,陈道三人组与托蒂少校洒泪而别,在罗马东南部的那不勒斯港搭乘波塞冬号运兵船启程前往利比亚的托卜鲁克。
与他们同船前往的是近千名意大利陆军的补充兵。
下午两点,波塞冬号准时启程。
作为波塞冬号意大利军队的最高指挥,来自意大利陆军第十七帕维亚步兵师的皮耶罗少校充分显露出不亚于托蒂少校的待客素养,主动寻找陈道三人组聊天解闷,为陈道三人的北非之旅增添了不少乐趣。
皮耶罗少校见识广博沿途不断讲解意大利各地的风土人情,陈道胜在比常人多了几十年的见识,几个小时聊下来,两人已经成了失散多年的知己。
晚饭过后,皮耶罗少校有事先行离开,陈道三人在甲板散步。
波塞冬号此时正在穿过一个海峡,陈道指着海峡右边的陆地说道:“如果我没猜错,我们右边的陆地应该是西西里岛,左边是意大利本土。”
“我始终想不通,我们为什么要去北非为意大利人作战”洛伦兹上尉皱着眉头说道。
“这已经是你三天来第四次问这个问题了。”巴赫上尉揶揄道。
“你错了,我们不是为意大利人作战,我们是在为德国而战。”陈道解释道。
“我不这么认为,我们在北非没有利益可言,苏伊士运河除外,可是即使我们控制了苏伊士运河,恐怕也会移交给意大利人,我们只能白白辛苦一场。”洛伦兹上尉说道。
“我们到北非作战不仅仅是为了苏伊士运河,而是因为......”陈道回头看看三三两两在他们身边走动的意大利士兵,转口说道:“天马上黑了,我们回船舱再说。”
五分钟后,波塞冬号内部的一间四人舱里,陈道继续给洛伦兹上尉解释说道:“虽然在意大利军队中有皮耶罗少校和托蒂少校这样充满热情和朝气的优秀军人,可是仍然掩盖不了意大利军队,尤其是意大利陆军战五渣的事实。”
洛伦兹上尉和巴赫上尉迷茫地对视一眼,巴赫上尉随后问道:“战五渣是什么意思”
陈道眨巴眨巴眼睛捋了捋思路,耐心地解释道:“以德国陆军为参照物,假设德国陆军的战斗力是一百,那么意大利陆军就是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滓,简称为战五渣。”
巴赫上尉和
152.第152章 马耳他风云之噩耗
八月十六日上午十点整, 德国首都柏林,国会大厦。
此时的国会大厦里已经是人山人海,希特勒、戈林、希姆莱、戈培尔和赫斯等德**政两界几乎所有的巨头齐集一堂。
法国战役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希特勒在德**政两界和国民中的威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兴奋之余,希特勒没有忘记论功行赏。
希特勒大手一挥,慷慨地晋升十一名将军为元帅军衔,并在国会大厦隆重举行晋升仪式。
十一名元帅中,来自德国陆军的有八人,分别是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长凯特尔、a集团军群司令龙德施泰特、b集团军群司令博克、c集团军群司令勒布以及克鲁格、李斯特、维茨勒本和赖歇瑙等四名集团军司令。
来自空军的元帅有三人,分别是德国航空部副部长米尔希、第二航空队司令凯塞林和第三航空队司令斯比埃尔。
议事大厅正前方的礼台上,新晋的元帅们身上的领章、勋章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光十色、熠熠生辉。
礼台下面,来自德国各大报社、杂志社和广播电台的记者们按动照相机快门的“咔嚓”声此起彼伏。
十八台摄像机有规律地分布在议事大厅各个角落,在摄像师的操控下嘶嘶地不停运转,无死角地记录下大厅里的盛况。
在这种能够大出风头的场合永远少不了戈林圆润的身影,希特勒也没有忘记他这位劳苦功高的亲密战友。
无论是体重还是地位,戈林都是晋升仪式中最重量级的人物,毋庸置疑要作为压轴人物出场。
他获得的是新创的大德意志帝国帝国元帅的军衔,地位凌驾于其他元帅之上。
为了满足老战友超出常人的虚荣心,希特勒还特意订做了一支特大号的元帅权杖,并授予戈林一枚独一无二的大铁十字勋章。
希特勒亲自给戈林佩戴上勋章,与戈林合影留念后退到一旁,留下戈林独自一人在台上接受记者们的拍照与采访。
希特勒刚刚退到礼台边,他的副官长施蒙特上校就急不可耐地冲到他身边,轻轻在他耳边耳语几句。
希特勒神色一变,脸上所有的喜悦不翼而飞,拉着施蒙特走到一个僻静的角落。
“海因茨出了什么事”希特勒急促地问道。
施蒙特见希特勒脸上阴云密布,不敢多废话,言简意赅地说道:“我刚刚得到从意大利最高统帅部发来的消息,罗森将军乘坐的波塞冬号运兵船在西西里岛东南部被英国人击沉,罗森将军和他的两名副官下落不明,意大利海空军目前正在全力搜救。”
希特勒发了一阵呆,随后扭过头去看向礼台上意气风发的戈林。
希特勒嘴角不由自主地抽动几下,勉强挤出了一句话。
“这件事除了我们之外还有谁知道”
“目前只有最高统帅部的部分通讯人员和约德尔将军知道。”
“第一,你马上去最高统帅部通知约德尔将军,没有我的命令这件事不得外传,尤其是不能让戈林元帅知道;第二,立刻以我的名义致电墨索里尼领袖,请他尽全部力量进行寻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希特勒飞快地说道。
身为希特勒身边的副官长,施蒙特上校清楚地知道戈林和陈道之间的关系。
“我会想办法把这件事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的,直到意大利方面有了确切的消息。”
目送施蒙特上校匆匆离去,希特勒背着手回到礼台上,脸上重新恢复了平静,微笑着看着礼台上戈林圆润的背影......
盛典过后,戈林和希特勒走进休息室休息。
他坐在希特勒身边,一边爱不释手地把玩着手中的元帅权杖,一边兴奋地对希特勒说道:“这次典礼的录像剪切完之后,马上给我一份拷贝,等海因茨从北非回来,我要让他们看看他错过了什么我要让他后悔没能参加今天的典礼。”
希特勒闻言身子一僵,立即背起手掩饰身体的异样,心不在焉地说道:“是啊,海因茨看不到你今天的风光实在是太可惜了。拷贝的话,我会让戈培尔优先给你一份的。”
听了希特勒的话,戈林貌似想到了什么,咧着嘴呵呵大笑了起来。
&nbs
153.第153章 马耳他风云之西西里的恐怖传说
八月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月份,晚饭过后,西西里岛东南沿海帕基诺镇的居民们纷纷扶老携幼走出家门,到海风吹拂的海岸边游玩纳凉。
每天的这个时候,贝鲁奇夫人的出现都会在海边的人群中引发一阵骚动。
她撩著波浪状黑亮的秀发,穿著最时髦的短裙,踏著高跟凉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