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令很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亥年
潘见轩对此也是无话,难不成当着长辈的面说您再多儿子也没个跟爷爷相像的,能及得上我
重点,有还不一定。三婶都五年过来了,您算算,您是不是有十一年了
“三娃子,你一向聪明,全家也就你书读得多,你说能卖就能卖。”一家之主发了话,再没有人说潘见轩瞎整。
就是有意见也都憋着,在古代,公婆的话就是圣旨,小辈不敢有违,除非他能承受流言唾骂,正常的是不会跟长辈顶嘴。
“好了,都散了,各回屋去。”爷爷说了两句便站起回东屋了,奶奶心疼的往自己这个方向瞅了几眼,终是起身进了东屋。
“今天累了一天,都回屋睡吧。”
二房三房的都进屋了,院子里只剩下大房五人坐着。
潘见轩正想起身,便听到娘亲叫自己留下,这是要秋后算账么
“珍儿媛儿你们先回屋去,轩儿等会。”陈氏支走两个女儿,便开始打量起小儿子。
“精神头到是不错,也爱笑了很多。但咋就这么傻,这糖和辣椒泡的白菜味道能有多好甜甜辣辣的能有人吃”
潘见轩无奈,总不能说自己以前做过辣白菜吧,拜托,那是前世做的,这原身就是个君子远庖厨的人,又怎么可能背这个锅就算背了,会有人信只怕会找来术士驱鬼降灵!
也可能会一把火烧了自己这个妖孽!
“娘,爹,这是书上说的……”
一切推到书上去,这是不变的活命宗旨。
可自家老娘不相信,陈氏说道:“书上会说这个那早就流传下来了,还等着你”
“真的,书上还说了很多做菜的方法,改天我说给您听。”
“……”
“孩子他娘,咱回屋吧,今天老累了!”还是老爹靠谱,一句话便成功的把目标转移了,老爹威武。
“老三家又偷懒了?……”
娘亲搀着老爹回屋了,说话的声音很小,只听到几个字。
哎,有了老公忘儿子,这大晚上留自己一个人回屋,虽说不远,还有圆月,但也挺吓人好吗
潘见轩左右扫了几眼,快步走向自己的屋子,还顺手带走了石墩上的简易日晷。
奶说明天会下雨,也不知啥时候,把日晷放屋里总好过放院子里洗澡。
……
一夜好眠,许是这小身板太弱了,干了半天活便疲惫不堪,趟在木板床上彻底放飞了。
早上是被贪吃鸡们的咯咯声叫醒,实在无法入睡便起床了。
打开房门,迎面的便是清新的晨风,这古代的空气是没法说,潘见轩闭着眼睛狠
第159章 佛光西来
前世,潘见轩也是叫这个名。
刚出生被父母遗弃在一个垃圾桶旁边,是被推着车收垃圾的潘伯收养的,潘伯家里条件也不好,住20平的小砖房,没有老伴子嗣,独自一人抚养潘见轩。
当初潘伯在当地派出所做了登记,希望能联系到潘见轩的家人,可人海茫茫,找了六年都没有消息。
六岁的潘见轩也慢慢晓事,当潘伯再次牵着他手走向派出所的时候,他停住了脚步说道,我的家人只有你,你也要抛弃我了吗说着就流了泪。
潘伯看着哭的伤心的孩子,也是慌了手脚,他老迈了!
六年时间,虽有欢笑也有愁思,他六十岁了,已经不能在垃圾站工作了,攒的钱都不够给小轩花,这来年可是到了年纪要去上小学的,不能耽误他上学啊!
潘伯一心想找到小轩的生身父母,可找了这么多年,也是没有讯息,他不知道怎么办好。
“小轩,你别哭,我怎么会抛弃你,你这么懂事还会给我倒茶,有你在我也很欢喜啊!”
