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生之一路随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陈随心




第四百零七章 写单方
    莫兴学被治好了,堂屋里充满欢乐。

    随心见人多太吵,低声叫蓝萍,“姐,我们出去,开个药方给病人,我们就回去。”又对莫正新说道:“莫医生,我们出去写下单方。”

    莫兴学父亲赶忙吩咐道:“兴学堂客,你快去给医生煮荷包蛋,莫医生冒没有吃饭就赶来了,大兴和医生他们也应该冒吃饭赶来的,别饿着他们。玉妮,你去拿纸笔给医生写单方。”

    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遇事冷静,他几句话就理清头绪,安排得妥当。

    随心当先站起,让蓝萍在前走向堂屋外。

    堂屋中人,目送金童玉女般的随心蓝萍走出去,没有了前不久看两人进来时的各种眼光和想法,眼神中都是佩服、羡慕、尊敬和些许敬畏。

    有本事的人到哪都吃香,尤其是抬手之间能救人、能人所不能的人,自然而然,就会被人尊敬信服。

    蓝天上,太阳偏向西边了,阳光照进走廊,走廊上没处躲荫。这栋房子很有些当西晒,没夏梅的房子朝向好。

    叫玉妮的高挑清秀女孩有些羞涩地看看随心,对蓝萍小声道:“姐姐,我们去厨房。”

    农家的厨房很大,就是一间房,绝大多数人家当客厅用。

    “好的,玉妮,我们走。”蓝萍对有些不好意思的高一女生一笑,拉拉她小手,俩女并肩走向右侧的厨房。随心和莫大兴、莫正新及玉妮妈妈跟着。

    厨房里,有两个少妇在洗碗扫地,她俩应当是莫兴学的儿媳妇。

    厨房中,有两张大方桌、也叫八仙桌的餐桌靠板壁摆着,椿凳摞在一起放在窗下,随心来时,他们应该才吃完午饭,主人虽病了,但干活的人仍得按部就班作息,稻田的“双抢”耽误不得。

    莫正新抢先在八仙桌旁放好椿凳,请随心、蓝萍坐,他是真心服了随心,自己束手无策的病人在随心手里却能妙手回春,在大家目睹下转危为安,这不叫真本事,那天下哪还有真本事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越是医生,越发知道救治病人的难,真想拜他为师傅,莫正新心头不由升起股念想。

    “随心,莫兴学好了吧”莫大兴坐下后,就问病人情况。

    “没大问题了,但这个把月里累不得、不能遇事心急,过个半个月,我来给莫大叔再看看。”随心有上世经验,那位管建筑企业资质的科长也喜欢打球,自己比较关心他病情,知道心肌梗塞的后期治疗,主要是融栓和疗养。

    莫正新问道:“那,小陈,莫兴学吃什么药呢”

    “等会医生来了,请他开疏通血管堵塞的药我知道个单方,捡十五付药,一天一剂,早晚服一次。玉妮,你先替莫医生写下来。”

    于是,随心念单方,让莫玉妮写下,交给莫正新抄一遍,签下名,就可到医院中药房捡药了,赤脚医生是有处方权的,药房会留一份处方作存根。

    单方简单:生蒲黄、丹参、薤白、瓜蒌各15克,桂枝、半夏、桃仁、红花、五灵脂各9克,三七、琥珀各3克。水煎服,1日2次,饭后服。

    莫大兴看着随心背单方,心里其实困惑重重,他很难相信,这眼皮底下长大的小屁孩,一下变得这么厉害,但几件事情在自己眼下发生,不信也得信,而且随心说了,是练了功夫,这功夫如此有用,自己得让他赶紧教,也好圆了自己一直想拜师学艺的梦。

    莫正新从莫玉妮手中接过单方,赞叹道:“小陈太有本事了,我在他这年龄只会卖力气。不是真没出息!”

