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逍遥君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陈家枫少
秦铭微微点头:“我不敢杀你?那你可太天真了,如你所愿!”
说着,他就将大刀举了起来,动作没有丝毫的犹豫。
这一刻吴尘有些怕了,他眼睛微微一瞪,大喝一声:“你敢杀我,圣地与你不死不休!”
“我不怕!”
秦铭淡淡开口,随即大刀一挥,在一声惊恐的惨叫中,嗤的一声,一个人头在台上滚了挺远……
全场安静。
所有人目瞪口呆。
大家都死死的盯着秦铭。
然而,秦铭似乎并没有太在意,只是淡淡的将刀丢在地上。
然后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般,走到边缘,对下方的一众帝都大人物以及各位武者百姓们说:
“大家都知道,我秦铭向来不喜欢惹事儿,但总有人贴上来让我杀,我也很无奈啊。”
大家听到这话,都无语了,秦铭不喜欢惹事儿?谁信啊!
秦铭见大家鄙视的目光,也没有太在意,语气严肃起来,继续说:
“同时,今天我也对所有人说一句话,谁要是喜欢把脖子伸出来让我砍,我秦铭,绝不客气!”
在场众人听到都觉得一阵热血沸腾,不少少女都用崇拜的眼神看着秦铭。
秦铭冷着脸,在台上扫视全场,随即缓缓地走下台,神色冷肃,气质独到,引得无数女生投来热切的目光。
下了台,秦铭头也不回,宛若一个低调但又无法掩饰光芒的传奇一般,缓缓地向着远处走去。
只留下一个,深沉且孤傲的背影。
直到走出很远,秦铭的脸上才露出嘿嘿的笑容。
同样的地方,同样的场景,但两次装逼,却是不同的爽感啊。
依然记得年前秦铭在这里一人舌战四儒,当时,也是如此的天气,如此的场面,如此的孤影,如此的嘚瑟。
……
等到秦铭回到府上时,今天比试这事儿,也传遍了偌大的帝都的各个角落,成了大家拿着小吃在煤火前围坐时讨论的热门话题。
不得不说,秦铭赢得如此漂亮,是让各方都非常吃惊的。
但基本上,帝都的人都非常开心。
身为楚国人,楚国的年轻人打败了圣地的天才,这绝对是值得骄傲的事。
但有人欢喜有人愁,大公主府上,右相等大臣,和大公主一样,脸色不太好看。
大公主叹了口气,说:“这次,失策了!”
“唉,谁能想到他秦铭,竟如此强大,那圣地天才,都不是他的对手。”太保叹了口气。
几人在屋子里聊了良久,就听右相忽然疑惑的说:“对了,太师呢?咱们不是约好了比试完了就来这里见面?”
“不知道啊,派人去看看!”大公主说道。
半个时辰后,消息传来,太师死了,死在比试现场的椅子上,大理寺已经在查。
听到这个消息,大公主他们都愣了。
“太师……死了?”太保脸色难看。
右相叹了口气,说:“被刺杀了四天,今天,第五天,终于还是死了……唉……比如查,决不能让凶手如此猖狂。”
大公主这边,一个个脸色乌云密布。
而另一边,秦铭府上,却是一片喜气洋洋。
小公主那叫一个开心,她本来还很担心秦铭,谁想到秦铭这么轻易赢了。
花小叶也很开心,两女激动的赶紧去做蛋糕吃去了。
只有洛子依面目露出担忧之色,对秦铭说:“你还是杀了他。”
“没理由不杀!”秦铭回答。
洛子依微微点头:“我明白,虽然公平比试,圣地没法说什么,但是……吴尘的爹,恐怕不会善罢甘休,会找你麻烦。当然,他只代表自己,不能代表圣地。”
秦铭笑了笑:“杀他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不会那么简单。不管他爹还是他大爷,敢找我麻烦,死!”
(本章完)
(iishu)是,,,,!