潘伯领着潘见轩回返,之后便再没去过派出所。两人相安无事过了大半年,眼瞅着离小轩上学的日子越来越近,潘伯也越发的烦躁了。
虽说是九年义务教学,但该缴的费用也不是很低,已经大半年没有班上的潘伯,早就没有了收入,潘伯估摸着剩下的钱也只够过几个月生活费,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潘伯看着低头认真看书的潘见轩,心里难受的很,却也是没有办法,说了声出去遛个弯再回来。
潘见轩看的书都是从垃圾桶挑捡回来的,学校附近都有收废书的地方,有些同学懒得去卖都是直接扔了,潘伯又喜欢带着小轩去学校附近转悠,看到便捡回来了,在家里闲着就教小轩认字。新首发 www m
六年了,不懂的字就查新华字典,现在小轩认识的字比潘伯还多,看的书种类也越来越多了。
也是这天,潘伯一出门便再也没有回来。
当潘见轩被邻居家的小花叫去时,看到躺在血泊里的潘伯,潘见轩哑了声音,那对撞了人的夫妇看到白净可爱的潘见轩,想要收养他,补偿他,他没接受。
用赔偿得到的钱给潘伯办了丧事,骨灰埋在市内的陵园里,潘见轩拿着剩下的钱去住了孤儿院,孤儿院至少比一个人住安全,另外还有政府补贴。
在孤儿院里,也曾有过不少富人想领养他,都被冷言冷语的潘见轩气走了,就这样在孤儿院待了十五年。
期间潘见轩如愿的上了学读书,每次的名列前茅也获得过不少奖金,连大学也是保送,没有花孤儿院一分钱,孤儿院对潘见轩来说,就是个住的比较安全的地方。
就在潘见轩庆祝一毕业就找到好工作的时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一道惊雷透过重重水泥钢筋劈中了他,醒来便发现自己躺在陌生的板床上,一屋子的女人哭泣着。搞不清状况的他,又是头痛又是腹饿,直接给晕了过去。
再次醒来已是天黑了,潘见轩蹬着大眼睛看着屋顶,黑漆漆。
实在没有想到会这般倒霉,前世凭着自己的艰苦努力赚了不少零花钱,还没等自己新房装修好,就来了这里!
脑中的陌生记忆提醒着他,这是个架空的时代,当今皇帝叫燕赤锋,国号燕,周围是齐国,楚国,魏国。
中华五千年历史上,就只有战国七雄里秦齐楚燕赵魏韩中有燕齐楚魏四国,但依着那陌生的记忆来说,这不是战国时代
第160章 妖言惑众
从小丫头的口中得知自己是从河里救起来的,便每天去到河边,有几次还曾下河潜水,把一家老小吓了个半死,自己也呛的要死不活,自那之后便没再下河了。
可潘见轩却是一吃了饭便跑到河边坐着,家里人拦不住,也便随他了。
几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期间潘见轩没开口说过一句话,村子里的人见了他往河边走,都和他打招呼,但没收到回应,大家便开始传言老潘家的小孙子掉河里吓哑了。新首发
“奶,我没事,您不用担心!”
潘见轩看着慈爱的老李氏,心里竟莫名的觉得一暖,这是原身的情感还是自己一向所渴望的
前世潘伯对自己很好,但属于严父的那种,情绪从来不会外漏,更加不会露出殷切的目光,抛下面子来怜爱自己,哄自己,紧紧抱着自己。
从记事起,不论自己寒夜觉得有多冷,潘伯总会一本正经的侧躺着,不向自己展出温暖胸膛。
“奶的三娃子能说话了,老天有眼啊!!!”
老李氏抱着潘见轩突然哭嚎起来,把屋内的人都吓了一跳。
“娘,小轩没事了,您别哭,小轩这是好事啊!”
陈氏见自己婆婆居然哭了出来,这哪里使得,忙上前安慰道。
“奶,您之前到底是怎么了怎么会突然晕倒”潘见轩见老李氏止住了哭声,便再问起之前的原因。
老李氏听了,脸色却突然变的尴尬起来,这原因她哪里敢说出来,何况还有一屋子的男人在场。
“大伙都散了,我老潘家里好的很!”
老李氏突然朝着门的方向吼道,“老大老二,快送各位乡亲家去。”
潘长富潘长贵齐声应道:“哎,娘,晓得了。”
两人说着便齐齐走向门口,
“大家都家去吧……”
……
等院子里没有了嘈杂的声响,潘长富潘长贵联袂进了东屋。
只见之前还白着脸的老李氏,推开扶着自己的陈氏,摸着小孙子的手开始吩咐着:
“奶说没事就没事,现在也不早了,老大和老二家的快去地里收油菜。老大家的把屋里活也收拾下,两个大丫头你晚点带着做刺绣,别偷懒!”网更新最快 手机端:https:/m/
庄稼人哪有空闲时间休息,巴不得每天都在地里干活,这过了中秋便要交赋税了,今年收成不错,应该有多的粮食留下来过年。
来年就不知道如何了,只能管好当前的事。!
