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挑好莱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千堆雪
不过,港府的电影模式,早就过时了。
“攒电影”的传统,甚至是一大毒瘤。
想要变得更好,就必须向好莱坞取经。
通过合拍《花木兰》,打开窗口,让中国电影圈真正接触到好莱坞的顶级制作工业,这就有了非常重大的意义。
远非靠着《花木兰》赚点钱那么简单。
《花木兰》如此,如果促进了更多的中美合拍片,积累的经验就会更多。
领导们这是从全盘的角度考虑,有更大的格局。
至少比唐恩的格局大。
唐恩笑道:“谢哥,我跟你说句实话吧,《花木兰》这部电影,主要就是帮衬着你们这些朋友。51%的份额太少了,我给你们让出60%的份额!另外,港府的几个老板,也有意带港府电影改革,我打算让寰亚影业和英皇娱乐也参与进来。”
“老弟,你真是……哎,啥也不说了,下次你过来,哥哥我倾家荡产,也好好招待你!”谢领导真的是感动了。
他本以为这番要求都有些过分了,难以启齿。却没想到,对方不仅没有在意,反而让出了更大的好处。
甚至还想拉动港府电影一把,这胸襟、这度量,真的太大了!
再想想前段时间,港府电影人闹剧一般的批判《无间行者》,真的是丢人丢到了姥姥家。
唐恩也是哭笑不得。
 
第952章 很麻烦
唐恩想让安李执导《花木兰》,是经过了多方的考虑。
首先,要足够了解中国文化。
其次,因为电影中需要使用大量的中国演员,并且跟中国的工作人员沟通,懂汉语也是重要因素。
另外,这毕竟是一部投资巨大、由好莱坞主导的商业大片,导演要对好莱坞的工业流程足够的精通、掌握。
能做到以上三点的,大概也就是安李和约翰吴二人。
约翰吴那一套,并不适合《花木兰》这种主角是女性的细腻电影,那么剩余的人选,只能是安李。
事实上,当安李听说有《花木兰》这个项目时,他一度是拒绝的,并不想拍这部电影。
因为失败的可能性极大!
艺术品也就罢了,商业片一旦出现失误……会影响到他的电影事业。
上一部他拍的商业大片《纳尼亚传奇2》以失败告终,一度心灰意冷,产生过退休的想法。要不是唐恩又帮了他一把,给了他拍摄《断背山》的机会,他真的只能灰溜溜的离开好莱坞了。
不过,唐恩的面子够大,几次劝说之下,安李也就答应下来。
却没想到,唐恩搞定了安李,中方反而有了不同意见。
“谢哥,安李导演……是最适合《花木兰》的导演!既然是中美合拍,导演最好是能够同时精通中美文化,这样的人,除了安李,我不知道还有谁。”唐恩皱皱眉头。
谢领导就叹了口气,很诚挚的道:“老弟,你说的我都明白,道理我也都懂。但是……但是你要考虑我们的难处。”
“难处”
唐恩百思不得其解。
谢领导道:“如果是第二部、第三部合拍电影,也就算了,可《花木兰》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美合拍大片,我们希望打造出一个标杆……”
“谢哥,这番话你已经说过了,这跟导演人选有关”
“当然有关!既然是标杆,就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尤其是政治因素!我也不怕你笑话,现在的两岸形势有些复杂,安李的国籍……我们希望拍的是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电影,电影的导演,我们宁愿使用美国人,也不会用那边的人,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唐恩听懂了。
就说不出话了。
这是不可抗力吗
很操蛋!
不过,唐恩到底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了几十年,也能够理解领导们的意思。这几年宝岛跳的很厉害、气焰很嚣张,不能因为一部电影影响了大局。
“既然这样,那就换人吧。”唐恩叹了口气,并没有坚持。
谢领导欣慰的道:“老弟,谢谢你的理解,你可真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否则,这件事处理起来,会非常的复杂。”
唐恩就摇了摇头,心里面感到了几分无聊。
他能够想到《花木兰》这部电影不会取得太大的成功,不过,他依旧是充满了斗志,打算全力推动一把,拿出最高的软硬件设施,也算是为中国的电影发展做出帮助。
却没想到,满腔热血,遇到了一盆冷水。
难怪前世暴雪轰轰烈烈的推动《魔兽》电影的出品,许下了大志向,后来却因为中资的不断参与、不断干预,退出了项目。结果,就把《魔兽》拍成了不伦不类。
“你们的意思,让谁当导演”
“老谋子!”