    随心顺他意思笑道:“是啊,书上啥知识都有,特别是专业书,多看书不亏的。”

    莫正新听了点点头,又摇摇头,叹道:“话是这么说,可我们给病人看病,



第四百零八章 殷勤款待
    随心分心二用,说话和想美事两不误。

    正说着话,莫兴学父亲进了门,伸出双手直奔随心,话没出口,眼泪却先流下来了。

    随心见状赶忙站起身,双手握住老人伸来的手,只听老人哽咽道:“医生,感谢你救了莫兴学的命!我见过这种病的发作,我当长工时的东家,就是得这种病走的,我记得东家胸痛得卷成一团,嘴里接不上气,脸惨白惨白的,个把时辰就走了,好惨啊!医生,搭把幸亏你啊,我都以为兴学过不了这个坎了。”老人说着,眼泪长流,他这是在后怕。

    随心看着老人,知道世间最怕“白发人送黑发人”,那种绝望心情可以理解,口里只能反复安慰:“没事了,没事了,老人家请放心。”

    说话中,随心发现,听完老人的话后,在场众人眼里各自表达的意思更浓了:更感激更佩服更惊奇更爱恋。

    老人感谢过随心,又转身拉住莫正新和莫大兴的手说道:“正新啊,搭把幸亏你知道医生的本事大,请大兴喊人,慢了就难说啊!兴学有福气,从小就认识了你们两个好兄弟,没你俩,兴学也过不了这个坎啊!”

    随心明白这话是真的!是实情,少了莫正新请自己的果断,不管是送区医院还是等医生来,因为医疗水平有限,莫兴学的急性心肌梗塞铁定治不了,时间拖久了万无幸免。

    莫正新和莫大兴跟莫兴学父亲礼让着、说着客气话,这是种在农村最惯常用的虚礼,对别人的感谢之类的话要多次推让,有点劝进皇帝似的,要经过三次推让,好象被迫无奈才接受别人的感谢。

    随心在旁好笑地看着听着,和蓝萍交换着眼色,这也是种乡下特有的民风民情,听起来似乎有些套路。

    这时又进来几个男女,从感谢的话语中,随心知道他们和莫兴学沾亲带故,随心听多了他们翻来覆去的感谢话,决定开个小玩笑,突破这个由感激之情形成的氛围。

    随心听出一个中年妇女是莫兴学堂妹,当她再向自己说感谢话时,随心先向蓝萍眨下眼,用标准的普通话故作认真地说道:“阿姨,您别客气,这是太祖他老人家教导我们这样做的,是应该的。”

    随心这话一出口,让众人听得发懵,这是啥年代的话,这些年不是不兴这么说了吗现在开口闭口讲的是经济和发展生产力,不搞个人崇拜,报上还曾经有人大肆攻击太祖他老人家呢。等大家反应过来,知道随心在开玩笑,不管各自心情如何,都不由得乐呵呵地笑了,也对随心观感更好,这一笑拉近了距离。

    莫兴学堂妹趁机问道:“医生,听说你是区里陈书记的少爷啊”“少爷”这客气称呼,在乡村一直没彻底除掉,对一般人的儿子称呼为“崽”,对有些身份的人的儿子则称呼为“少爷”,尤其是老年人喜欢这样称呼。

    随心点头笑道:“是的。”

    “难怪不得!还是陈书记的儿子本事大啊!”莫兴学堂妹似恍然大悟,其余人也点着头。

    随心想,这般一来,似乎提高了爸爸的威望,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笑道:“做我爸的儿子也挺累,要积极参加劳动呢。”

    蓝萍听得抿嘴一笑,侧首瞟随心一眼,这侧首一笑,妩媚无限,莫兴学堂妹都看得一怔,枉说他人。

    过后,莫正新



第四百零九章 倍受尊敬
    农村里,民风朴实,不旦保留的旧礼仪最多,也最完整。

    这套礼节,随心从小耳濡目染,在乡下看得多,可说看了二世,随心没想到,这辈子的今天,让自己亲自体验了。

    首先是上桌。主人一方的人,全都站在主位一侧,由莫兴学父亲出面请随心就坐,随心当然得推辞礼让,说有长辈在此,自己不能坐,莫兴学父亲就说,今天,医生是他们全家的恩人,只有恩人才有资格坐主位,在所有人都附和的情况下,随心就只好坐了主位,同时让蓝萍坐了次位,大家认为理所当然。