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国日报
【】(iishu),
:xqishuta
秦铭杀圣地天才一事,成了帝都时下热谈。
这消息各方议论,有人欢喜有人愁。
同时,有人既欢喜又愁。
那就是此刻,清心殿里的皇帝。
刘公公把现场的情况给皇帝汇报后,皇帝很开心,说道:
“这个秦铭,一次次的给人惊喜啊……不过,他杀了圣地天才,不知道圣地,会是什么反应。”
“陛下,我楚国如此大国,相比应该不用忌惮圣地。”刘公公开口。
皇帝微微摇头:“圣地的势力不如一个国,但,圣地的强者如云,据说,出了数位可怕的人才。在这片大路上,关于圣地的传说,有很多,多过每一个国家。”
说到这里,他就顿了顿,又道:“这片大陆上,最古老的王朝,不过千年。但圣地,至少有千年以上的传承。
圣地之中,能人异士辈出,他们无法和一个王朝对抗,却能轻而易举的,杀了一个王朝的所有高层。”
刘公公微微点头,这个他也明白。
“总之,这样的存在,招惹了,总归不是什么太好的事!”皇帝说着,双手背在身后,露出一丝忧愁之色。
“不过,陛下有不必太过担心,逍遥王,绝非普通人。”刘公公说道。
皇帝深呼吸一口气:“但愿,他可以应对一切!”
沉默了一会儿,皇帝又说:“另外,丽国小皇帝他们,现在安置在哪儿?”
“当初关在刑部,逍遥王回来后,他们被带到了四方馆。”刘公公回答。
“嗯,现在秦铭没事了,他们的嫌疑解除,准备一道圣旨,明天册封小皇帝为王吧。”皇帝说着,就回到椅子上,继续处理奏折。
另一边,太师死了,右相他们让大理寺力追查,然而,却根本没有什么线索。
这让他们很气愤,今天是太师气,那么明天后天呢?
他们完有理由怀疑秦铭,可,奈何没有证据,非常无奈。
至于秦铭,现在悠闲的很啊。
在家里和小公主他们吃着美食,说着比试的事儿。
管家还告诉秦铭,现在帝都所有人都在聊这个话题,人传人,茶余饭后都在聊。
秦铭一听这话,眼睛忽然一亮,说:“人传人多麻烦,整报纸啊!”
小公主当时一愣:“报纸?什么东西?”
秦铭笑了:“报纸就是一张纸,上面写好每天的一些热门的消息,然后一分钱一张的卖,大家可以订购,然后每天拿到一份报纸,了解当天的事实情况。”
小公主隐约明白了,说:“可是……那得需要多少纸啊?多大的印刷量啊?”
秦铭说:“你忘了咱家有造纸厂和活字印刷厂啊?”
小公主说:“不是还要印书和各种读物吗?”
“傻丫头,规模做大呗,报纸到时候每天订阅多人肯定多,看起来是一文钱一张报纸,但积少成多,整个帝都这么多人,这笔钱不可忽视。”秦铭说道。
帝都保守估计得几百万人不止,每个人一文钱,就是几百万文钱,一两银子一千文,这样下来,哪怕只有一百万人订购报纸,那一天,就是一千两银子入账。
哪怕只有几百两银子,这个收入,也已经不可忽视。
而且秦铭觉得,每天一些大事儿,是应该让百姓们知道的。
比如,报纸上把右相他们的一些不好的事儿当做新闻发布出去,再多给秦铭整点儿正面消息,多好?有利于收拢人心啊。
这么一想,秦铭就下定决心了,这事儿,还真得干。
于是,秦铭立马对老管家吩咐下去,再招人,然后每天造纸量扩大,再招一些印刷的工人,把印刷厂扩大。
现在他的造纸厂和印刷厂已经规模巨大了,每天的出纸量和印刷量,大的吓人。
但是,要突然每天增加几十万上百万张纸的印刷,一开始还是很难得,印刷这一块也不容易。
但秦铭也不急,这事儿百姓们接受,也是需要过程,所以慢慢来。
秦铭的报纸计划下去后,印刷厂第二天,就按照秦铭写的一个印刷模板和内容,印刷了一万张报纸。
报纸的名字是楚国日报!
