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令很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亥年
刘子霖闻言,也是猛点头,对于潘见轩说的按照换取报酬一事,他也是这么想的,便没有多说什么,只道:“事态确实严峻。”
“正泽,你说胡将军这时候有没有回盛京呢”潘见轩依旧没有转身,目光所到之处,是一地的霉谷。
&n
第一百零四章 没有就抢
而收到下属禀告的黄善,知道刘子霖正在派人上屋顶检查。
顿时面色一震,忙放下手中的良种谷子,踉跄着跑到刘子霖身边。
黄善瞪着双万分激动的老眼开口问道:
“大人,您是否发现了线索”
若是找到了线索,是人为的,那他渎职的罪名也能减轻,这是有人故意陷害,防不胜防,那最多治他一个疏于防范的小罪名。
刘子霖听了黄善的话,没有作声,经验老道的司农确定过了,这些发霉的谷子,变成这样至少有一个月。
可看守粮仓的兵士是需要每日里进去查看几次的,可是一个月来,并没有人来禀报,这说明兵士们并没有进去巡查过,玩忽职守,该处罚。
领着军饷,却不做正事,只打了五十大板,还不够!
要知道因此可能会饿死的百姓会有成百上千万,那都是活生生的人命!
是以,刘子霖对于黄善这个上官,也没有好脸色。
黄善见此,很识趣的没有再开口,只是恭敬的站在刘子霖身后两米远。
潘见轩看到身边的情形,朝黄善淡笑着开口说道:
“黄大人,你再去之前的粮仓里看看,多在粮仓内走动,眼睛要盯紧了谷堆,自然会有所发现。”
黄善年逾四十,和老爹潘长富年纪差不多,看着这样一个人陪着好脸在小辈面前,潘见轩有些看不下去。
对于手下人犯错,还罪及上官的事,潘见轩心下很矛盾。
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就因为管属的手下出了一点差错,便让革职查办,从此好官不在,酷吏繁衍。
不能有丝毫懈怠,凡事事必躬亲,真的是,做人蛮累的!
黄善闻言,朝潘见轩感激的点点头,便躬着身子离开了,听潘见轩的话去粮仓了。
原地也就只有刘子霖和护卫在侧的几个人,等到刘一等人下了屋顶禀报的时候,听话去了粮仓再次检查的黄善也一脸凝重的小跑了过来,正好听到了刘一的报告。
见此,潘见轩了然一笑,朝刘子霖点了下头,一本正经的说道:
“黄大人早间之所以没有发现,是因为阳光直射角,也就是角度和时辰的问题,早先来查看粮仓情况的时候,并没有阳光从那片瓦片裂缝中,照射进来,而此刻所处的角度和时辰,正好便利于阳光斜照,阳光透过裂缝,进入了粮仓。”
当然潘见轩说的,在场的人,能听明白的只有一点,上午的太阳光线弱,不足以照射进来。
而下午的阳光强烈,暴晒,便通过瓦缝照进了粮仓,只要稍微晚一点时间,他们也能自己发现这个问题。
不过不管怎么说,如今是找到了粮食为何发霉发芽的原因了,是人为。
“潘公子高见。”
尽管听不太懂大人身边的小童说的话,但黄善还是恭维的开口说了一声。
“只发现了脚印吗可有留下什么线索。”刘子霖却是皱着眉头开口道。
刘一身旁一个身材挺拔长相清癯(没记错的话,这个癯qu字是金庸老爷子创的字,形容黄老邪的词)的兵士上前一步道:
“禀大人,屋顶上留下的那些脚印,中间有模糊的狼头印迹,这像是天狼军留下的,属下断定这些贼人定是魏国的天狼兵士。”
刘子霖听了,疑惑的问道:
“哦说的如此信誓旦旦,莫非你曾见过天狼军传言魏国的天狼军一直被安排在辽东防卫乌桓入侵,距离安阳城有近千里之远,如何能到了城内作案”
“白长辛莫要胡言,天狼军远在千里外,且天狼军在民间素有声望,不至于做这种扰乱民生的行径。”黄善闻言,却是摇头否定道。
魏国本是从大燕分割出去的,天狼军在一百年前,也是属于大燕的顶级军队,进入天狼军的士兵每一个都是
第一百零五章 白长辛
看到黄善带了一队人马在粮仓内穿梭,潘见轩走近刘子霖开口道:
“正泽,那些发霉透了的,可以火烧了。”
“嗯,确实该如此。”刘子霖听了,没有问什么,当即认同。
“白长辛,你明天再去守备营上任,今天便留下来帮忙吧。”刘子霖朝对面的白长辛开口道。
“大人,卑职遵命。”白长辛听了,顺从的应道。
“恭喜白大人了,如今是官升三#级,可喜可贺啊。”潘见轩朝绷紧脸的白长辛笑道。
“这位大人说笑了,都是太守大人赏识,卑职才能进官。”白长辛依旧是正色的回道。
潘见轩闻言摇头晃脑,摆手道:
“我不是大人,我是穷苦老百姓,真无趣,你看着也只有二十岁上下,怎么脾性这般古板”
白长辛听了这话,心中很是无奈,可能不是大人,但绝非是穷苦老百姓,瞧这小大人对着上官人前(黄善大人在的时候)喊大人,人后称名字,就决不是一普通人。
“大人,卑职去找笤帚扫地了。”白长辛朝刘子霖说了一句,便自发走了。
而在原地的潘见轩闻言却是愣了一下,这白长辛挺有个性啊!