    其次是陪客,莫兴学的父亲、他的叔伯兄弟都上桌来陪客,表示尊重。

    再次是斟酒敬酒,每轮喝酒,都是从敬随心开始,莫正新和莫大兴都排在后。

    随心感觉,面对如此尊敬和大量的恭维和感谢话,确实让人受用。不由得想,难怪很多高官退下来后,由于心境低落而患了抑郁症,这是不适应退休日常生活引起的,在位时,拍马屁的人多,退位后,谁还拍你马屁所谓“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这是同一个道理。

    随心想,礼不可废,很有哲理,少了礼,自己的心情就不会这么愉快了,把礼和规矩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才可能有我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才有了灿烂的文化传承,克己复礼,确实重要。

    随心虽说早已吃饱了,但在莫兴华父亲和他的叔伯兄弟说尽救命之情下,在他们频频的敬菜敬酒下,再加上莫正新和莫大兴两人的推波助澜,随心又吃喝了不少,盛情难却,大概指的就是这种时候吧!

    剁辣椒炒腊猪舌比较合蓝萍口味,在美味诱惑下,她也超常发挥,又吃了小半碗饭,随心这段时间一直在鼓吹:要多吃菜少吃饭,这样营养更平衡,蓝萍是听进去了。

    这年代,腊猪舌确实够珍贵,不是每户农家都能杀一条过年猪过年的,一条烟熏腊猪舌从冬天留到夏季,可以说,不是来了特尊贵的客人,就绝不会拿出来宴客,更不会切下大半条下来做下酒菜。

    随心体会到了受人尊重、被人感恩的滋味,随心想,做好事、救人济世确实能满足自己心理上的追求,对照那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建立的“需要层次理论”,按他的理论,需要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看来,自己已达到了最高层次的需求,要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

    病人已大好,大家心情都比较放松,酒喝得恰到好处,大家都没忘记还要搞“双抢”,喝醉了要误事。

    医院的医生还没被莫兴学的大儿子请来,随心和莫正新商量不等了,让他们按单方去医院捡来中药,按时服药就是。

    临走前,随心又到堂屋为莫兴学把次脉,脉象有力,这病就剩个消融血栓的问题,笑着告诉他,“莫大叔,你这几天躺着休息,好好吃药,不要累着了,不要发脾气,饭不要吃太饱,一个星期内,洗澡水都不要自己提,半个月后,我再来看你。”

    莫兴学让病折磨怕了,心中垂死的感觉挥之不去,对随心的吩咐无不依从,口中连声感激,“小陈,搭把你救了我!”

    他已经知道了随心是哪家人。

    在莫家人的千恩万谢和相送中,随心和蓝萍与莫大兴、莫正新走出了莫兴学家的院门,从高处一眼望去,搞“双抢”的各家各户在陆续出工,这时还是中午一点四十来分,这些人家出工有点早。按以往“搞完双抢迎”的规矩来说,今天才十七号,时间还足够,但天有不测风云,早点把早稻谷子收回家,早点把晚稻秧苗插下田,心里就早放心,农民们心中都是这想法。

    随心不由想到,三十年后,这里大多数农户只种一季稻谷,有些甚至不种田了,这是这年代的农民无法想象到的。

    &



第四百一十一章 解释就是掩饰
    随心走近走廊,莫灿欢笑着率先迎了上来。

    “哥哥,你救人命了啊!真行!”莫灿克制不住内心的高兴心情,拉住随心的右手臂,差一点点就全身依偎在身上了,随心手臂感觉到了少女胸前的弹软。

    随心另一只手也落入丽仙掌中,小姑娘敬佩爱慕的眼神毫不掩饰地流露着。

    随心已心有明悟,看着眼前心爱的姑娘们,下定决心,要一个一个地和她们花前月下的好好相恋一番,让她们享受到爱情的甜蜜,不能让她们只有物质方面的满足,因缺少了爱情的浪漫而留下遗憾。

    和众女一一交流过,随心来到跺着脚、挥着手、向着自己“呀呀”叫的小明诚面前蹲下,这小家伙不嗜睡了,精神也好了起来,在站笼里站着,活泼得很。

    随心抚弄下小家伙嫩嫩的小脸蛋,小家伙更来劲了,小手抓过来,要随心抱。

    “今天还没给丽雪奶奶、夏梅、小家伙她们按摩,去给莫兴学治疗耽搁了事。”随心想着,伸手抱起小家伙,问周丽雪道:“丽雪,你妈她们呢”