“啊”唐恩愣了一下,吃惊的说,“他不是在筹备自己的电影吗改编自话剧《雷雨》,我知道。”
谢领导笑道:“是又如何,总要服从大局。他
第953章 女导演
索尼第三季度的财报公布了,索尼电子产品的利润,再度下降23%。
1999年巅峰的时候,索尼的股价最高157美元,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5年之后,索尼的股价已经缩水到了40美元。
索尼遇到的严重危机,就跟唐恩之前所预料的完全一样,ceo出井伸之遇到极大的业绩压力,下台的声音也越传越烈。
最高兴的当属康卡斯特旗下,nbc的董事长、ceo史蒂夫伯克!
距离他的娱乐帝国梦,又进了一步。
索尼越惨,nbc并购索尼娱乐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而这一切,都来自唐恩的策略。
史蒂夫伯克向唐恩表达了极大的尊重和感谢。
唐恩则没有过多在意,他现在很烦躁,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件事——《花木兰》!
“我自己的电影,我都没这么操心过!”
唐恩在办公室里,重重的一拍桌子。
《花木兰》的融资方案已经基本解决,不算宣发费用,总预算是1.2亿美元。其中,中方占股60%,港方的寰亚影业10%,港方的英皇娱乐和安乐影业各占5%,传奇影业10%,玫瑰影业10%。
玫瑰影业会投资1200万美元,是经过了精心的计算。
《花木兰》的主要发行方会是环球影业,可以抽一笔分红。在《花木兰》保底2亿美元全球票房的情况下,玫瑰影业投资1200万美元,可以保证不亏损。
如果《花木兰》的全球票房超过2亿,或者周边销售超过预期,又或者账务运作更顺利,新环球甚至还能小赚一笔。
毕竟是电影的主导方、发行方,有控制权。
其他的那些参股方,想赚钱的难度就太大了。
不过,唐恩对此并不是太在意。
他压根就没想着通过《花木兰》赚钱,哪怕亏一些钱,他都能接受。
关键是,电影一定要拍好!
电影没赚到钱的理由,可以是文化隔阂,却不能是电影质量太差!
唐恩牵头,搞出来的一部中美合拍大作,要是拍成了烂片,他面子上不好看,中方领导们的面子,也不好看。
最好,还是能做到尽善尽美。
演员方面,不会存在问题。
女主角是章小姐,这是无可争议。
除此之外,在欧美市场有名气的那些华人演员,大致也不会少,比如杰特李、杰克陈,巩皇、米歇尔杨、玛姬张、托尼梁等人。
这些演员,随便拿出一个,都能在中国引起影迷的狂热追捧。
新环球和中影主导的大制作,把这些演员一个不少的都聚齐,完全不是问题。
《花木兰》1.2亿美元的制作经费,也有足够的底气。
制片人也选好了。
唐恩不会担任制片人,但是他为《花木兰》挑了最好的制作团队,四大制片人是凯瑟琳肯尼迪、弗兰克马歇尔,江志强和巴里m奥斯本。
凯瑟琳肯尼迪是总制片人,她的丈夫弗兰克马歇尔是副手,他俩代表的是玫瑰影业。
江志强担任执行制片人,这自不必多说。他是港方代言人,精通中美文化,是中美双方的沟通桥梁,必不可少。
巴里m奥斯本也是业内鼎鼎大名的金牌制片人,曾制作过《黄沙武士》、《变脸》、《黑客帝国》三部曲、《魔戒》三部曲等电影。拥有非常优秀的跨国合作经验和不同语言间的沟通能力,润滑剂的作用极强。是由传奇影业推荐而来。
另外,中影的韩大老板也会担任制片人,负责运筹一切中国地区的电影运作。
制片人团队,可谓是非常强大!