“正泽,这人不错,你多多留心。”
上官都没有同意,就甩脾气跑了,这是心中有怨气啊,可能是嫌刘子霖给封的官太小了!潘见轩心中想道。
刘子霖听了潘见轩的话,点头道:
“是不错,不过,小轩,我之所以升白长辛的官职,是因为他说他曾经去过魏国,由此我想到了一件事……”
刘子霖说到后面,却是没有再言语了,这事乃是宫廷秘事,发生在五年前,那时候他还是皇子伴读,偶尔听当今的燕皇提到的。
而那时候,潘见轩才七八岁的样子,还是个奶娃子!在这个时代,七八岁的孩童,还在吃母乳!所以如今五岁的潘丽兰是没有断奶的……
“明白明白,你做主就是。”潘见轩无所谓的摆手,他不喜多管闲事。
“走了,我找白长辛去。”朝刘子霖说了一句,潘见轩往白长辛离开的地方走去。
刘子霖没有跟上,依旧皱着眉头站在原地晒太阳。
走远的白长辛,心中很是忐忑不安,生怕自己方才的冲撞无礼会让太守大人震怒,于是他走路都是小碎步,好让大人喊他停下,是以他走得并不快,并不远。
瞧见前面熟悉的人影,潘见轩小跑着上前,好哥们似的搭上了白长辛的肩膀说道:
“走这么快干啥,不知道我小短腿吗”
原本听到后面的声响,白长辛以为是路过的兵士,结果看到那人细短的影子,聪明的白长辛立马想到了是哪个小大人追过来了,却是不动声色的继续往前走。
直到肩上有了重力,白长辛才停下步伐i,却是听到那人的话,顿时,白长辛露出苦笑道:
“大人,您追着我有什么事”
看到白长辛一脸苦瓜样,潘见轩惊喜道:
“我就说你是闷烧吧!之前装得那样正经,害我差点怀疑我的智商了。”
“大人,您就别逗我了,还有正事要做呢。”白长辛不雅的翻了白眼,忽而正色道。
“你是怎么做到的这么快就能收放自如。”潘见轩见状,又是奇问道。
“大人,你去一趟京畿处走一趟便能如此了,或许更为出色。”白长辛又是嬉笑道。
潘见轩却是突然郑重的看着面前长得酷似现代的好友吴达模样的白长辛,轻声道:
“我说,你该不是有人格分裂症状吧,一会笑一会‘苦’的。”
“什么意思
第一百零六章 抓捕贪官
安阳城,太守府,政事厅内。
刘子霖端坐中间主位,崔胤及一众府僚分坐两边,潘见轩则坐在刘子霖右边的第一个座位上。
“你们都说说,如今城中缺粮,该如何解决”刘子霖朗声朝众府僚问道。
崔胤思考了一阵,开口道:
“大人,如今不是秋收时节,百姓们收不上来粮食,只能向邻近府城借粮,或者上书京城,请陛下定夺。”
今年借明年还,如果还不上,就以其他物种交换,再者就是出钱买卖,当然花钱买的都是比较富裕的城镇才会这么做。
这时期,向周边的城镇借粮的事,还是常见的。
总不能事事都让燕皇处理,不然又要底下官员做什么不过必要的交代文书还是要上达天听,让燕皇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就好。
“嗯,其他大人还有不同想法吗”刘子霖听了崔胤的话,点头又问道。
一个身形消瘦的中年大叔站起身说道:
“大人,借粮不是长久之计,且城中府库银钱不多,来年还未必能还得上,再说总不能年年如此,去年借的粮,如今还没有还,邻近的府城也不一定还
能借出粮来。”
坐在崔胤下首的一名身穿白袍的二十岁左右的男子开口道:
“萧功曹说的是,还有如今城内的百姓越来越少,这和本地没有保证民生富足有关系,若是没有办法一劳永逸,或许几年后安阳城会成为一座空城。”
一个续着山羊胡须的中年大叔开口道:
“李大人未免太过危言耸听,如今城内百姓安居乐业,家有余粮,至于西方城镇百姓或许收不上税粮,但依府城的存粮底蕴,应付数万百姓却是绰绰有余了。”