“三娃子,你身体刚好,不用你做啥重活,你就在你屋里教几个妹妹认字吧!”老李氏慈爱的看着潘见轩,一双长满老茧的手轻轻拍打着潘见轩如柴的小手臂,说着让全家人羡慕的话。
潘见轩一早就知道,前几年这家里过的还不错,便支持自己去了邻村学堂读了三年书。
然而三年后碰上大旱年,整个河台郡难逃此祸,朝廷虽减免了不少赋税,却还是让这个有点殷实的大家庭如临大敌。
温饱都才是尚可,哪里还有闲余的支出供潘见轩读书,便在第四年,老潘头提了出来,让潘见轩辍学。
因潘见轩年龄尚小,爷奶便一致决定让潘见轩在家温书,等以后再有了闲钱再送去读书。
但现实情况是自己的亲大哥潘见壮已经十七岁了,要准备说亲了,可问题是大孙子说亲的彩礼钱都没有准备好。
大哥现在在邻村张财主家做工,每月回来个一次,一个月两百文钱,一年辛苦十二个月也才两贯四百钱,这农村说亲彩礼在十几年前只用一贯钱,现在最低也是涨到了八贯,也就是没有八两银子,别人都不嫁闺女了!
家里的进项都是老李氏在管,她是婆婆,三房没分家
第161章 揭穿把戏
同年初,大燕北伐。
安阳太守赵明辉奉命担任北伐先锋,因其所率部队军纪松弛,任意杀戮劫掠,大失民心,又固执拒谏,致使军士离心,最终大败而归。
这赵明辉先后从事太史令,东津太守,鲁江太守,安阳太守,但一直没有出色表现,声名不显。
安阳城临近北地魏国,也算是交界处,年节时发生一起大事,燕皇便下旨伐魏。
燕魏两国交好已有数十年,期间一直相安无事,是由一个穿着破烂锦服的人打断了这种祥和。
此人名叫杜西冷,商贾之后。原本他一个人是无法挑起这场战争,但这杜西冷家里是皇商,年前去了魏国行商,在返程时遭到魏国一队军马强烈袭击,全商队三百来人,除了杜西冷一人回转,无一幸免。
这杜西冷自然不愿息事宁人,回了京都便开始打点关系,一封封奏折进了皇宫。
当今皇帝燕赤锋是个好战之人,一看到这奏折,居然敢欺我大燕子民当场就宣兵部侍郎进宫,商量作战要事,之后便下旨由安阳太守做先锋,大部队稍后半月抵达。
没成想这先锋部队到了魏国迁南城下,屡屡大意,二万燕兵除了先锋亲卫营护着赵明辉退回安阳城,其他士卒皆战死沙场。
这战况自是传了出去,全国震荡,二万兵马居然攻打不过守城的一万魏兵
大将军胡进抵达安阳城,立马撤了赵明辉的先锋,派兵将其压回京中夺职处理。
在中原大地,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这胡进是将门之后,曾带兵奔袭打退过滋扰燕民的戎狄,追击五千里,终是因得了土地却无法管理,便放弃了那几千里。
自古以来哪个将军不爱打仗,四国如今已停战近百年,自是不能随意开起国战,只能打边境蛮夷戎狄。
一听闻有仗打,众多将军摩拳擦掌,踊跃报名,只待圣命,却没想到被胡进给接盘了。
这胡进勇猛有余,智谋不足,得幸是手下有一谋士陈译,不然这二愣子如何打出让戎狄闻风丧胆的一战,十年来再不敢南下中原。
都说这胡进得了祖宗庇佑,居然有人甘愿在他手下谋职,就连燕皇都许以高官俸禄,君不见陈译两手轻摆,我自喜做自由人。ァ新ヤ81中文網www <首发、域名、请记住
这陈译与胡进的故事暂时不多描述,后期自会一一道来。
且说这场小规模的国战,从二月打到现在五月,迄今已有三个月余,不见胜负,便无法回京。
这时,城外一处毡营前,一个身穿绿色兵服的年轻人轻声说道:“头,这都三个月了,小人又不是正常编制,您帮小人问下可以回家了么”
“现在仗都没打完,将军怎麼会放你回去别想了,去给将军准备烤,这都正午了快。”
这说话的人是火头军的头,火头军顾名思义,便是军队里的炊事员,负责为军队提供膳食,饮用,改善生活,提供军队战斗力。在军队伤亡惨重,遇到困难时,火头军还可以直接参加、投入战斗。
“好吧……”年轻人叹口气,虽说早知如此,却还是抱有一丝希望,如今却是怀抱失望。
当初怎么就不听劝,不然这会都能抱着媳妇了。
这年轻人正是那个进了山林便再没有回家的人,秦大叔的儿子,秦铁柱。
秦铁柱原本上山是想打几只猎物给家里改善下伙食,如果可以就卖了贴补家用,他坚信每天种地是没有出息的。
这秦铁柱有一手好箭法,是从小跟着他爹学出来的。
三年前,秦大叔带着儿子秦铁柱在山林里捕捉猎物,不小心被一头野猪撞伤了腿,从此便瘸了,之后家里人便不许秦铁柱爷俩进山林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