最大的问题是导演!
选谁啊
安李被否了,大陆的那几个大导演、张导、陈导、姜导,导演水平绝对够了,放在好莱坞也是一流水准,可以格局见识欠缺,缺乏对西方思维的理解。
港府的那些导演就更扯了,不仅格局见识不够,导演水平也很低,一群野路子。
“在好莱坞混的华人导演吗”
唐恩又摇了摇头。
拍过《红番区》的唐季礼早就完蛋了,约翰吴也过时了,
温子仁和林诣彬都还是刚出校门的菜鸟,根本没有执掌大制作的能力。
“凯瑟琳来了。”
“让她进来。”
然后,就看到凯瑟琳肯尼迪雷厉风行的走进了唐恩的办公室,她穿着宽松的女士西装,头发挽起,尽显女强人的干练。
一进门,就高声道:“唐恩,我觉得我们应该选一位女性导演!”
“女导演”唐恩愣了一下,“你是说《花木兰》吗”
凯瑟琳肯尼迪来到了唐恩办公桌前,把一份材料递了过去,很认真的道
第954章 影碟机
唐恩对陈冲不算了解,只知道当年她是内地的著名女演员,后来主演了《末代皇帝》,开始闯荡好莱坞。
她执导过什么电影,还真不知道。
好在凯瑟琳肯尼迪送来了详细的资料。
唐恩翻阅了一下,这位女陈导,在97年的时候拍了一部华语片《天浴》,口碑很好,获奖不少。
后来,又为米高梅拍了一部爱情片《纽约的秋天》,由薇诺娜瑞德和理查基尔主演,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该片在2000年上映,成本4500万美元,票房9000万美元。
因为米高梅已经被新环球并入旗下,所以唐恩能看到更为详细的数据。
该片票房收入3200万美元,付费点播收入70万美元,付费电视收入300万美元,免费电视收入540万美元,海外电视版权收入620万美元,dvd/录像带的销售和租赁收入2100万美元。
除去制作成本4500万美元,宣发投入500万美元,股东和演员分红110万美元,贷款利息210万美元,税费765万美元……
截止到昨天,《纽约的秋天》总收入6830万美元,总支出6085万美元,已经产生了实质性的盈利745万美元。
这并不容易。
尤其是对当年烂片无数、卖一部亏一部的米高梅来说,能够制作出这样一部盈利的电影,殊为不易。
再看细节,就更令人惊喜了。
《纽约的秋天》的剧组里,竟然有四分之一是来自中国的电影人!
其中,电影的摄影师赫然就是和唐恩在一个酒桌上喝过酒,有点愤世嫉俗的老谋子的御用摄影师顾常卫。
这就太重要了。
《纽约的秋天》虽然是一部全部由美方投资的电影,但是制作团队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中国,这也算是一部中美合拍了。
中美电影人在一个剧组里共同工作,原来早就有了经验。
虽说《纽约的秋天》只是一部中成本的爱情剧情片,没法跟好莱坞商业大制作相比,但存在总比没有强。
陈冲在美国生活了这么多年,还有过这么多的工作经历,对中美电影都有足够的了解。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她比那些大陆的一流导演,要合适很多。
“《花木兰》是迪斯尼的动画片,我们不能按照中国的传统故事去改,要以这部动画片的剧情背景来改。甚至,很多剧情、镜头、构图设计,都要照搬原版的动画片,以达到对影迷回忆杀的情怀作用。”凯瑟琳肯尼迪道。
《花木兰》的动画片中,有奇幻元素,有“龙”的出现,这完全是在迎合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想象,是打破了“花木兰”的传统故事。
恰恰,也因为有了动画片《花木兰》的成功蓝本,可以规划出真人版电影的剧情走向。再加上一些列华语电影的大明星们齐齐亮相,《花木兰》在大陆市场的热度,一定不会太差。
不会出现《长城》那样,既没有成功讨好西方,也没能符合大陆影迷口味的结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