那位年轻的李彬听了,却是反唇相讥道:
“吴大人是坐着说话不腰疼,如今西山区粮仓内粮食已尽数发霉,无法食用,就是吴大人高风亮节不要俸禄,还拿出家中多余的存粮贴补百姓,可吴大人能贴补得了数万人吗”
“你,你……”那吴姓大人听了立马站起身反驳,却是半天说不出话。
听了其他的人三三两两的说几句,大概意思就是这位吴大人,在刘子霖昨夜开仓放粮之后,吴大人便立马学样,在吴府后门搭棚赈粥,这种善事,吴大人当官后从没有做过。
是以,得到消息的萧功曹和李彬等几个相识的对此是嗤之以鼻,吴大人明显是想在太傅之子心中留下好印象,想做京官。
当初刘子霖拿了三品官印绶来太守的时候,还带了他的个人文牒,太傅的儿子,年少成才的状元郎,这个身份,不是谁都能冒充的!
“无话可说了”李彬却是丝毫不退让,反而站起来走向老吴大人,接着道:
“吴平庸,年初税簿上登记了一笔一百旦的春小麦,昨日去府库时,却是只看三十旦春小麦,你身为佐丞,府库中少了七十旦粮食,却没有上报,又该当何罪莫不是你贪了那七十旦春小麦”
小麦有分春小麦,冬小麦,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北种植春小麦,长城以南种植冬小麦。
吴平庸听了李彬的话,气的扯掉了几根胡须还没觉着痛,当即开口道:
“原本便是三十旦,我先前在税簿上记录错了,此事有禀告崔主薄,还有你李彬,二月前,你抢了一名红楼女子进府做妾,这事,督邮大人还没有处罚你,也是时候让督邮大人来定定案了。”
“我跟翠莲是真心相爱,不是抢强!我们……”李彬瞪着眼说道,不待说完便让打断了了。
“够了,都给本官坐下!”
刘子霖怒了,这时候不团结一致想解决办法,反而在互相攻讦,岂有此理!
而看了这一出戏的潘见轩,默默的把视线从吴平庸身上转到李彬身上,这两人不对付,还都有案底,他看出来了
第一百零七章 夜间捕猎
“刘一,把地图拿出来。”刘子霖朝刘一道。
刘一闻言,伸手从腰间取出一团绢布,展开,安阳城及周边的府城的简略地图都有画在上面。
接过刘一手上的绢布,崔胤看了一眼,当即惊讶道:
“大人,这是河渠路线地图,看这笔迹,似乎是这几个内画出来的,当真详细精确。”
绢布到底是比纸张耐磨损,放了数月除了有褶皱陈旧点,没有丝毫破损。
“安阳城属大燕西北城防,要塞之地,这几年,陛下多次拨款拨粮,便是想让安阳城百姓过的好点,得以安居乐业。”刘子霖顿了顿,开口接着道:
“先前没有办法,可如今只要按照图上所示,疏通水渠,引水北上,庄稼便不会枯死,百姓更不会饿肚子。”
“大人说的可是让城门口的百姓出力挖通水渠”崔胤一点就通,开口道。
“正是,崔大人是安阳城百姓心中的父母官,在城中极具美名,若是有崔大人带头,想来百姓们就算心有怨言,也不会闹事,此事也能更快解决。”刘子霖沉吟道。
“下官领命。”刘子霖都这么明白说了,崔胤无法拒绝,只好点头应是。
刘子霖见此,点头道:“你回去准备吧,明天开始动身,务必在一个月内,把安阳城城中的各处河流疏通连接上。”
“是,下官告退。”崔胤躬身道。
“小轩,依你看,一个月内能做好吗”见厅内再无外人,刘子霖瘫下身子,背靠着太师椅道。
“能行吧,我不是都帮你加了几笔吗若是依我画的路线,那样便能省很多精力和时间。”潘见轩看到刘子霖不顾形象的瘫倒在位置上,无奈开口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