首先,第一个头条新闻,就是昨天比试的事儿。
标题是秦铭起的:《震惊,圣地天才装逼挑战楚国王爷被疯狂打脸,最终……》
内容就是圣地天才如何臭不要脸的想的到秦铭的武器,然后偷袭刺杀秦铭,后来还当街欲阻杀秦铭,然后还发起挑战想杀秦铭,结果被反杀的事儿。
整个内容里,用各种修辞手法,把吴尘说道阴险卑鄙,秦铭则是各种无奈,最终没办法才杀了吴尘。
除了这个新闻,还写了不少其他的新闻,其中在一个小角落里,还写了一个内容,题目是:
《太师昨日下午未时死于比试现场》副标题:“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会惹得仇家刺杀五次才取人性命?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太师的变态?”
……
报纸上,新颖的消息传播方式和惊人的内容以及吸引人的标题,顿时让不少百姓来了兴趣。
卖报纸的小伙计拿着报纸喊着这些标题,不少百姓都忍不住上来买了。
十几个小伙计走街串巷,不到半天,报纸卖完了。
各方看到报纸后,这些消息,让他们都很感兴趣。
因为写报纸的手法很有意思。
当然,被右相他们看到太师这个新闻后,气的脸都红了。
他们知道是秦铭杀的太师,可没想到秦铭还好意思在这里用报纸写出来,真是堂而皇之啊。
大公主看到报纸那一刻,气的差点上门去找秦铭。
因为新闻上有一个标题内容,叫《大公主或嫁夏国,欲意何为?》
下面的内容各种猜测质疑,看过的人,必然会多想,觉得大公主嫁夏国,不是好事儿。
所以,大公主才如此气愤。
而另一边,皇帝那儿,他也在看报纸,上面有朝廷的消息。
皇帝一边看,一边念:
“昨日,朝廷早朝时,皇帝陛下对于各大臣提出的问题,做出了重要的指示和决策,现场,还表达了重要讲话…………”
念完后皇帝笑了笑:“有意思……有意思……”
刚夸两句,往底部一看,又有一个新闻:
“小道消息,皇帝陛下老当益壮,或将再纳妃!”
一旁,皇后看了眼皇帝。
皇帝一脸尴尬:“谣言,绝对的谣言!”
(本章完)
:xqishuta
(iishu)是,,,,!
第五百三十五章 皇帝的任务
【】(iishu),
楚国日报当天一出来,就引起了轰动,上面啥都敢说。
有前一天最热门的消息,有前一天朝廷的重要消息,然后就是其他的一些重要消息,接着,就是一些八卦。
不仅八卦到大公主身上,还连皇帝都八卦了。
这事儿,也就秦铭敢干了。
好在皇帝觉得这个创意不错,毕竟每天一些消息可以让百姓们以这种相对直观的方式了解到,总比他们相互传播,越穿越夸张要好。
因为皇帝永远忘不了,当初有次自己生病了,民间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大家都以为皇帝驾崩了。
这报纸,是秦铭以暗网司的名义办的,在民间可信度肯定很高,所以,也不失为一个掌控民意,左右百姓们了解的信息的方式。
于是,皇帝默许了报纸的存在,因为他相信秦铭,不会做毫无意义的事儿。
可实际上,秦铭真没皇帝想的这么多,啥掌控民意啊,啥左右老百姓了解的信息啊。
秦铭只是想赚钱而已,仅此而已!
当天,早朝,秦铭也去了。
倒也不是他多么的积极参加朝会,只是,报纸刚刚办出来,他得亲自去了解朝堂新闻啊。
他去了后,看到不少大臣,这些大臣们有的都跟秦铭打招呼,有的直接问报纸的事儿。
秦铭和他们聊了聊,期间,还不断的打听他们的一些小道消息。
聊了一会儿,各大臣意识到不对劲,纷纷开始谨慎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