    “干妈让奶奶、妈妈、伯娘她们都去午睡一会,我们负责晒谷、照看明诚。”周丽雪笑嘻嘻地说明原因。

    随心明白了只见妈妈和妹妹、姑娘们的原委,按礼讲,夏梅是要陪着亲家的,肯定是妈妈知道夏梅身体不适后,坚持让她去休息。

    周远仁几个男人当是回他自家午休去了。

    小家伙调皮地伸手要摸随心的脸,随心却左躲右闪不让摸,一大一小玩得高兴,看得一旁的女孩们目射奇光,女人天生带母性,随心这玩闹之举勾动了她们母性的慈祥,随心此举在姑娘们心中又加一分。

    随心抱起小家伙,决定先给他治了毛病再去捉鱼,也就十分钟不到的时间,丽雪奶奶和夏梅中午少治一次没什么。随心想到就做,按揉起来更熟悉,也不用再仔细定穴位,脑中己记明位置。

    小明诚毛病已大好,他的小肚皮一被按揉的舒服,就扒在随心怀中,闭上了可爱的双眼,酣然睡了,小模样更逗人喜爱。

    “这小东西真会享福!”杨扬擦着汗走过来,见小家伙享受的样子,不由笑了。

    “他也玩累了。”随心起身把小家伙放进带过来的竹子做的婴儿床,这婴儿床是新做的,旧的恐怕已遭虫蛀了,丽仙年龄最都有了十四岁,竹制品十多年不用,绝对会被虫蛀坏。

    丽英丽仙熟练地撑起小蚊帐,这样蚊蝇就叮咬不着小明诚。

    随心耳边传来周远仁他们的说话声,随心发现自己的耳朵越发管用了,对熟悉的声音、想要察听的声响特敏感。他们这是要准时在两点出工啊!勤劳恳干是农民本色。

    “妈妈,我赶紧去捉几条鱼回来,我担心晚上的鱼不够,还有明天中午的,明天是三家开伙。”

    随心话音未落,只听刘惠说道:“妈妈,我陪随心去。”话一出口,刘惠才觉得自己显得太急切,不好意思地望向诸女,小声解释道:“我是想帮他看着鱼,我跟他捉过脚鱼的。”

    姑娘们一愣,随即嘻笑起来,心情都大好,有了蓝萍和刘惠做榜样,以后可以大方地和随心在一起,自己不用太急。

    静枝



第四百一十二章 快乐
    随心抬手托住刘惠的脑后,目光灼灼的盯着这张娇艳欲滴的俏脸,漂亮得象盛开的一朵花,可这么一朵鲜花自己却呵护得不够,没能做到爱不释手。

    “小惠,谢谢你对我这么好!”随心怀着内疚说道。

    听到随心满是歉疚的话,女孩一下睁开微醉的眼睛,漆黑清澈的明眸射出深情爱恋的眼神,轻声告诉随心:“随心,你不用这么想,我、我们姐妹都离不开你,你只要对我们好。”说罢,娇羞地闭上眼。

    随心知道了怀中女孩和姑娘们对自己的深爱,心里是激动和感动并存,幸福感和欣慰感齐飞,觉得自己对她们充满爱恋的心都在膨胀。随心微微俯首,亲吻着女孩白嫩光洁的饱满嫩额,然后是那微闭着的,但微闭之下却不断跳动的眼帘,又在那挺直的鼻梁上如蜻蜓点水一般轻轻一沾,再到那已经红扑扑的、几乎快要滴出血来的、带着滚烫温度的俏脸,在俏脸上亲了又亲,最后,才吻上那无比怀念的温软、细嫩、香甜、湿润、带着无法言喻的香气的唇瓣。

    随心和女孩一下陷入甜蜜久违的湿吻之中,随心从女孩紧紧搂住自己脖颈的手臂更深地感到,女孩是多么的深情和投入,她深陷在相思之中。

    随心右手紧搂着女孩,手掌抚爱着女孩柔嫩圆润香肩,左手托着女孩螓首,拇指抚弄着女孩白嫩精致的耳朵,决意要将自己满腔的柔情蜜意传递给刘惠、这爱着自己的女孩!
1...99100101102103...205
猜你喜欢